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8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地震之后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摘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4 10:3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地震有关的直接卫生问题

从理论上讲,地震发生后一个星期,外科手术和一般医疗需求通常会恢复正常。可能会发生因次生灾害造成的求助患者和伤员陆续送来的情况。目前掌握的有关因地震造成的受伤类型的信息很少,但不管伤亡人数多少,受伤的类型大部分是划伤和瘀伤,一小部分人单纯骨折,而少数人发生严重的多发性骨折或需要手术和其他急救治疗的内伤,这些人在事件发生后的前24小时需要医疗服务。伤员一般会在地震发生后3-5天内不断被送到医疗机构,而此后,逐步恢复至正常。伤员就诊可能会出现两波高峰,其一是直接来自就近的地震灾区,其二比较偏远的地震灾区运送来的伤员。

自然灾害之后疾病流行的风险

自然灾害不会给受影响区域带来之前并不存在的疾病。而且,地震之后,尽管零星病例的发病率升高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是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情况不会出现。地震之后疾病流行的风险因素主要是饮用水的卫生基础设施受到破坏,公共卫生服务中断(如:儿童接种疫苗)、病媒生物(如蚊子和啮齿动物)的常规控制中断等。一般的公共卫生措施与加强的疾病监控系统相结合,即足以预防和控制易流行疾病的传播。

灾难发生后遇难者尸体的管理

与自然灾害有关的最常见的流言之一是,尸体是导致流行性疾病的原因,即这些尸体如果不立即掩埋或焚烧的话,将会构成一种流行危害。事实上,与死者尸体有关的健康危害是可以忽略的。当尸体接触到水源系统并传播肠胃炎时,污染可能会在极为有限的病例中发生。相反,对幸存者实施的卫生措施和水质控制对于控制霍乱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蚊子传播的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与尸体的存在性是不相干的。尸体与流行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科学论证,亦未见诸报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16:55 , Processed in 0.07910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