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8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分享】为什么迷电视不迷书 解析亲子阅读六大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7 15:5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同,所以,在亲子阅读的过程
中,也出现很多的问题,我们从中选取最常见的六大困惑,请专家给出科学
的回答,希望解决父母的困惑。

    困惑1:孩子为什么迷电视不迷书?
    “我的孩子看电视津津有味,还特别迷恋卡通书,对科普知识的书不屑
一顾。我怎样才能让他爱看书呢?”
    原因:
    1.从小没有培养阅读的兴趣,等孩子上小学后才来培养就比较困难了。
    2.家里整天开着电视机,每天花上三个小时看电视的儿童都不喜欢看书
,如果迷上了打怪兽等计算机游戏,而不懂得控制时间,他也是不会喜欢看
书的。
    3.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时常会无意中打击了孩子的读书积极
性。最常见的是孩子在书店想买书,父母却说:“家里那本你还没看﹗”
    措施:
    1."尽早阅读就是一切。”从孩子几个月开始就可以培养他的阅读兴趣
, “爱他就陪他阅读吧!” 一是进行亲子阅读,二是给予创造读书的氛围
,多给与寻找一些听读教育的材料,因为听读可以使不识字的婴幼儿跨越文
字的障碍,来进行阅读的,大家可以去搜搜有声故事网之类的,搜索关键字
,就可以很多的这样的资源了!
    2.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到图书馆。
    3.家长应以身作则,让孩子留意到你的阅读的习惯。
    4.对孩子的读本表示兴趣,并多加留意孩子阅读什么刊物。尝试与孩子
一起讨论及交流阅读的心得。
    困惑2:亲子阅读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吗?
    “我的孩子5岁了,每天晚上我都给他讲一个故事,可是,孩子听过的
故事就不愿意听第二遍了,这样我得一天换一个故事,我该怎么办呢?”
    误区:亲子阅读就是给孩子讲故事,不需要让孩子参与阅读。
    正确的做法:
    1.应尽早让儿童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亲子阅读不是给孩子讲故事,而
是给孩子读故事,家长在为孩子逐字朗读的时候,可以一边用手指出书上的
字,引导他注意到每一个字的字形,这样就把听到的字音和看到的字形一一
对应起来,从而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认识了很多字,丝毫不会觉得枯燥和乏
味,这是一种比单纯的识字教学更有价值的教学手段。
    2.让孩子试着跟随大人一起朗读。大人每次朗读所使用的语言都应是规
范并且相同的。随着阅读活动的多次重复,孩子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语言。
于是,在大人朗读的同时,他也开始试着跟随大人一起朗读。通过这样的模
仿,孩子开始从被动地听故事,一步步参与到阅读中,并最终过渡到自己主
动读故事。大人还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故事拿出来再次阅读,这时由于曾经
接触过这个故事,孩子会像遇到一个老朋友那样兴高采烈。此时的分享阅读
,已不需要家长的太多参与,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孩子会觉得
自己真正独立地进行了朗读,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困惑3:阅读就是孩子自己看书?
    “我经常给孩子买书,孩子也很爱读书。可是孩子还总是缠着我问书里
的东西,搞得我很烦。我认为阅读就是孩子自己看书,对吗?”
    误区:家长忽视了早期阅读与对话、游戏、讨论等社会交往活动的结合
,忽视成人对孩子阅读的支持和示范作用。
    正确的做法:
    1.亲子阅读很重要。阅读对于学龄前的儿童而言,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
的途径,其次才是汲取知识的手段。幼儿的阅读,与其说是一个掌握知识的
过程,不如说是一个与家长共同游戏的活动。
    2.孩子的好问,代表他们有足够的好奇心。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
老师,当然应该解答孩子的疑问。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家长需要
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
    困惑4:看图画算不算阅读?
    “我的孩子7岁了,还特别喜欢看那些很幼稚的图画故事书,正常吗?

    误区:早期阅读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凭借变化丰富的色彩、生动形象的
图画、相应的语言文字以及成年人的语言讲述,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
    正确做法:图画故事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阅读图画故事书是一种
复杂的心理过程,可帮助学前儿童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对学前儿
童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及审美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利用好图
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并结合上下文和图画学习生字词。因此
,即使幼儿已具有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图画故事书仍然对幼儿发展具有
独特的价值。
困惑5:早期阅读=识字?
    “我经常给孩子买一些生字卡片或看图识字之类的书,现在我的孩子刚
满4岁,她已经能认600多个汉字了!我这样的做法对吗?”
    误区:早期阅读不等于识字。
    1.识字和阅读不可分,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现在市场上的识字卡片实
际上就是脱离了阅读的识字。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
他们的语感。
    2.孩子会识字,但不一定会阅读。有些孩子认识了很多字,但缺乏阅读
兴趣。他们即使认识了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字,却不能把所有字的意义连贯起
来,完成对整个句子意义的理解,表现出阅读理解能力差的问题。
    3.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
    家长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让年幼的孩子进行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并不在
于让他在阅读中学习到多少知识,而是让他掌握一些与阅读活动有关的基本
技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进行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其今后的正式
阅读。
    困惑6:阅读是孩子上学以后的事?
    “孩子还没上学,还没有一定的识字量,怎么可能阅读? ”
    误区:一是忽视早期阅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二是过于强调识字是阅读
的基础,忽视了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对汉字的伴随学习。
    正确的做法:
    1.有关研究表明,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以9个月到1岁为宜。如果家庭教
育的方法适当,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就可能较早出现。因此还是建议多搜集一
些听读的教材来培养孩子!
    2.有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
读教育都应当放到孩子6岁以后进行。”
    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儿童的早期阅读至少具
有以下5个积极作用:
    一、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
    二、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
    四、有助于发展今后学习所需要的阅读技巧;
    五、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7-7 18:02:59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看过了,我女儿现在十个半月,我一给她读书她就爬过来抢,然后就往嘴巴里面放,小小年纪啃书已经啃破了好几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7-7 23:01:57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就是在努力的培养我女儿爱看书,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但是我觉得坏境很重要,才能潜移默化,
可是我家没有那个坏境,家里没一个爱看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7-8 10:41:01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看过了,我女儿现在十个半月,我一给她读书她就爬过来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7-8 10:48:34 | 只看该作者
我家从14个月开始亲子阅读,目前还看不出来什么,只是他一看到书就笑,虽然也看不了几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7-8 12:57:02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不過我兒子總是放在老家帶,家裡老人又識不了幾個字,怎么能做到親子閱讀哦?好擔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7-8 15:31:46 | 只看该作者
接着上面的继续说,我家宝宝有的时候会指着书上的几个简单的字让我念给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7-8 15:39:3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支持一下

宝宝阅读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另外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如看电视, 父母约束不了自己, 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我们单位有个同事小孩就很爱看电视, 她每次说起这个事情都要问:怎么办?怎么让女儿少看电视多看书呢?
我就问她:那你自己呢?你不看电视, 不准全家看电视, 那你女儿也会慢慢回到阅读中来的.
她就说:要我不看电视!怎么可能!不看电视晚上能做什么呢?
...
无语了...

阅读呗, 但是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 要求小孩怎么怎么做, 你的小孩如何听你的, 如何看你?

我觉得这是很多中国家庭的范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7-8 15:44:40 | 只看该作者
自从孩子出生以来,我家的电视机就很少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7-8 15:57:2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18:43 , Processed in 0.08063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