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52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癌蔬菜排行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19 08:4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抗癌之星番茄简介番茄,又名西红柿,属茄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为多年生。主要以成熟果实作蔬菜或水果食用。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在安第斯山脉至今还有原始野生种,后传至墨西哥,驯化为栽培种。16世纪中叶,由西班牙、葡萄牙商人从中、南美洲带到欧洲,再由欧洲传至北美洲和亚洲各地。最初以其鲜红的果实作为庭园观赏用,后才逐渐食用。 番茄约在明代万历年间传至我国。《群芳谱》记载:“蕃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 如今番茄已成为全球种植最广泛、消费最多的蔬菜作物之一,1990年的全世界番茄产量达到5000万吨。 栽培的番茄有5个变种:普通番茄(果大、叶多,茎带蔓性);大叶番茄(叶似马铃薯叶,裂片少而较大,果实也大);樱桃番茄(果小而圆,形似樱桃);直立番茄(茎粗节间短,带直立性);梨形番茄(果小,形如洋梨,叶小,浓绿色)。 番茄既是菜中佳味,又是果中美品,被称为,菜中之果。因其富含水分,用来消暑解渴,可与西瓜媲美。 <font color="red">番茄是食物中维生素C的重要来源,每100克鲜果中一般含有维生素C20~30毫克,而且由于有机酸的保护,在储存和烹调过程中,它所含的维生素C又不易遭到破坏,人体利用率很高。 番茄含糖量也很高,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易于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 番茄的食用方法很多,既可以洗净当水果生吃,也可以经过烹调,做成各种菜肴,还可以做成各种汤羹;既可与别的菜、蛋一起烹制,也可单独成盘;既可加糖做成甜食,也可加盐做成咸食。还可以加工成蕃茄汁和蕃茄酱,长期保存,随时供食用。我们在食用番茄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吃未成熟的番茄。未熟番茄含有大量“蕃茄碱”,多吃了会发生中毒,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疲乏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发生生命危险。番茄成熟后,这种有害物质就基本上消失了;生吃番茄前应以开水烫洗,以免感染细菌及寄生虫卵;加热烹制时应尽量急火快炒,以免维生素遭到破坏;不要和黄瓜一起吃,黄瓜中含有多量维生素C分解酶,易使番茄中的维生素C遭到破坏;(<font color="blue">个人认为此话过于紧张)不要在空腹时吃番茄,空腹时胃酸分泌多,番茄含有大量的果胶质、柿胶酚及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易与胃酸结合成难溶解的块状结石,堆住胃的幽门出口处,使胃内压力升高,造成胃不适、胃胀痛番茄的抗癌研究    番茄中有丰富的胡萝素、维生素B族,还有对保护血管健康、防治高血压有一定作用的芦丁,番茄中的特殊成分——番茄红素,有助消化和利尿的功效,常吃番茄,对肾脏病患者也很有益。高血压、眼底出血患者,每天早晨吃新鲜番茄1--2个,也可收降压止血之效。有关番茄防癌抗癌也多有报道。 1995年,哈佛大学针对一项长达6年的47,000名成年男性饮食习惯调查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每周至少吃4份以上番茄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机率会减少45%之多。 1999年2月,哈佛大学另一组研究人员又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指出,在72个番茄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中,57个研究确定会番茄能够预防癌症,其中35个研究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番茄能够预防的癌症包括:前列腺癌、肺癌、及胃癌,其它也可能预防的癌症包括:胰脏癌、大肠癌、食道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宫颈癌。 介绍番茄的抗癌作用时,不能不提到番茄红素。番茄红素(Lycopene)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呈红色,由于最早从番茄中分离制得,故称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是抗氧化性最强的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的抗癌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之磷脂质代谢,番茄红素调节肿瘤抑制基因,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体外实验显示可抑制肿瘤细胞之增殖作用。其清除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是目前常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100倍,是β-胡萝卜素的两倍之多。人体不能合成番茄红素,只能通过饮食来摄取。 然而,番茄红素主要分布于番茄、西瓜、红色葡萄柚等的果实以及红色棕榈油中,其它蔬菜和水果中的含量很低。其中,番茄红素在番茄中的含量最高,其含量随品种和成熟度的不同而不同,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的含量越多。 美国底特律卡尔马诺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33名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连续30天服用番茄红素,另一组不服。 患者接受手术后,医生发现服用了番茄红素的患者癌细胞扩散速度减慢。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把番茄红素加进含有口腔癌细胞的培养液后,癌细胞便会逐渐死去。 