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年中國拍賣行業內未拍出的九件珍品[9P] 通常所拍卖的拍品未拍出,最常见的两个原因便是:
1.此类拍品鉴于“国宝级”与“一级藏品”之间,行业内称之为“擦边球”拍品,众所周知“国宝级”的藏品是不允许拍卖的,因此此类拍品无底价,估价师、拍卖师与买家双方竞价此起彼伏,全场叫价突破拍卖公司所预算的最高限额与申报的总成交额,因此搁置停拍;
2.估价过高,无人出价,藏品未拍出;
以下所展示出的九件拍品,均属于第一种情况,2008年过去了,拍品因超出拍卖公司预算的成交额度和申报金额,被搁置了;不知道以下藏品在2009年中是否能成功拍出!!大家擦亮眼睛看好了哦!!
资料来之不易,未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请勿转载,谢谢合作哈~~
![]()
【001-藏品名称】:清顺治 明黄地缂织金彩云龙纹对襟夹吉服褂
【尺 寸】:身长146cm,两袖通长142cm,下摆宽137cm
【藏品说明】:此件龙褂是以驰名中外,并且具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缂丝缝制而成。织製缂丝,不能用大机,只能用小木机,彩色小梭,采用通经断纬的织造工艺手工织製而成。这种工艺非常难成,特别费工,故一人一天仅织一寸左右,所以特别珍贵。
此件龙褂,以明黄色地纬与地经交织缂织明黄色褂地,在明黄色褂地上,又以圆金线及五色绒线为纹纬,采用平缂、刻鳞、缂金、贯缂等缂织工艺技巧,缂织三爪正面坐龙两条,两肩各一条;正面升龙三条,前胸两条,左右各一条;后背一条;皆为戏珠之状,并首顶长寿字,其中背后的那条龙上爪,一个托着卐字,一个托着灵芝。在五条大龙的周围,并缂织小蓝色团龙42团,间饰五色朵云。下幅缂织八宝平立水、江山万代等纹饰。尤其是用“缂金”工艺缂织小蓝色团龙的地子;用“刻鳞”艺术缂织龙的鳞片;用“贯缂”技艺缂织水的波浪纹。
此件龙褂从其织造工艺、花纹、用色来看,应为顺治皇帝的龙褂。其用丝均细,缂工精密、平整,用色浓丽,晕色自然和谐,花纹生动活泼、逼真,如若天成。此件龙褂应是顺治皇帝所穿用,后流落出宫的,至今保存完好,为清初的一件传世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及收藏价值,是件难得的收藏珍品。
【全场最高竞价】: RMB:95,000,000
![]()
【002-藏品名称】:清康熙 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镜心
设色绢本
【钤 印】:皇四子和硕雍亲王章 养心殿宝 五福四得十全之宝
御书房鉴藏宝 乾隆御览之宝 石渠宝笈 宝笈三编
养心殿精鉴玺 乾隆鉴赏
【尺 寸】:宽78.5cm ╳ 长133 cm
【藏品说明】: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正值清康熙元年(1662年)。后郑氏后裔自立于清廷。其后的二十年中几经政治与军事上的变故,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康熙帝派大将军施琅率军乘战船200余艘大败郑军,台湾遂告统一。对于台湾的治理,施琅将军曾言“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围”。(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康熙帝极为赞同,他说“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康熙起居注》)。此一言九鼎,台湾宝岛一统于中华版图。清廷设立台湾府及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
此图即据平定台湾历史事实,由清宫画家所绘制。但见波涛中海岛遍布,天水相接,渺茫迷远,展现了无痕之际;从台湾岛凯旋而归的战艇,在旗舰率领下,扬帆破浪,战旗飘动,刀枪林立,官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几位高官气宇轩昂,端坐其中,尽显胜利者的威武。而那由近及远,列阵而行于波海之中的八旗战船,显出宏大的气势,尤以那青山绿浪和远处的点点白帆,更显示了海军的雄伟。观赏那峰峦之皴法,乔松林木之葱郁,设色青绿之艳而不媚,其人物勾勒之神态,非高手所不能为,是图四周用宫廷绘制云纹绢装裱。
