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被很多论坛都转载了,而且原作者是很乐意被大家转载的,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日本。不管你喜欢它也好,讨厌它也好,但是,了解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日本是很重要的。至少我觉得这篇文章很不错,所以也转载过来了。
作者LordAllen
原帖:
在发帖之前,首先要感谢我的女朋友桃子和她的爸爸土屋裕信,妈妈土屋啓子,姥姥细川文子,妹妹土屋怜子,妹妹的男朋友Mito Yuki,姐姐土屋羊子,姐姐的男朋友佐腾雄一和其他家人还有所有在路上帮助过我的人们。没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就不会有我这次完美的日本之行。还有我的姐姐,没有你经济上的援助也不可能有我这一次的顺利出行。
日本之行1
说明
有的中国人不喜欢日本,有的中国人喜欢日本。不管喜不喜欢,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人对日本有着特殊的兴趣。既然有兴趣的话还是不妨先了解一下再决定喜欢不喜欢吧。
因为我很清楚的知道,虽然很多中国人对日本很感兴趣,但是对日本和日本人确知之甚少。大多数甚至都没有和一个日本人面对面的聊过天。而绝大多数关于日本的信息都在揉进了感情色彩之后变的和实事有很大的出入。
而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希望能介绍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日本。从各个方面来分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当然了,里面肯定也会包括我很多个人的评论。但是这些评论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因为我自认为比绝大多数中国人要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的女朋友是曾在北京留学的日本人,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对中国有着很深的了解。最近我自己也去日本进行了为期18天的考察(旅游),在此期间认真的观察日本了的方方面面。
作者照片及介绍:
我在京都哲之路
并且,我相信我儿时在美国,现在在英国的西方留学背景也能够帮助我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更好的认识这个国家吧。
所以如果你视日本为友,就把我当作你的导游,预览日本;如果视日本为敌,那就把我当作你的间谍,知己知彼。
![]()
因为日本有80%的地方是山区,平原狭小,这就形成了日本特殊的城市分布。几个大城市挤在一起。比如关东平原上的东京,横滨,川琦和千叶形成的关东工业区,大阪平原上的大阪,神户和京都组成的关西工业区。这样的特殊位置就使得我在短短的18天里并不紧张得体验了大阪,神户,京都,奈良,滋贺,东京和千叶这些日本最重要的城市。
![]()
因为日本只得记录和纪念的东西太多,同时我也特别喜欢拍照片,所以在这18天里面,一共照了1743张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我在日本看到的方方面面,每一处有特点的地方,每一处美丽的景色,每一件让我有感触的事情,甚至吃过的每一道菜我都没有放过。。。。。甚至还包括了很多街头style的偷拍。
目的就是希望能通过我的照片和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个真正的日本,了解真正的日本人。
所以,当我在拍照片的时候,尽可能的保持全面和客观。既包括优点,也包括了缺点;既有我喜欢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欢的地方。
当然了,我也仅仅在日本待了18天,而且接触的日本人也比较有限,所以在了解各个阶层的日本人的想法上面肯定还有着很多局限性,所以在日期间尽可能的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等等的各种媒体来弥补这个方面的缺陷。
第一章 时尚日本
1. 昂贵的美丽
要是说这次在日本拍照片最失败的反面可能就是这一块了,以前看别人在街头的偷拍时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的困难。但是真到自己去做的时候才发现是多么的不容易。
本次偷拍最大的遗憾:就是背对着镜头的这个女的。我就奇怪了这样的美女为什么还在这里做店员。
首先就是脸皮不够厚。当着人家面拍人家,又怕被人家发现,好在后来脸皮好歹变厚了一点。
偷拍被发现了......
