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童书妈妈的第173篇分享,在新浪微博@童书妈妈三川玲也可以联系到我
一个孩子长大成人,在时间上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间,大概是17万多个小时。同时,从牙牙学语的婴儿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需要学习各种的技能,掌握各种的知识,培养各种的素养,粗略算下来,不下几百种。
猛一看上去,时间挺长,可是分配到具体需要掌握的“本领”上,其实非常有限。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对此都有深刻的体验。
往往刚开始的时候,生怕耽误了孩子的发展,怕影响了孩子的某种天才,几乎任何一个方面都要尝试一下。孩子突然冒出了一个外语单词,那以后说不定会成为外交家;孩子在纸上的涂鸦,竟然像极了印象派的杰作,那可得培养孩子成为毕加索第二;孩子玩滑板车一玩就学会了,怎么看怎么像是未来的奥运冠军的样子……总之,运动、艺术、科技、文化,哪个方面家长都希望让孩子尝试一下,万一要成了呢?
渐渐地,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一个又一个日子的课程,一次又一次的考级……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在变化,原来喜欢汽车的现在喜欢篮球了,原来喜欢画画的现在喜欢音乐了。于是,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家长也在随时调整着自己的判断和期望。
我想说,这个过程是正常的,每个家庭的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漫长的,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整个时期。
那么,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素质究竟是什么呢?家长究竟应该怎样去衡量不同的素质,又怎样去着重培养这些素质呢?这的确是令每一个家长都会头痛,也值得每一位家长思考并付出行动的大难题——孩子一天一个样,看似漫长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如果耽误了某些素质的培养,到了长大了就不好弥补了。
说实话,我的心路历程以及所作所为,和大家也都一样。从孩子小的时候,一会儿着重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一会儿又想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一会儿想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一会儿又想培养孩子阅读思考的习惯,真的是无所适从,想一出试一出。
这中间,有过想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带着孩子满世界看博物馆,后来三过卢浮宫而不入的经历;也有想通过下围棋培养孩子思维能力,以及热爱东方文化,但只学了皮毛就放弃的经历;还有想通过学习游泳,让孩子强壮身体锻炼意志,但中断了游泳课,现在跟着小伙伴自学的经历……
这么几年下来,我们从各种欣喜到各种焦虑,最后则是各种平静。我也陆续整理了自己的思路,调整了心态,变化了方法。
总的说来,我觉得知识和技能,是建立在素质之上的。如果偏离了素养,只是强调掌握的多少技能,学习了多少知识,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浪费了时间去获得随时会变化的东西,最终将无所获得。我认为有三种素质,是孩子成长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也最为核心的。下面,就和大家聊聊。
第一个素质:健康的身体——父母帮孩子穿运动鞋是白锻炼
我知道,很多人一看这一条素质就会说,健康的身体这谁都知道啊,还用你来说。现在的孩子,谁还缺营养啊?但是,我想说的,并非简单的给孩子足够的营养,而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
这两者之间有区别吗?有的。我在这里所说的健康的身体,一是身体的强壮;二是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我先说说身体的强壮。我想,不用我引用任何的数据和事例,大家都应该知道,现在中国的孩子们整体的身体素质其实是非常堪忧的。我记得我们中学的时候,每次在操场上站的稍微久点,就会有体力不支的同学退出,甚至有当场晕倒在地的情况。
可是,要知道当时的空气比现在清洁,居住地周围有让孩子玩乐的空间,课间的十分钟是可以去操场活动,放了学同学们还是会聚集在一起玩儿的。而现在据我所知,大多数的中小学校,课间都不许孩子们去操场活动,而放了学的孩子,要么接着上各种兴趣班,要么各回各家去了——根本没有疯跑一下的机会。
强壮的身体究竟重要在哪里呢?我觉得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并不是说身高一定要多么高,体重要多么标准,但健康的身体,会带来非常足的精气神。这就让一个人具有朝气蓬勃的活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在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其实是一条非常具有优势的能力。
当然,健康的身体,必然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证。这就要说一下第二个层面的让孩子学习运动了。
你知道现在比较受追捧的运动是什么吗?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篮球、足球、排球,而是越偏门越好,比如高尔夫、冰球等等。我初听还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很多家长的想法,是孩子学这些偏门的运动,竞争的对手少,考级容易,小升初可以占优势,原来如此!
我们小时候,数理化是学知识,体育课是添头,经常被挤占。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没有掌握一项专门的运动,更不用说享受运动的乐趣了。这几年来,我渐渐成为了长跑的热爱者,只要天气情况允许,我和丸子爸爸每天早上都会去跑上个五公里左右——甚至在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在国外旅行的时候,在零下十几度的时候,我们都在坚持跑步。
我非常享受这种毫无功利性,毫无标准,毫无要求的运动方式。它不仅使我保持健康的身体,还促进了工作的效率。很多工作上的想法,都是在公园里一边奔跑一边得到的梳理。
在一个文明富足的社会里,运动不仅是时尚生活的一部分,也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活品质,更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乐趣。换句话说,在以后的社会里,一个热爱运动的人,是有财富的人,有品位的人,有情趣的人。
可惜的是,这么美好的一种愉悦的生活方式,一放到孩子身上,就被利益化了。以至于,我经常看到,某项运动的训练场外,不愿进去的孩子被家长骂,而在训练场上,则是爸爸妈妈齐上阵,一个帮着穿运动服,一个帮着穿运动鞋。我想,这样的孩子,会喜欢运动吗,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吗?
