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91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个优秀的家长胜过一打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5 15:4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照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研究,社会上杰出人才都是可以训练出来,跟天赋的多少关系不大。但并不是说,天赋一无是处,举例来说,乔丹如果不怎么卖力训练,可能篮球水平比普通人要好许多,但他绝对不可能成为乔丹。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精英人才的关键是一个不错的条件加上更为重要的训练。

训练这个词也可以用教育来替换。这种训练需要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是明确的目标,第二是及时的反馈,第三是对训练技巧的重视。

我接触过为数不少高考成功的名牌大学学生,进大学后变得很平庸,工作后更加平庸,原因在于教育的缺位。

在中学时,这类学生往往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再加上他们良好的智力和情商条件,便得以在高考这个领域中成为杰出人才。具体说来,其一,他们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大的来说就是高考,小的来说就是各个具体的科目,语数外诸如此类,每个科目还有具体的大纲,还有标准答案。其二,他们的学习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如果学校里有非常出色的教师,他们可以取地利之便,如果教师不够好也没有关系。因为可以通过大量参考书,习题解答等间接得到名师的指点。这样,一个题目做错,他便能立刻知道错在何处,及时作出更正。其三,由于高考具有重复性,前人有大量经验可以参考,老师往往也有很多带班的经验。因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走弯路,容易做到学习得法。

但是,进了大学,这三方面的有利条件都不具备了。首先,明确的目标不见了,其次,老师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少有直接的指导,而很多理论没有标准答案,看了不少也不知道对错如何。这样,及时的反馈便不再可能。第三,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前面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训练技巧也就无从谈起。

可以看出,同样的天赋条件。通过三阶段的良好训练可以发掘其潜力,让其成为杰出人才;但是,缺乏三个阶段的良好训练,此人立刻变成庸才。

这个话题可以展开很多,但这里是谈儿童教育的问题,就说说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起的作用。

家长想想,在儿童教育方面,要想让孩子取得一些既定的学业目标,谁能够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呢?

明确的目标?及时的反馈?对训练技巧的重视?

只有家长。

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学这学那,琴棋书画,英语体育诸如此类,基本上一事无成,原因就在于那些培训班不过是走走过场,以赚钱为目的而已。目标可能是明确的,但是及时反馈往往是不可能的,这些老师的水平姑且不论,且说这一个小时几十,上百块钱的学费,哪个家长舍得让孩子随时随地得到老师的指点呢?至于训练是否得法,很多老师是不会考虑孩子长久的发展的,不会去想因材施教,既然是走过场,学费到手便大功告成。

以前写过一篇小文,教育的成功是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还写过一篇说读经也有合理性诸如此类。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家长重要,家长对孩子的成才至关重要。因为家长最舍得对孩子投入,最能做到以上三点。许多成功教育出自己孩子的家长,其实孩子的确未必很聪明,只是家长将训练孩子当成了一项事业,能够做到十年如一日地培养孩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的原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的确很难。

评分

参与人数 10威望 +49 金币 +50 收起 理由
涵儿 + 1 + 2 有道理!
老等 + 2 + 2 精品文章!
听语漫步 + 10 + 10 过年好
ealain + 5 + 5 :)新年快乐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欢迎回来
tensilestrain + 2 + 2 我很赞同。
jiangying + 10 + 10 好久不见
happy_99 + 2 + 2 纯粹支持。
klcz2002 + 5 + 5 欢迎忽悠, 新年好!
dawnch + 2 支持回来发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2-5 17:28:51 | 只看该作者

又具体量化了

2008走的是学院派的老路, 2002不是很赞同

赞同发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2-6 20:50:17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好

刚学个词

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2-6 22:24:45 | 只看该作者
人才的教育由二部分组成:学校学历教育和社会人生教育。学校教育就是由国家教育部门设定的各种中小学和幼儿教育,围绕高考和研究生、博士生考试的应试教育。社会人生教育通常来说是存在于学校和学院之外的、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行业所要求的一种教育。教师只负责学校学历教育,这只是成才的基础。另外人才还强烈需要教育之外的社会背景。对教师作用的评估出现偏差和误解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2-6 23:56: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8-2-6 20:50 发表
新年好

刚学个词

为什么呢


笑人,应该写成这样——“为什么呐?”,或者“为什么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2-7 17:41:0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几天在看《卡尔威特的教育》,我想,200多年前的德国,物质条件可能比现时的中国差,但是老卡尔威特的条件并不差。。而且老卡尔的很多做法,即便在现在看来也是惊世骇俗。。。

所以,教育是不可复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2-7 21:25:15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

就如今的教育可言,作为教师如果他们在工资奖金方面没有提升,他们又如何能尽心尽力地教导学生呢?当然其中不乏抛开个人利益的榜样教师。我们在广州入不了本地户口,每个学期要多交600块的赞助费,学费也比本地人多交200多块。反正一年两个学期杂七杂八得两千两百块的学杂费吧。就这样学校的教育才算是过得去。我们猜想教师们的福利应该是不错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在教育方面多尽点心,学校可是多收了我们这些外地人的学费的。
    试想一个班级近50个学生,每一个都要老师尽心尽力是不可能的。就如我们自己做父母的,教一个孩子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常感觉很累,因为我们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孩子,所以才会辛苦。我的孩子我是尽自己所能各方面都去教他,公正地说,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我儿子这样的话,老师会相对轻松很多的。所以真的想教好一个孩子其实最主要是靠父母,(我想只能说在小学阶段吧)大一点以后我们做父母的知识有限,小时候打好基础了,教好小孩子基本做人的道理,大一些了他自然会保持,这样父母老师都能省心一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2-8 00:28:5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需要好的学习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2-8 00:29:28 | 只看该作者
和同学相处当然也是特别需要的呀,所以不能让孩子在家上学,我不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2-8 21:42:57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的观点是:孩子跟老师学的是知识,跟家长学的是做人。
知识是成才的基础,但是不会做人,没有德行,一切皆为枉然!


哈,貌似跑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4:58 , Processed in 0.086987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