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3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刺猬型女孩的背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23 13:4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一个案例咨询中,家长反映自己8岁的女孩在与其他孩子交往中总是不被伙伴接纳,多次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孩子自己很委屈,哭了多次。家长为此很着急,在与家长对这个情况进行了充分了解和沟通之后,发现孩子出现的问题与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孩子在与伙伴交往中表现的行为过度敏感(活动时被伙伴不经意的碰到而发火,伙伴做游戏活动后出汗的臂膀触到她会很反感,做游戏前排队时与伙伴争抢位置,与伙伴合作发生冲突时抱怨伙伴并将责任推卸给伙伴,不容易原谅伙伴的错误,争抢玩具,嘲笑伙伴的缺点等)及交往中出现的不当行为,当这些行为出现后,家长不能正确理解孩子在这些问题中的不当行为,经常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其他伙伴的原因而造成的,比如:
1.孩子活动时被伙伴不经意的碰到而发火(家长认为:自己孩子被碰到发火是因为伙伴没有向她道歉导致的)
2.伙伴做游戏活动后出汗的臂膀触到她会很反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平时很注意卫生,被伙伴出的汗蹭到当然孩子会感到不舒服,所以孩子的反应并没有什么不对)
3.做游戏前排队时的争抢位置(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习惯于站在队列的前面,即使回来的晚其他伙伴也应该谦让她)
4.伙伴合作发生冲突时抱怨伙伴并将责任推卸给伙伴(家长认为:其实就是其他孩子的错误,理应由他人承担)
5.不容易原谅伙伴的错误(家长认为:她不喜欢和犯错误的伙伴交往)
6.争抢玩具(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因为太喜欢这个玩具才与伙伴抢的)
7.嘲笑伙伴的缺点(家长认为:那个孩子确实有缺点,孩子仅仅是表达不当而已)
    在交谈中,家长对问题的不良归因及不能客观的分析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是关键之处,在日常的抚养过程中,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家长不良认知方式的影响,家长在孩子出现类似问题时没有就这些问题进行干预和指导,导致孩子在交往中遇到冲突后产生了心理问题。
所以,从一个孩子所表现出的问题可以折射出家长在教育抚养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是否客观以及对孩子的影响。

点评

我们有个刺猬形女同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23 20: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7-23 17:42:0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家长,有时会碰到,我一般选择性保护自己孩子,估计是母鸡护雏心态居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7-23 21:27: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觉得应该如何教育来避免这种现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8:57:42 | 只看该作者
胡卓悦 发表于 2013-7-23 17:42
这样的家长,有时会碰到,我一般选择性保护自己孩子,估计是母鸡护雏心态居多吧。

呵呵,这样的家长一般都自我,习惯性放大别人的缺点,忽视别人的优点,凡事归因都是别人的问题,似乎不这样做就会吃亏了,这样做成年人也就罢了,因为多年的成长习惯难于改变,可对于孩子来说就成大问题了。殊不知,家长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的正常认知发展,引起了同伴关系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9:23:05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自身存在很大的问题,她在生活,工作中的态度较自我,主观,凡事都喜欢比较得失,存在非理性思维方式,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未能以理性,客观,积极的方式应对孩子问题,缺乏对孩子的正确指导。所以首先应对家长进行指导,将其存在的“自动化思维”(对外界事件习惯性的歪曲认知和评价)寻找出来予以纠正,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已经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不利影响,促其对自己问题觉察并改变,消除家长对孩子的错误引导。
在家长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尝试用正确的引导方式指导孩子的社交活动,帮助孩子正确理解伙伴关系和如何与他人保持积极的互动,提高孩子对社交环境的评价能力和交往水平,提升对伙伴行为的理解和接纳,提高对自己不当行为的控制能力,认识到在社交环境中如何做到与他人和谐相处并觉察如何得到积极回应。
当然,孩子行为的改善需要家长积极的支持和正确的指导以及孩子自己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最终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并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最终看到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09:26:20 | 只看该作者
疯狂的小豆子 发表于 2013-7-23 21:27
楼主觉得应该如何教育来避免这种现象呢?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自身存在很大的问题,她在生活,工作中的态度较自我,主观,凡事都喜欢比较得失,存在非理性思维方式,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未能以理性,客观,积极的方式应对孩子问题,缺乏对孩子的正确指导。所以首先应对家长进行指导,将其存在的“自动化思维”(对外界事件习惯性的歪曲认知和评价)寻找出来予以纠正,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已经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不利影响,促其对自己问题觉察并改变,消除家长对孩子的错误引导。
在家长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尝试用正确的引导方式指导孩子的社交活动,帮助孩子正确理解伙伴关系和如何与他人保持积极的互动,提高孩子对社交环境的评价能力和交往水平,提升对伙伴行为的理解和接纳,提高对自己不当行为的控制能力,认识到在社交环境中如何做到与他人和谐相处并觉察如何得到积极回应。
当然,孩子行为的改善需要家长积极的支持和正确的指导以及孩子自己不断的尝试和努力,最终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并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最终看到变化。
如果对这些回答上有不清楚的地方,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再详细探讨!
祝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7-24 12:27:39 | 只看该作者
零距离 发表于 2013-7-24 08:57
呵呵,这样的家长一般都自我,习惯性放大别人的缺点,忽视别人的优点,凡事归因都是别人的问题,似乎不这 ...

赞成,继续听楼主上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24 14:02:41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家长认为,确实是家长的问题啊。

我家好像也存在“不容易原谅伙伴的错误”的问题,就是他认为别的小朋友错了,碰了他了、撞了他了,就非要人家道歉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身上有什么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7:43:37 | 只看该作者
cupcupi 发表于 2013-7-24 14:02
看着家长认为,确实是家长的问题啊。

我家好像也存在“不容易原谅伙伴的错误”的问题,就是他认为别的小 ...

您好,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帮助孩子认清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对伙伴行为的正确理解,避免主观推断伙伴行为,降低对他人的敏感性,通过一些事例纠正歪曲的认知方式,家长是应该在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做注意对孩子的影响。请别忘记,孩子的学习系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模仿”,不光为了孩子,家长自己也应该善于区分自己自身存在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否存在主观敏感和反应过度的评价方式,以消除不良情绪带来的困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7-25 13:49:03 | 只看该作者
零距离 发表于 2013-7-24 17:43
您好,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帮助孩子认清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提高对伙伴行为的正确理解,避免主 ...

谢谢您的回复。  我得反省下自己有没有“主观敏感和反应过度的评价方式”。

最近发现孩子会大吼大叫,这个和他妈妈有时候的表现一样   以前不这样, 不知道是不是夏天太热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5:27 , Processed in 0.07871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