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78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孩子一起玩数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31 13: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久没有写有关孩子数学方面的内容了,一个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另一个则是数学的培养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很普通很随意,也就没有将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内容来写了。
   一、分类
   孩子现在快六岁了,常在家里和我一起做家务,在这个过程中,他常会用到分类的方法。比如,帮我剖大蒜头时,他会将已经剖好的、皮没剖下来的、还需要我用菜刀拍一拍的分成三类,我只需要将第二、第三类用菜刀再拍一拍,让他继续剖,这样节省了我们不少时间呢。
   在家里整理和取用衣物时,按照我们事前约好的,内衣、内裤、外衣、外裤的分类拿放。这个规律就同样适合于整理玩具和书籍。
   二、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比如,有次给小车加油的时候,老公问他,加200元的油,可以从我们家到爷爷家跑几个来回?
    这个问题需要几个已知道条件,5元钱一升油,1升油可以跑5公里,我们家到爷爷家有20公里。将这些条件告诉孩子,孩子用分布计算慢慢地就可以算出来了。
    在讲三国中草船借剑的故事时,知道了总的剑数和船数,让孩子算算每个船上有多少只剑。
    这样的小问题,在故事中和生活中出现,让孩子算算,孩子很有兴趣,不会有逆反心理,算完了还会有成就感。
   三、金钱问题
     出去买东西,让孩子算算要找多少钱是纯粹的计算问题,但是让孩子想想,怎样付钱却是决策问题。孩子应该考虑到购买商品需要多少钱,我的手头上的钱是怎样的面值的,怎样付钱才会更简单。
   这个大人看起来很简单的生活细节,对孩子来讲,却是需要动动脑袋的。
   如果还需要将这个问题引深一点的话,可以考虑单位发工资这个问题。记得大学时,还专门考过这个程序的算法。呵呵,现在大家的工资很少用现金发放,都发在银行卡里了,但这类问题的算法是可以训练孩子思维的。
   

[ 本帖最后由 zhuqi77qq 于 2009-3-31 13:1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qdylz + 10 + 10 谢谢你了
雨珂妈妈 + 2 + 2 真好啊,多谢分享经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3:1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zhuqi77qq 的帖子

四、做一年级的奥数
    对于奥数的学习,我将它看成是思维的训练而已,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印刷得很精美的一年级奥数书,每天利用十分钟的时间,很孩子玩一玩。从一开始,孩子就很有兴趣。上面的题目,孩子做起来没有什么难度,所以每天,孩子都会主动地说,再做二面吧。这时,我适时地打断他的兴致,我感觉保护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比做几面题目更重要。
   如其说是给孩子借的书,倒不如说是给我借的书。我可以不用在网上下载这些资料了,书中总结的内容总比我自己想到的要多吧!
   说句比较功利的话,奥数的教材肯定会每年有变化的。要不,那些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出版商的利益不是小了许多吗?这就和MBA、注会的考试一样,每年的大纲会有所不同。
   开始,是我读题目,他来做。后来,就让他自己看题目,基本是用心算,说出答案就OK了。就这样,这本书只用大约1个月的时间玩玩完了。孩子还想做二年级的呢。
   在图书馆看了一下二年级的,开始乘、除法了。虽然孩子在珠心算班上学过了乘、除法,但我想还是先放一放吧。生活中乘、除法的例子太多了,还是先以生活细节引入吧。
   比如,我和儿子在家拍篮球比赛。我拍一个是2分,孩子拍一个是6分。
   在网上查国旗,一共有100多张卡片,每天查4天,需要多少天能够查玩。在游戏中做这样的乘法,很有趣,孩子也喜欢。
    五、测量
   男孩子喜欢用工具,家里有这样测量的工作,我都会找孩子“帮助”完成。比如,要换一个窗帘,让儿子帮我们量一量,需要多大的。让他自己和窗帘店里的老板说尺寸。
   家里的电池很多,想将电量不足的放到小区的电池回收箱里。让孩子用万用表量出电压,并做上标记,将不能用的,收拾好放到回收箱里。用的是数字万用表,读数上不用自己算,但选择哪一个量程还是需要先估一估的。
   特地买了一个干湿两用的温度计,孩子可以通过比较,判断什么时候需要给湿的加水。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懂得怎样读取刻度。
   自己的体重、身高,都是孩子经常要测量的。和孩子一起将这些纪录在EXCEL,并画出了成长曲线图。
孩子很小就能认识时间,对于一个晚上睡了多少时间,我和孩子一起想了三种方法计算,其中有一种是用求模的方法。这是第一次和孩子讲到模的概念,孩子的理解能力比较强,一下子就理解了,并且说,这样算得更快噢!
   六、孩子自己总结一些规律
   在做一年级奥数的时候,有一些是关于奇偶性的问题。个人认为,奇偶性这类问题的意义不是很大,没有花太多时间给孩子做引导。可是孩子特别喜欢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极大的关注,由于我没讲太多,许多规律孩子自己在探索的过程中给总结出来了。
   呵呵,看来真是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啊! 六、七分就行了,余下的就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吧!
   生活中的数学到处都是,我们家长只是需要用发现的眼睛点燃孩子对数学、对科学的欲望就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shifachenn + 2 + 2 精品文章!
qdylz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3 11:04: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uqi77qq 于 2009-3-31 13:15 发表
四、做一年级的奥数
    这时,我适时地打断他的兴致,我感觉保护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比做几面题目更重要。


