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舍不舍得"用分数换素质"? [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8 08:3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舍不舍得"用分数换素质"?
      郭思乐/文           (当代知名教育家,生本教育创始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
http://user.qzone.qq.com/622000354  郭思乐的博客

       现在看起来,想要通过推进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普及先进教育理念,彻底改变某些区域主导的应试教育,还需要一定时间。那么,我们来想一个办法,看能不能斯文地"逃脱",来使我们的孩子得到良好的素质发展。我们首先了解一个事实。在学生的学习成长期的阶段,即小学的1-5年级,初中的1-2年级,想要得到高端的分数,例如,85分以上的那几分,惯用的办法是考什么教什么,进而教什么学什么,这样做直奔分数,得高分的可能性大。但这仅仅是预计,实际情况是,如果大家都沿着这条路线走,学生将会越学越不喜欢学,越不会学,最后到了小学六年级和初三级的终端,考试成绩反而平庸。我们所看到的事实是,越来越多学生厌学,而且他们对教的依靠越来越严重。所以,平时的高端分数,能自然而然得到当然也好,问题是行政管理者、校长、教师和家长,受不了诱惑而去追逐之,并把整个教学模式搭上去,就如陷入沼泽。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想要让孩子们自主地、宽广地学,在非终端的学习阶段,就要暂时地不管那几分。我认为,今天,不论你是局长、校长、教师、家长,能这样想,都堪称伟大。我作短歌为他们助兴曰:
(对于教者)
           君子爱分(数),取之有道,有道有道,康庄大道。
(对于学者)
           自主思考,越学越好。基础深广,分数更高。
        有一天,一所农村实验中学校长打电话给我报告一个好消息,说是他们作为一所在镇里第4号生源(最后)的学校,现在初一全级的平均分不仅超过了全镇其他中学,而且破天荒超过了城区的中学,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消息。
      "几科?"我问。
        "五科。三科全镇第一,一科第二,一科第四。"校长答。
       "第四是哪科?"我问。
         "语文。那不奇怪,语文不是一下子上去的,要有一个过程。"对方仍然乐呵呵的。
       忽然,我觉得最后一句特别让我感动。我听到了一种对于分数的豁达。那不仅仅是一种对于教育实验的积极态度,而更是一种勇气和智慧的表现,是一种把握规律的自由。真好。对于初一的上半年的学生来说,按照现有的通常的考法,如果语文考得很高分,倒有点值得担忧。因为,它可能说明,他们是在练语文的细节,而这就意味着失去了整体,失去了阅读。你放心放胆地让学生广泛阅读,就势必要减少仔细练细节的时间和精力。"鱼与熊掌",应当爱分数,还是爱大量阅读的机会呢?这位校长选择了后者。他敢于放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抓住了根本:人的内在提升。"素质好,何愁考。"然而,在今天,在分数英雄主义盛行,行政统一考试的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能持这样的态度,是多么难能可贵。他值得我歌颂。
       另一所实验学校没有前面那所这样牛。他们做了半年生本教育实验,课上得不错,我以为到了学期末,考试成绩应当比以前好,但是,校长说: "我也这样想,但一看成绩,我明白我们还是要等待。"好极了,校长居然想出了这样的好词:等待。这说明,校长已经知道了教育规律了,他不是总是醉心于"微积分"(整天去算差几分),而是着眼于人了,在他眼中,半年下来,学生的喜爱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已经养成,课堂思维活跃,这比表面分数更可贵,这样的学生是会越来学得越好的。新年他给我短信:"改革为我校带来了一场暴风雨,清洗着我们的教育思想,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努力,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在这位校长身上,我懂得什么是男子汉的坚持和坚毅、耐性了! 他令我思绪联翩。
       我想起了俄国名将库图佐夫,当拿破仑带60万大军深入俄罗斯时,他退避之,给法军留下了一座莫斯科的空城,使入侵军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冻饿不堪,库将军然后伺机反击,使法军仅剩下6万人逃离,我想,他真能等待;
       我想起了一位教师,叶旻,他担任生本的语文,第一届上到初二,坚持用生本的办法,学生阅读量很大,语文素素养正在提高,但反映到考查,则分数不怎么样,结果没有让他在担下去。第二届,又让他从初一带起,仍然是这样,初二时考试成绩一般,但他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痴心不改,而且豪情"爆棚":"我的学生我有信心",到初三的下半年4月份,他的学生的能力果然考试表现出来,而到中考时他的班的成绩果然与另一个班并列,成为10个班的首位;
  我想起了农作物,宁可实实在在地生长,也不愿被人拔苗助长。傲骨铮铮;
        我想起我的两位同事去学车,教车的师傅说,我是教你开车的,不是教你考试的。这种宣告,对于有的人可能感到失望,但我们这两位教育学教授,却心领神会,打心眼里感谢,当他们学成之时,考试当然比人胜出一筹,他们好好地款待了师傅一顿,也是应该的呢!
       中东有个"联合国用石油换粮食"的计划,我们也用这个句型:
       "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你'用分数换素质'",你舍得吗?
       如果我是家长,我舍得。因为有无数事例,表明平时的"微积分",并不等于是终端考试的分数,更不等同于人的发展。我本人十分有幸,比通常小了三岁入学。我的小,就成为我学习成绩的挡箭牌,如果我成绩好,爸爸妈妈就说,这么小都学得好,真棒,如果成绩差了,就因为小而得到原谅。所以我得到宽松的环境来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时读了多少书,猜了多少谜语!我记得我九岁那年,在一个大人们猜谜会上猜出"许褚裸衣斗马超"是"诸"字,因为午对应的生肖是马,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我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到初三开始,成绩才一路上去。我以为,如果说我至今比较喜欢读书和思考、写文章,同当时的学习环境的涵育是分不开的。我得千百次地感谢我的父母当年对于分数的宽广胸襟。
        同样地,如果我是教师,我舍得。(为什么?)
        如果我是校长,我舍得。(为什么?)
        如果我是局长,我舍得。(为什么?)
        如果我是更上层的教育领导者,我舍得。(为什么?)
        上面这几个"舍得",其理由可以作为填空题,请有关的人自己填写。
         如果我是学生,同样舍得。正因为我的家长、老师、校长都舍得让我不追逐分数,让我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我才有所发展。
        舍得,等待,让果树生长而不是总开花给人看,直到得到它真的可以开花了才开花,让馒头有时间在不开盖的锅中得以蒸熟,让我们大家,包括学生在的成长期的教育中不在乎几分得失,"养吾浩然之气",蓄势待发,我们就能在他们的成熟期考试中,得到成绩的报偿。这一过程就像老子说的"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而我们也就表现出了教育的文明,也表现了现代教育者的气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9-1 15:12:09 | 只看该作者
真正能舍并得的,有几人呢?感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6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4 12:30 , Processed in 0.091418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