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早期的教育就是和宝宝一起玩一场捉迷藏的游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30 13:4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真水无香,
真正成功的教育不着痕迹。
教育无需刻意而为之,
它就融合在生活的点点滴滴……

看过后觉得很有意思
转贴:
这几天,不少摇篮的父母通过MSN向我提问,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半夜从被窝里爬出来,抽时间将我大概的想法写出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同时也希望有同样疑问的父母看了这个帖子可以将心中的疑惑解开。
我把他们的问题大概梳理一下就发现,其实他们所提出的宝宝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们真正的问题就在于不了解宝宝的心理,因为不了解宝宝的心理,他们在跟宝宝交流时就会出现梗阻,所以无法对宝宝施行最适合他的教育。
曾经有个朋友总是跟我抱怨他儿子特别皮,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谁也管不了他。某一天,我们一起出去吃饭,我在饭店里见到了这个看起来非常聪明活泼的小男孩。那天在吃饭前,我们玩了一场捉迷藏的游戏
我们的游戏是这样进行的:小男孩躲在门后,我清楚他非常希望能成功地躲过我的视线。我假装找了很多地方。窗帘后面有个东西,哈哈,你肯定躲在窗帘后面。我撩起窗帘,什么都没有。我的余光看到他得意而急切的神情,但是我不理睬他,继续到别的地方寻找。可能在桌子下面吧!我肯定能找到你的。就这样,我寻遍了桌子底下、沙发底下、他父母的背后……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了,可我就是不去那门背后。小男孩终于耐不住了,从门背后跳了出来。我在这里!我过去抱住他,诧异地说:呀,原来你在这里呀!"小男孩一脸的自豪,然后继续要求跟我玩捉迷藏的游戏。这次他藏在窗帘后面。我先去门背后找:哈,我肯定一下就能找到你,就在门背后!他在窗帘后面窃窃地笑,小身子动来动去的。我走到窗帘旁边,一边走一边说:我来了,我马上就找到你了。他特别渴望我能找到他,但是又特别担心我找到他。我隔着窗帘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这是什么呀?有点象小猴子的脑袋。我看看到底是什么呀?然后我把窗帘掀起来,一把将他抱了起来:原来是你呀!你真聪明,怎么会躲在这个后面呢?那天大约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一直都在变着花样做这个游戏。小家伙开心极了,刚开始还有点认生,游戏开始没多久就跟我成了非常好的朋友。然后我说什么,他听什么。他父母当时就惊叹,哦,原来跟孩子要这样交流呀!
游戏结束后,菜上来了,这个据说特别挑食、食量特别小的孩子就坐在我的旁边。我没有问他:你想吃点什么呀?因为他肯定会回答:什么都不想吃。我也没有问他:你喜欢吃什么呀?因为他肯定会回答:什么都不喜欢。我夹了一些蘑菇,然后问他: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蘑菇。”“蘑菇长得象什么呀?”“小伞。”“什么小动物喜欢吃蘑菇呀?他回答了我的每一个问题。你真聪明,这些全都懂啊!看得出,他的心情非常好,我把蘑菇放进他的小碗:蘑菇很好吃啊,吃了蘑菇你会长的很高,变得很有力气,就像大力水手一样。(大力水手是他非常喜欢的动画形象。)从来不吃蘑菇的他乖乖地把那些蘑菇吃了。就这样,我们的捉迷藏游戏延续到了饭桌上,那一天他吃了很多他从来不吃的东西,而且吃的津津有味。
其实,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处在这样的一种状况,就好比捉迷藏。宝宝的躲藏和被发现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就在于捉迷藏的过程。如果在这个捉迷藏的过程中,我们能根据宝宝自身的特点调整我们的行为,这个捉迷藏的游戏就会变得充满了趣味,而宝宝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和你积极地互动,于是你和宝宝双方就都能以最佳的状态达到各自的目的,出现一个双赢的局面。
变通,是早期教育最值得提倡的一个概念。宝宝是活的,环境实际上也是活的,即便它很多天看起来都一成不变,但是你和宝宝的心情会变,宝宝的能力会变,他的能力变了,他曾经不能掌控的环境可能突然变得容易掌控,于是,环境实际上也随之改变了。一切都在改变,父母教育宝宝的方式也要跟着改变,根据环境,根据你和宝宝的心境改变。
掌握一些育儿知识是必要的,因为它们会教给父母一个基本的原则。在掌握这些基本的原则的基础上,父母更多的还是需要依据宝宝的特点随时变通。动植物都会有很多的共性,彼此间的个别差异不会太大,唯独人,千差万别,个个不同。所以,就像我在新书前言里提到的那样:“教育要信专家,需要以一些科学的理论和理念作为基础,但又不能完全信专家,它必须依赖于妈妈对宝宝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对宝宝施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教育。教育没有一个人人可以套用的模式,找不到一把万能的金钥匙,只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妈妈都可以成为非常成功的教育家,前提就是你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与理念,在这个基础上认真地观察宝宝,及时发现他的特长与注意的重心,按照宝宝的天性来养育宝宝。只有变通,父母掌握的教育原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父母也才能成为育儿的行家。
还有不少妈妈在MSN 上提问,这些问题的处理其实也与我上面的论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
我买了《03岁宝宝生长发育监测卡》,结果给宝宝测试的时候,每次都没有办法测完,因为他总是心不在焉,怎样才能一次把5项测试做完呢?
    2.
我家宝宝看起来很聪明,学东西也很快,可是很多测试他都通不过,这是怎么回事儿?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给宝宝做这些测试的时候,其实没必要找专门的时间来做,更没有必要一次全部测完,平时在照料宝宝生活的时候,顺带做了就行了。而且,有的时候并不需要去做特定的测试,这些测试方法实际上给你提供了一个确定宝宝发育状况的指标,你平时注意观察宝宝,也许随时都会发现他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这也算通过。另外,给宝宝做这些测试的时候,有的父母在宝宝的周围堆了大量的玩具,或者周围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一大群人围着,结果宝宝注意力没法集中,就会对妈妈的指令显得心不在焉。这些都是导致测试无法进行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严重,但是在跟提这个问题的父母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他们从来没有给过宝宝这方面的训练。其实,宝宝的这些能力需要妈妈找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训练才会具备。因此,一个很聪明的宝宝,如果从来没有做个这种训练,那么测试的时他也会显得很笨。所以建议购买了这本书的妈妈每天都参考后面的促进方案对宝宝进行训练。
父母对宝宝的期望总是很高,父母为宝宝的付出也很多,但是往往收不到应该有的效果,因此,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把握和宝宝捉迷藏的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garpaws + 5 + 5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23:14 , Processed in 0.11080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