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经教学理念与教学心法
1、教对了的标准以及幼儿园教育对孩子人生之浪费
2、 在方法上做工夫,谓之本末倒置
3、读经教育实施要领有四
4、 在教学上,似有一种可以叫做 "心法" 的东西
5、 『不管』,比『管』还要难。(让孩子在自由尝试中找到自己的路 )
6、不要急,急也没有用
7、老师的信心愈强,教法愈简易,愈简易愈高明,愈高明愈有效
8、有诚意,自有方法源源而生
1、教对了的标准以及幼儿园教育对孩子人生之浪费
文章主题: 不要迟疑了
linh0126:
开学至今,实施幼儿园读经已过了1星期,平常的日子都让孩子利用学校的时间读经,每周五固定让孩子将论语读本带回家读诵,星期一再带回幼儿园,今年因为已有去年带读的经验,所以感觉在带读的过程,比起去年轻松,读诵的时间也尽量增加,大概只有2-3天的带读活动,就有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会主动念论语〈虽然不是念得很清楚〉,觉得自己的孩子才刚上学就看到成果!过没几天又有家长说老师很厉害,在短短的一周就能让孩子在不识字的情况下将学而篇记起来,其实厉害的是孩子,老师只不过是利用孩子此阶段的优势〈好的记忆力〉,给孩子多一点的时间读论语,成效当然是显而易见,如果您能掌握孩子的时间一定要尽量把握,不要再迟疑了。而我呢?则是因为经验还不够,虽然也试着以学者的研究理论说明其优点,但是仍不足以说服周围的老师,甚至只能眼看着其它老师们依旧给孩子念着简单的儿歌读本,且自觉这些比读经还重要,连背景音乐小声放着古典音乐,也觉得太吵会干扰教学,殊不知其对于学龄前孩子们的帮助,是远超过其它,让我哭笑不得。
所以只能说尽量、尽力影响一个算一个,不过目前已有家长向我反映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希望支持的人能愈来愈多,而我也能继续坚持下去,期待开花结果的那一天到来。
林杨:
下面引用由linh0126在 2008/09/16 09:02pm 发表的内容:
而我呢?则是因为经验还不够,虽然也试着以学者的研究理论说明其优点,但是仍不足以说服周围的老师......
把身心真正的投入论语的情境,去体会圣人的生活方式,去提升自己和周围的生活(生命)质量,可以让自己更容易进入经典里的智慧!
后谦学园每周三都有家长的论语读书会,如果您住的地方离三重市不远,不论您是不是后谦学园的家长,欢迎您和我们一起来了解论语的生活方式!
季谦: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2008/09/17 08:22am 第 2 次编辑]
了不起的 linh0126 ,于读经理论及实践日有进境,将至于「不退转」的地步了。
相信,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经过证实后的明白,
尚要请记住的是:
教读经,老师愈轻松,就代表教对了,
孩子愈投入,就代表教对了,
家长愈安心,就代表教对了。
而第一项是主要的考察标准,因为孩子本来就喜欢这样学习的,而家长本来就爱孩子,希望孩子好好进步,不要浪费人生的。只是世人往往看错而做错了。所以,老师天天很用心的在破坏孩子的天性,很努力的在障碍孩子的潜能,难怪老师身心不得安稳,大呼小叫,累了半天,而孩子愈来愈像猴子,而家长就不得不愈来愈担心了。
如果幼儿园时,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其天真可爱依旧,因为三年的浪费所造成的内在的低能,还没显现出来,家长还不知道要担心。等孩子上小学,愈来愈不象样,就不得不担心了,但担心又如何?如果不知道人性,不知道教育原理,还不是束手无策,只能一拖两拖?拖到上了中学,一生的聪明才智大抵底定,再担心,也没有用了,只得干脆放弃了。家长不放弃,因为孩子本身的无能,也不得不自我放弃,因为他实在没办法应付那些功课了。等到出了社会,也没有办法面对复杂的社会而有所创发贡献,只好过一个没有理想,没有前景的一辈子。——这是当前台湾教育中,人生日渐无力的四部曲。
究其原因,都来自于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已经对孩子造了孽了,从小得的孽,将随人终身,永不得解除。
幼儿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怎可以用「月光光,秀才郎」「小老鼠,上灯台」来消遣掉?做老师的消遣了孩子幼儿园的三年,它所造成的遗憾,将「消遣」这孩子的一生!