![]()
其次就是人走的太快。因为我的设备实在不怎么样(佳能S50,拍一张照片要对很长时间的焦,而且动态功能很差)所以很多次迎面走来了一个值得拍的,刚准备好,人就已经和我擦肩而过。即使拍到了,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照片里拍出来效果的和我真实看到的相差太远。不过基本上把日本的各种有特点的style都涵盖了进去。总算是有点参考价值吧。
其实绝大部分中国人对日本Style有很大的误解,觉得日本Style就是那种不顾美感而刻意求异的Mix & Match,要是这样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像这样穿的怪模怪样的人很少:
![]()
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概括日本的Style, 那就是“牛”! 我第一天到大阪的市中心梅田的时候完完全全的看傻了。(可能换一个人不会这样吧,因为我个人对style很感情趣)大街上的型男靓女穿的即得体,又好看,而且很多人的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是建立在美感的基础之上的。
日本人穿衣服特别讲究T.P.O。就是Time,Place, Occasion.(时间,地点,场合)。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小孩也不历外。
![]()
大家穿的衣服都很合身,不像英国这样松松挎挎的。特别是日本的女人,太漂亮了。我自认为见过很多美女,但是来到这里时候才发现以前的我真是井底之蛙。不过好在我女朋友知道我只是对style感兴趣,要是没有她的理解,也就没有我这些偷拍的照片了。
这是在原宿地铁站出口处资生堂的广告。
![]()
Dior的店员,相当有型。可惜只拍到了背面。但是注意看他衣服优良贴身的剪裁,在英国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衣服。
![]()
这样的style应该算是日本女性style的主流之一,可惜拍的效果太差。
![]()
当然了,这让人震撼的美丽是昂贵的。
我去日本之前在英国参加过一个介绍日本的Seminar,当时那个主讲说日本有76%的女性拥有至少一件LV的东西。后来自己在网上查资料的结果是。
1。2005全球奢侈品市场份额,日本41%,美国17%,全部欧洲国家16%,中国12%。
(资料来源,英国权威数据公司Ernst & Young的名为China: The New Lap of Luxury的调查报告。地址
y_Eng%20(Final).pdf)。
2.在东京的20岁女孩,92%拥有LV, 92%拥有Gucci,58%拥有Prada, 52%拥有Chanel, 44%拥有Christian Dior.
(资料来源:日本外贸组织官方网站)
随便在大街上走一走,就能可以明白这些统计数据的含义。
![]()
不止是那些看起来时尚的男女们,很多毫不出众的日本人背的包都非常出众。在一般人看来,如果你花这么多钱去买一个包的话就应该为了和出众,为了和别人不一样。但是在日本,你花这么多钱买的东西大街上到处都是......那买了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为了和别人一样吗?
![]()
大阪难波地铁站旁边的LV店。像不像超市?
![]()
![]()
要是不告诉你这个书包是Hermes的你会觉得它多少钱?
我女朋友有一个Hermes的包,差不多二十万日元(合1000磅,14000人民币)(1英磅=200日元=14人民币)结果我在大街上一看,到处都是......
就是这个包:
![]()
当然了他们也绝对不止是在包包上花钱,只不过那些名牌的衣服和鞋子不像皮包一样容易辨认而已。但是看看他们身上衣服的质地和剪彩就明白价格不斐。
不要以为日本人超级有钱,日本人有钱是不错。但是不见得就比欧洲强。一般打工的工资每个小时也就是800(4磅,64人民币)日元到1000(5磅,70人民币)日元不等,比英国还稍微低一点。而且就是是大学毕业再不错的公司找到了正式的工作之后的工资也不是特别高,一般第一年也就是在三百万日元左右(15000磅,210,000人民币),很少有四百万以上(20000磅,280,000人民币)的。而在英国只要是大学毕业后的正式工作很少有在两万磅以下的。而且我们学法律的第一年trainee一般都有3万(600万日元,420,000人民币)。而且,在日本的名牌一般都比欧洲的贵(看各国的消费税)。所以,大部分年轻的日本人买名牌绝对不算轻松。由此可见他们对名牌的最求是多么的狂热。
为了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不少人。桃子说她们买名牌也是为了出众(买新的),但是这个答案并不能令我满意,反正你买了新的之后马上又会是满街都是。还是之前我的另一个日本朋友给我的答案我觉得比较深刻。 ————因为日本人对自己本身缺乏自信。 如果对自己本人有自信的话是不用依靠名牌来提升自己的魅力的。而没自信的直接产物就是爱慕虚荣。
而且从他们选择的牌子上更可以看的出来这一点。第一名LV名气最大, 而且标志性强,一看就明白。第二名Gucci,也是因为标志性强。第三名Hermes,因为最贵。(这个名次是我自己在观察的感觉)。其实这并不奇怪,在每一个国家基本上都是LV第一, Gucci第二。但是我看到的LV要比起他的品牌要多的多的多。不单是包,车也是一样,最受欢迎的进口车―奔驰,其它的同档次的品牌(Audi, BMW, Jag,)加起来可能还没有奔驰多。(我对车也特别感兴趣,以后有车的专辑)。
其实不止是日本人,亚洲人都有这个共性,我们中国人也一样。只不过是一个普通日本学生打一个月的工可以卖一个LV的包;一个普通的中国学生打一个月的工连一个精仿都买不起。
我刚开始很奇怪,日本这么发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先进国家,为什么日本人还会没自信呢?
