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4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钱锺书神话的破灭:精通多种外语和学术是瞎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8 23:4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照相记忆的话题又热了起来,我拜托各位热心讨论者千万不要再举钱老的例子,除非你能找到确实的证据证明钱老有这本事。下面是一篇文字,供参考。消息源:文史长廊 在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特别是中西比较研究方面有件花去甚至浪费掉莘莘学子许多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就是盲目强调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一门外语远远不够,必须精通五六种外语才是大师,因为有座所谓的文化昆仑摆在世人眼前。这座俯视尘寰的高山就是钱锺书先生。据说他精通英、法、意、德、拉丁、西班牙等多种语言,并且精通到对所有这些语言文学全部贯通,烂熟于心。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之前本人从未怀疑这一说法的正确性,之后却认为这说法不过是个编造的神话。 首先让我们从哲学和科学调查的视角弄明白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语言不是一件死的、靠关在书斋看书查字典就可以信手拈来随意运用的东西。与此完全相反,语言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当你使用语言时,语言也同样在使用或者说影响着你,影响你说话的口音,影响你遣词造句的方式和速度,影响你对他人或者说读者和整个客观世界的看法和态度,甚至影响你的思维方式。而且这是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往往让你深受其影响仍茫然不知。这是从马克思到卡维尔(Cavell)等西方哲学家们早已作出的结论。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幼儿教育学家们称语言对人的这种强大的反作用力为语言的规范作用,因为它规范我们使用语言和思维的方式。美国是个多民族的移民组成的国家,密苏里州某大学教育系对第一代来自外国的移民的幼年子女作长期追踪观察后发现,上学之前的幼儿灵活掌握两种以上语言的表达思维的能力比上学后的儿童要强,因为孩子们上学后经常受到某种主要语言的规范作用的影响。由于学校里一般只有一种起规范作用的语言,于是这种语言被称作为主导语言。正因为主导语言的规范作用,随着儿童的主导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除非有专门和反复的干扰和训练,他使用其它语言的能力就逐渐降低。既然连小孩子由于受主导语言的规范作用的影响都不能用同等熟练的程度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移民父母的语言和英语),一个成年人如何能同时全部贯通、熟练掌握五六种语言文学?编造这类神话的人缺乏最基本的科学态度和哲学常识。 当然由于西欧语言之间的亲近关系,一个掌握了英文的人是可以借助英语双语(英法、英意,英西等)字典或者其它英语双语书籍阅读多种其它语言的著作的;但这和根据自己对多种不同语言的原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解释原文形成自己的看法是有巨大区别的。 如果只读《管锥篇》的正文,不看脚注和《管锥篇》第五卷,我们一定会被钱先生能阅读理解多种不同语言著作的神奇能力彻底征服,因为他在《管锥篇》的正文中大量引用了从古到今涉及西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拉丁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的原文著作,在大部分情况下将它们翻译成中文,偶尔还用中文解释原文的意思。不过如果阅读《管锥篇》前四卷的脚注和《管锥篇》第五卷,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许多情况下,钱先生是根据某些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文库里的英文翻译来阅读理解拉丁文和其它几种文字的著作的。 例如,如果我们注意《管锥篇》里所引用的所有拉丁文的脚注,就会发现钱先生自己也偶尔悄悄地承认他是借助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Loeb古典文库(Loeb Classical Library)系列作品里的英文翻译来理解并解释古代希腊和拉丁文的著作的。顺便介绍一下,该文库收集了西方古代在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历史、游记、哲学、演说、医学、数学、神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并按原文和译文左右相互对照的方式排版印刷。除此之外,美国还有其它双语文库。钱先生在《管锥篇》第五卷里提到的爱丁堡双语文库(Edinburgh Bilingual Library)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在德州的首府奥斯汀从1971年开始发行的一套双语文库。文库的主要目的是用英文翻译介绍当代西欧国家的文艺作品。该文库1971年出版的第一部双语对照本就是由Graham Dunstan Martin编的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French Poetry(当代法国诗歌选)。