第二个素质:健全的心理——不要让孩子成为大个的婴儿
心理素质有多重要?我想很多家长都有深刻的体会。
人生的曲线不可能是一条笔直向上的直线,都会有上升和下降,甚至出现纠缠,回复,以至于有断裂的时候。但是,如何面对这些变化,让自己的人生无论在任何的时候,都从容应对?
拿现在所谓的社会上成功人士的标准来看,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内有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大心脏”。积极,向上,宽容,坚定,不屈不挠,宠辱不惊。
并不是说这种心理素质是成功的条件,但是,我想任何一个人,无论从事那种事业,喜欢哪种生活方式。拥有怎样的心态,才是幸福最关键的保证。健全的心理,使人具有应对不同挫折的能力,也就是说,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采取极端的行为方式。
可惜的是,当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认可心理调节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看心理医生就像看牙医一样平常。但中国人却非常忌讳说自己的心理有问题,更不用说孩子的健康心理塑造了。
我们周边,有太多类似的例子。就是父母怎么都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有问题,有的是性格叛逆,有的是不爱学习,有的是冷战对抗。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孩子的心理出现了“漏洞”,而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亲手制造了这些“漏洞”。
孩子的心理,就像是一块软软的奶酪,今天有一个小洞,明天又增加了一个小洞,长期以往,小洞就会变成大洞。最后,整个奶酪就会变成空心的。这个时候,无论去填充什么,都会漏掉下去,一点儿也不会留存了。
这就是当孩子小时候,父母不陪伴孩子;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不理会父母的原因;父母伤了孩子的心,孩子长大后就会伤父母的心。
那么,建立孩子健康心理,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我觉得,有一个最为简单的也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我一直以来强调的,就是亲子陪伴。
要知道,这个看起来天经地义的要求,在当下的中国,真正做到的父母,还真的是不多。有的是客观的原因,而有的则是主观原因——很多父母压根都没有意识到亲子陪伴的重要性,其实是在一步步建立孩子健康的心理。
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分享放学接孩子时的感动,“每个妈妈都喜欢自己孩子朝自己跑来的样子吧”。我深有同感,是的,我每天最享受的,就是离别一天之后,见到孩子的那种瞬间的喜悦。这个时候,无疑是最佳的建立孩子与母亲关系的时间,也是母亲和孩子双方的心理得到最大满足的时刻。
很可惜,很多父母从来没有接送过孩子一次,也没有给孩子讲过睡前故事,更不用说和孩子一起在地上打滚嬉戏了。他们用物质的金钱和礼物,来补偿自己不能或不愿陪伴孩子的时间。
但是,谁都知道,人的一生中,最珍贵的恰恰是时间。当孩子回家,没有看到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心理上就缺失一点——这一点就是这一天缺少的,无法用新的任何一天去弥补。孩子小的时候,会猛扑到你的怀里;大了一些,就会跑过来拥抱你;再后来,是走过来拉你的手;再大一些,则是走过来向你微笑。
但是,如果小的时候,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那么,长大后孩子就很难对父母,对这个世界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或者说,孩子成年后对父母、对世界的微笑,是小时候无数次父母的拥抱换来的。
第三个素质:生活的观念——是什么人比做什么事更重要
中国的父母,具有很强烈的忧患意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以及未来充满了焦虑,这我很理解。但是,究竟让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本领,才能保证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除了以上的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必须的之外,我认为怎样面对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生活观念,听起来挺虚的,而且也不重要,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呢?我想说的,其实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怎么说呢,就是你认为生活中最有价值的是哪些,自己愿意用时间和努力去换取的是什么。有的人认为,文化的享受是最重要的,有的人认为,心灵的归属是重要的,有的人认为,自由地生活是最重要……那么,这就会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这方面,很多家长都会忽略掉。其实,这非常重要。不仅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职业,未来的生活,还决定着未来的人生。在人生观指导下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个指导人生方向的旗杆。
所以,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决定长大以后他会从事某种职业。更为重要的,是决定孩子今后生活的方式——这比一切的目标,乃至梦想都重要的多的多。
孩子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是从事商业,或者文化,也或者是厨师,园丁,甚至在任何的职业之间转换,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都是基于孩子已经建立的生活观念之上的一个个机遇而已。
说白了,一个生活观念正确的人,无论做什么职业,都容易做出成就;一个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在任何境况下,都容易过的幸福。
那么,生活观念又该如何培养呢?很难,也很简单。很难,是说没有所谓的正确的生活观念,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是对的;说容易,是说孩子不用专门去学,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就我而言,我的生活观念特别简单。就是对自己和对朋友都能够做到坦诚,能够从事对自己和对别人都有益的事业,那么,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了。
备注:本文封面及插配图,为霍华德·拜尔所绘。选自读库出品的《中国故事绘本》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