据桃子说,日本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而且每一个日本人都知道日本的传统文化都是从中国来的(包括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并且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保留要比中国好的多。所以大部分日本人都有着谦虚的美德,而很多时候谦虚的副产品的就是缺乏自信。所以总的来说日本人比中国人更没自信。桃子就很羡慕中国人的自信。。。。。。。。这一点让我啼笑皆非。
其实我并不同意她的看法,真正自信的人肯定是谦虚的。这句话反过来说就不对了。总的来说日本人虽然没什么自信,但是的确谦虚。这个就以后再细说了,现在说多了就扯远了。
我并不觉的中国人比日本人有自信多少。真正有自信的是西方人。而在我看来这跟东西方的教育的差别有着直接的关系。
真正的自信都是有来源的。这一点在全世界都一样。
在东方,大家重视的方面都很类似。无非是长得好不好看;有没有钱;上学时候成绩好不好;上班的时候工作做的出不出色;顶多再加上一个有没有什么特长,而且,还必须是主流的,如男生的足球,篮球,女生的钢琴,舞蹈等等。所以大家都就看着么几项,竞争者么激烈,能够出类拔萃的人又能有几个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从小在“我不如别人的”的想法中成长的人又能有多自信呢? 而且在日本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中国的教育是从来不重视对自信心的保护和培养的。
但是在西方就不一样。我小时候在美国上过学,他们这方面的留给我得印象很深。你成绩不行,体育好也可以;篮球不好,冰球好也可以;体育和成绩都不好,朋友多也可以。。。反正你随便在哪一个方面有特长老师和家长就重视你这一点长处从而加以鼓励和培养。我想大部分人总能够找出一点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吧。而且,对于那些打击别人自信的行为学校是禁止的。记得有一次考试考完后我问一个同学他的分数。这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吧?你知道他对我说什么吗?他说“你在这样我就告校长。”
当然了除了缺乏自信之外,日本人超级臭美也是原因之一吧。我的很多日本朋友都说日本应该是世界上最臭美的国家。其实这句话是我女朋友的原话。不但但是给自己臭美,可以说日本人的“臭美”表现在了每一个方面。从食品到建筑,什么东西都很“臭美”。当然这就不是本章的内容了。
日本人对名牌的疯狂追求和他们强大的经济实力也就造就了日本那多如牛毛而且雄伟壮观的名牌店。在日本的头几天我和桃子去逛神户的一个高档商业区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大概三四层楼高的LV店,觉得很大(至少比现在北京国贸的LV旗舰店大一倍)。
神户店。够大了吧!
![]()
但是桃子说“这样的是一般的,你去东京看看就明白了。”后来我到了东京原宿(Hirajuku, 注:日文里R发L的音,所以应该读hi/la/ju/ku)就真的明白了——七八层楼高的LV。据说银座店比这个还大。而且,在同一条街上,巨型的名牌店一个挨着一个,真是气势恢宏。
和原宿店比起来,神户店真的不算什么:
![]()
Emporio Armani
![]()
这个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Dior店,开业的时候Paris Hilton, Beyonce这样的重量级人物都来捧场。这家店在晚上的时候就像一个巨大的水晶三棱柱,绝对是原宿街头最吸引眼球的地方。
![]()
Polo Ralph Lauren
![]()
Polo的标志的由来。
![]()
我想这就应该也算是世界上最大的TODS了。
![]()
记得我以前去伦敦Harrods(Harrods全英国公认最高档的商场,不过好像中国人一般比较喜欢去Selfridges & Co)的时候觉得Harrods挺吊,到了日本之后就发现,随便找一个商场就比Harrods强。
London Harrods
![]()
Daimaru日本到处都是的连锁商场,很有历史。这一家在神户。
![]()
Daimaru内部一脚。Tiffany & Co 加上Pucci。
![]()
大阪的一家商场,忘了叫什么了。
![]()
我在日本最喜欢的一家商场
原宿 OMOTE SANDO HILLS
![]()
在地上的部分很小,内容都在地下。
![]()
第一辑发表以后受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说实话,做这样的帖子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因为照片和思绪都太多太杂。把他们整理成一个有条理的游记要花大量的时间。但是看到了大家的鼓励我真是特别欣慰。
我这个帖子的名字叫《1743张照片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 这个1743张照片是说我在日本照了1743张照片,当然不会把他们都贴出来。只是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照片来作为我的论据。
我花这么大的精力来做这个帖子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想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一个真正的日本。所以十分欢迎大家在其他的论坛上面转载。如果有朋友喜欢这个帖子有意转载的话。只要点击下面的引用就可以复制里面的全部内容了。
因为这个系列所包含的内容很广,从时尚到美食,从商业到社会。所以有时候我除了发到旅游摄影版之外还会发到别的板块上去,比如说这次的时尚日本我就发到了时尚版。以后其他内容的部分也会发到相关板块。当然每一贴都会在旅游摄影版上面出现。
下面是对几个回帖的回答:
genieface:
楼主写的很棒.
