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52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孩子有害的7个毒性教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 14:0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孩子有害的7个毒性教条
作者:不详 来源:搜狐母婴 时间:2005-11-22

  艾丽斯·米勒在她的《都是为你好》一书中,曾把那些陈腐不宜的家庭规则统称为“毒性教条”。她认为那些害人的教条是一种侵害儿童权益的暴力,而这种暴力常会重复出现,当那些受虐的儿童长大成为父母之后,历史往往再度重演。现将“毒性教条”摘要如下:

  1.对需要大人照顾的孩子而言,成人就是他们的主人。

  2.成人像上帝,可以决定是非对错。

  3.孩子要为成人的愤怒负责。

  4.父母犯错可以免受惩罚。

  5.孩子在生活中独立,对权威的父母来说是一项威胁。

  6.孩子太好强的个性要及早“化解”才好。

  7.对孩子的管理要早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开始。

  “毒性教条”视服从为最高价值。在服从之外还有整齐清洁、控制情绪和欲望。当孩子们能照着指示去思考和行动时,他们才是“好”孩子。当他们谦恭、讨人喜欢、会替人着想、毫不自私的时候,他们被认为具有美德。小孩越是“有耳无嘴”、越是“说话恰当”越是好。而以上这些规则,如果完全遵守的话,家庭中的某些人(父母)就能完全控制另一些人(孩子)。而现今社会中,除非有极严重虐待儿童的行为出现,否则没有人会为了孩子的权益,而干涉父母的管教方式。

  “毒性教条”灌输给孩子一些错误而未经证实的知识和观念。这些错误信息代代相传,一些错误的信念也不知不觉的被执行,尤其在我们面对危机和压力的时候格外活跃。理情治疗创始人艾里斯就曾以“不幸事件”、“我不能”、“我必须”、“自责”等四个因素来加以说明不合理的信念。他更明确的列出了一些广为父母信奉的错误信念和教养上的通病:

  1.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必须”广受小区、邻居的赞同,我才是一个好父母。

  2.对子女各方面的教养,我“必须”都能胜任愉快。

  3.所有的事都要尽如我意,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有如大难临头一样的可怕。

  4.人是环境的牺牲品,现在的行为总是受环境所支配,所以父母“不应该”去改变不可变的事实。

  5.如果我是有效能的父母,我的孩子一定表现优异,不会出差错。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我必需对子女的行为负责。

  由于这些不合理信念的缠绕和支配,深深地影响了父母与子女的生活,常令父母与子女陷于冲突的困扰中。有个例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她的儿子才五个月大时,就向各种可以加强数字处理能力、语言观念,以及肌肉运动技巧等的训练班报名。当她的儿子到十四个月时,她骄傲地向邻居宣布她的儿子已经学会爬楼梯了。不仅如此,她相信她的儿子要获得更高的成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然而,不幸的,正当这位妈妈花费她的大部份时间与精力把她的儿子从这个“杰出娃娃”训练所送到另一个训练班时,无异的她剥夺了儿子跟母亲之间有益的“互相作用”机会。事实上,“跟妈咪玩”对母子而言,应远比儿子参加“填鸭式”训练班的收获大得太多太多,而身为母亲的却未觉察。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当小男孩长到三岁大时,他开始积极反抗,并拒绝学习新技能。同时出乎意料妈妈又怀孕了。这会儿,她没有精力再开车把儿子送到各种“超级娃娃”训练班去了。当婴儿出生后,她感到更疲倦。她已经使自己处于两难的困境中:她害怕倘若从此不让大儿子继续参加一些特别活动的话,她会前功尽弃,并可能对长子造成无可弥补的伤害……。

  最后,在精疲力竭之余,她决定不再以过去的方法来处理两个孩子。她把大儿子放到一所白天托儿中心去,也停止孩子大部份的特别训练班,只留下儿子喜欢的班。由于白天托儿中心的帮忙,以及她让大儿子及自己减少压力,她恢复了大部份的精力,并且似乎做得很好,……

  小男孩的情形还不十分清楚。现在显现的是,他凡事过分忧虑、畏缩,他也因尝试取悦母亲而深受困扰……。

  艾里斯认为人们有许多的情绪反应和困扰,都是自找的,即自陷泥潭。唯有信念的重新建立,人们才能对造成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展开反击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2-17 23:15:0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很多家长做事觉得是为孩子好,可是孩子不接受,往往适得其反,要深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2-23 18:40:27 | 只看该作者
受教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29 09: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zxcvbnm111 的帖子

不错,很多家长做事觉得是为孩子好,可是孩子不接受,往往适得其反,要深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2-29 14:35:09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2-29 15:36:17 | 只看该作者
人们有许多的情绪反应和困扰,都是自找的,即自陷泥潭。唯有信念的重新建立,人们才能对造成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展开反击行动。

确实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2-31 15:1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ying6 于 2006-12-29 09:22 发表
不错,很多家长做事觉得是为孩子好,可是孩子不接受,往往适得其反,要深思啊


是这样的,孩子越大越难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6-11 23:11:13 | 只看该作者
站在孩子立场多想想, 作法可能就会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6-12 11:19:3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是有效能的父母,我的孩子一定表现优异,不会出差错。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我必需对子女的行为负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yanyi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6-18 17:5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金 于 2007-6-12 11:19 发表
如果我是有效能的父母,我的孩子一定表现优异,不会出差错。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我必需对子女的行为负责。

真是有责任心的好家长。你的孩子一定也会非常优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22:36 , Processed in 0.07693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