2008/09/17 08:08am
林杨:
学躬尚行循渐进 立业种德妄须退 学贵有恒诚敬唯 道在悟真仁者心
逆耳拂心功杏林 顺处常安风里杨 祸福善恶由己自 道德万古宜力勉
2、 在方法上做工夫,谓之本末倒置
文章主题: [求助] 诵经方法
玄茵:
请教“三百读经法”读《论语》,分每篇、四分之一部、半部、全部来读,则读每篇时,是否一定要满百遍再读下一篇?而读四分之一部时,也要读满百遍再读下一个四分之一部,而其后依次类推?望指教。
季谦: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2008/04/05 07:34am 第 3 次编辑]
都可以,因为到最后都一样,至少是差不多,不必在此犹豫费心,逗留时日,赶快开始读就是。
现代人常说要讲求方法,用了许多时间研究有什么好方法,结果一步也没有走。
凡事有本有末,末非一定无用,然本立而道生,总是以本为主,以本为先。
有些问题固然要研究研究,再行动,那是属于原则性的东西,即根本问题,如:要读白话文还是读文言文?要读三字经,还是要读论语?语文和文化的学习,是用直接讲解的方式为好,还是先以熟诵为主?这是原则性的,选对选错,差别甚大。
但已经选定经典了,而且已经知道要多读多背了,剩下来的,只是如何读,那是属于技术性的,即枝节问题,其差别就不大了,不必在这里费心思。
就如最近我在看一些有关「认字」和「阅读」教学的理论,林林总总,长篇大论,这个实验,那个数据,煞有介事,但通通是废话一堆!
要认字,就随便学随便认便是了,
要阅读,随便看来随便读去便是了,
那有那么多的方法!又是分散认字法,又是集中认字法,又是从下到上阅读法,又是从上到下阅读法,好不热闹!到头来,两千多个中国字认了六年认不完,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加起来十几年,读不到几十本书。
「人」,「活的人」,对认字,对阅读,对一切的语文文义,有没有自己领悟的能力?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是教育要先了解的问题,是根本问题,是须要研究研究的问题。
因为如果是机器,如计算机,他没有自己领悟的能力,故绝不可以随便教,而须要详细教,要讲解得很清楚地教。
但如果是人,而且是「活的人」,就可以随便教,你随便教,他就随便会。不须要讲求什么技术性的方法。
在方法上做工夫,谓之本末倒置,美国教育是本末倒置的,中国人实在不必处处都学他们!
2008/04/05 00:03am
玄茵:
感谢王季谦先生指教。我亦知诵经一事,诵经为本,方法为末,不敢松泄。然细节亦重要,如不注重,或立竿见影或收效不著。按我上述方法诵,则将超过三百遍;如不按,则有可能达不到三百遍,且涉及时间安排问题,故还望先生能现身说法,指点后学。
天津清羽: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已经决定开始读,就必然有效,什么方法你感觉适应就好,能诚意坚持就好,超过三百遍固然好,超不过达不到也没什么关系。您真心想读总是早晚能够读完三百遍,甚至一千遍,所以方法主要吗?马上开始读最重要,法无定法才是上法真法。条条大路通罗马,该走哪条就哪条吧!
小牧童:
在众高手指点后,我也来狗尾续貂一下,
我觉得这问题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知水的温度,自己喝过了最清楚;要了解最佳诵读方法的窍门,不如拿自己做实验。
老师在带小朋友/学生时,何妨自己先试读看看,看什么样的方法能最有效且最持久的让自己记住,这样的方法是最实际、也是最直接、也是最能印证理论的。
顺便提一下,老师在背诵过程中,真的会发现大人没有小朋友记得快、记得好、也记得久。
至于您所提到的要如何分段或分篇来读诵,自己试过后都可迎刄而解了——
3、读经教育实施要领有四
文章主题: [求助]怎么安排幼儿读经课程表?
maggiettt:
怎样教3岁左右的幼儿读经?每天的课程表怎样安排?我想象中读经教材选《论语》难一点,《三字经》《弟子规》简单一点的内容开始读经。
我困惑,读经时间一节课多久?每次读多少内容?每天重复读几次?然后什么状态可以开始添新课程?《论语》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读完学会?
哲萱:
教材:论语(论语完了中庸、大学、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诗经...)