关于消费方面,收入与伦敦相差不远,提到自信和虚荣也应该是其中因素,但是东京的消费观念应该与其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又提到伦敦Harrods(Harrods全英国公认最高档的商场,不过好像中国人一般比较喜欢去Selfridges & Co)的时候觉得Harrods挺吊,到了日本之后就发现,随便找一个商场就比Harrods强。。。。。。。。。。。
个人去了几次HARRODS,往来的英国老爷爷老奶奶更多.后起的SELFRIDGES&CO更适合年轻人.提到HARRODS和日本商场,就好比如伦敦的地铁和东京的地铁,伦敦开始浩荡工程的时候,相信东京才掌握了"地铁"二字的新名词.觉得没有什么好比较的.
A: 我同意你的看法,说得有道理,谢谢指正。
-----------------------------------------------------------------------------------------------------------------------------------------------
nageda:
日本女生80%以上都援交过吧~~不辛苦而且赚钱还比较容易,所以才有钱买名牌吧,出了国也一样,这里按摩院的广告到处都是什么清纯日本妹
A :援助交际的确是不少,而且方式多多,十分方便。
这是一家电话吧。电话吧里面都是一个个的小房间,每个房间里面有一部电话。男人就付钱进去。进去干什么呢?等着。等着女生打电话进来。女生是怎么知道要往这里打电话的呢?
![]()
在街上,就有人向女生发这样的餐巾纸或者是吸油纸的广告。图上面只有那个黄色的吸油纸上面是这类的广告。如果女生想挣外快了,就打这个电话。电话就会被接到电话吧的某个顾客的房间里去。然后其它的事情,电话吧就不管了......而且这还只是非职业的,职业的可以去职业按摩院。
![]()
这是一本按摩院的广告中的一页。在日本这样的按摩院有很多。而且十分欢迎女学生。在这种按摩院工作的日薪一般在3万日元以上(150磅, 2100人民币)。月薪80万日元(4000磅,54,000人民币)以上。
![]()
但是这在日本也绝对不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日本虽然开放,但是也没有到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地步。所以干这种事的女生在人数上来说虽然很多。但是要说比例,8%都没有。
那些物欲强烈却没有钱的女生大多还是以自己打工或者让想方设法的让男朋友给自己买为主要手段。
二 美丽有因
因为家境一般,而且谈像我这样的国际恋爱花费巨大。所以我不得不特别节省,尤其是在衣服这种非必须品上面。所以买衣服一般都去2手店。就算买新衣也只会去H&M这样最便宜的牌子,而且一般还是只买打折的。
外套7磅(98人民币)购于二手店,马甲4磅(56人民币)购于二手店,裤子150人民币。
![]()
所以这次去日本之前我跟本就没有购物的打算,所以基本上除了一张上限为350磅(4900人民币,70,000日元)的信用卡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带什么钱。(在中国我花钱,在日本她花钱。所以这次的吃,住,行,玩我都没花钱)可是我到了日本以后就后悔了,因为值得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你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吗?
东京原宿的一家专门买牛仔裤的店。不好意思,名字没记住......
