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3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民间高考方案交教育部 建议降低英语分数(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5 19:2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间高考方案交教育部 建议英语1年多次等级考
   
  □晚报记者 钱钰 报道
  昨天,一份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撰写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正式递交教育部,向政府“抛砖”。其中,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探索多元化的录取方式,将满分150分的英语分数权重降至满分80分或100分……方案中的诸多亮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不少教育界人士表示,方案中不少内容属于西方舶来品,盲目照搬当心“水土不服”,也有学生担心,“打过的补丁让衣服更重”,改革内容太复杂是否会影响可行性。
亮点一:考试科目分多种组合
  “目前,我们的考试形式太单一,为了一次集中考试,大考小考几百次,却不愿采用多次考试让学生自由选择。 ”昨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表示,他在新方案中提出,实行多轨化和分层次统一学科知识考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以及不同的学科,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他举例说,学科考试科目可分多种组合,如普通文科、普通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商科和管理类、艺术和体育类等等。每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例如语文1、语文2、语文3(1为最难)等。
  记者在方案中的 “高考科目组合示意图”中看到,研究型大学的普通文科,它的考试科目即为“语文1、英语1+社会1,数学2”;研究型大学的普通理科则为“语文2、英语1+科学1、数学1”;而地方性院校的普通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1、英语2+社会2,数学3”等。
打破全国“一张卷”模式,考生可自选考试科目和难度,熊教授认为,这一改革的意义在于避免了一张试卷考所有考生的粗陋,有利于考生扬其所长,根据自己兴趣和特长选择考试科目,有利于提高高校和学科招收人才的“精准性”。
亮点二:探索多元化录取方式
  探索多元化录取方式,新方案中提出三种模式:“全国学业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熊教授说,全国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内容以考察学生基本的分析、判断、逻辑思维等能力为主,类似于美国的SAT考试。 “学业水平测试可每年举行3次,有效期两年。 ”
  “全国学业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主要适用于985高校和211院校,针对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高校提出“全国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作为申请门槛,对达到要求的申请者进行面试,结合申请者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表现,自主录取学生。
  “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即为现行高考录取模式,不同之处是对考试进行多轨化和分层改革。这种模式适用于部分211高校和地方本科院校。考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何种层次的考试,学校也可提出考试科目与层次要求。“自主考试模式则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 ”熊教授说。
亮点三:降低英语分数权重
  方案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方案认为有必要降低英语的分数权重,改为满分100分甚至80分,恢复母语教育的核心价值。待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在6月初的统一高考中取消英语考试,实行一年多次的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保留两年。不同高校可指定所需的英语分数。据悉,早在2007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就曾撰写首份民间高考改革方案递交教育部,教育部也高调回应会充分采纳民意。熊教授表示,再次出台2009年方案向政府“抛砖”,是由于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他们想提出一份可供参考的改革文本。据透露,新方案共分三步走,完成前两个阶段大致需要1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7:15:29 | 只看该作者
甚同意降低英语分值。英语充其量不过是一门外国语而已,凭什么与中国语文占同等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16:25:17 | 只看该作者
多数人赞成降低英语考试权重

昨天,本报刊出的一则《本市民间高考改革方案昨递交教育部 建议英语一年多次等级考》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新浪网为此专门发起调查。截至今晨,约2.6万人参与此次调查,其中80.9%的网民表示,赞成降低高考英语权重,将英语从满分150分改为100分,40.7%的网民对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表示“满意”。
网友赞成降低英语权重
对于方案中的一大亮点 “降低英语权重”,引发不少网友共鸣。短短十几小时内,就有近5000位网友留言评论。其中,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赞成降低英语权重。一位山东烟台的网友现身说法,“我今年40岁,学了10多年英语,花费的精力最大,可用处却不大。我看到自己的孩子同样这样学英语,真是哭笑不得。英语没环境怎么学都没用,顶多会写不会说,而不学英语放到国外,半年就能说了。 ”
一位来自上海的网友建议,将英语作为副科或选修课内容,开低、中、高几个班,由学生自选。英语考到几级由你选,与毕业证无关。英语水平够不够用,由录用单位说了算。学校只管认真教,由学生学,水平高低由用人单位挑。一位四川网友认为,学习英语不应搞“一刀切”,建议根据不同学校、专业来确定是否学英语以及等级要求。如学中国历史、考古、中医等专业可不学或学分低点;学外贸、国际经济等专业要求高点。培养一般性人才,外语要求低点,培养国际化人才,要求高点。
当然,也有少部分网友持反对观点。他们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只有相互交流中才能发展,不会英语简直寸步难行。

局部地区已有试点

对此,方案的提出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提出 “将英语从满分150分改为100分”是经过多方面调查得出的结论,不少局部方案在局部地区已有试点。例如,目前在江苏地区的高考中,文科考生语文200分、数学160分、英语120分;理科考生语文160分、数学200分、英语120分。
为何要拿英语“开刀”,除了方案中提出的理由外,熊教授还分析说,目前,英语教学完全应试化,本身背离英语教育,不少地区学校为使学生获得英语高分,推行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学生能考出卷面的高分,但却没有实际交流能力,二是很多学生花时间在英语学习上,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少用到英语,“因此对英语的要求不能一刀切,高校可根据学科和专业对学生的不同要求,提出不同的英语水平要求。 ”

一线老师有话说

对于降低英语权重,一线英语教师也有话说,光明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赵尚华老师认为,英语教学在中学的地位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不是想变就变,“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它的应用性其实和语文差不多。 ”
不过,也有老师认为,降低英语权重具有可操作性,英语特级教师何林松老师认为,目前,不少考生参加英语考试,普遍反映阅读量太大,来不及看,“阅读理解共5篇文章,其实,没必要考这么多,在我看来,2篇就够了,其中一篇就改成英译中,最直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文章意思。 ”在书面表达中,中翻英也可取消,写一篇作文就够了,这样一算至少可减少30到40分! ”但何老师强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分值,而在于如何调整试卷的结构,更集中地考察学生能力。他还建议,将口试成绩纳入高考总分,改变哑巴英语的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17 16:54:3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降低英语权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2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7:18 , Processed in 0.18994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