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4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迫开展的死亡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4:2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香四溢 于 2014-2-14 14:27 编辑

【被迫开展的死亡教育】

我老觉得,阿牛对于有些事物的认知,是超越其自身年龄的。

譬如,对于“死亡”。

阿牛目前刚刚四岁半,却表现出对于“死亡”的一种敏感。仅以过年这几天举几例:

1、   大年初几的一天晚上,九、十点钟的样子。我和阿牛已经躺下睡了。但凭借窗帘里透出的窗口的光,我看到他的眼睛还睁着,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便问:“牛儿,你想什么呢?”阿牛苦着脸,跟我讲:“妈妈,我不想死。我不想土葬,因为不想被埋起来。我也不想火葬,因为我不想被烧,我怕疼。”我当时“哦”了一声,但是没有接下文。因为实在意外。大过年的,天天逛庙会,开心之余,怎么突如其来想起这些?不得而知。

2、   二月十日的晚上,十点钟左右。我和阿牛也是刚刚躺下,突然听到窗外敲锣打鼓,一阵喧嚣。我起身看,原来是一个出殡队伍经过窗外,就喊阿牛一起来看。他已经脱了衣服,我就用被子裹着他,静静坐在窗前,看队伍慢慢走过十字路口,看队伍中有人撒纸钱,有人举着纸扎的小汽车等物品,还有披麻戴孝的家属走在队伍后面。阿牛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为什么要出来游行?为什么不白天出来,偏偏晚上出来?为什么游行队伍里看不到死者?为什么要用纸扎那些物品?为什么要披麻戴孝?……
3、   二月十一日晚上,我和阿牛也是刚刚躺下,他突然又问起逝者和安葬的相关问题,显然是与前一晚的经历有关。紧接着,他突然伤心地大哭起来:“如果你跟爸爸死了,我老了,怎么办?”我解释没有关系,因为到时候他身边会有儿孙陪伴,也有妻子,会有人照顾有人处理后事。但他仍然大哭:“我想和你们安葬在一起。”表情特别委屈。彼时我有些无奈,只能继续给他解释,想要和父母安葬在一起,也是可能的,技术上是可以操作的。他仍然在哭:“可是我想天天住在我们家房子里,如果死了就住不成了。”很少见他如此伤心,我想要用别的话题岔开,就说:“我们来聊点别的开心的事情吧,我们不是要把你的压岁钱存到银行去吗?”但没有成功,阿牛说:“如果不继续这个话题,我们死后就不能在一起了。”我听他也是过了一阵子才入睡,还喃喃自语:“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在想,也许是我们从小,从不讳言。不论他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是按照实际的情况,一五一十解释,告诉他,所以,他知道的比较多。我没有坚定的信仰,所以也无法用宗教的角度,给他解释这些事情。昨晚孩子哭了很久,真的是嚎啕大哭,特别伤心。我很少见他那么伤心。于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被摆上台面了。

跟莲花聊这个问题。如她所言,孩子其实比大人更全面,也更根本,大人想得都是具体的生活中的琐碎的事。孩子往往在思考哲学问题:死亡,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他们更加简单,我们被各种教育,各种欲望和烦恼完全充满了,只活在很小的范围内,看不到那么大的视野。他们的世界空旷,很容易看到太阳,月亮。我们的世界钢筋水泥,看到的都是写字楼,写字楼里的人、事,还有那些欲望。

其实,我必须承认。我对于死亡也是有恐惧的。只是我根本不让自己去想这件事。而且,现在我经常能够感受到妈妈的这种恐惧。随着年龄渐长,她去各种理疗,买各种养生书,其实,都是害怕死亡。

我问莲花,我该怎么处理孩子的这种恐惧?莲花说,慢慢来,不着急。去面对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这种恐惧,先慢慢去了解死亡,先自己去消除和超越这种恐惧,然后,就能去消除孩子的恐惧。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这也许都是一生最大的功课。慢慢来。贴一篇莲花刚刚发给我的文。


林怀民:其实我们不用那么着急

我年轻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叫《悉达多》,另一个名字叫《流浪者之歌》,作者是德国文学家赫尔曼·黑塞。悉达多是佛陀的名字,但这本书讲的不是佛陀的故事,它讲一个婆罗门的年轻人,养尊处优,长大后他出家了,学了所有的法门,但他觉得学这么多法门没有用。于是,他离开了他的师父,回到城市里。在城市,他学了做生意,做得很成功,又遇到了一个城里最红最美的妓女。但他还是不满足,觉得这些事情都是错的,于是离开自己美丽的家,来到河边,河上有一个舟子,你跟他说什么,他都笑一笑不说话。在河边,他听到河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对他说话,高兴的、悲伤的,人世的百态都在说话。于是,他决定要做一个划船的人,做舟子的助手。后来,很多人都来找他们,来看他们的微笑、他们的缄默。