![]()
于是我那沉睡了多年的购物欲终于被唤醒了。而唤醒我购物欲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因为衣服确实好看。由于日本人那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这里便成为了世界各大各小品牌的必争之地。桃子就跟我说过: 你在意大利能找到最新最全的Gucci,在法国能找到最新最全的LV, 在英国能找到最新最全的Burberry,但是所有牌子最新最全的东西你都能在日本找到。
Emporio Armani
![]()
Channel
![]()
Dolce & Gabbana
![]()
Hermes
![]()
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日本人很喜欢修身的衣服,所以在这里买的衣服大都建材良好,适合东方人的身材。
随处可见这样年轻的上班族。虽然身材不一定都那么好,但是优良的剪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
![]()
这里的Tommy和英国的Tommy不一样,这里的Levis和英国的Levis不一样。。。。。。。。基本上只要到了日本的东西,就一定要为了迎合这个高标准的市场作改进。当然了,跟中国的也不一样。感觉真是看到什么想买什么。
在大阪梅田的一家Tommy Hilfiger店,注意看这两套衣服的剪裁。国内的Tommy一般都只买休闲的,根本就不卖Fashion的。
![]()
昨天我在网上查到的资料也证实了我这一观点。“Foreign luxury retailers also have established R&D facilities to refine their products to meet Japanese consumer standards,”
(国外的奢侈品制造商们也专门(在日本)成立了R&D机构来完善他们的产品从而来达到日本的消费者标准。)
Major Foreign-owned Companies in Japan
Company Name Establishment
Alfred Dunhill Japan 1976
Zegna Japan 1977
Brooks Brothers Japan 1979
LVJ Group 1981
Gianni Versace Japan 1981
Georgio Armani Japan 1987
所以有些欧洲名牌的有些产品是他们的日本分公司做出来然后再卖到世界各地的。比如说LV日本系列。
如下图左手边的那个,只在亚洲有卖,欧洲没有。
![]()
当然了,也有很多是不卖到别的地方的。
(资料来源:日本外贸组织官方网站)
同时还有大量的日本国内的品牌,衣服相当有特点,而且质地良好。很奇怪的一件事就是我在日本逛了这么多地方。竟然没有看到风靡欧美的日本品牌Evisu的专卖店。而且在大街上好像也只见过一次。然后问了才知道,原来这个牌子在日本并不是那么的受欢迎......其实想一想也不难理解,有这么多的个性选择。何必要花那么多钱去买一个那么“普通”的牌子呢?
神户三宫的一条商业街,年轻人喜欢去的地方。
![]()
这条街里面的店。其实这里的感觉有点像北京西单商场楼上。。。。东西就不一样了。这里买的大都是日本的本土品牌,或者是像Puma, Kangol这样年轻人喜欢的牌子。不过也偶尔也会看到Hermes之类的东西。
![]()
之前看到有人问这种衣服,我就是在这条街上看到的。比这件好看的有很多。当时还试了,效果很不错,很收身。可惜就是对我来说太贵了。我记得好像是三万多日元吧。(150磅以上,两千多人民币)
在日本没钱,就跟一桌山珍海味摆一个饿极了的人面前,但是因为手脚被绑住了,只能看不能吃的感觉没什么区别。哦,对了,还能闻香味。
这第二个原因嘛,就是在日本我的灵感和好胜心被大街上的型男靓女们充分激发了。
如果你要我说日本人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什么。那我肯定会告诉你是他们的“拿来主义”。
鲁迅先生早年曾留学日本,不知道他所说的拿来主义是不是跟日本人学的。日本的拿来主义可是有历史的。
从1400 多年前的圣德太子开始,日本就5次派出遣隋使,到中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据我女朋友说,就连日本那出名的武士道精神也是跟中国学的。而明治天皇的明治维新更是把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我记得当时看Last Samurai(最后的武士)的时候,对一句台词的印象特别深。大概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天皇对所有外国的东西都很感兴趣,请来了德国的工程师,荷兰的建筑师。。。。。。。当然,还有美国来的勇士”。虽然是电影,但也的确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的日本队国外先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如饥似渴。被中国人所熟知的伊藤博文早年间就曾赴英学习先进的海军技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日本的国力开始腾飞。
不过我还是觉得二战战后的日本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战后日本便对美国奉若神明,活像美国在亚洲的一条忠心的哈巴狗。把崇洋媚外这四个字用在当时的日本人身上号不过分。他们就是这样“崇洋媚外”的像美国学习各种有价值的东西。
但是你想过没有,这“崇洋媚外”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阿!