钱先生在《管锥篇》里就引用过当代法语诗歌,不过他没直接说明他引用的法语诗文的出处是否就是此类双语文库。《管锥篇》大概成书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这时候MLA, APA, Chicago等写作规范手册对如何在正文里引用英文翻译已有以下规定:如果出处是非英文著作的英文翻译则引用英文翻译(I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 non-English work is used as the source, cit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并且指出:使用别人的思想和文字并当作是自己的就是剽窃(Plagiarism is using another’s words and ideas and passing them as one’sown)。 在《管锥篇》中钱先生不仅依靠英文翻译理解西方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经典著作,而且也依靠英文翻译理解现代德文、意大利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的名著和这些语种的当代正统著作。有例为证: 在[钱锺书,《管锥篇》(全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以后正文里的页码均指这一版]第33-34页,正文里引用了德文原文诗句,但在第35页的脚注却说明出处是The Penguin Book of German Verse. 第465页,讨论中西对“正言若反” 有类似说法时,原文引用了德文, 但脚注里给的出处却是(F. J. Warnke, European Metaphysical Poetry) 第1053页,正文引用 Schlegel 的德文原文,但脚注却说明引自Eichner编的 Literary Notebooks 第1471页,正文里引用达分齐的意大利原文,脚注却说明出处是英文的翻译: Leonardo da Vinci, The Notebooks, tr. E. McCurdy, I. 98. 同样在第615页也引用了此书。 第1439页,引用了但丁诗歌的意大利原文,也引用了西班牙诗歌原文,还引用了法语诗歌原文,但是在脚注里却说明出处是 a. Eleanor L Turnbull, Ten Centuries of Spanish Poetry b. Three Centuries of French Verse. 由此可见,钱先生不过是利用英文翻译阅读理解其他语言的著作的。 下面是从《管锥篇》前四卷的脚注和《管锥篇》第五卷里找出的一个简短的书单,以进一步说明钱先生的确是通过英文理解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学术著作的: The Lyric Poetry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H. Hatzfeld, Trends and Styles in 20th 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 C. Speroni, Wit and Wisdom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Italo Calvino, Italian Folktales, tr. G Martin, Robert Clements, Michelangelo’s Theory of Art Spanish Mysticism The Novel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 The Oxford book of German Verse. The French Renaissance in England Britain in Medixxxx French Literature 以上例子说明所谓钱先生精通多种外语和相关学术是不符合事实的,不过是闭着眼睛瞎吹牛而已。物质生产方面的胡夸所造成的灾难是急显急报的,文化生产方面的胡夸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两者之间有无必然联系? 当然也不能说《管锥篇》里作比较研究的方法一无是处。其实《管锥篇》告诉我们,对使用中文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而言,认真学好英语之后利用西欧语言间的血缘关系,走点捷径,依靠英文翻译就可以做好中西比较研究了,不必死记硬背其它外语。钱先生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窍门,只是没有明说罢了。不过就这么东扯葫芦西扯叶仅罗列表象做比较研究能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则是白菜萝卜各喜各爱的事情了。不然为什么当许多人欢呼皇帝身穿漂亮的新衣时也有少数人会说:天哪,他什么也没穿! 最后有个建议:如果连大师都要靠查字典读双语书籍理解除中文和英文之外的其它语种的学术著作,普通人企图靠死记硬背精通两种或者更多种外语岂不是浪费精力?盲目强调学习多种外语的重要性,只会不必要地浪费精力和时间。还是先学好自己的母语和英文较为实际。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英文,这是事实,因为当今只有英文才是强势语言,才有许多以英文为主的多学科的双语文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7-19 00:16:22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有个建议:如果连大师都要靠查字典读双语书籍理解除中文和英文之外的其它语种的学术著作,普通人企图靠死记硬背精通两种或者更多种外语岂不是浪费精力?