如果在家里教的话,就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吧。如果晚上有时间,就读一下外语,比如英语。英语教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刚开始的时候一堂课时间不会太长,就半个小时吧,一点一点加,孩子能坐多久就多久,不过刚三岁的孩子也不必太严格不必太紧张,他慢慢就静定下来了。
可以一章一章的读(共498章),也可以一百字一百字的读,也可以半篇半篇的读,还可以一篇一篇的读(共二十篇)。至少一百遍,如果可能最好是一千遍。三岁的孩子,复习的机会很多,还是那句话,不必太严苛,不必太紧张,有个长远规划则可。
最重要是每天都有经典的环境,从早上没起床开始就可以放古典音乐和经典诵读光盘,一天中除了读书,其它时间都可以做背景。晚上听外语吧,包括睡觉前。
一般来说,三个月到半年学完都属于正常。三岁的孩子,时间长点没关系,因为你不光是要他背下来,这是他的第一本书,扎实一点好。
读的时候要让他指字,这样可以识字,他以后慢慢就可以自己读,三字经弟子规可以作为课外读物。
读经教育有几个原则:
一,长时读经:一天超过四个小时
二,大量读经:五年之内至少三十万字
三,老实读经:从论语读起,只是读,不解释,不游戏
四,快乐读经:以上三点做到了,就会明白第四点是什么意思
季谦:
[这篇文章最后由季谦在 2008/08/24 01:05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哲萱在 2008/08/23 09:28pm 发表的内容:
读经教育有几个原则(略)
用我的说法是:
读经教育实施要领有四:
一,及早读经,愈早愈好。从胎教做起,为原则性的最早。自未出生至百岁人,从知道的那一刻读起,是为各个人的最早。
二,老实读经,愈老实愈好。读真正的经,如从论语读起,是教材上的老实。只管呆呆地读,不解释,没花俏,是教法上的老实。
三,大量读经,愈大量愈好。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读尽可能多的经文,反复尽可能多的遍数。
四,快乐读经:以上三点做到了,快乐之情,自然源源而来。
2008/08/23 10:57pm
maggiettt:
讲解得真好,受用了。我宝现在是13个月,从现在开始我读《论语》,我一人带孩子,进度比较慢,我一天只能够读上2-5遍,现在还是读第一章。小宝宝怎样教比较好呢?课程时间安排?
天涯在小楼:
您亲自读当然也很好,但不如更多时间让CD读,一天到晚都在循环播放中就可以了。
这么小的孩子,还是环境,环境。除了要有好的环境,还要杜绝坏的环境,比如不要看电视,不要听流行乐,少去嘈杂的场所。上次看有人带婴儿去看奥运会比赛,我觉得没必要。
4、 在教学上,似有一种可以叫做 "心法" 的东西
日期: 2003/11/23 发言人: 小p
主题: 妈妈的坚持 -读经通讯第19期
内文: 节取读经通讯第十九期 台北市信义区福德国小教师 庄惠秀 文
前几天听到一个故事,同事的女儿念大学了,因为很爱唱歌,就参加了合唱团,合唱团里有很多人琴弹的很好,同事的女儿很羡慕,回家就问妈妈为什么小时候不让她学琴,同事说:「有啊!只是妳觉得练琴太苦,就把它停了。」不意女儿竟说:「为什么那时妳不勉强我呢?」
孩子小时候不愿意吃苦,我们是不是该为孩子坚持些什么呢?
其实我婆婆常说是小孩要听我们的不是我们听小孩的,小孩子还没有辨是非的能力。
常听早就开始读的(真羡慕他们那么早就找到这个宝),却因父母忙或小孩不喜欢就放弃了,真替他们感到可惜。
其实小孩不喜欢有时是父母态度的问题,有时是父母信心不够,因为只要全心想做,一定可以排除困难。
希望以后小孩不会对我们说:「那时你为什么不勉强我」小孩的一生只有一次,何时起步都不算晚,只要我们开始。
每次信心不足,都来联谊中心及读经通讯充电,里面每次都能给我很大的鼓舞。尤其是自己带读。
日期: 2003/11/27 发言人: 王财贵
内文:
说得真好,简而要,浅而深。
我愈来愈发现,在教学上,似有一种可以叫做“心法”的东西。——即,信心——发自内在的信念与诚意,是影响教学成败佷重要的要素。
不过这种东西,在正规教育学中是不讲求的——因为它不科学。
还好,只要是有责任感的父母或教师,自然地就会有。
“全心想做”这一句最好,最动人,最真实,最有力!
