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05:08 中国青年报
高考开始的前7天,青海省西宁市一名18岁的高三男生不堪母亲的叨唠,竟然将亲生母亲杀死。案发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已将该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
这位母亲今年42岁,为了让儿子顺利考上大学,在单位提前办了内退,专门在家照顾儿子。平时,望子成龙的母亲总喜欢在孩子面前叨唠,男孩非常反感。前一段时间,因为母亲的一番叨唠,男孩提出不参加高考了,母子大吵一架。随着高考临近,两人又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当日事发时,父亲外出,母亲再次逼孩子参加高考。争吵中,男孩拿起家中的观赏石就向母亲头部砸去,母亲一边躲闪一边打电话向丈夫求救,但头部已经血流不止。男孩心中害怕,将母亲拖到卫生间浴盆内,拿着母亲的钱包逃离现场,迎面碰上从外面匆匆赶回的父亲。
记者调查发现,男孩家庭条件很好,学习条件更是优越,电脑、打印机一应俱全。男孩平时的学习成绩也非常好,考一所好大学应该不成问题。但母亲给他的压力太大,才造成了如此悲剧。
作者:本报记者 刘芳
部分网友评论:
我很爱我的父母。我妈妈也爱唠叨,我也知道她为我好。在她唠叨时,我实在受不了。有时想如果这样伴我一生我就全完了,还生不如死。我几次离家出走就是想脱离那种环境。可我没成功,没钱啊!
说得好!我也见过周围有几个家长孩子才上小学,就辞了工作每天陪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你自己不自强自立,又如何要求孩子呢?把宝全压在孩子的身上,这么小如何受得了这么大的压力?
这个母亲肯定有问题,自己这么年轻就不工作,把孩子作为唯一目标,真是可悲!
这应该是中国式教育的产物,也是中国只能生一个的产物,中国社会的悲哀,更是今后几十年的后遗症。
我很理解那个男生, 我老妈也一样, 也非常非常反感, 但还不至于杀她. 马上就要独立了, 就快熬出头了...
如果说是孩子的错,但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对世界本是一无所知的。一个人他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社会给予的,在他这个年龄接触的最多的无非也就是学校和家庭。那家庭和学校有错吗,也许没有,因为他们都争先恐后的想极力在这张白纸上描绘一个绚丽斑斓的明天。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考虑过白纸的感受(也许是他根本没有发言权),有一天这张白纸实在不堪重负,于是他想到了玉石俱焚。
同情小孩,父母亲的唠叨真的能把人逼疯,(特别是对于A型血的小孩)我也是从他那个年龄过来的,深有体会.结婚后老婆也唠叨,(好象没有不唠叨的女人)这就好办了,赏两个巴掌.
中国的传统习俗常常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忽视孩子的个性和自尊。父为子纲,两者地位不平等,是从属关系,前者把后者当作木偶,抹杀了后者的自我发展。而当孩子长大后又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一代一代循环。
连母亲的唠叨都接受不了,还能接受上级下级同学同事的批评指责吗?连高考复习考式都认为是“高压”压力太深忍受不了。那又怎能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海高原,海浪几米的海底巡逻保卫祖国呢。现在许多连级以上的解放军干部都是本科硕士甚至博士。他们在校的成绩都很优秀。问题关键是如何看待幸福和自由。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自己是否自律了。世上是没有绝对的自由和幸福的。
子是无辜的,母亲的责任大,可以说是咎由自取,但是也悲哀的,他们都是高考制度的牺牲品.本来谋财才害命,孩子只是为了摆脱一种纠缠而失手打死母亲,他必然成为世界上很痛苦的人.
我也是有孩子的人,我觉得尊重孩子是根本的一点(其实尊重他人哪怕是自己的孩子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做不好的事情(考不上大学),为什么一定要你的孩子做好呢(那么多人考不上大学启不是没法活),而且,我怀疑其母亲也不过是为了一种面子或是炫耀,她真的是希望孩子获得知识吗?我又想到了爱迪生的母亲,孩子仅仅读了一年多书就不让他读而自己教他,她的目的是为了真正的培养自己的孩子.
孩子最喜欢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我的小孩就是这样.虽然只有两岁多(我的意思是以后的事----是否喜欢模仿,还看不出来),孩子做出如此激烈的举动,肯定与父母的教育有关.
关于孩子的教育,我想到了周树人对待的自己孩子,基本上是顺其自然,自己是文学家,不一定要求自己孩子也是文学家.一个人的成长跟很多因素有关,自己的天性,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历程.
我觉得尽管这个男孩犯了罪,杀了生身母亲,罪该当诛,但是,错误的根源还是在母亲身上,更多的批评应该给予这位失败的母亲,而且我坚信,这样的母亲在我们国家占多数,她们应当从这一事件中得到某些教训,作出深刻的反思。
看到这条消息我真的感到很生气,我觉得这位母亲太失败了,同时也太愚昧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点也不讲究方式、方法。我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从这件事上受到警示,使我们的孩子得到良性而健康的爱!
这起事件真的是由于高考的原因吗?错了,母亲唠叨、高考临近只是导火索而已。关键是该男孩承受困难和压力的能力弱,是意志品质低下的表现。
畜生!妈妈再唠叨又怎么样!那是妈妈!这个社会怎么培养出来的变态孩子越来越多?
其实我们都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都曾经为高考痛苦过,那位学生与其母亲仅是极端的那种,背后还有好多类似的家庭没有浮现出来而已。面对高考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们都有责任去理性面对,临近高考,希望悲剧不要再发生,以后也不要有。
母子的关系非要走到这一步吗?为什么都不能退一步海阔天空呢?假如母亲早点发现儿子对自己的话已反感到极点,起的是反作用,已到了不参加考试的地步,为什么不考虑换一种方式去激励他呢?作为儿子无论怎样她都是你的母亲,怎可以下此重手将母亲至于死地呢?双方没有在大的方向统一观点,只注重在小事情上计较而互相怨恨,日积月累,放弃目标走向极端。
我高中的时候成绩非常不好,非常的偏科,爸爸妈妈也知道,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责骂我,我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考上了一所大学.现在想想真的很感谢爸爸妈妈,如果他们当时对我不停的唠叨,估计我在高中不仅不回理科,恐怕连文科也放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