想想吧,美国在日本的头上扔了两颗原子弹阿! 多少无辜的平民百姓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所吞噬。你说这些死者的兄弟姐妹,他们的子孙后代有没有理由仇视美国?有没有理由反美?有没有理由抵制美货?
难道你能说没有?!
但是他们就有勇气来正视自己的失败,不说美国使用原子弹这种卑鄙下流没有人性的手段来赢得战争;他们就有智慧来抚平自己心中的愁恨,不去烧美国国旗,砸美国车,打美国人,抵制美货;他们就有能力去地下自己那曾经高昂的头颅,不去指责美国没有历史,变态,文化堕落。
如果卧薪尝胆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话,那么日本人也把这一点学的很好。
如果只是是单单只向国外学习的话,日本也绝对不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他们是学东西,不是抄东西。把本质和精髓学到了之后更会加以改进,加入自己的元素,从而变成适合自己的东西,这样以来,适合他们的东西就变成了他们的东西。这一点从他们的style上面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很喜欢的这个男生的style, 很男人的感觉,而且很有特点。
![]()
很有日本特色的女生。
![]()
而且,他们并不是说学来了别人的东西就把自己原有的丢在一边。对自己的传统也十分珍视。比如说——和服(日文叫着物读Kimono)。
以前认识桃子之前一直以为日本人只有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的时候才会穿和服。正是她的出现纠正了我这一错误观点——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就穿的和服。而我见到她的地方是在北京Propaganda(北京五道口的一家Club)。
地铁上穿和服的老太太。在日本经常能在大街上看到穿和服的人,但是以中老年人为主。
![]()
但是现在和服在年轻人里也开始流行起来,特别是在京都。能看到很多穿和服的男男女女。
京都大街上一个穿和服的少妇和一个老头走在一起。
![]()
和服也分很多种,有正式场合穿的,也有平时休闲穿的。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面料,颜色,以及“腰带”。平时穿的和服一般都是用布做的。颜色单一,就算有点缀也很简单。
我的一个朋友,她身上穿的和服就是典型的休闲和服。而且注意看她的腰带,很简单。
![]()
正式的和服面料光鲜,而且大多色彩绚丽。
我女朋友的妹妹成人式的时候拍得照片。(不是我拍的)还是注意看她的腰带,看出来了有几层吗?因为没问她就把她照片发上来了(问她她肯定不同意),所以还是把脸遮起来吧......
![]()
再从后面看看,复杂吧!一般穿这种正式的和服要3个小时,而且一定要别人帮忙。我女朋友成人式的时候3点钟就起来穿衣服。而且这种正式的和服很贵。我女朋友说这一套衣服大概要50000人民币。
![]()
和服除了外衣本身之外还常常和外袍一起穿。
一般的外袍。
![]()
我们学校国际文化节的时候Japanese Society时装表演时穿的衣服。她身上穿的这件外袍就是冬天结婚的时候穿的,是棉袍。
![]()
不要以为只有女人才可以穿和服,其实男人也穿和服。而我去京都(日本的古都,拥有中多的寺庙和神社以及皇宫,是和东京并列的日本旅行的必到之处)玩的时候,受到那里气氛的感染,决定自己也要来一套行头,以便更好的融入这座历史名城。
就像我前面说的,和服一般特别贵。就连租一套也不便宜。
上面可是明码标价,和服8400(42磅,588人民币)。
![]()
怎么办呢?好在我又找到了我熟悉的二手店。在日本二手的和服要比新的便宜的多。我买的这一套:和服,外袍,腰带加上鞋子一共只要5800(29磅,401人民币)。比租一套还便宜不少。等回家我女朋友的爸爸看了这套和服的时候说这一套新的可能要几十万(1000磅以上,15000人民币以上)。
![]()
穿着和服的确更有京都的感觉,但是真不舒服,特别是脚。草鞋穿的真难受。
我最开始的时候还没有买袜子,结果走在街上冷死。不得不去买袜子。买男式袜子的店还真不好找。最后还是在一个制和服的裁缝店才找到的。店主是一位老太太。当她知道我是中国人的时候便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折扣,而且还送了我一个挂外袍的钩子。当时她对我说了一句话“你穿和服比日本人穿的都好看,所以这个钩子是送给你的纪念。我们日本对中国人其实是很热情的。所以请不要对我们这样,好吗。”
![]()
是胸前这个青色的钩子,据说也很贵。
恩,回头看看发现刚才有点发散的过头了。
正是因为他们的“拿来主义”和“捡了芝麻不丢西瓜主义”才有了这么多让我自愧弗如的Style; 这么多能够激发我灵感Style。如果我们中国的“卧薪尝胆”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日本人偷走了的话,我愿意做我们中国人的侠盗,把它偷回来还给每一个失去它中国人。。。。。。。
我们家Honey桃子在她们大学(神户松蔭女子大学)毕业晚宴上穿旗袍出席。想想,在自己大学毕业晚宴上穿旗袍的意义大呢,还是在日本的和服之乡京都旅游的时候穿和服的意义大呢?