画图中御印数方,其中仅乾隆御印即有八方,而 “皇四子和硕雍亲王之章”及“五福四得十全之宝”弥足珍贵。似可证实这幅《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应出自康熙朝时的宫廷画家之手。绘于收复台湾(1682年)以后,雍正登基之前(1722年)。这幅图的左上端有楷书题名:《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左下角外有“貯紫光阁”精楷四字,应证实此画当是悬于皇宫功臣阁壁上之珍品。
【全场最高竞价】: RMB:82,000,000
![]()
【003-藏品名称】:明末 宫廷御用铜鎏金龙凤纹马鞍
【尺 寸】:高61厘米、长38.5厘米
【藏品说明】:马鞍前高后低,外包鎏金铜錾刻镂空云龙纹。前鞍桥錾刻五龙二凤和云纹图案,中间正龙衔金珠三颗,边缘祥云托嵌东珠三颗;后鞍桥饰二龙三凤,边缘嵌东珠二颗。座垫金饰件齐全。此马鞍虽宝石镶嵌有失缺,但仍不失其为稀有罕见,工艺精湛,造型美观独特,用料及雕錾有明显宫廷工艺特征的珍贵之物,此金马鞍当为明末皇室所用,极为珍贵,更俱收藏价值。
【全场最高竞价】: RMB:70,000,000
![]()
【004-藏品名称】:清乾隆 金累丝嵌宝石如意
【尺 寸】:长39.5cm、宽11.6cm
【藏品说明】:“如意”一词出自印度梵语,是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具之一,供法师讲经论经文于上以防遗忘。另据清《事物异名录》记载,“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又有记事于上的“笏”,如意兼二者之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形态发生变化,一方面保留搔杖功能,流传于民间;另一方面强调吉祥含义,演化为纯粹的陈设珍玩,就是我们今日所见的如意。
作为古代工艺美术品的如意,清代最多,明代末期虽有但少见。清代如意的製作,无论从数量上、质量上已达登峰造极之地步,其功能也达到空前绝后的高贵。皇宫内的寝宫、宝座旁……摆有如意以示吉祥。时值年节,王公大臣必进贡如意于宫内,时逢喜庆民间也相互馈赠,以取吉祥。清代的帝后也用如意赏赐王公大臣,以表帝王之宽厚,抚爱臣子之心。
如意存留虽多,其材质、工艺皆精湛者亦很多,但用K金制作如意实为罕见。该金如意长约40厘米,尺寸适中,样式美观,製作精细。如意通体侧面饰以掐金丝回纹,保存完整无一缺失。如意头、尾、中端均采用四周边缘嵌松石,中间部分采用纍丝编制纹饰,然后再嵌以松石、珊瑚及宝石加以装饰。值得一提的是祥云状如意头,纹饰为道教的散仙,而如意柄则饰以佛教的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宝吉祥纹饰。本土道教和外来佛教文化,集一件如意上同时存在,表明了历史上中华各民族虽然宗教信仰不同,但却能相互包容、和睦相处的宽大胸怀,充分说明了文化上的融和是共存共荣、社会和谐的首要条件。
此件金如意无论从工艺上、用材上,都充分显示了乾隆时期工艺製造的精湛水平以及皇家的奢华风气,是不可多得的寓意吉祥的珍品。
【全场最高竞价】: RMB:58,000,000
![]()
【005-藏品名称】:清康熙 青花五彩十二月令花卉盃
【尺 寸】:高5cm 口径6.5cm 足径2.6cm
【款 识】:大清康熙年製
【藏品说明】:十二月令花卉盃是康熙朝烧造的官窑瓷中特别名贵的品种,俗称十二花神盃。它形如仰钟,壁薄体轻似脱胎,造型规整一丝不苟,釉面细腻洁净无暇。盃体绘十二月代表花卉,并缀以诗句、“赏”字,盃底青花双联圈书写六字双行“大清康熙年製”官窑款识。
康熙十二月令花卉盃所用彩料精细,彩虽薄但色鲜、艳、净,发色纯正、淡雅。盃体纹饰构图疏密适度,绘製精致,笔工到位,达到了多一笔冗、少一笔憾的完美境界。虫、草逼真,禽鸟活泼生动,栩栩如生,再现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盃的另一侧,使用颜色平稳、呈色淡雅的釉下青花,书写字体劲秀的相应诗句和“赏”字,呈现写画各一、诗画同源的文人雅士之风。
