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33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学会解应用题(转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1 09:4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生学会审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决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数量关系是指应用题中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楚数量关系才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恰当的选择算法,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式子,通过计算进行解答。因此,低年级教学中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算理与结构。所以从应用题教学的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分析数量关系这一环。
  例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通过学生操作和教师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甲数比乙数多,那么甲数就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和乙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乙数多的部分,从甲数里去掉和乙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乙数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楚,掌握了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路,从而避免小学生仅仅依靠对题中某些词语的臆断或盲目尝试来选择算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初步发展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今后解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
  其次,要重视简单应用题基本结构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简单应用题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缺少条件要补条件,缺少问题要补问题才能构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同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提问题,填条件的练习。通过训练,使学生看到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看到一个问题一个条件就能意识到还要补充什么条件。这一训练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也为今后教学复合应用题提出中间问题做准备。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大数=小数+相差数”,“小数=大数-相差数”这两个关系式后进行对比练习:1.小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多6本,小华有多少本? 2.小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少6本,小华有多少本?3.小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多6本,小华有多少本?4.小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少6本,小华有多少本?5.小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少6本,小明有多少本?6.小华有28本书,小华比小明多6本,小明有多少本?7.小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多6本,小明有多少本?8.小华有28本书,小明比小华少6本,小明有多少本?这八道题看似很简单,如果要想全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要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掌握思考分析方法,让他们能尝试到胜利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分析问题的信心。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分析数量关系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并且学会如何把条件和问题,按叙述的情节转变为数学运算。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在小学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低年级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一道题做得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换法和另解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不重视写答案,只写“是多少”就算了的现象。答案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我们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们做题就同做工作一样,应该有完美的结束。因此,不仅要使学生重视写答案,还要使学生会写答案。
  总之,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来看,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中对应用题的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应用题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做好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根妈 + 1 + 1 谢谢你了
qdylz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3-23 10:4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3-23 10:44:0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有例子就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3-23 11:58: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3-25 22:55: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噢!以后一定用得着。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5-20 10:01: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啦,试试了,应该很实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5-20 10:52:54 | 只看该作者
数学真的是让我抓狂的事啊!给孩子讲数学真的好冒火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6-7 19:31:0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谢,已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6-8 09:42:06 | 只看该作者

做家长真不容易,好好学习啊.

做家长真不容易,好好学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46 , Processed in 0.07766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