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9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帮孩子迈出自信的第一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21 14:4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让孩子更多感受成功

成功是自信的力量之源,自信心的建立需要有成功的体验做为基础的,孩子的成功机会越多,他就会越自信,就拿孩子的学习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越好,他对学习就越有信心,学习兴趣就越加高涨。反之,如果孩子在生活历程中充满了失败的记录,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做事时就会丧失对自己的自信,比如孩子某门功课不好,一考试就“亮红灯”,他就有可能对这门功课望而却步,他就有可能在心里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再努力也学不好。

2) 不要拿孩子横向比较

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家长切忌不要拿他去和别的孩子横向比较,不要认为没有比较就没有提高,不要认为拿别人的长处来激励孩子就能使他进步,一些盲目的、无谓的比较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它将严重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有个孩子这样说:“妈妈专门拿我同好的孩子比,专门拿我不行的地方同别人比,她越这样比我就越没有信心,比来比去搞的我什么也不想再干了。”其实,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人和人之间相互比较是毫无意义的,在这里奉劝家长一句,比是比不出好孩子的,如果真的要比,不妨经常拿自己孩子的长处去和别的孩子的短处比一下,只有这样比才会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3) 对孩子要多鼓励少责备

人在本性中有获得肯定与赞美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能够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是被别人重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那他就会自然地产生愉悦的感觉,他的行动就会更加积极,做起事情来就会充满自信。成人如此,孩子更加不例外,孩子的年龄尚小,他的心智发展还不很成熟,他往往倾向于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来了解自己,你如果经常夸他是好样的,经常表扬他有进步,他在心里充满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的确很优秀,的确很与众不同。

4) 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

虽然说对孩子不能放任自流,虽然说对孩子提出比较高的、比较严格的要求可以防止孩子松懈,可以促使孩子进步,但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即对孩子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必须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必须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要知道,孩子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家长不顾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一味地拔高对孩子的期望,孩子在行动起来就会感觉到非常吃力,而且经常会有失败感和挫折感,渐渐的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提要求时不可过高过严,要让孩子“蹦一蹦就能摘到桃子”。

5) 教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世界上没有未经受过挫折的人,没有谁做所有的事情都能够一帆风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也自然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某次摸底测验成绩不理想、竞选班干部最终落选、与同学之间发生纠纷和矛盾等等,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同样或类似的遭遇,正所谓是人生无坦途。但是有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一次失败的经历就会使他一蹶不振,认为自己没有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自卑感也油然而生,所以,教会孩子正确地面对失败和挫折,帮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对重树其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6) 让孩子排除消极自我

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往往在内心里有很深的“消极自我”情结,他们习惯于对自己说“我不行”,有的孩子在学习上认为自己天生比别人差,考试成绩总不好,再怎么努力也不行;有的孩子在交往上认为自己是低能儿,压根就不会讨人喜欢,交朋友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的孩子在文体活动上认为自己很差很差,别人一首歌很快就学会了,自己却五音不全老是跑调,别人立定跳远成绩都很好,自己却天生肥胖不是块运动的料。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经常被消极自我的情结所困扰,他在没有做事情之前就会先否定自己,做起事情来自然就不会有信心,而越没有信心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越失败对自信心的打击就越大,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7) 要对孩子充满信心

无论孩子的表现如何,家长都不能对孩子失去信心,因为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孩子的自我概念积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如果家长首先选择放弃了孩子,看扁了孩子,认为孩子这辈子没戏了,不可救药了,那么孩子极有可能受此影响形成消极自我,他也会在心里看扁自己,觉得自己这辈子的确没戏了,不可救药了,不但自信心丧失殆尽,而且还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我们知道,人是喜欢被别人赏识的动物,尤其是对自我还不甚了解的孩子,更需要家长去精心地呵护,现在许多家长对孩子在生活上的照料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可对孩子心理上的照料几乎是一片空白,有伤孩子自尊心的话脱口就出,根本就不考虑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根本就不考虑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缺乏自信心,其根源就在于此。有一句话送给家长,孩子只有被别人发现了,他才能发现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01:02 , Processed in 0.08013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