什么人能“全心”呢?
5、“不管”,比“管”还要难——让孩子在自由尝试中找到自己的路
日期: 2004/01/08 发言人: chou
主题: “不管”,比“管”还要难 (让孩子在自由尝试中找到自己的路)
内文: 我常常让儿子爬上爬下而不阻止他,因为我觉得真的跌倒了或摔下来就知道痛了,想让小朋友从小就有"失败" "挫折"的经验,而不是一昧的说"那个不要做" ,"那个不要动"来引起他更大的好奇心,让他去闯一闯、撞一撞会累积更多的经验。
“让孩子在自由尝试中找到自己的路”
黑幼龙夫妇以「不管」的教育哲学,「等待」考试零分、冥顽不灵的儿子开窍,成为
一名杰出的医生,他们为何敢「赌」这个未来?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黑幼龙的第二个儿子黑立国从小就让他们夫妻俩头痛不已,四名子女中,黑幼龙最不寄予厚望的就是老二。然而,没想到今年三十三岁的黑立国,如今竟成为美国华盛顿大学附属联合诊所所长,而且是最年轻的所长。黑幼龙夫妇手中握有的是一支什么样的仙女棒?黑幼龙的妻子李百龄对黑立国读小学时的某次考试,印象深刻。
有一天,黑立国回家时兴奋的嚷着:「妈,真的给妳说中了,我今天国语考鸭蛋。」李百龄觉得好笑,没看过哪一家的孩子考鸭蛋还那么高兴,不过,她并没有责骂这个像过动儿的儿子,只勉励他努力,「下次你就会进步,考十分。」黑立国不但不爱读书,而且到处捣蛋。李百龄回忆:「住在新店花园新城的时候,立国自个儿拿着滑板从山顶沿着陡峭弯曲的山路一路溜到山下,吓坏了大人。」后来他们搬到美国住,情况依然没有改善,有一天,小区邻居气急败坏的来告状:「你儿子要将火柴丢进汽车的油箱里,差点火烧车。」黑幼龙谈起儿子当时的情况啼笑皆非,有一阵子他甚至认为儿子濒临「不良少年」。
国中之后,黑立国随家人转到美国读书,课业继续打混,一直在B、C等级(约台湾的乙等、丙等)徘徊。李百龄虽然无奈,但是她不逼迫孩子读书。她的教育态度是「快乐就好」,她说:「自己从一女中到台大,念得太苦,没有必要让孩子过同样的生活。」所以,她从不管孩子回? a后有没有做功课,只告诉他们一个原则:「到学校被老师骂活该,」让他们明白那是自己的责任。黑立国不爱念书,只爱打球、摔角。看着儿子混到高中还没「觉醒」,李百龄有点急了,有一天忍不住的问他:
「你不想上大学了吗?」,黑立国反问「念小区大学有何不好?妳知道吗,我们家收垃圾
的司机赚的钱还比老师多两倍。」李百龄看着儿子说:「你这体格去考司机应该会上,」他听完,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又跑去打球了。
黑立国高二时因摔角教练的一句话对课业的兴趣产生大逆转,说也奇怪,黑立国的行为在高二时出现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有一次,学校摔角教练说:担任队长的黑立国「会读书又会运动」,以此勉励其它队友。黑立国的荣誉感油然兴起,他说,「其实那时功课并不好,只是比其它拿D等的队友好一点。不过教练的称赞,让他感觉到念书有好处,可以看起来比别人好。」此后他开始发奋读书,把运动的精力转移到功课上,分数出现大逆转。后来,竟然申请到华盛顿大学,而且读出兴趣。
黑立国回忆这段成长历程,他很感谢父母亲给他空间,让他成为一个快乐孩子、快乐的医生。父母虽然「不管」他的功课,但信任他的行为不会变坏。因此他的功课虽然不好,但是没有丧失最大的本钱」」自信,没有成为自暴自弃的问题青少年。
他认为:「父母『不管』,比『管』还要难。」李百龄补充说明,「不管」是「不管孩子的功课,但管孩子的行为。」他们经常对孩子分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懂得行为分寸,所以后来他们的孩子虽然身处在美国青少年吸毒、性泛滥的大染缸环境,但孩子都没有出差错。黑幼龙的三子、目前在美国硅谷担任工程师的黑立行也认为爸妈「很勇敢」,他说:「直接叫小孩去做什么是最安全的,不用冒什么险。由小孩自己选择就必须承担风险,可能会大好或大坏。」他说:「他们不像传统的父母,只想到钱或成功,而是想到我们是否开心。」
