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218|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状元妈妈的育子经:我常给孩子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0 09: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揠苗助长,儿子学习平平
  
  郑爱梅是山东省济南市郊区王舍人镇人。由于自己这辈子没进过大学校门,因此,打小爱读书的她把实现大学梦的夙愿放在了孩子身上。郑爱梅的儿子丁传明1987年1月出生。儿子3岁时,郑爱梅便开始对他进行学前教育。每天,她都要腾出时间教儿子背诵唐诗,做算术题,读童话故事。在她的努力下,儿子小小年纪就会背诵许多古诗词,这让许多家长都羡慕不已。
  丁传明上了小学后,郑爱梅便做起了儿子的家庭教师。那时,儿子的新课本一发下来,她就将课文学完,然后再一课一课地提前教给儿子。郑爱梅这样辅导儿子,使得丁传明的学习成绩一路领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儿子获得了第1名。郑爱梅满心欢喜之下,第二学期更是如法炮制,对儿子进行填鸭式的先期教育。但是好景不长,这种教育方法很快就露出了弊端。
  在丁传明读小学二年级时,他的期中考试成绩陡然跌到了班级第10名。刚开始,郑爱梅怀疑是自己没给儿子讲清楚,便反复给他讲解,直到测试后证明他的确弄懂了才放心。可是,尽管这样,儿子的学习成绩还是逐渐滑落到了20名之后。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搞清楚原因,郑爱梅找到儿子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老师对她说:“丁传明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接受新知识很快,但就是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我问他为什么不注意听讲,他说老师教的这些课文他早会了,没有兴趣听课。”班主任的话让郑爱梅大吃一惊,她没有想到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郑爱梅请教了一些老师,他们指出:提前教育对孩子来说往往是揠苗助长,知识教育的提前入侵可能造成孩子智力发育偏瘫。经过专家的指点后,郑爱梅豁然开朗。原来提前教育会让儿子误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学课文的内容,因此,课堂上就没有了求知的欲望,结果导致他上课时不愿听课或不专心听课。看来必须让儿子慢下来一步步走才对。
  这天晚上,儿子放学回家后,一如既往地安静地坐在书桌旁,等她教课。这时,她便对儿子说:“明明,妈以后不再提前给你上课了,晚上你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帮助你复习当天的功课就行了。”一
  提前教课取消后,儿子果然对未知功课充满了好奇,听课时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回家后,郑爱梅再督促他认真完成作业,并帮他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安排,无异于给儿子的学习添了一把火,使得他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非常牢固。一个学期下来,丁传明的成绩又升到了班级第4名。
  这年暑假,一个开办私人培训班的教师找到她,让她把儿子送去接受学前辅导;一些家长也劝她趁着暑假赶快请个家教,为儿子辅导下学期的功课,并说别人的孩子都请了,你不请孩子就会落在别人的后面。但深知提前教育不适合儿子的郑爱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不送儿子上培训班,不给儿子请家教,并不意味着郑爱梅在暑假里让儿子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儿子对下学期课本知识的求知欲望,郑爱梅借了一套新学期的课本,并事先预习了一遍,然后把儿子下学期要学的知识要点,尤其是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记在心里,再开始有针对性地诱导儿子。她带着儿子在草丛里捉蝈蝈,捕青蛙,不断问他:“蝈蝈为什么是绿色的?青蛙是益虫还是害虫?它是怎么长大的……”她还带着儿子来到玉米地和大豆地里。比较玉米幼苗和大豆幼苗有什么不同……
  更为离奇的是,有一次,她甚至带着儿子在野外看闪电,问他闪电是怎么形成的,可不可以利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丁传明充满了好奇,但郑爱梅偏偏只提问题不讲解答案,儿子问她,她就说:“这些知识课本上都有,开学后你只要认真听讲就会弄懂这些问题。”
  有了求知欲望,又想了解更多奥秘的丁传明,果然在下学期的课堂上更加专注地听老师讲课了,学习质量大为提高。小学毕业是,丁传明就以全校第1名的成绩升入了重点中学——历城一中。
  
