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14 06:59:44
|
只看该作者
27、
除了魔法之外,佛图澄还有高明的医术。许多老百姓有顽疾无法医治的,也都找到佛图澄。佛图澄治好了不少人,而且还不收费。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问题,因此中原地区的人们普遍把他看作神明,十分敬畏,许多人也因此信奉了佛教。
见识了这么多的神通之后,石勒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言听计从。在他建立了后赵政权之后,石勒就把佛图澄封为国师,称为“大和尚”。这是中原第一次有了“和尚”的称呼。
佛图澄也大张旗鼓地展开了一系列政治和宗教活动,佛教在后赵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石勒死之后,石虎夺取了后赵的王位。
这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还有很强的嫉妒心和占有欲。在军队中如果遇到与他一样强健的战士,他会以打猎戏斗为由,借机将对方杀死;战斗中,对俘获的俘虏,不分好坏,无论男女,一律坑杀,很少有俘虏生还。
但是他对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高僧却也是无比恭敬,恨不得时刻抱着佛图澄的大腿。
一日,佛图澄正与石虎坐在一起喝茶说法。突然,他眉头一皱说:“不好,幽州城发生大火灾。”石虎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呆头呆脑地愣着,大师已经站起身来。只见他转身,端起茶杯向幽州方向泼去。他笑着对石虎说:“现在幽州城的大火已经扑灭了。”
石虎半信半疑,心里嘀咕着:你的佛法的确高深,但是你又不是消防员,难道你还具备远程施救技术?于是就派遣使者前往幽州城验证,数日后使者从幽州城回来向石虎汇报说:“那天火从西门起,忽然飘来一片棉花糖一样的黑云,一阵骤雨将火扑灭。雨后大家反映有闻到浓香绿茶饮料和汽水味道,而且没有口臭。”
石虎激动万分,半晌说不出话来。
等他回过神来,他马上颁布诏书说,大和尚是国宝,如果不加高爵位,不享受厚禄,怎么能够表彰他的德望呢?四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不尊重人才怎么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从此以后,佛图澄大和尚成了超级大明星。
他身穿绫锦,乘坐华丽的辇车。上朝的时候,常侍以下官员都要出门迎接,太子、王公搀扶而上。主持朝仪的礼官高唱一声“大和尚到”,所有的人都要起立,行注目礼,以表示对他的尊敬。乐队齐奏,锣鼓喧天,场面相当热闹。
28、
多少年的坚守,绵绵的冬雪也终被融化。
矗立的庙宇不再缥缈遥远。晨钟暮鼓,清幽而来。
通过佛图澄的努力,石虎下令把佛教纳入国家政策保护之下,明令汉人可以出家。这在中国佛教史上都是第一次。佛教在国家政权力量的帮助下,得到前所未有的大步发展。这样的好日子,以前的僧徒们连想都没想过。
短短三十多年间,在朝廷和各州郡的资助下,佛图澄与其弟子建立佛寺893所,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的最高数目。这个特殊的、割据的后赵,几乎成了当时中外佛学文化的交流中心,后赵的南都洛阳也成为佛教文化的传播中心。
石虎立幼子石韬为太子,长子石宣耿耿于怀,阴谋策划伏兵杀死了弟弟石韬,还计划顺便杀了石虎。石虎大怒,下令逮捕了石宣,并判死罪。佛图澄劝石虎说:如果杀了石宣,他死后会作祟,后赵将灭亡。
此时,石虎已是气急攻心,神志不清了,哪里能听。他下令将石宣烧死。过了不到一个月,心神不宁的石虎果然看见有一匹马在皇宫出没,那马浑身是火,扬蹄乱跑。为了压惊,石虎宴请众臣,佛图澄在宴席中吟道:“巍巍宫殿、金碧辉煌、荆棘成林。”石虎往桌子底下一看,果然荆棘丛生,预感不祥,大骇。
后赵建武十四年十一月。
冬夜,万籁俱静。
月明星稀中清冷在缓缓袅动。
佛图澄盘腿坐在寺院大殿中的蒲团上。
弟子们正准备聆听教导。佛图澄却面对着佛像,自言自语道:“使人怅惘,不得庄严。”转而对弟子说他化期已至,即将离去。
石虎闻报,大惊失色:“也没听说你有什么疾病,平常能吃能睡的,体检报告单上明明说你健康状况良好啊。怎么就要归西呢?你不要说走就走吧,多住一段日子。”
佛图澄说:身命无常,焰幻之躯,常也,缘分已定,非人能延。出生入死,是道之常理,寿命长短已有定数,是不能随意延长的。只要道德完全,业操无亏,虽死若在。
言罢,大师坐化。一百一十七岁。
后来有人向石虎报告说看见佛图澄出关西去。石虎派人打开佛图澄的墓穴,棺内只有石头一块,没有尸身,石虎哀叹说:“石者,寡人也,高僧舍我而去,我必死。”从此卧病不起,很快辞世。
不久,石氏后赵政权灭亡。
29、
国家一级魔术师佛图澄先生西归了,他走的干净利落,只留下一块石头。
随后不久,丧失了高雅艺术熏陶的石虎先生郁郁寡欢,他也两腿一蹬,接受再教育去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
如果这棵大树突然有一天倒下了,那该如何是好?
