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6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一点儿非常识:从马斯洛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0 17:5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认为,人有五重需要。生理,安全,爱和归属,自尊,自我实现。

我们都知道,有需要才会有动机,动机来自于需要。

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根据学生的需要激发其学习动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比如,赏识或者表扬的方法,就是满足了孩子自尊的需要。

而反过来,通过批评,暂时剥夺孩子的自尊,也能够起到激励作用,
因为这可以激发孩子通过努力夺回自尊。

比表扬更高级的是荣誉感,NBA球场上,有的球员资产达到上亿,有的球员年龄超过40,
但他们仍在球场上誓死拼争。无非就是为了一枚总冠军戒指,这枚戒指的价值也许超不过
1000美金,但是,他代表的荣誉是多少金钱都没法换来的。

荣誉感,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种牵引孩子努力奋发的强大武器。
换句话说,这种对于荣誉的追求是教育者能够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石。

好,回过头来说说网游。

有些人看到一款游戏,很好,里面没有黄赌毒,于是,开始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玩,去尝试。
说实话,在如此严格的监管下,哪款游戏里会有黄赌毒呢?基本上是没有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说网游是电子毒品?

最近,有位IT业知名人士发表演讲,说,反思自己对于虚拟物品的忽视。
因为他发现,现在除了网游外,虚拟物品的买卖也非常火热。虚拟鲜花,虚拟衣服,虚拟宠物诸如此类,
以前他以为,这些东西不就是设计师花个把小时画出来的东西吗?怎么会有人花真金白银去买呢?

后来他总算想明白了,原来许多人已经入境,虚拟与现实不分了。

这里我摘录几段他的话:

主流的用户主要就是几类需求,第一虚荣心的满足,第二竞争心的满足
看起来很傻,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也身临其境的话,我们觉得很有道理,因为那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以前我认为,游戏是很多人在里面死皮赖脸花很长的时间修改数据库里面的字段,你打传奇,就是升到29级、30级,
无非就是一个字段,我觉得很无聊,我觉得很假,但是又一想,在这个世界上,就是真真假假,
比如我们去看电影《南京,南京》,有的人看得痛哭流涕,有的人看了捧腹大笑,有的人看完心情很爽,
有的人看完了心情很抑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

是因为当时我们入境了,我们一旦入境,就会进入另外一个时空去,
在这个时空里,所有价值、评判标准以及我们的喜好都会产生一份新的复制,
这种复制会导致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愿意为它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
所以,其实虚拟物品的消费可以为互联网公司带来真真实实收入的模式,

虚拟物品也满足了人们在精神上很多的需要,用户可以为一个大片花60块钱付费,
也可以在你的网站上,为了让他得到同样的满足而付费,
后来我特别的理解,为什么小朋友要在QQ上买玫瑰和衣服了。

这段话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网游玩家和虚拟物品消费者的心态,就是已经入境了,
把虚拟世界当成了现实世界的复制。甚至虚拟现实不做区分了。

这件事情,我们用立体思维来看,有消极一面,当然也有积极一面。

因为许多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自尊”这种需求满足的人,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
这样,他们的幸福感会有提升,这某种程度很符合和谐社会的宗旨。

所以,有人疾呼取缔网游,禁止网游,我是不同意的。
因为他对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是有心灵抚慰作用的。我们没有权利剥夺这部分人的幸福感。

但是,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我又是非常反对网游的。原因在于,
网游会让我们这些教育者失去赖以教化学生的武器。

前面提到,教育者可以通过表扬,通过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来促成学生的进取,努力,
但是,学生现在可以完全地绕开你。他可以进入虚拟世界轻而易举地找到这种荣誉感。

学校里的名次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他在乎的是网络世界里的级别。
学校里的奖励对来来说已经无所谓,他在乎的是网络世界的荣誉。
他不屑于跟同学们竞争,因为他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成为名震江湖的大侠。

他已经完全入戏了。

现实世界对他而言,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生理需求的地方,
其他需求,诸如爱,归属,自尊,自我实现,他都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

对这种全然入戏的学生,大多数教育者只能束手无策。

有的家长认为,我每天只让孩子玩半小时,而且是他做完作业之后。这不会影响学习。

诚然,从时间的角度,这也许不会影响孩子什么。

但是,你可能忽视了这种东西对于孩子心理的影响。

每天半小时,或者,哪怕每周半小时,日积月累,他就会慢慢熟悉这里面的游戏规则,
熟悉这个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开始逐渐体验到这个世界能够带给他的心理满足,
一旦这种心理满足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力量,成瘾是必然的。

而成瘾的背后,不仅仅是对时间的消耗,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的价值观的改变。
即,他可能形成虚拟世界的价值观,而对现实世界采取一种漠然的态度。

当然,我反对网游,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因为教育者考虑的问题比较理性,甚至价值观比较单一,
就是让孩子成才,成为杰出人才。

但是,从家长的角度也许不这么想。有些家长可能觉得,我养孩子他感到快乐就可以了。
即使天天玩网游,只要他高兴,家长也乐和。的确,许多家庭条件优越,孩子成才与否
不是必须的选项。对这点,也不能片面的否定。

