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启蒙阶段的三种弹奏方法
钢琴启蒙阶段的奏法基本可以归结为三种:断奏、连奏、跳奏。从技术上讲,奏法的核心是学会如何按照要求正确运用手指力量的问题。断奏主要讲“落下”,连奏主要讲“转移”,跳奏主要讲“抓起”。每种奏法都有相应的严格的手法要求,而正确的手法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弹奏手型的基础上。
1、断奏手法
在声音方面,断奏要求达到“珠落玉盘”的效果,要不噪不虚,结实通透。在如何用力方面,应在指尖集中的前提下体会和做好“手腕的呼吸”。初学断奏,要在提手腕的同时辅以小臂的配合,即弹出“大断奏”的效果;基本功逐渐巩固后,随着弹奏速度的稍稍加快,动作幅度明显变小,主要依靠手腕的呼吸弹好“小断奏”。自始至终,指尖一直是永远下垂和坚定站立的。一个完整的断奏动作的连续。“提”即提起手腕,“放”即放下手腕,“抬”即手位落到距琴键一半距离的时候适当抬起触键的手指,“落”即在准确的音位上落下和坚定地站好手指。总之,断奏要做到感觉上放松,动作上美观,用力上自然,声音上结实。
2、连奏手法
与断奏“珠落玉盘”效果相比,连奏更像串起的珠子,主要做好指法的支撑和手腕的稳定,从而通过依靠掌关节发力的“抬指”动作,将弹奏重力从一个手指转移到另一个手指上去。
连奏动作主要有两种,即“高抬指连奏法”和“重力分配法”。初学连奏,可适当放低手腕,采用“高抬指连奏法”。弹奏重力的转移动作必须肯定明确,站好前一音,再抬后一音,切勿含混不清,做到“用谁抬谁”。弹奏质量确立后,可逐渐运用快连奏即“重力分配法”,将一次手腕呼吸动作产生的重力平均分配给两个甚至多个手指等不同情况去弹奏,这才能适应和满足乐曲速度加快、难度增加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在“重力分配法”快速弹奏中,整个手的手指尖集中整齐和手腕的绝对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严格遵守。
3、跳奏手法
跳奏的声音效果是短促、跳跃、轻快,用力的感觉一定是“抓起”而不是“砸下”。在发出声音之前的一瞬间,指尖是贴实琴键“抓”的,而不是抬离琴键“拍”的。其实只要突出两点:一是“抓起”的动作,二是“向上”的力量。
同样,跳奏手法的学习也可分为两个阶段-----由“大跳”到“小跳”。手法上的“大跳”,主要应抓实琴键迅速提起手腕,而小臂要同时提起配合,也可叫做声音上的“慢跳”;手法上的“小跳”,主要应稳定手腕而依靠掌关节迅速提起抓着琴键的手指弹奏,也可叫做声音上的“快跳”。
在跳奏手法的学习中,首先让指尖抓实琴键一定不能有半距离,坚持指尖永远保持下垂,用迅速提起手腕瞬间产生在指尖上反作用力自琴键最底部抓出声音,真正学会“用指尖弹奏”,感觉是向上的力量弹出声音,这是跳奏手法的实质。许多小朋友往往弹出声音的一瞬间动了手腕或手指,造成指尖离键,就成为向下的力量拍下或砸下琴键而完全错了。
断奏、连奏、跳奏这3种基本奏法,前一种始终是后一种的基础;而每一种基本奏法内部又都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一阶段则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技术学习方面,一定要遵循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操之过急,粗枝大叶。这样,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尹雯妈 于 2007-7-30 16:4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