佛图澄先生的弟子们现在遇到的就是这么个伤脑筋的问题。
多年以来,业务能力和个人魅力都超凡脱俗的龙头大哥佛图澄一直在忙着开拓和发展社团规模,都没来得及把精妙的魔法传授给弟子。他没留下什么密匣指令,没有锦囊妙计,更没有指定接班人。
这一切令众多的弟子们实在有些郁闷。老大走了,大施主石虎也不在了,现在甚至连姓石的都被新产生的政府追杀得无影无踪,再不找条出路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当然,无论从哪个点上找到突破口,不管要完善机制制度还是加强作风建设,最要紧的是产生新的领导班子。一盘散沙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众人把目光投向了一个长相古怪,皮肤黝黑的和尚。
道安和尚,形貌黑丑,但博闻强记,学业精深。
他十八岁的时候就出家了。但是他的第一个师父有点势利眼,总是嫌他长的难看,不让他进经堂听讲,而是安排他去锄草种地。师兄弟们也时常嘲笑他长的黑,还问他有没有非洲血统。
他投奔了佛图澄之后,因为博闻强记,理解深刻,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先前佛图澄老师没空来上课的时候常常安排他主持学习,并且负责解答同学的问题。连续多年以来,他都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组织领导能力也特别强。
面对众人殷切的目光,他有些哽咽,道安那消瘦的脸庞显得更黑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
道安迅速清点了人数,带领这一干僧徒走上了四处漂徙之路。
四百多人浩浩荡荡地在护泽(山西阳城)、飞龙山(山西浑源)、太行恒山(河北阜平)、王屋女山(河南济源)等地流浪,居无定所,风餐露宿。
公元365年,道安僧团还在叹着: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如何求索的时候,道安收到了来自东晋名士习凿齿的邀请函,请他去襄阳参加学术会议,顺便探讨一些专业问题。
襄阳离他们当时的驻地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北方各国也都还处于战争状态,兵荒马乱,路途不畅。但是,要想保住师父留下的一亩三分地就必须去稍微稳定一点的南方。
道安特别敢做事情,特别能做事情的能力在这个关键时刻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他咬了咬牙,站到了一块大石头上,用力一挥手:“往南走!”