“保护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比做几面题目更重要。”这句话极为赞同!
但是楼主为什么要打断他的兴致呢?是想给孩子一直保持一种饥饿感吗?
我的做法都是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致,孩子感兴趣的时候效率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4-3 16:27:27 | 只看该作者
玩数学真好,谢谢您提供的心得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09:33:10 | 只看该作者
在图书馆看了一下二年级的,开始乘、除法了。虽然孩子在珠心算班上学过了乘、除法,但我想还是先放一放吧。生活中乘、除法的例子太多了,还是先以生活细节引入吧。

     呵呵,可能是我的表达不太清楚。我只是暂时没有引入二年级的奥数,但是乘、除法的运算在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引入得很多的。除了这些计算本身外,我还在很轻松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记住5*2,25*4,125*8这些特殊的数字,孩子可能不知道我引入这个的目的,但如果我感觉他能记住时,我们再引入奥数的一些乘、除法速算时,孩子就不会感到很陌生。
     还让孩子多算关于12的倍数(一天12个小时,一年12个月,生宵是以12年为一个周期),7的倍数(一个星期7天),8的倍数(中国古代重量是8进制的)等等,这些可能是今后讲不同进制所需要的。
     我是感觉 到孩子现在做二年级的奥数有点早,保护好他的热情,并且在游戏时给他打好乘法的基础,再做奥数,水到渠成啊!
    一般的情况下,我给孩子看的书籍,都是做过比较和筛选的。只有自己心里有底,才能给孩子来尝试! 毕竟,孩子用在这上面的时间不用太多啊! 孩子的童年不应该完全在书桌上的度过!
     这也是不想在心理上给孩子造成压力!

[ 本帖最后由 zhuqi77qq 于 2009-4-7 09: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4-7 10:04:0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的是有心呀,不行,我这做妈妈的做得太不够了,还老批评孩子,惭愧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7 10:31:0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不错,好有心,向他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21 17:51:0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细心啊,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4-21 20:28:4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近来感觉女儿的数学没引导好,需要好好加把劲。
是想着先看看以后会学的内容,在生活中加以注意和引导,引发她的思维,看来这种想法是可行的。
但策略是我需要好好向楼主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4-24 10:37:55 | 只看该作者
好有心,向他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5:02 , Processed in 0.13667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