黑立行也曾想进入演艺圈,还不顾长辈反对搬到好莱坞。黑立行与二哥一样,到硅谷工作之前,也有一段意外人生。他是史丹佛大学机械系工业设计组的学生,父母亲让他进入美国昂贵的最高学府就读后,有一天,他忽然兴起进入演艺圈的念头。黑幼龙虽然万般不赞成,但还是让儿子去闯一闯,他告诉儿子:「这条路并不容易,可以去闯,但要有期限,一年后要决定是否继续走下去」。
黑幼龙将儿子介绍给台湾演艺圈的朋友葛福鸿、张艾嘉,虽然一些长辈都反对一个史丹佛毕业生跑去演戏,黑立行还是不放弃,甚至搬到好莱坞去住。
不过,半年后,黑立行的梦终于醒了,他领悟到,自己虽然喜欢演戏、唱歌,但是并不一定适合走这条路。现在他从事的工业设计工作,很能发挥自己的创意特长。
虽然绕了一大圈,才找到自己的兴趣,但黑立行觉得很值得。对于父母并未阻挠他去尝试演艺工作,黑立行说:「他们太聪明了,让我去尝试。如果那时没去的话,到现在我可能还在想着要去演戏、唱歌。」
黑立国也说,如果父母当年强把好动的他押在书桌上读书,他不但不快乐,今天更未必能有同样的成绩。未管过孩子交朋友、结婚 家里成员就像联合国,「快乐就好」现在有两岁半小孩的黑立国表示,自己当爸爸后才知道,不管比管还难,看到自己的小孩翻出锅子在玩,总忍不住想把它拿走。他说:「很感谢他们在很多部分让我发展,遇到挫折学会如何处理,从另外一头出来。」
回顾成长过程没有压力,自由、快乐,顺性发展,黑立国、黑立行兄弟很认同父母的教育方式。李百龄检视自己的教育方式:「信任很重要,会给孩子产生很大力量。你相信他是好孩子,他就会表现好的行为」
黑幼龙觉得综合起来自己做得最好的一点是,未管过孩子交朋友。「我们家像联合国,立国娶一位黑人、泰国混血儿,女儿立璃嫁给美国人,立行交往过美、德混血 女朋友,在这方面我认为只要他们快乐就好。即使给一大堆建议,他们不领情,彼 此还会弄得不快乐。」
今年农历春节,黑幼龙夫妇和孩子仍像往常一样聚在一起过年。他们分别从台湾、旧 金山、华盛顿、香港等地飞到美国拉斯韦加斯相聚,除夕夜遵从中国古礼磕头拜年、拿 红包,热热闹闹的煞是有趣,也可见强烈的家族凝聚力。黑幼龙说:
「我在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性格方面真的出点力。我很相信,这是父母给小孩一 辈子最好的礼物。」
日期: 2004/01/12 发言人: 王财贵
内文:
黑氏一家教育的令人敬佩羡慕,但“不管的哲学”不一定可以普遍化,不一定可以让众人学得来。
首先,要知道黑幼龙伉俪是何等人物,他们的家庭环境是如何众不同,他们的身教又是何等成功者的示范,乃至出入黑家的亲友都是些何等人物。黑氏可以如此教出孩子。一般人不一定可以如此去“赌”。
第二,他们孩子的禀赋也是相当不凡的,其儿童时期,大概有良好的艺术教育(如常听音乐会,参观美术馆等),也必读许多书,(他们家应有许多书才对)——只是不读学校书罢了。
第三,表面上说不管,内心难道没有一种深切的期待吗?——这就是最难的地方了。
所以,这篇文章所说的不管,只是说:第一,不管孩子的学校功课。第二,不要限制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职业选择。但黑氏一家的背景及孩子的其它学习经历都没有说出来。这种文章,不会读的人是会受害的。还好,它已强调了——不管的是成绩,管得很紧的是品德。
其实,我认为照这篇文章的定义,吾人的读经教育,才真是“不管的哲学”呢!我不是常奉劝读经的家长只要多读经,不要管学校的成绩,不要管孩子将来的名位吗?