抗癌之星黄瓜简介  黄瓜 一年生蔓性,茎具粗毛。果表面平滑或粗糙;果肉绿或白色。攀援状草本。常有卷须,单叶互生,常掌状分裂,花单性。属葫芦科。黄瓜以其色泽翠绿,肉质鲜嫩,清脆爽口,清香甘甜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本地黄瓜一般肥而短;果皮绿色,上有黄色条纹,长20-25公分左右。另一品种在本地很普遍,其果实皮红褐色,马来名称为 timun(瓜)ladang(干田),华人称老黄瓜,为亚洲人所喜嗜。 黄瓜为重要蔬果但并无野生者。在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之南有相似的种类,可能为其原产地。在公***前已向东言及西方传播,十九世纪方在法国栽培。 黄瓜原产于印度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热带雨林带地区。最初的黄瓜为野生,瓜带黑刺,味剧苦不能食用。野生黄瓜经过长期的栽培、驯化,苦味变轻,开始食用。此后,黄瓜便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且通过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引变,形成很多变种或生态型。再经过各地不断淘汰和改良,发展成为现在的多种栽培品种。无论是癌症性发热还是炎症性发热的患者,吃黄瓜可以清热。伴有腹水、胸水或全身水肿的患者,吃黄瓜都有作用。即使没有发热、水肿等情况,多吃黄瓜也是有益的。 黄瓜的营养价值  黄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对胸热,利尿等有独特的功效,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丙醇二酸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所以对肥胖者和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有利。葫芦素C可抗癌,黄瓜汁有美容功效。黄中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化合物,矿物质(钾,钙,磷,铁),维生素(VA,VB1,VB2,VC,VE),丙醇二酸等成份。头部含葫芦素A,B,C。 癌之星椰菜简介  椰菜,又名结球甘蓝,属十字花科芸苔属(同属的还有卷心菜和芽甘蓝)。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靠种子繁育。 须根系,茎短,高约0.6~0.9米,基叶近圆形,绿色或紫红色,叶缘呈锯齿状,叶柄绿白色或紫红色,叶球扁圆形,黄白色或紫红色,总状花序,花冠黄色,种子圆球形,红褐色或黑褐色。  椰菜适合在凉爽的季节生长,不同品种的椰菜在不同天气和地理条件下,种植60~150天后就可收获。 椰菜进入人们的餐桌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它原产于地中海沿岸。首次栽种是在16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大约在200年前引入中国。 椰菜的营养价值  椰菜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钙、钾等,一棵中等大小的椰菜可以提供220%每日所需维生素C以及15%每日所需维生素A(以β胡萝卜素形式),并且具有低脂肪、低热量的优点,所以受到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欢迎。 据统计,美国人在1970年时人均消费椰菜0.5磅,最近一次1997年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均椰菜消费量为4.5磅,短短20年美国人椰菜消费量就增加了8倍。 近年来,椰菜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中国人的餐桌。 椰菜的抗癌研究     椰菜中富含的纤维素可以改善血糖的控制,可溶性纤维素可能使胃排空延缓,减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所以对糖尿病有益。 加州大学的Wellness Letter证明,椰菜中钙含量可与牛奶相当,因此多吃椰菜可以预防**的骨质疏松症。 椰菜是一种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因此适宜肥胖者食用,它的β胡萝卜素可以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另外高含量的纤维素也有助于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font color="red">减少钠盐摄入是降低高血压的一项措施,而缺钾、高脂、肥胖也是造成高血压的产生因素,椰菜低钠、高钾、低脂、低热的特点正好满足高血压患者的需要。 在进一步研究中,研究人员表示,“还是吃天然的青花菜比较保险”。 抗癌之星芹菜简介  芹菜为伞形科草本植物旱芹的茎叶。味辛、甘,性凉,清热平肝,有健胃,降压等功效。主要含黄酮类、挥发油、甘露醇、环己六醇、维生及烟酸等。 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栽培芹菜,据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芹菜有旱芹和水芹两种,长吃的是旱芹,水芹只在南方才能吃到。芹菜的特点是株肥、脆嫩、渣少。芹菜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磷和钙的含量较高。常吃对高血压、血管硬化、神经衰弱、小儿软骨病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同时芹菜还含有挥发性的芹菜油,具香味,能促进食欲。 芹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约50至80公分,粗茎如指,根毛多,空心脆嫩,羽状复叶,小叶卵形。碧绿,吃来无渣。芹菜原名西芹,是从地中海地区引进我国的。芹菜适宜低温季节生长,每年“立冬”后始种植,苗栽烂泥田,易管理,生长快,一般施一些人粪尿或尿素,60天就可以收获。古往今来,人们对芹菜十分嗜好。相传唐代宰相魏征,对饮食相当讲究,也嗜芹菜如命,几乎每日都用糖醋拌之佐膳。 广州人爱吃芹菜,相传1000多年前的南汉时代,在西关荔枝湾附近建过一座昌华苑,别称西园,那里种有一片芹菜,茎质脆嫩,味道浓香,很宜炒食,远近驰名。当时曾有“南蕹西芹菜茹之珍”的美称。 