从立体思维来看,国家有国家的考虑,教育者有教育者的考虑,家长有家长的考虑,
所以,这件事究竟如何取舍,归根结底还在每个人自己的掌握中。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16 金币 +16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学习一下。
风中白杨 + 2 + 2 学习一下。
hq1966 + 10 + 10
果行育德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6-20 19:23:13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是个严肃的话题。姑且我们不说培养孩子成杰出人才,我们只说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网游的破坏性也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正视的。中国有句俗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我一位同学的女儿14岁,上月因网上QQ早恋、失恋而割脉自杀,幸亏没出事,否则,又是一起悲剧。我同学两口子可都是单位领导,平时教育孩子可算非常“民主”(当然我认为这不是民主),时常挂在嘴边的就是给孩子自己“选择权”。小学五年级就给孩子买手机,刚开始还固定时间上网,可是后来收煞不住了,现在整天用手机聊QQ,我一边跟她聊天,她一边手不停地按手机。女孩到了青春期很叛逆,父母打不得又骂不得,头痛呀。

我早在女孩五年级我同学给她买手机时就劝过,万事“慎于始”。。。口干舌燥说了一大堆,同学说我迂腐。唉。。。

我看坛子里孩子都还小,多说几句,有点忍不住 也许有点多事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白薇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6-20 19:38:02 | 只看该作者
那我在论坛发帖子也应该算是一种网瘾了

按照老易的逻辑
中毒太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20 22:03:39 | 只看该作者
马斯洛和这幅图我是没见过的,但道理确实是这样的。最高层的“自我实现”其实古人已有例:
周瑜欺蒋干盗书时假醉而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鄙视一下搜狗,这整句都打不出来)。

看来易版即使不说承认享乐世界观吧,至少也是放了一马留了一条活路。

最后点出来教育者的不同身份和所代表的价值观这就比较明了了,就有了“龙生龙、凤生凤。。。。”和“时势造人,环境移人”的说法。

[ 本帖最后由 Lppbb 于 2009-6-20 22: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6-20 23:30: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老易,,,,你可算是解决了我里的疙瘩,,,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让儿子打游戏,现在决定了,,,
他原来的好朋友就特别爱打游戏,家长的态度就是早接触,早预防,,,,
现在我儿子几乎不和他玩了,他真的是对现实生活表现的很漠然,,,,说的都是游戏里的东西,我们根本听不懂,就他爸理解他的意思,,,,
出去玩,他给大家出的题也是怪怪的,什么发现了梯子有什么用?
大家都听得一头雾水,,,他爸爸给大家解释都是游戏里的东西,,,

我得让他爸爸也学习一下这篇文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棠棠幼儿园的一个好朋友,是班上最出色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6-20 23:3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09-6-20 19:23 发表
教育,是个严肃的话题。姑且我们不说培养孩子成杰出人才,我们只说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网游的破坏性也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正视的。中国有句俗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我一位同学的女儿14岁,上月因网 ...

这女孩情况和我侄子差不多,家长也是早就给配了手机,那真是害孩子不浅啊,现在想要回来都要不回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6-21 13:51:38 | 只看该作者

  网瘾其实远不能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瘾相比
  现实生活中能够轻易得到就不会往网络想
  研究型学者倒帖钱请他(她)们玩网游也不会干
  因为他(她)们从自己从事的工作中已经得到满足
  
  网络中得到荣誉同样需要努力
  或者需要借助现实社会努力的成果
  
  开发网络游戏的工程师技术员
  需要有网瘾或者对网瘾有深入了解才开发出吸引人的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吸引人
  网瘾与工作联系起来
  就是有意义了
  
  网络游戏能够批量吸引人
  占先天优势的教育却越来越缺乏吸引力
  教育应该反思
  应该向游戏学习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55703

  没有网络游戏来争夺
  照样有其他游戏或者活动来争夺孩子时间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说得好啊
老易 + 10 + 10 你那贴我以前就收藏了,对我很有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6-21 15:03:02 | 只看该作者
一样东西要成瘾,首要条件就是该东西能让人产生满足感!
人就是这么奇怪,许多上瘾的人其实就是追逐自己的满足感,或者叫成就感、成功感、愉快感、快感(结婚了的人应该会深刻体会过吧)!这样的感觉使人产生身心的畅快愉悦,虽然这种感觉通常都是短暂的。
比如打游戏,你通过杀敌、开车、升级、射击等等手段来获得成就感,或者你会通过在一关一关的打BOSS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能办到,但通过一个游戏,人就获得了这种感觉,所以人类天生就是喜欢游戏的(不论何种游戏)。
有些孩子生来就从没获得过别人肯定,或从没体验过成功的快乐,那么他接触游戏就极易成瘾。
但是即使是体验过成就感的孩子,也未必能抵御游戏魔力,不论家长承认不承认,孩子是天生喜欢玩游戏的,所以完全禁绝游戏的方法不可取,因为游戏可以使孩子暂时快乐,而且你是禁止不了他玩的本能。
但任何事都有个度,如果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就是他的全部课余时间,那么孩子就成瘾了,家长应该干涉,孩子的游戏时间不应该超过50%课余时间,其他时间应该是孩子学习其他知识、养成好习惯、社会人际交往、体育活动、兴趣活的时间。
根据成瘾原理,可以培养孩子其他兴趣,首要条件就是使其在该样兴趣上获得成就感、成功的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棠棠妈 + 2 + 2 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6-22 08:57:4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自己上网瘾之前成功阻断了,开心网上的账号全部注销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6-22 09:51: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老易最近的几篇文章,获益匪浅。孩子玩网游的恶果就是逐渐沉浸于虚拟世界,进而丧失了对真实世界的兴趣、探索和学习,这对孩子的成长的确是非常不利的,以前我还真没考虑到这个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7:02 , Processed in 0.124328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