1994年,我带着这本书去了印度,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菩提迦耶。当时我在新加坡演出,看到报纸上有一则广告,上面写着“印度,它是圣土”。然后,我就抵死要去了。

刚去印度,是一个很恐怖的经验,和以前的旅行完全不一样。因为所有的生老病死都在街上发生,印度的古迹非常漂亮,但街上有很多乞丐,很多穷人。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办,面对这么多伸出手的人,每一天都是很大的煎熬。这是对你良心很大的挑战,一个很大的考验。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好人,是人道主义者,有悲悯的心,但问题来了,你要给多少钱,要给多少人。我每天在那种状况下,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有一天,我在火车站,突然跑来一个小孩,五六岁,脏脏的,还拖着一个两三岁不太会走路的小孩,他一直扯着我的裤子喊擦鞋。我穿着运动鞋,根本不用擦,但也没办法,只好说好,他就蹲下来给我擦鞋。我很不舒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擦完后,他只要很少的钱,我给了他10块钱,告诉他不用找了。当时,那个小孩抬起头,看着我,像太阳一样笑起来,一直跟我说谢谢。我看着他拖着弟弟一边跑还一边回头对我笑,然后,就站在火车站哭了起来。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解放。

印度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印度人几乎跟所有的动物生活在一起,他们和自然完全和平共处。有时场景非常神奇,比如你会在夕阳下的贫民窟,看到孔雀路过,然后就在街上开屏了;你在火车站,就看到牛跑到了月台上。看到这些,会觉得很感动。

在印度,火车如果晚点6小时,那是正常情况,晚点13小时才算晚了。不过,印度的火车比起印度的飞机,算是太准时了。刚去印度的时候,我会很生气,老是去催去问,火车到底什么时候才来,每个人告诉你的都不一样。但去了一段时间后,我就安稳下来。从那天开始,我觉得印度的火车一定会来,飞机也一定会来,我们干吗这么急呢?人生可以不必那么急。所以,我在印度的月台上读了很多很多书。

这是印度教我的第一件事。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繁忙的时代,总是塞车,总是一天到晚急得不得了,我们要效率、要利润。但其实我们不用那么急。

坐着火车,我去了一个城市,叫瓦拉那西,那里是印度教的圣地,在恒河边,很多孤苦无依的人都要去那里,爬都要爬着去,因此,那里每天都有很多人,乞丐和生病的人最多。每天都可以看到,人们在河边把尸体火化了,将骨灰撒到河里,而过了两百米,又有很多人在河里洗澡,喝河水,因为是圣水。

在河边,我看到这一切吓坏了,水是黑色的,很脏。河上有船,信徒们将花朵和蜡烛撒在河里,花朵、蜡烛都在水上漂着,漂着漂着就漂来一具烧了一半的尸体。当时,太阳非常大,我站在河边,过了很久,感到非常非常开心,非常感动,眼前的恒河就像妈妈一样,养生送死,生死是这样自然,通通在一起。这一切是在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世界里看不到的。我们的文化逃避了死亡,掩饰了死亡,生病和死亡我们是藏起来的,等到真的死了,我们又会把它美化。

我特别感动,感到它几乎改变了我的一辈子。人本来就是这么简单,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枯有荣,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然后人走了,回到水里。

离开菩提迦耶之后,我想我的人生改变了。第一个收获是不着急,第二个收获是没有什么叫作成败。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我的舞蹈分享给更多人,尽我最大的力气去分享。在人类历史上,实现财富的均分是很难的,但我想,至少精神的均分应该可以吧。所以,我回家之后,像做梦一样,就编了《流浪者之歌》这支舞蹈中很安静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4-2-14 15:02:11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可以让孩子更大一点再面对和思考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16:20:30 | 只看该作者
imlucky 发表于 2014-2-14 15:02
也许可以让孩子更大一点再面对和思考这个问题?

亲:对于我们每个人,这也许都是一生的功课。我们没有刻意地要针对这一主题进行教育,只是的确,当碰到这样的情境时,我们也没有刻意回避。我想,对于这个教育的主题,探索才刚刚开始。我会陪着他,慢慢学习,慢慢了解,慢慢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2-16 19:05:44 | 只看该作者
是的,人生没有时间段,遇到了,就面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5-25 08:40:18 | 只看该作者
人世之常,总要面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5-25 08:43:23 | 只看该作者
总要面对的,遇到了就教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3 15:07 , Processed in 0.074800 second(s), 2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