芹菜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据现代科学化验,芹菜含有芫荽(即芫茜)甙、甘露醇、5微烟酸,挥发油等化学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有促进鱼、肉消化作用,可治疗高血压,患高压者常吃芹菜可降压。 因芹菜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经常食用可预防大肠癌。芹菜的营养学研究   芹菜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及人体不可缺少的膳食纤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芹菜的茎叶中含有芹菜甙、佛手甙内脂、挥发油等成分,有降压利尿、增进食欲和健胃等药理作用,可作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小便热涩不利、月经不调等症的食疗。芹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有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的作用。 <font color="red">芹菜还能中和血液中过多的尿酸,可以用于痛风患者的食疗。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食用水芹,可以部分抵销烟草中有毒物质对肺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肺癌。一般人只要每天吃60克水芹,就可以发挥预防肺癌的效果。 芹菜的药用及抗癌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发现,芹菜中的部分提取物在调节血脂、血压和抗氧化等方面具有良好保健作用。最近,这一研究成果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项目通过了专家鉴定。 该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吴坤教授说,这一项研究是以中国北方蔬菜芹菜为原料,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技术提取芹菜中的营养成分,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生物活性物质类。 黄酮及叶绿素生物活性。这些营养成分在生物学活性及食品毒理学试验中保健效果明显,研究者称这些营养成分为“芹绿素”。 专家鉴定认为,这项成果在芹菜的开发利用上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在功能系统研究方面达到了内地领先水平。 大多数人吃芹菜时把菜叶丢掉,只食用杆茎,这是很可惜的。 据有关部门测定,芹菜叶子和杆茎相比,叶的蛋白质高45%、脂肪高约1.7倍、胡萝卜素高28倍、维生素B1高4倍、尼克酸高3倍、维生素C高约5倍。 泰国的博差丽医生,通过十余年的研究发现,男子每天食用75克左右的芹菜,连续食用2周左右能使精子量减少,达到避孕的目的。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食用水芹,可以部分抵销烟草中有毒物质对肺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肺癌。一般人只要每天吃60克水芹,就可以发挥预防肺癌的效果。 抗癌之星芦笋简介  芦笋,学名石刁柏,“芦笋”是上海人对它的俗称,华北地区还称它为“龙须菜”。属百合科天门冬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植株直立,株高1.5~2.0米,多分枝,分枝上密布针形假叶,其真叶已退化为三角形的膜质鳞片。 冬天顶部枯死,来年春天幼梢萌发,这些嫩茎即为我们所吃的芦笋。   芦笋原产东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及原苏联高加索、伏尔加河和额尔齐斯河泛滥区,西伯利亚和中国黑龙江沿岸亦有野生种。罗马人在公***前200年左右已有芦笋,并由野生种选择出较佳品系。15世纪传入西欧各国,17世纪由欧洲移民传入美国,18世纪末传入日本,19世纪末传入我国。芦笋是一种品味兼优的名贵蔬菜,有鲜美芳香的风味,纤维柔软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 芦笋的营养学价值  现代营养学分析,芦笋蛋白质组成具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含量比例也较恰当,无机盐***素中有较多的硒、钼、镁、锰等微量***素,还含有大量以天门冬酰胺为主体的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和天门冬氨酸。 总的看来,芦笋所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素的质量优于普通蔬菜。 经常食用对心脏病、高血压、心率过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芦笋虽好,但不宜生吃,也不宜存放1周以上才吃。 芦笋的抗癌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教授在《战胜癌症》中提到:芦笋对各种癌症患者都有预防和治疗功效,尤其对膀胱癌、肺癌、皮肤癌有特殊疗效。 据中医学临床实验证明:芦笋是新一代防癌、治癌的保健药品,也具有提神解暑等药效功用,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通过实验证明,芦笋提取物对癌细胞具有抑制“拓扑异构酶”的活性促使癌细胞DNA双链断裂的作用,但由于明显的剂量效应相关性,对于“拓扑异构酶”浓度较低的人体正常细胞不发生作用,这就使芦笋抗癌具有了科学家最希望的选择性:既可以直接抑制杀灭癌细胞,对正常细胞又没有毒副作用。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又证明,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组织蛋白核酸叶酸、微量***素硒和游离态存在的天门冬酰胺,他们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生长和癌细胞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对人体癌细胞形成生化障碍,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浸润。 美国生化学家卡尔·卢茨以及理查德·文赛尔多年研究证明,用芦笋治淋巴腺癌、膀胱癌、肺癌和皮肤癌有极好疗效。对其它癌症、白血症等,也有很好效果。