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5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校的应试教育其实抓得并不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4 22:0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面有个帖子说高考语文无懈可击,那是个全国卷。这个卷子比较全面考查了一个学生的文学素质,
文字素养,智力水平和创作能力。如果学校真的按照这个试卷的要求去培养学生相应素质的话,
这种应试能力反而是一种素质。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缺乏得力的师资力量去培养学生的高素质,
我以前也提到中国语文教育有点像扫盲教育。很多老师的水平也就是让孩子认认字,分分段,
总结什么段落大意,那些较高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他们是无法培养出来的。

我高中时还算省重点,老师的水平也就是这个。从小学到中学,我的语文天赋全是被这些老师
糟蹋了。没有一个老师能够正确引导我怎么提高文学素养,怎么提高思想水平。他们打着应试
的旗号,但却没有能力完成这个使命,只能在低端的识字,文学常识,文言注解等领域给学生
起点字典的作用。

如果没有高考,真不知道这些老师能把孩子教成什么样。所以任何出发点很好的教学改革如
素质教育,研究型学习在中国现阶段是根本无法想像的。尤其是研究型学习,这需要老师
本身就有很强的研究能力,试问中国老师有几个有这水平?

中国为数不多的精英都去搞金融,IT去了,教育界的精英少得可怜。基层老师中的精英人物
更是屈指可数。

就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搞好应试,真正能让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拿高分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0-25 00:36:51 | 只看该作者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心痛的话题。。。

能奈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0-25 09:12:4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应付学校,用最多60%的精力就够了,多了就做家长的就要注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10:34:02 | 只看该作者
同意jiangying的这个看法,这也是本文我想说的。

学校的应试教育非常轰轰烈烈,但实际上效率效果都未必佳。

第一,未必能让孩子在考试,尤其是高考这种高水平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第二,大量时间浪费在低层次,低效率的学习上。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老师的低能力直接造成学生的低效率学习。

真正提高孩子的素质需要家长的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25 17:55:48 |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觉得小易的观点和我前段时间的帖子观点一样呢

<良好应试教育对工作能力的帮助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26d31010009qk.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0-25 20:16:04 | 只看该作者
鸡生蛋,蛋生鸡。

如果老易真正的想法是“真正提高孩子的素质需要家长的努力”那真是一种悲哀。

社会大主流的调调,学校的理念,老师的观念构成教育的大环境,其作用是远在家长作用之上的,家长只是起补充的作用。

环境与学校无法照顾到孩子的那部分才是家长操心的地方。

如果倒过来,现在还需要人人私塾吗?

应试只是一种手段,有缺陷但是比较公平的,在目前的条件下只可以改良不可以革命。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0-25 20:38:31 | 只看该作者
小易兄弟啊,要好好学习昙花姐姐" 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0-25 22:16: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0-25 20:16 发表
鸡生蛋,蛋生鸡。

如果老易真正的想法是“真正提高孩子的素质需要家长的努力”那真是一种悲哀。

社会大主流的调调,学校的理念,老师的观念构成教育的大环境,其作用是远在家长作用之上的,家长只是起补充 ...


我到觉得小易认识到家长的重要性是小易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正所谓因才施教,所以古代有私塾,现代分专业,但现代学校教育不能做到因才施教,谁来把握这个度呢?非家长莫属,我一直说孩子教育的项目经理是家长,不是别人,学校只是外包商,那么在学校学什么呢?菜鸟认为:
1.学知识,应试教育可以锻炼出一定的工作能力,但不能成为全部,其他部分需要家长进行补充,如果孩子100%精力投入应试学习中,其他能力显然就弱了
2.见识人,注意不是学做人,做人应该家长言传身教,在学校里可以见识各种各样的人.锻炼以后走上社会后的能力,这是私塾学不到的.
3.团队意识,班上争争先进呀,运动会参加参加,加油加油呀,可惜我们的这些太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0-25 22:23:2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为了应试而应试.
我读书时,老师和家长说的都是:上了大学就轻松.
当进入大学,发现大学比高中还辛苦时(其实高中就不辛苦),非常的迷茫.
要从小让孩子知道应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学校的排名可以指出短期努力的目标,长久还是要靠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22:56:10 | 只看该作者
蓬勃兴起的美国家庭学校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父母因为宗教等等原因,选择以“家庭学校”的形式,在家里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芝加哥南边约210公里的厄尔班那城(Urbana),早晨的八点半,这是大多数孩子衔上一块花生酱三明治爬上父亲的车,或是睡眼惺忪地歪在路口等校车去上学的时候。

  而在普赖桑特小道1706号的克雷比尔(Krehbiel)家,母亲鲁思·克雷比尔却已和孩子们共同上完了早晨的第一节课——读《圣经》。清晨的阳光透过客  
厅的大玻璃窗洒在鲁思淡棕色的头发上,她合上《圣经》,摘下眼镜,紧闭双眼,开始祷告:“感谢上帝,让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始了美好的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06:44 , Processed in 0.08147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