该组十二月令花卉盃,无论从造型上,胎釉、彩料以及纹饰各方面综合观赏,均可称为精品,尤其难得可贵的是,十二隻花卉盃无一暇疵和缺损,实为难得的珍品。
据考,故宫收藏雍正时期花神盃瓷器仅十件,缺水仙花、石榴花两种;雍正以后青花五彩器已经极为少见,仅存龙凤纹盘和十二月花卉盃。而乾隆以后,四年活计档案中有“五彩时令酒元、五彩团花宫碗……不必烧造”的记载,说明乾隆以后,很少再有成套盃。此十二月花卉纹盃是继成化鸡缸盃以后最负盛名的官窑名品之一。
【全场最高竞价】: RMB:56,000,000
![]()
【006-藏品名称】: 清乾隆 描金竹製多层大鸟笼
【尺 寸】:通高95cm
【藏品说明】:此鸟笼为六角形,三层。全部用细竹棍和竹片精製而成。底部用较厚的竹条浮雕基座一圈,再以短竹棍撑起一圈透雕花板,围栏里侧是六根浮雕龙纹的立柱,立柱间用直径二毫米的细竹棍镶竖棂,并与雕花板隔出一定距离,形如建筑亭阁下的走廊。上部作出飞檐翘角和龙纹挑头。檐板浮雕缠枝花。二层和三层逐级收小,但造型结构与装饰手法完全相同。鸟笼上部为六角攒尖顶。此鸟笼形体硕大,上下三层皆能升降,这是此鸟笼独到之处,为目前所仅见。结构复杂,设计合理,做工精细,尤其独特之处在于所有构件均饰以金漆,显示出雍容华贵之富丽气派。此鸟笼从製作手法及风格特点看,为清代乾隆赏玩之物,乾隆一度将此物藏于“万福聚宝阁”内,非亲信贵族均无缘一见;可见乾隆对此物之爱;因此本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全场最高竞价】: RMB:55,000,000
![]()
【007-藏品名称】: 明成化 孔雀绿釉龙纹高足碗
【尺 寸】:高7.2cm 口径9.7cm 足径4.2cm
【款 识】:大明成化年製
【藏品说明】:该碗口外撇,高足中空,胎体浩白细腻坚硬,底有青花双方框及双行六字“大明成化年製”楷书款。其通体装饰采用立粉技法,在碗外侧 塑出双龙戏珠凸起轮廓线,高足上端饰以卷草及乳丁纹,圈足部分是变体莲瓣纹。在清晰、流畅、生动活泼的凸起纹饰上,罩以晶莹的孔雀绿釉,其优雅的造型,美艳的色彩,无疑给人以美的享受。
孔雀绿釉为低温色釉,该高足碗釉色晶莹透澈,艳丽亮翠,是于白釉上面覆釉二次烧成,釉面牢固。孔雀绿釉器物在成化年间就为少见的珍稀品种,时隔数百年流传至今而且完整无缺的官窑器是难得珍贵之物。
【全场最高竞价】: RMB:50,000,000
![]()
【008-藏品名称】:明宣德 青花卷草网纹鱼篓式罐
【尺 寸】:高21 cm 口径16.7 cm 足径14.7 cm
【款 识】:大明宣德年製
【藏品说明】:罐口微撇而圆润,短颈、矮圈足,宝鼎式钮圆盖,底用青花书写双行六字大明宣德年製款。盖钮四周用青花绘製莲瓣纹,外围部分为斜网纹与乳钉纹交错相间的带状装饰。器身腹部饰以青花地白卷草纹,在主题纹饰上、下各饰一周斜格网纹与乳钉纹交错相间的带状辅助纹饰。
该圆罐所用青花料发色平稳、深沉有少量靛斑,似为国产与进口料合用之作。发挥了进口料的艳丽活泼,同时也体现了国产料发色深沉稳重的优点。充分体现了宣德青花瓷器的优雅稳重之特点,是件珍贵的青花官窑器皿。
【全场最高竞价】: RMB:48,000,000
![]()
【009-藏品名称】:明永乐 青花海水纹如意耳鼎式大炉
【尺 寸】:高62cm 口径39cm
【款 识】:大明永乐年製
【藏品说明】:此大炉系仿铜鼎器型,器口折沿,束腰,圆腹下敛,下承三足粗壮高大如象腿,坚实有力。此器形浑厚庄重,通身描绘浓重艳丽的青花海水江涯,海水汹涌澎湃,江涯气势磅礴。此炉伤而不缺,实为明青花中的上上之作。古代铜鼎多做祭祀用品,此三足鼎炉功能与青铜鼎相同,亦是祭祀用器。在一件器皿上利用色泽的变化,使之产生白地青花和青花留白两种不同艺术情趣的装饰手法,始自元代,至明永乐、宣德朝更趋精进。永、宣时期的海水地纹绘画生动写意,海水波涛翻滚,波涛留白处因受 “苏麻黎青”青花料的晕散影响,发色蓝艳,晶莹亮丽,仿佛镶嵌于釉下的蓝宝石,熠熠闪光,凝聚处有明显的浓黑色结晶斑块或斑点,青花浓淡有致,在传世的永乐青花器中体型如此硕大颇为稀少,也就更显其珍贵。故宫博物院藏有这一时期青花海水纹大炉与其相类为“国宝级”文物。
【全场最高竞价】: RMB:49,000,000
以上拍品在今年的拍卖行当内尚未拍出,期待2009年的隆重回归,目前仍然有大批买家虎视眈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