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89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琴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4 12:3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琴堪称华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代表,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因其特有的音质和品格,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追求的清、微、淡、远的审美意境和艺术精神,故在文人修养中的“琴、棋、书、画”四艺中,列为首位。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如孔子、蔡邕、嵇康等都以弹琴闻名于世。古琴伴随着人民生活,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借助琴来表达爱慕之心;嵇康面临死亡,还操琴一曲《广陵散》;诸葛亮巧设空城计,沉着,悠闲的琴音,智退司马懿雄兵十万;以及陶渊明弹无弦琴的故事等,都为千古传颂。
  琴的历史源远流长,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三千多年前的周代,琴已经流行。后来,由于孔于的提倡,文人中弹琴的风气很盛,并逐渐形成古代文人,必须具备“琴、棋、书、画”修养的传统。孔子在提倡琴乐之初就教导说君子乐不去身,君子和琴比德,唯君子能乐。操琴通乐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层次,人与乐合一共同显现出一种平和敦厚的风范。在孔子的时代,琴乐还不仅仅是后世的君子个人的修身之乐,更是容纳天地教化百姓的圣乐。于琴乐之中,孔子听到了文王圣德之声,师旷听出了商纣亡国之音,古人相信天地的气象就蕴涵在其中。作为“正音”,琴乐寄寓了中国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春秋》、《史记》等古代文献中,都有不少关于古琴的记录。儒家更视其为“八音之首”,在礼乐教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魏晋以后,文人隐士们抚琴以修身养性、止邪纳正,古琴逐渐在民间盛兴。
  中国古琴名曲,历尽沧桑,千古流传。著名琴曲《碣石调幽兰》,为南朝梁丘明传谱,现存为传到日本的唐手写卷子,是中国最早的、也是目前所知唯一的一份古琴文字谱。晚唐曹柔鉴于文字谱"其文极繁",使用不便,而创造了古琴专用的记谱法,由汉字的部首、数字和一些减笔字拼合而成,称作减字谱。明、清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大量琴谱得到刊刻流传。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是明代琴家,对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收录唐宋之前艺术珍品六十四曲、历十二年主持撰辑了《神奇秘谱》,于1425年刊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琴谱。用减字谱记录而传承至今的古琴谱有150多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音乐作品,是一座巨大而珍贵的音乐宝库。
  古琴依凤形制成,有头,颈,肩,腰,尾和足。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加至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所以又称“七弦琴”。 唐诗有云:“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中“七弦”指的就是古琴。现今通行的古琴式样,大约在汉末(公元3世纪)就已基本定型。
古琴在弹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有独立完整的体系,其内容精深博大,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上方宝剑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4-1 11:40:49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叫古琴,但却是现代流行的乐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上方宝剑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1 14:43:17 | 只看该作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liuqunb + 5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4-1 14:58:5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读小学的时候有位同学会弹古筝,让我很羡慕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上方宝剑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20:03 , Processed in 0.07715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