然而,读经的“不管”是可以推广的。
第一,不论家庭环境如何,纵使不是医生,不是名人,都可以因读经教育而造就人才。甚至全世界偏远穷苦没有学校没有书的地区,也可以。
第二,不论孩子禀赋如何,都可以因读经而变化成为上上之资。
第三,不论父母有无家教身教的资格,读经的孩子都以圣贤为师,家长严管松管都不成问题。
总之,只要交给读经,家长就不用担心了,您可以随着你认为最好的方式去管。将来孩子的发展可能超出您的意料之上。
6、孩子的怕,有时不是老师造成的,乃是家长期望过高所致
日期: 2004/09/09 发言人: 淑如
主题: 缺憾!
内文: 小孩4岁半时曾学过画,从此对画畏缩,无法下笔!现小二,画不出来真可怜!请问该如何?需否心理治疗?
日期: 2004/09/09 发言人: 散木
4岁半的孩子没有必要刻意叫他学画,现在造成他对绘画的畏惧,反而不好。
我朋友的孩子,4岁。去年开始读经。不久前,我建议他父母买了“三希堂法帖”,“中国历代名画”, 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这孩子从未学过书法和绘画,现在自己会照字帖用毛笔写一些简单的字。而他原先只会画简单的图案,现在会画有人物有背景的复杂的画,而且会告诉大人他画的是什么意思。
我以为,你们也可买些名家的画册放在家里供他随意翻看,却不必逼他画得怎样好。可以让他画最简单的图案。然后他画得有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你们都应鼓励他表扬他,让他感到画画是一件快乐的事,他才可能解除对绘画的畏惧,才可能画得越来越好。
日期: 2004/09/09 发言人: 王财贵
吾师掌牧民先生曾教我曰:古人教人作诗为文,有句云:
诗从放屁起,文自胡扯来.
意思是要敎初学的人这么难的东西——
有关理解力组织力创造力等的学习,都是要从简到繁,
而且要等他成长到相当年龄,有相当自制力相当学问相当人生历练才可以.
更进一步说,这种有关语文的造句作文等,不教也没关系,杜甫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俗话又云: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前者是讲学问,后者是讲经历,知合此两者,可入语文之教学三昧矣.
总之,一句话,理解的,组织的,构造的,创作的,慢慢来,能有多少表现算多少,
就是:
不要急,急也没有用!
此理,可通于所有其它技术的学习,
如美术,
画画本来起于涂鸭,
涂他心里上和技术上的鸭,
因为他心里还没有多少东西,
纵使有什么东西,
其观察力,组织力,表现力,往往不够,
这时,就给他从涂鸭开始,
只有赞赏,没有责备,
画成什么算什么,
这样才会愉快地学习,
到了有能力的时候,谁不想好好表现呢?
您的孩子大概从小被老师要求怕了,
尤其是一开始就责备他:为什么画得不像?为什么不够丰富?为什么没创意?……等等.
又,孩子的怕,
有时不是老师造成的,
乃是家长期望过高所致,
不知您自己是否是刽子手,
现在,他已经画不出来了,
他也很苦恼呀,
您更不可以强迫他.
心里要坦荡些:
画不出来就画不出来,
有什么关系?
家长常常太紧张了,
您如紧张,
就白白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了.
不要紧,
从今起,找一个真正会教的老师慢慢调整他,
调整的方法不是要他一定要会什么,
反而是不要他一定要会什么.
——让他自由一些.
对孩子,
唯一能要求且必须要求的,
就是:读经与做人,
因为这是他能做到的,
也是人人能做到的,——
尤其是读经,
只是听与念,
有谁不能?
但不可以强求背诵,
(因为人人能力有差异,)
不管是谁,
听多念多了,就自然会背诵.
我们不能说画多了,就会画,
数学算多了,就会算,
人的心灵之开拓与学习,
有两种不同内容,要用不同的方法面对.
等等,等等……
请多参考〔读经说明手册〕,即知此理,可免贻误苍生.