  慢中求细,粗心儿子学会了严谨
  
  丁传明进入中学后,不久,郑爱梅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儿子虽然听课质量有了提升,但他在做各种试题时一味求快,导致经常因为马虎答错题,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分。一次,学校组织数学竞赛,儿子提前半个小时便交卷了,回家后他还喜滋滋地对郑爱梅说:“一定能得第1名。”结果却不是这样。
  原来,在解答一道10分的数学试题时,他将一个小数点标错而丢了分,结果到手的一等奖就这样飞了!郑爱梅生气地问儿子:“你这么快干什么?”儿子反驳说:“快有什么不好,我快证明我会,难道不快还要慢吗?”郑爱梅说:“对,我就要求你慢。乌龟跑得慢,但战胜了兔子,最终获得了胜利!”儿子对母亲的这番理论一知半解,但郑爱梅心中有数,她要求儿子在学习上慢下来,并不是要儿子磨蹭时间,而是让他认真,改掉毛躁的缺点。为了做到这点,她决定从儿子的生活细节抓起。
  那时,儿子单独住一个房间,可平日里他从不打扫卫生,养成了一种不注重生活小节的坏习惯。郑爱梅决定就从抓卫生入手,要求儿子自己整理房间。可她说了多次,儿子每次只是应付性地收拾一下房间,过后依旧胡乱扔东西。郑爱梅意识到,他这种坏习惯不改,做事就不会认真,她得想办法刺激他一下。
  一个假日,郑爱梅特意请了儿子的同学来家里做客。儿子的同学来到家里后,一进丁传明的房间,便见到了里面的凌乱景象;床上的被褥没叠,桌上放着袜子和短裤,地上的鞋子臭味难闻……丁传明的同学简直不敢相信,平时衣着整洁的他竟然如此待遇。回到学校,他们就嬉笑着传开了此事,丁传明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母亲这次有意让他“出丑”,使他感到非常难堪。为了防止再出类似的“洋相”,从这天起,他开始认真收拾房间,打扫卫生。
  还有一次,客人来家做客,中午吃饭时,儿子不小心将一坨米饭掉在了桌子上,当他准备把米饭抹到桌子下面时,郑爱梅却用筷子夹起米饭,放进了嘴里。这个举动让客人们非常吃惊,而她却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母亲当着客人的面“出丑”,丁传明自然坐不住,丢下饭碗就跑出去了。客人埋怨郑爱梅儿子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然有序,郑爱梅在心中窃喜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让儿子在生活上养成的良好习惯,向学习上转化和运用。
  郑爱梅认为,课堂笔记是课堂知识的浓缩和精华,为此她要求儿子每天放学回来,必须整理学习笔记,并把课堂上记下的重点、要点和需要注意的细节明确地标出来。慢慢地,儿子在学习时也开始变得细致入微起来,做题时认真、谨慎。这样一来,答题的速度虽然慢下来了,但是正确率提高了。为此,学校老师也惊讶地说:“丁传明每次考试做题不是最快,但他却是答题最准确的!”
  不过,儿子答题准确并不代表不犯错误。一次,郑爱梅在翻看儿子试卷的时候,发现有一道同类型的题目儿子做错了多次,而且错的方式一模一样,这让她大吃一惊。他怎么会犯同一种错误呢?郑爱梅想。学习笔记既然能够让儿子细致起来,那干脆再让他建立个警示笔记,把平时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以便时刻提醒他。防止再犯类似的错误。
  主意打定后,郑爱梅就买了几本红皮笔记本,并戏称这些笔记本是他学习上的“红灯区”。此后,儿子每次考完试,她都督促他把错误的试题记录下来,并附上正确的答案。对于这样的细节,开始儿子显得很不屑,认为自己做错题只是一时疏忽而已,也不是不会做,觉得没必要这样认真。郑爱梅却和儿子打赌,如果他犯两个同样的错误,就负责打扫一个月的家庭卫生,如果杜绝了错误,就答应他一个要求。不想,这招真灵,儿子由于做题马虎,犯了几次错误后,为了逃避做卫生的“惩罚”,便暗地里精心做起警示笔记。郑爱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却佯装不知。这样,时间一长,儿子的学习变得细致扎实起来,学习基础打得更牢了。中考前夕,他虽然遭遇父亲不幸去世的打击,但还是以全校第2名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以慢为进,乌龟理论培养出高考状元
  