30、
道安带领众僧,突破了重重封锁,往襄阳方向急行军。他还作了一个重要部署,一路上只要有合适传教的城镇乡村,他都安排几个僧人就地分散,鼓励他们扎根地方,为社团今后更大的发展积蓄力量。
终于,他们走到了襄阳,也得到了学术会议主办人习凿齿先生的热情招待。
安稳下来的道安大师并没有松懈自己,他在襄阳着手做了两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首先,道安总结了这么多年峥嵘岁月中艰难行进的经验,他得出一个结论:严明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机构是开展活动的首要保证。因此,他决定做进一步的修改整顿。
从前曹魏嘉平年间,天竺来的昙柯迦罗曾经就僧徒们的纪律规范问题作过一些大动作。但是,这都一百多年过去了,其间战乱不断,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么多戒律?其次,昙柯迦罗传授的戒律虽然地道,但也应该考虑适应国情需要啊,很多僧徒总有点不习惯这种天竺原滋原味,没经过深加工的点心。
这么多年的学习和游历也使道安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来修订适合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戒律规范了。
道安所制定的僧尼规范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为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比如,其中有定座之法:讲经的时候,除法师、都讲以外,其他听众一律就地而坐,方向东西两组相对,夹侍南、北两位讲经者,或者是围坐。第二方面为常日六时饮食之法。第三方面为布萨悔过之法,即道场忏法的仪式。
道安大师所制定的这些规范很快就取得了很好的反应,各地的寺院僧众都按照这样的规范来行事。习凿齿还专门就此事写信给当时的总理兼文化部长谢安先生,高度赞扬了该条例施行之后取得的良好社会效果。史上死的最窝囊的东晋孝武帝,(当然,这时候他还没有因为和小老婆吵嘴被闷死)下了嘉奖令,大大表扬了道安一番,并且要地方政府给他像王公一样的俸禄。
为了便于辨认身份和组织上的管理,道安还提出建议:出家和尚统一以“释”为姓。僧徒们热烈响应,欢欣鼓舞。
其次,道安大师在讲经授徒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此前,大量的佛经被翻译出来,但是由于没有人对这些经书做过总结归纳,也有不少伪经混杂其中,为害甚剧。甚至许多资深的专业人士对不同佛经的深浅层次都不大分得清楚。
道安广泛收集了流行的经典,辨明真伪,然后加以整理编录。他开创了制作众经目录的事业,理清了众多佛经的头绪,这一举措使后人的译经和注疏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31、
浮华和飘渺不断蔓延,却只能在身后留下悠悠岁月残片。
道安憋足了劲在襄阳为组织的发展壮大编写章程,拟定种种方案的时候,黄沙漫天、刀光剑影的北方大地上也有一个人在绞尽脑汁地抢地盘。
文武双全、雄才大略却过分自负的苻坚于公元357年杀死堂兄苻生,登上前秦帝位。在此后的十几年内,前秦国内相对安定,呈现一派繁荣气象,势力逐渐强大,他开始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征战。至公元376年,苻坚基本统一了北方,国力达于鼎盛。
温饱之余,文化品位相当高的苻坚同学深深地觉得有必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他派出的猎头和星探向他报告说:许多文化界名人在这多年的战乱中都改行卖猪肉去了,东晋的襄阳城中还有一个半真正的文化大师,道安和习凿齿。一人指道安,半人为习凿齿。
苻坚兴冲冲地派遣他的儿子苻丕率领大军直奔襄阳,作一次文化苦旅。
公元379年,苻丕攻占襄阳,道安和习凿齿被请到了长安。苻坚安排他住在长安城内五星级的五重寺,时年道安六十七。
虽说道安大师不是爱发脾气的人,但是他在南方已经生活十几年了,被苻同学的大军强行请到北方的时候不免有些不愉快,工作中时常有情绪。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工作室的窗台前,托着下巴,痴痴南望,心中感慨:那儿有飞翔的小鸟,有轻流的小溪,还有,还有,还有那梦中的橄榄树。
苻坚同学很虚心,也很有耐心,三天两头上门去慰问。“道哥,昨夜睡的可香?梦里花落知多少啊?”“道哥,饭菜可否合你口味?”“道哥,…”
谁能挡得了这样暖洋洋的贴心话?不久,道哥也想通了:在哪里干不是干啊,佛祖不早就指示过,不要搞狭隘地方保护主义,我咋没开窍呢。
思想疙瘩没了,工作进度就大大加快。
道安在长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公元385年圆寂。这期间,他组织了大批僧人翻译佛经,自己则担任总编工作,从整体上作指导并提出具体的翻译方式。业余时间里,他还在各地作巡回演讲和各种公益讲座。佛教的各种观念也在占领了高端市场之后迅速地深入到广大贫下中农们的心里。
一时间,前秦帝国内的文艺事业蒸蒸日上。广大人民群众升起了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起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
苻坚同学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他完全有信心把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道安大师年纪也不小了,一旦他退休也要有人接任呀。苻坚迅速将目光锁定在一个更年轻,名头更响亮的高僧身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