日期: 2004/09/10 发言人: 许世贤
教授:您好!果然是一针见血,立时坎入内心深处;此亦是吾人推崇教授读经理念之所在,言简意赅凡读经之人有此心胸自然水到渠成,更是了无牵挂
淑如家长!请放宽心您的小孩是OK的;但若是您求好心切画虎不成反类犬;那就相当可惜了,吾人于七年前听君(教授)一席话(读经讲座)即深信不疑,并知行合一至今在台南已将此读经风气推展至幼儿园成效可见,现在小孩画不出来无伤大雅;焉知幼儿是在沉潜,待时机成熟如庄子逍遥游第一所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前景可期啊 谨此
7、老师的信心愈强,教法愈简易,愈简易愈高明,愈高明愈有效
文章主题: 20080901-20090630wenchi的二年级读经教学日志
Wenchi:
2008.10.09星期四
7:30分,和孩子们一起读诵子罕第九篇。
7:55分,小朋友们交给义工妈妈,我去开晨会。
第一节
国语:
先复习乡党第十篇。
Wenchi读一章,孩子们读一章;我们轮流读。
Wenchi发现孩子们喜欢和老师轮流读,不喜欢自己读整篇。
这也好,我和孩子们可以一起成长。
复习完,学第七课的生字。
二年三班黄老师说:让孩子们各准备二个生字,
上台练习教生字笔顺、讲词语,
孩子们的学习意愿会变高,还可以练习发表能力。
我们班也试试看!
果真,效果很好!
以前,孩子们就喜欢学国字、写国字。
现在,更快乐、积极。
有趣的事,小老师都还没上台,孩子们就不约而同的说:庄老师好。
等小老师教完,大家也会说:谢谢庄老师。
听到同学大声的问好,感谢。
小老师都很有成就感。
连平常上课会分心、玩橡皮擦、玩铅笔的承当国语小老师时,
板书写的比较慢,大家也可以接受,专心的看。
当有孩子说:写太大字了。
马上就有个孩子响应:很好啊!像柏谚一样啊!
(柏谚是我们班的写字高手,一笔一划扎扎实实;超级认真的孩子!)
看到孩子们互相赏识,互相肯定,认真学习的模样,心里就很快乐!
第二节
到图书馆上阅读课。
回教室时,每个孩子再借一~三本故事书,周末阅读。
我们班每周四借书,隔周一还书。
周末时,孩子们就可以阅读,吸收新知。
第三节
数学课
上时钟。
还没到上课时间,孩子们就拿着时钟铃~铃~铃~
真有趣~
第四节
复习乡党第十篇。
故事时间:立志救人的范仲淹。
我很喜欢范仲淹。
看完范仲淹的DVD后,更加崇仰。
一直想和孩子分享。
今天就分享,童年时代立志当宰相救人的范仲淹。
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心里真快乐!
期待有一天,台湾有如此为国为民的人才!
季谦:
已经很了不起了!
只是尚有类似庄子人间世说:太多政法而不谍
请记住读经教学的要领:要简易,要大量,要深耕,
总的来说,要有信心.
老师的信心愈强,教法愈简易,愈简易愈高明,愈高明愈有效.
读经效应出现了,什么教学的乐趣和效果自然产生,而且有不同的境界.
2008/10/09 05:08pm
8、有诚意,自有方法源源而生
日期: 2004/08/31 发言人: 卫东
主题: 请问王教授?
內文: 王教授,您好!
本人在1995年经人介绍读了南怀瑾老师写的《论语别裁》,此后陆续的将南怀瑾老师其他的书籍也都看了一遍,当然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从此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我妻子在我的影响下也开始读南老师的书。
现在我的孩子是一岁七个月(还只会叫爸爸、妈妈),我从武汉大方购买了一套《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平时给孩子听涌读光盘和古典音乐,有时候也亲自读给孩子听,电视基本不看。
现在孩子有时候就指着CD机让我们给他放音乐,或者指着书让我们读。
近期,我们感觉孩子在逐渐学说话,请问我们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关于下一步如何培养孩子诵读习惯,我希望能够得到您更多的指点。
日期: 2004/08/31 发言人: 王财贵
主题: Re:请问王教授?
内文:
只要在不打断其兴致的范围内,
用任何方法,把经典
——多听
——多读
——多背
便是。
能背多少,便是他的福气有多少,
只此一法,
别无良策,别无讨巧。
没有什么是必须特别注意的,
所有要注意的,我所想到的,您也都知道,
以诚意行之,行之既久,自有心得,
古人云,把定方向,只管走去,莫问前程是也。
要紧!要紧!
如真要求方法,则两年来,本网所论多矣,可以参考。
但总不如自己从做中悟得。
有诚意,自有方法源源而生。
切记!切记!
——以上王教授读经回复类编增补之一
(本帖在本网与读经教育论坛http://www.wtkdujing.cn/bbs/联合发布)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9-1-7 14:13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