芦笋治癌的奥秘,在于含有特别丰富的组织蛋白,该组织蛋白能防止癌细胞扩散及抑制癌细胞生长,被生化学家们誉为“使细胞生长正常的”卫士。 抗癌之星茄子简介  茄科(Solanaceae)茄属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多年生。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古名伽、落苏、酪酥、昆仑瓜、小菰、紫膨亨。染色体数2n=2x=24。每100g嫩果含水量93-94g,碳水化合物3.1g,蛋白质2.3g,还含有少量特殊苦味物质茄碱工甙M(C31H51NO12),纯品白色结晶状,有降低胆固醇,增强肝脏生理功能的效应。 阿拉伯人把茄子从印度带到西班牙而波斯人从印度带到非洲。其种名melongena是阿拉伯文。其后茄子由西班牙带到美国名berengenas意即爱的苹果“apples of love”。茄子在传入中国的同时,向西经波斯传入阿拉伯及非洲北部,到13世纪才传入欧洲,17世纪又从欧洲传到北美。 茄子植株高1.0~1.3米,茎基部木质,直立,分枝性强,单叶互生。当幼苗长出6~9片叶后着生第一朵花。蝎尾状花序。能孕花单生或簇生。浆果,球圆、扁圆、长圆、卵圆或长条形;颜色紫红、红、绿或乳白。紫红色是由于果皮细胞中含有飞燕草素及其糖苷,要在曝光下才能形成。成熟时不论绿色或紫红色果实均转为棕黄色。食用部分包括果皮、胎座及“心髓”部分,均由海绵状薄壁组织所组成,其细胞间隙较多;组织松软。茄子属于茄科家族的一员(与青椒类、番茄一样),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正在探索这类家族的潜在抗癌特性。茄科蔬菜含有重要的植化物,据研究显示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形成,譬如其中的松烯可以消除类固醇荷尔蒙的作用,以避免它促进某些肿瘤的生长,还可预防氧化破坏作用,以免细胞产生癌病变。茄子的抗病功效  茄于是夏、秋季节主要蔬菜之一,食用方法多样。冬季吃茄子堡芳香开胃、抗癌。紫皮茄子对高血压、咯血、皮肤紫斑病患者益处很大。古代名医朱丹溪认为茄子属土,甘而喜降,肠道疾病患者多吃茄子补脾益胃。 现代医学分析,茄子对抗癌作用有三:散血止痛、消肿、宽肠。散血止痛即为活血,癌肿病人或处于康复期仍有血瘀者,可常吃茄子。癌肿是肿的一种,吃茄子可谓对“症”下药;特别当癌肿周围有炎症时,食用茄子大有稗益。宽肠是针对中医“肠风下血”症状而言,肠风下血表现大使出血、腹痛、里急后重、次数增多等,患者多吃茄子可缓解病情。 茄子的相关研究    现代分析发现,茄子富含维生素P,100克紫茄中的含量高达720毫克以上,不仅在蔬菜中属出类拔萃,就是一般水果也望尘莫及。维生素P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改善微细血管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此外,茄子纤维中所含的抑角苷,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巴西科学家用肥胖兔子作试验,结果食用茄子汁一组的兔子比对照组兔子体内胆固醇含量下降10%。美国一家杂志在介绍《降低胆固醇十二法》一文中,把食用茄子排在首位。因此,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咯血、紫癜和坏血病等患者,常食茄子大有裨益。 另据科学家研究,茄子还是癌症的“克星”。印度药理学家已从茄科植物中成功地提取出一种龙葵素,用来治疗胃癌、唇癌、子宫颈癌等症。一些接受化疗的消化道癌症患者,出现发热时,也可用茄子作辅助治疗食物。 老年人因血管逐渐老化与硬化,皮肤上会出现“寿斑”,斑点随年龄增大而由小变大,由点连成片,这种小型的皮下出血往往是中风的前兆。而多吃些茄子,老年斑会明显减少。把带蒂茄子焙干,研成细末,更常作外用。《妇人良方补遗》记载,把茄子细末用水调匀,外涂治疗乳房皲裂;现代的《中药大辞典》又介绍将冰片混人茄子细末之中,撒布于皮肤溃疡处,有一定疗效。《随息居饮食谱》说茄子有“活血、止痛、消痈”的功效,确为经验之谈。抗癌之星红薯简介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芋、山药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    红薯原产美洲,在该地栽种已很久。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现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甘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的方法,并且克服许多困难,把红薯种带回福州。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红薯在全国普遍栽种。 红薯不仅是健康食品,还是祛病的良药。《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做薯粮,使人长寿少疾。”《本草纲目拾遗》说,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金薯传习录》说它有6种药用价值:治痢疾和泻泄;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疸;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失调;治小儿疳积。《陆川本草》说,红薯能生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7-19 09:12: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7-19 10:43: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已经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7-19 13:40:12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是常用的有用的小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7-19 14:06:5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7-19 16:07:54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20:33 , Processed in 0.08121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