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97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校学生版答非所问透视教育之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26 15:1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高校版的答非所问,这是现代版的驴唇对马嘴,这是现实版的关公战秦琼,过去见诸央视的歌手大奖赛,如今跑到大学去了———据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州某高校学生“记者风采”大赛上,不时引来哄堂大笑,让人跌碎一地眼镜!不妨看看这不是搞笑却让人爆笑的问答:问: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答:80周年。(当主持人公布正确答案“600周年”时,全场哄堂大笑)问:今年10月2日两度在闽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带来持续的强降雨,并引发局部山洪暴发,这次台风名称是什么?答:不知道。(该校恰恰在此次“龙王”台风袭击中受灾严重,目前尚处于灾后恢复期)《中国青年报》报道这个“新闻”时,所做的新闻标题是“两耳不闻身边事/上网只为玩游戏//福州:大学生‘风采大赛’失风采”。这些大学生连刚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也不清楚,就更甭提新近发生的重大国际新闻了。比赛结束后,记者问他们平时是否看报纸、看电视或上网,答:“报纸要自己订,电视只有在食堂才看得到,上网倒是很方便”;问“上网是否经常看新闻”,答:“很少看新闻,主要是玩游戏、查资料等”。其实不仅仅是福州某高校大学生具有这个“风采”,其他高校的学子恐怕也“差异”不到哪里去。从这个事情的“小孔”中,我们看到的是教育价值的扭曲与教育制度的错位。说实在的,也不能怪这些大学生们,因为现实的“路径依赖”造就了现在的他们,他们大抵也属于“别无选择”。教育是增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血液,它循环于国家的整个躯体。要让我们国度的“软实力”真正有实力,首先要让教育“软实力”强大起来。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软实力”,是民族文化实力的体现。一个民族思想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是无法像引进技术、引进武器那样引而能进的,只能依靠自己的教育与创造。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内涵的价值选择,却是培养能够应付考试、擅长“上网玩游戏”的人才!教育之不行,立人则虚置;立人之不行,文化就萎缩;文化之不行,实力必疲软。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充斥着“阿Q精神”,国家的“软实力”就免谈了;历史还将告诉人们,如果充斥着“骄娇之子”、充斥着“现代无知”,国家要增强“软实力”也是不可想象的。面对国家要增强“软实力”的巨大需求,教育需要有“铁肩担道义”的气概。没有教育的“软实力”,就没有思想文化的“软实力”,就没有国家民族的“软实力”。要增进教育的“软实力”,就要彻底反思教育的价值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的最优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0-26 15:51:08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以上提的问题,无须每个大学生都要了解,教育也不该是把每个人都教育成万事通。你去问一个美国人,他都可能不清楚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专业上的能力。博学广闻,不是坏事,如果把每个人都教育的既通古、又知今,不但关心国内大事、还关心国外大事,也许培养出来的,都是些只会泛泛而谈,而做不成任何事情的侃爷。所以,不了解这些,也许说明教育开始走上正路了。此帖由 jerryhao 在 2005-10-26 15:5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26 17:17:11 | 只看该作者
所以,不了解这些,也许说明教育开始走上正路了。楼上的太看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0-26 18:25:2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是为了培养将来的建设者,
建设者应该是具备一定科学素养、有社会责任感、有独立思想意识、有较好身体素质等的 公民!
而非只知读书的 愚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0-30 08:48:24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5-10-26 15:51-->引用:jerryhao @ 2005-10-26 15:51 个人认为,以上提的问题,无须每个大学生都要了解,教育也不该是把每个人都教育成万事通。你去问一个美国人,他都可能不清楚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专业上的能力。博学广闻,不是坏事,如果把每个人都教育的既通古、又知今,不但关心国内大事、还关心国外大事,也许培养出来的,都是些只会泛泛而谈,而做不成任何事情的侃爷。所以,不了解这些,也许说明教育开始走上正路了。
这样的见解才值得敬佩!大家想一下,问: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多少周年纪念日?答:80周年。(当主持人公布正确答案“600周年”时,全场哄堂大笑)问:今年10月2日两度在闽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带来持续的强降雨,并引发局部山洪暴发,这次台风名称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有意义吗?难道我们只是要求把高校记者培养成“标准答案”库?然后再让他们来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社会的标准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6 01:55 , Processed in 0.07644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