![]()
我女朋友房间墙上挂的中国国旗。
![]()
Nageda:
竟然那么认真的回贴,先感动一下~~然后接着问,日本鸭店是不是还挺popular的,而且有些男生外型比明星还出色,因为朋友告诉我说,经过某条街的时候,如果是单独的女性,他们会上去攀谈。就算有人被女人包下,那女人也觉得挺自豪的,因为显示她们有钱,而且男生又帅
对于鸭店怎么样我还真不知道。我在日本唯一一次接触到有关鸭的信息是我在东京的时候。当时我,我女朋友,她妹妹,和她妹妹的男朋友在东京中心区闲逛。结果我看到了一个这个:
![]()
我是大车迷,当然不放过。车里面座的是一个30岁左右的大帅哥。当时我女朋友告诉我他可能是一个鸭子。因为在日本大部分开法拉利的年轻帅哥都是鸭子......这就是我对日本鸭的唯一了解......
GEN-KEYIKO:
没看错的话,应该是大阪站旁边的SONY PLAZA吧!!!
LZ大阪去了很多地方哦
支持,支持
A : 呵呵,当然去了大阪很多地方了,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大阪,我女朋友是大阪人嘛,我最喜欢大阪人了,超级搞笑(我女朋友就是我见过最搞笑人)。不过很可惜没去American mura。
-----------------------------------------------------------------------------------------------------------------------------------------------
Pucao 0955:
这个时候看到这个帖子终于觉得自己被拯救了。
今天看了一篇中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说中国人的帖子,心里挺难受的。日本人说中国人自己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昧地哈日哈韩哈西方。说我们自己根本不理解孔孟不了解历史,说我们中国人窝里斗不团结。心里真的挺难受的,说的都是事实呢。
我是在英国学电视节目研究的,最近突然迷上了日本节目,于是疯看了好多。然后发现里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说都说不完呢。不说节目的点子啊经费啊什么的,就光是剪辑、机位、镜头推进的手法,那一连串的闪光点,我简直一边看一边拍手称赞啊!真是比国内的节目强的太多了。于是就想好好学多学使劲学把他们的东西都学到!(那我还来英国学什么劲......汗......其实英国的节目由于文化有差异,体会确实没有日本的那么深。我再汗自己一次。。。)
所以我现在在疯狂学日语,想多了解他们的东西。
但是今天看到那个说我们不保护自己文化的帖子时,深深地被刺伤了。是啊,我也没有好好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呢。我也在疯狂“哈”人家的东西......一瞬间,自己像迷失了方向一般不知所措。
好在一夜不睡的清晨时分看到了这个帖子,像是一盏灯,虽然不像灯塔般指明准确的方向,但是我被拯救了。怎么说呢,就好像溺水喘不过气时有人扔来个救生圈。尽管还在水里颠簸,但是沉不下去了。
我再次回到正常的道路上。
再次明白我学习人家的文化、语言、精华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国家。为这,我愿意像我们曾经的敌人低头,不管别人怎么想我的。我要把人家的先进之处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嗯,就这样。
谢谢你发这个帖子。我会每天过来看更新的。加油!
A: 我倒是觉得你把我拯救了。我就是一直在等待着这样的话。终于等到了,谢谢你。还有阿,我对媒体很感兴趣阿,以后有问题还有多像你请教阿。
-----------------------------------------------------------------------------------------------------------------------------------------------
ladypink:
继续支持一下。你小时在美国,长大在英国,中文还这么好。让我汗颜。出国太久, 会说中文的朋友和我在一起也都说英文,我现在中文说话都不流利了。你中文这么好的秘诀是什么?告诉我。
A: 一,中文比我好的人有的是。我觉得我现在的水平还只停留在能把东西说清楚,仅此而已。
二,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国内读的,而且我高中的时候运气很好,碰到了一个特别好的语文老师,虽然她只教了我一年。
三,我是学法律的人,所以很重视语言的条理和准确性,不论中文还是英文。
-----------------------------------------------------------------------------------------------------------------------------------------------
Odbo:
真不好意思,还是引一下,多说两句关于日本人这个礼貌问题.
