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69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大家一起来说说我们学生时代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25 13:4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在西安长大的。记得小学时候,同学们流行剪纸,上课时候老师用陕西话讲课,我听不懂。就在下面自己剪纸。当时用铅笔拓印,然后用刀子一点一点刻。刻一张剪纸一节课都不够用。老师如果发现了,就给没收,我就给老师画像,全都画在书上。反正你不能把我的书没收。<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tongu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上中学。我对陕西话一直都很反感,凡是有陕西老师讲课,我的小动作就特别多,不是削铅笔,就是画画,后来发展到上课梳小辫。班主任开班会,一般都点男生名字,最后一个总是我(只有我一个女生)。记得一次数学作业,因为写错了,又不能撕本,家里的胶水用完了,桌子上有盘年糕,我就当胶水用了。结果本子上花里胡哨的,又被老师点名。(年糕上有颜色)百科知识考试,前三名没有一个是平时学习好的同学,第一名竟然是一个留级生,在我们班也是个最差生。我和第三名相差0。5分屈居第四,第六名是学习委员,反正学习好的一个也没进前五名。我当时在班里总是排名在15名左右(班级总人数50左右)。学习委员连续两年没有考上大学,最后银行招干,她考上了。综合以上说明,学校学习只是一部分知识而已,没有必要强迫孩子考第一<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wink.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此帖由 听语漫步 在 2005-11-25 14:37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25 14:14:51 | 只看该作者
据统计,10名左右的学生最有出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1-25 14:45:02 | 只看该作者
皮孩是好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1-25 14:46:16 | 只看该作者
准确统计,6-10名的学生最有出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5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代爱女发一个,她刚注册没有发言权三岁时,准确的说,是三岁二个月时,随爷爷去外公家给外公做寿,一路走去的,可不近哦,可能有十五公里吧!穿着一件小花棉袄,高高兴兴的跟在爷爷身边一路自己走的,没让爷爷背,当然也没少得夸奖。  那时外婆去的早,舅舅在外学医长年不在家。当天下午我和爷爷、外公一起在火坑里烤火,(因为是农历腊月)记得当时是烧的一种叫茶树的树枝,那种树枝本身就有油脂,就算是湿的,放在火上也会着的,噼噼啪啪的响,爷爷和外公一人一支烟袋坐在那聊天,我就四处走动,这里摸一下那里弄一下,最后我发现一件天大的好事----地下有糖 ,而且是那种商店里看不到的,乡下人自酿的红薯糖,(后面才知道那是鸡屎,那种褐色的糖鸡屎)当时我就围着那点东西不停的看,看来看去,当时的意识告诉我的确是红薯糖,于是伸出食指点了一点,拿起来看了看还是有点不对,怎么有点臭呀?再看看还是象糖,吃吧!就在我把手指要放进嘴的时候,外公发现了,烟袋一伸打过来了,(黑包---家乡口语,傻瓜的意思)那是什么你就往嘴里喂,真是个黑包,我受了委屈,糖也没吃成,就一直哭。到现在我还记得可清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1-25 15:27:40 | 只看该作者
<p class="MsoNormal"><span>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头发都是妈妈给剪的。很简单的发型,就是留海一刀剪得齐齐的,后面一刀剪得短短齐齐的。结果第二天去上学,同桌的男生一看见我就大声问其他同学:&ldquo;你们昨晚看电视了吗?里面那个大坏蛋就是他这种发型。&rdquo;大家哄堂大笑,气得我还跑到老师那里告状。现在再遇见小学的同桌,回想起来还忍俊不禁。</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1-25 15:36:0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说说俺儿子
      前年,我们单位换了新局长,有时偶尔在家谈谈局长上任后的举措,当时总是称局长为老魏。有一天放学回家,见局长在前慢条斯理的走路回家,我就顺口说咱可别处走吧,可我刚一拐弯,儿子就在后边嚷开了,老魏!老魏!幸亏我当时速度快,局长没听到。我心中除了怒火中烧外,又感觉好笑。(当时没敢笑)回家我就批评了他,告诉他以后应该怎么称呼,我以为这件事就可以这么过去了。
     一星期后,儿子在单位又与局长不期而遇,他竟然非常严肃的说,魏局,那天我喊你老魏,你怎么不理我呀?我回家看到你了。局长的回答更让人啼笑皆非,哦,那可能是那天我没听到。(这是局长的司机听到后告诉我的)。
     哎!家有顽儿呀。
     这让我明白,家长任何不经意的言谈和举动都会给孩子以很深的影响,即使我们是无意识的,但有时就是这样的无意识,孩子却模仿了,真有点“润物细无声”呀,家长们真的该时时处处修整我们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1-25 17:01:2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福州的北郊农场长大的.记的小时侯,我的父母因上山下乡长年在外地工作. 我的奶奶年岁已大, 她的身边带着我的哥哥,无暇照看我. 我的母亲就把我带到了她工作的地方--北郊农场.那是个物质缺乏的年月.我的母亲每天早出晚归,辛劳工作.中午妈妈匆匆赶回家中, 喂我吃完中饭,稍做休息就又出发了.我仍然印象深刻的记的,那时我的最好的营养品是一天一粒鸭蛋,妈妈还精打细算的把蛋分成两顿喂给我吃. 我那时吃饭吃的奇慢无比. 有时饭还没喂完, 我的妈妈就已经斜依在门边就睡着了
.
我们当时住的是集体宿舍,一栋小木楼,只有两层高,一溜过去十几间房间, 我们是住在最里边的一间房子里.一扇窗,一扇门仅此而已.门外的过道上,窗台下靠 着一张桌子, 这是妈妈用来放杂物的桌子,平常我们洗脸,烧开水等等的工作就在过道上完成. 而在房内的窗台下也靠 着张饭桌. 每天妈妈午休后一离开家, 我就会从假寐中睁开眼, 跳下床,爬上饭桌边的凳子,踩上饭桌, 坐上窗台,然后嘴里哼哼呀呀的,等着隔壁的阿姨将我从窗台下放下.现在回想起来已经记不得当时逃出房子后我究竟上哪去玩了, 但是每天傍晚我都 会赶在妈妈回家前赶回家, 笨拙的攀爬着桌脚,然后在二楼的好心的叔叔,阿姨的帮助下爬进房间,躺上床,真正地进入梦乡. 当然,有时玩的太疯的时侯我会忘了时间, 叔叔阿姨们都会在快到点的时侯,站在楼道上喊,&quot;立立, 快回家 了,你妈妈在路上了.&quot;这时我会从各个鸡角旮旯里飞奔而出.现在回想起来, 我的这个小秘密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了.