  丁传明升入高中后便开始了打仗般的学习生活。每天晚上,他10点钟从学校回来后,一定要再做两个小时的习题才睡觉。而第二天早上,他4点半就得起床,5点钟就要赶往学校。那段时间,日夜煎熬让他的眼里布满了血丝,可是,他这样刻苦并没有换来好成绩,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他的学习成绩再次落在了班级第10名。
  看到儿子如此勤奋学习效果反而不佳,郑爱梅心里非常着急,她想,这样熬下去,儿子怎么能考出好成绩呢?不行,我一定要让儿子从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让他和平时一样“慢慢”走,只有“慢”才能确保学习质量。
  这天晚上,郑爱梅对儿子说:“明明啊,咱们再签个协议怎么样?”儿子一听,便说:“我都这么努力了,还签什么协议啊?”郑爱梅就说:“我们签个睡觉协议,你晚上10点半准时睡觉,早晨6点钟起床怎样?”丁传明大吃一惊,他急着说:“学校每天都给我布置很多作业,我做不完怎么办?”郑爱梅便告诉他:“你可以第二天到学校再做,总之,咱们睡觉第一,学习第二。”
  有了协议约束,儿子的睡眠得到了保证。每天清晨,当其他同学都在早晨4点多起床学习,5点多赶往学校的时候,郑爱梅却坚持让儿子睡到6点钟起床。这样,儿子成了每天最后一个走进学校的学生。看着平时勤奋好学的学生突然变得“吊儿郎当”,老师十分严肃地警告丁传明说:“你不能再这样贪睡了,如果你再这样,高考就会没戏,你得早起早复习啊!”可老师的意见转达到郑爱梅那里,她却反问老师说:“孩子在如此密集的学习中如果不保证睡眠质量,就很难保证学习质量。他不能保证充沛的精力,头脑会清醒吗?”郑爱梅固执地仍然我行我素。果然,通过一段时间实践,儿子的睡眠得到保障后,学习质量大大提高,解题不仅思维清晰,精神也始终处于旺盛的状态,学习效果显著。丁传明也不禁为母亲的明智之举感到庆幸。
  第一次叫板老师便旗开得胜,郑爱梅对自己的育儿理论更有信心了。儿子每个月有一天休息时间,每当这时,郑爱梅便怂恿儿子尽情玩耍,并给他制订了一个假日娱乐表:儿子周六回家,她就带着他打几个小时乒乓球,晚上再让他尽情看电视,第二天一直让他睡足为止。而下午,她便和儿子下棋或者带着他去逛公园,绝对不让他看书学习。对此,一些邻居常说她根本不关心儿子,完全不像个家长。然而,郑爱梅却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她认为,学习时就应该认真地学习,休息时就应该尽情地休息,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儿子看似慢腾腾地“磨刀”,其实是在积蓄更大的力量,打造更快的“利刃”。
  郑爱梅的这种大胆做法很快便奏效了,这个看似比任何同学都慢得多的办法,很快就让丁传明提高了学习效率,成绩不降反升,一直稳居全班前3名。
  郑爱梅育儿向来不因循守旧。儿子高考前一个月,她发现儿子整天陷在题海中没完没了,就问他:“这些试题你都会做吗?”丁传明告诉她,这些类型的题目他早已烂熟于胸。郑爱梅测试了他几道题,发现他果然都会解答,便说:“既然你都会做,干吗还要整天做这些试卷啊?这样吧,你把这些试卷扔到一边,咱不做了,你专去做那些容易出错的题。”儿子自然不敢听从,他胆怯地说:“我不做这些复习题,老师会批评我的!”郑爱梅见儿子心存顾忌,便对他说:“这你不用担心,老师那儿我去说。你不是有学习笔记和警示笔记吗?你把这些试卷放一边,就专门看这些笔记,那里面记载着你的学习重点和经常容易出错的地方,只要你好好检查,认真复习一遍,就远比你陷入那些题海里强多了。”
  可当郑爱梅对儿子的班主任说明自己的想法后,老师说什么也不同意她的主张,说:“这样关键的时期,你不是害孩子吗?”郑爱梅见老师有顾虑,便解释说:“我的儿子我怎么能不操心,但我了解他,如果儿子按照我的方法学习,我相信他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班主任老师看她十分有把握,又想到她经常出些怪招,而且效果确实不错,就无奈地摇摇头,勉强同意了她的请求。
  结果,郑爱梅很快就印证了她的观点。由于丁传明学习有针对性、细节处理得好、精神旺盛,高考时,他以712分的好成绩成为了山东省济南市的高考理科状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9-10 09:32:2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值得学习  谢谢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9-10 10:00: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讲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9-10 11:37:23 | 只看该作者
写得非常好,认真学习了,这真是一位有心的母亲,这样的母亲太伟大了。向她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9-10 11:40:2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不错,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9-10 11:42:39 | 只看该作者
有所付出就有所回报














我喜欢的书流氓老师养个女儿做老婆重生混元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2-10 13:45:16 | 只看该作者
學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2-10 15:43:13 | 只看该作者
用心的家长果然得到回报了,我想信这样的家长是能培养出好果子,不论是否是状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2-10 16:39:14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2-12 23:00:04 | 只看该作者
了不起的妈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4 07:36 , Processed in 0.09433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