真的,他们的"礼貌"都是装出来的.
真不是骗人,已经不止一次,我们接待过的日本人,在饭桌上,脸对脸时候笑呵呵说中国菜好吃好吃,然后吃完一出门就说中国人的菜很脏,说我们的火锅脏,难以下咽什么的.真的,真不是一次了.
因为我们对与他们,永远是外国人,而他们内心永远记得自己是在与外国人交往,所以根本不会露真心.
不过后来看多了也就习惯了.琢磨着也许就是日本拧吧的原因,为人处世,永远带层面具.
A:设想一个这样的情景。你到印度去访问,印度人请你吃饭,但是饭很难吃,而且很脏。你会对热情招待你的印度人说什么?然后你吃完这顿饭后在回家的路上和你同行的中国同伴谈起这顿饭的质量的时候你会说什么?
三 体验上帝
上次说了两个理由,我想 第三个理由很多人猜也能猜的到。那就是几乎做到了极致的服务。当然了,在这一辑里面我只谈和时尚有关的服务。
服务是由店员来完成的,所以在谈店员的服务之前,我不能不先说说店员。
因为日本最有型的一群人,就是服装店里的店员。
你看到他们就自然而然的会对在他们店里的衣服有信心。达到了这个效果,他们就不只是店员了,更是model。
也许他们的条件不一定都如模特般的出色。但是不知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店,还是店改变了他们,他们就是那么的适合那家店的气质。
神户三宫的一家商场里面的一家女装店。我很喜欢这种style,野性加性感。可惜这套衣服的精髓在正面。没办法,冲进店里去拍店员要走比在路上拍行人对脸皮的要求高的多。
![]()
也是在神户三宫的同一家商场。也不是我想拍他的脸,拿起照相机时他正在叠衣服。这个画面正好是他抬起头的一瞬间。
![]()
Dio Dior的店员,当时看到他时他正在用手机给自己的店面拍照。本想来个黄雀在后,抢一张正面。可惜我的黄雀太慢,等准备好下嘴的时候螳螂已经转身了。
又是这张...
![]()
哦,对了,忘了说这家店位于大阪梅田Hep Five一楼。对于Hep Five这家店我不得不多提两句。她是我见过的最有型的商场。
里面的工作人员。Information?
![]()
内部的巨型鲸鱼。准确的说是一比一的抹香鲸模型。悬挂在商场的内部,作为该商场的震场之宝。
![]()
这张是从上面拍得全景。
![]()
另一个大特点——顶部的摩天轮。虽然没有London Eye那么大,但106米的高度所带来的宽阔视野绝对是London Eye所望尘莫及的。这样的设计出现在日本才是最合情合理的吧。因为可能全世界属他们最清楚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的上才看得最远的道理。
(因为在日本的时候的时候最常去的就是这个地方,所以每次都想以后还有机会的,以后还有机会的......结果到现在也没自己拍到她的全景,也就只好暂时在网上找一张代替了。)
![]()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个人意见,这里可能就是全世界型男靓女密度最高的地方。无论你是男是女, 买杯可乐坐在门口坐一天绝对不会嫌闷。
恩,说道这里不得不提到我这次拍偷拍的两大遗憾。
一个是大阪梅田的一家西装定制店的一个店员。太有型了!我至今都记得他那挺拔的鼻梁和锐利的眼神所带给我的震撼。也正是因为这久久不能平息的震撼,我根本就没有勇气去抬起拿着照相机的右手。
另一个正在做最后开业准备的时尚商店的店主。当时,她正在和另一个店员一起搬一件家具。隔街相望,黑的主色调和红的高跟鞋把她那高挑的身材和无双的气质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她肯定是店主!
在那一瞬间,我甚至忘了我当时是在跟我女朋友的妈妈和姥姥走在一起。如果我会说日语,我就可以解释准备做的奇怪行为。然后就马上深处我那三倍变焦的镜头,把那副街头移动的风景定格下来。可惜我不会。女朋友家人对我的印象当然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