盲目强调学习多种外语的重要性,只会不必要地浪费精力和时间。还是先学好自己的母语和英文较为实际。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英文,这是事实,因为当今只有英文才是强势语言,才有许多以英文为主的多学科的双语文库。”老师对学生们说,你们看,连大师都。。。,你们这些普通人还想。。。?很中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7-19 10:02:08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发现tiantian03这位妈妈太有意思、太可爱了!!(BTW,她老公不会按时来检查工作吧?)此帖由 jackxiao 在 2005-07-19 10:04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7-19 10:17:07 | 只看该作者
  学好了一门外语,可以乘势再学一门,讲规模效益,降低一点成本,提高“性价比”。多一门外语作个比较也好,再多就没有太大必要了。  精通一门外语是开一个窗口,如果同时精通好几门外语,那房子不成房子了。  坐到坪里去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7-19 11:29:34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么样钱钟书确实是个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7-19 15:11:52 | 只看该作者
edu,我越来越觉得你的想法太怪了,为什么理解力那么差呢?这篇文章真的是非常好,但你怎么就用它来证明得出,钱钟书是没有照相记忆能力的?真好笑!大家推测钱钟书有照相记忆能力不过是因为他学富五车,精通多门语言,过目不忘等等。就如现在大多数人一看“Learning disable"的介绍,再看看爱因斯坦传记,就也同样推断爱因斯坦也是LD. 又不是写论文,谁去那样精确的去考证?这就是模糊思维,你太缺少模糊思维的假设了,不对,也不是你缺少,只是你常有你自己的模糊假设,但是对别人的假设就不用模糊思维了,而是不精确的逻辑思维验证。把这份力气用在你自己的研究上吧,很想看看你写的论文。有照相记忆能力的伟人名人太多了,列宁,达芬奇.....建议你把这个作为选题研究写篇论文。我老爱浪费时间在你身上,很讨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7-19 16:35: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的dyly,你总能让我大开眼界,列宁,达芬奇是照相记忆我又是第一次听说。你那里还有哪些珍闻希望多多拿出来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7-19 18:17:57 | 只看该作者
dyly+2005-07-19 15:11-->引用:dyly @ 2005-07-19 15:11 edu,我越来越觉得你的想法太怪了,为什么理解力那么差呢?这篇文章真的是非常好,但你怎么就用它来证明得出,钱钟书是没有照相记忆能力的?真好笑!大家推测钱钟书有照相记忆能力不过是因为他学富五车,精通多门语言,过目不忘等等。就如现在大多数人一看“Learning disable"的介绍,再看看爱因斯坦传记,就也同样推断爱因斯坦也是LD. 又不是写论文,谁去那样精确的去考证?这就是模糊思维,你太缺少模糊思维的假设了,不对,也不是你缺少,只是你常有你自己的模糊假设,但是对别人的假设就不用模糊思维了,而是不精确的逻辑思维验证。把这份力气用在你自己的研究上吧,很想看看你写的论文。有照相记忆能力的伟人名人太多了,列宁,达芬奇.....建议你把这个作为选题研究写篇论文。我老爱浪费时间在你身上,很讨厌!
最后一句很不该说,有点太没风度了.我想争论总是有益的,但说过份话伤害别人,最后也会伤到自已.其实两位的文章我都很喜欢.尤其是EDUCATION2008,不管观点如何,总能引起我的思考.我想这也是EDUCATION2008对论坛的最大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7-20 09:31: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时代喜欢造神,所以我们太需要edu这种认真求证的精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7-20 10:19:09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2005-07-19 16:35-->引用:education2008 @ 2005-07-19 16:35 谢谢楼上的dyly,你总能让我大开眼界,列宁,达芬奇是照相记忆我又是第一次听说。你那里还有哪些珍闻希望多多拿出来分享。
我承认这点是没有经过学术界严密论证的,但是他们能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很多脑科学家都估计他们是照相记忆能力很强的原因。这可绝不是什么新闻!旧闻都算不上。你写论文就是去严格认证的过程呀!我前面说的那些你怎么不回答,思考思考吧!我是讨厌自己老爱指出你的思维和观念的问题,你又不改,是浪费我自己的时间,真的讨厌自己这点!!!不过浪费点时间让大家看看什么是质疑,什么是偏执,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18:40 , Processed in 0.08275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