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也說“賞識”與“懲戒” (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20 16: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color="#800000">作者: lgp     現在出現一種偏見,認為只有賞識教育才能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髮展產生有益的影響,所以採取了禁用懲戒。是麼是懲戒?懲戒就是透過處罰達到警戒的目的,作為處罰,並不是讓教師、家長都持有教鞭或戒尺之類的專門懲戒孩子的工具來進行懲戒,在教育中應當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即便是成人都不能實行體罰,況且未成年人?作為處罰不一定就必須要用體罰,要用教鞭戒尺之類,更多的還是透過語言的溝通實現。其實賞識教育也是透過語言的溝通,兩者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針對的問題不一樣,現象不一樣。儘管一個是表揚,另一個是批評,都需要透過語言的溝通實現。在賞識學生的時候要不能寵慣學生,要讓學生能夠全面認識自己,防止驕傲。在批評學生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透過充分說理,講清楚是非道理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我們平時主張教師和學生、家長和學生要交朋友,要平等,這些做法既有利於賞識教育也有利於懲戒,前提是既要適度又要因勢利導。沒有賞識的教育或者沒有懲戒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教育。    有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差,經過努力終於數學考了一個滿分,這個孩子當然非常興奮,也希望教師家長誇獎他的進步。他的老師對他說:“按照你的能力,這是一個遲到的滿分,你知道原因嗎?”學生回答說:“不知道。”老師說:“你以前之所以學習差,主要是你做事情心不在焉,粗心大意,慌慌張張,這些缺點克服了,學習成績自然上去了。”這個教師對學生的誇獎恰到好處,學生受到的是誇獎,但是更多的感受是今後如何進步。    也是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把學校的一把剪刀帶回家了,家長髮現之後,並沒有直接批評,而是讓孩子把這把剪刀送回學校交給老師。家長明明知道讓孩子把剪刀送回學校交給老師是有困難的,因為這需要勇氣,這孩子還不可能有這種勇氣,而家長的這個做法就是培養孩子的這種勇氣。結果這個孩子把剪刀放在老師的講臺上就回來了,第二天,家長把老師請到家裏,當著孩子的面說這把剪刀的事情。孩子承認了自己沒有按照家長的要求做,老師也在家長面前說在講臺上收到了這把剪刀。家長和教師和著孩子的談話最後落實到一個問題就是犯了錯誤不但要有勇氣承認,還要有勇氣改正。    這兩個故事都是真實的,這兩個故事都是有賞識也有懲戒,老師和家長的具體做法都是因勢利導,恰到好處。對孩子的心理產生的影響卻是終身的,這個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做事能夠認真、仔細,克服浮躁的心理,同時也就逐漸形成勇於承認錯誤勇於改正錯誤的道德面貌。無論是賞識還是懲戒都不能偏激,由於偏激能把賞識變成寵慣,由於偏激能把懲戒變成體罰,這些都是有害無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6-28 23:55 , Processed in 0.07586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