时至今日,自已也已长大成人,为人母了. 我开始真切的体会到母亲的辛劳.怀念并感动着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平静而朴实的关系.重温着自已的童年时光, 我希望我的女儿会像我一样,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渡过她的童年 , 健康成长. 希望她能在若干年后也会像我一样, 坐在电脑前将她童年时的趣事记录下来,脸上满是笑容与满足.

不知道现在的父母在给我们的子女提供丰衣足食的时侯,能否让她像我们当时一样快乐. 我担忧,但努力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1-26 21:20:33 | 只看该作者
细数阳光+2005-11-25 15:36-->引用:细数阳光 @ 2005-11-25 15:36 我也说说俺儿子
   前年,我们单位换了新局长,有时偶尔在家谈谈局长上任后的举措,当时总是称局长为老魏。有一天放学回家,见局长在前慢条斯理的走路回家,我就顺口说咱可别处走吧,可我刚一拐弯,儿子就在后边嚷开了,老魏!老魏!幸亏我当时速度快,局长没听到。我心中除了怒火中烧外,又感觉好笑。(当时没敢笑)回家我就批评了他,告诉他以后应该怎么称呼,我以为这件事就可以这么过去了。
   一星期后,儿子在单位又与局长不期而遇,他竟然非常严肃的说,魏局,那天我喊你老魏,你怎么不理我呀?我回家看到你了。局长的回答更让人啼笑皆非,哦,那可能是那天我没听到。(这是局长的司机听到后告诉我的)。
   哎!家有顽儿呀。
   这让我明白,家长任何不经意的言谈和举动都会给孩子以很深的影响,即使我们是无意识的,但有时就是这样的无意识,孩子却模仿了,真有点“润物细无声”呀,家长们真的该时时处处修整我们自己。

好笑,好笑!孩子就是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15:45 , Processed in 0.08064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