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妨碍宝宝的情绪“流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15 13:2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们也会有情绪“问题”,如越来越对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富有攻击性、越来越胆小……等等。父母常常想改变宝宝的坏脾气,但却收效甚微。其实,“改变”宝宝不见得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在很多时候,问题的原因并不在宝宝身上,而在父母。当父母的行为妨碍了宝宝“情绪流动”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宝宝的情绪“流动”起来呢?
案例:事与愿违的“坚强”教育
      一个3岁的小男孩,爸爸在外地工作,所以,见到爸爸的机会很少,基本上都跟妈妈在一起。妈妈很担心男孩缺乏男性长辈的影响会变得女性化,为了让他有个小男子汉的模样,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就特别严格,而且会有意识地少给他关注,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变得更坚强、更独立。比如男孩摔了,妈妈是不会扶他起来的。如果摔痛了,男孩哭了,妈妈不仅不安慰他,还会来上一句:“孩子,你是男子汉!男子汉不可以哭!”如果男孩继续哭。妈妈在温和地劝过几次后,就会失去耐性:“男孩,轻轻摔一跤,一点都不痛,不许哭了!再哭,妈妈就生气了!”一听到妈妈说生气了,男孩就会抽抽搭搭地压抑着哭声,变得安静下来。令妈妈沮丧的是,虽然她在努力培养一个勇敢坚强的男子汉,但这个“男子汉”一点都不争气,还是动不动就哭。令妈妈感到非常困惑的是自己明明对男孩已经很“狠心”了,总是在逼着男孩坚强起来,可男孩为什么反而变得越来越娇气呢?
解读:错误教育方式妨碍了孩子的“情绪流动”
      男孩摔倒了,他感觉到了痛,这种感觉很真实,不会因为妈妈说不痛就消失。在男孩还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排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时,他们总是会这样。 哭是一种对痛觉最原始的表达方式,所以他就哭。而妈妈“不痛”的说法否定了杰夫的感觉,时间长了,他会越来越怀疑自己的感觉是否真实。在妈妈的呵斥下,他勉强压制住了哭的冲动,但是,那种痛苦的感觉依然存在,并没有消失。可是下一次这种痛苦的感觉来临时,他还是会哭泣,因为他没有更好的方式来排解情绪。同时,妈妈的劝说与呵斥给了他更多的关注,如果不哭,妈妈就很少关注他。因此,他会依赖哭来吸引妈妈更多的注意,他的行为很难得到改善。
      当然,也有些宝宝可能会转向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无视自己的感觉,逐渐变得麻木。
      事与愿违的“坚强”教育妨碍了孩子的“情绪流动”,孩子们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所以,让孩子的情绪“流动”起来,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 22:59 , Processed in 0.07381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