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7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千童背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3-5 13:0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99年,在台湾华山书院院长王财贵教授倡导下,在东方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及国内各界群贤的共同推动下,在中国大陆开始了儿童读诵中西方文化经典的活动。由于这种教育理念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数以百万计的儿童能背诵《论语》、《老子》、《唐诗三百首》等中国文化经典,更有数以万计的儿童能以英文原文背诵《圣经》、《莎士比亚》等西方文化经典。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孩子的人格得到培养,智慧得以开启,学业进步,几年来的实践也同时表明:儿童读诵中西方经典的方式不仅是学习本民族优秀文化,也是学习外来语言和文化最直接、最根本的方法。
    为将这一理念推及全世界,我们将举办“千童背诵莎翁十四行诗”的活动,申请英国莎士比亚学会为参加活动的孩子颁发荣誉证书,并同时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
    兹就此次活动的意义简述如下:

一、 重读经典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智慧的源头活水,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均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以经典为基础而构筑的人文世界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而当今世界,高度的科学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醉心科技、过分依赖物质让人们远离精神家园,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环境、能源、信仰、文明之间的冲突。“回归人文,提倡人文与科技并重;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尊重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开展各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已成为世界普遍的共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唯有落实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各民族不但要学习和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要学习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汲取各民族的文化智慧,不断完善自我,增进人与人、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谋求人类长久的和平与发展。
    “重读经典” ——提倡儿童读诵经典是将文化的教育从孩子抓起,从文化的根抓起,是文化教育的千年大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
    “重读经典”应将是世界未来教育的恒久主题。

二、 莎士比亚效应
    如同中国的李白和杜甫,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的文学家,也不仅是十六世纪的杰出人物,他的贡献是世界的,他的价值是永恒的。千童背诵莎士比亚作品是籍由莎士比亚广泛的世界影响,向世人呼吁:重新关注人类的文化经典。
    莎士比亚全集在西方一直受到经典的待遇,甚至媲美于圣经。十四行诗集即是其代表作之一。但在当今世界,即使是英国人本身,除了专家以外,全部熟读的人已不多了。现在,这本诗集原文的诵读教学版在中国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莎诗的诵读本,可能也是全世界第一次这样为儿童而出版的莎士比亚诗集,而且是在非英语国家,由千名中华儿童来背诵原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文是向世人表明:各民族都应该有这样的心胸和气魄,广泛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向世人提供借鉴:直接背诵经典的方式是学习各民族语言和文化极为有效的途径,而且也是可以普遍通行的教育方法。

三、 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
    由于目前各国的语文教学都是照循“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教,“国民语文程度低落”的现象,遂成为全世界各国无法医治的教育痼疾。中国近百年的教育,即受西方这一套学理所害。“白话文”的教育观,已使本国语文程度极度低落不说,即使“全民英文”运动,也从口头英语开始,则可以预见的是:费力多而收功少,国民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但依然难以拥有高深的英文程度。现在藉由背诵莎士比亚的活动,可以警醒世人重新反省整个教育理论,尤其是语文的教育问题——以期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提高全世界的文化教育水平。唯有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培养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所要求的跨文化国际型人才,才不是一句空话。

四、 保持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多元文化并存和共荣。
    一直以来,外来文化的吸收遵循是翻译—消化—吸收的模式。这对本有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其明显的弊端。一则是因为中西文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翻译可能会偏离西方文化的原旨,达不到真正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的理想;二则是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就是明显的例子。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完全靠翻译来传递文化信息是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倡导儿童读诵西方文化经典,用西文迅速掌握西方文化和科学的精要是方便之路,一则可以直接用西方文化为我服务,二则又可保持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实现中西文化的双盈。若能将此理念推广至世界各民族、各语种,才可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共同文化理想——多元文化并存和共荣。
    基于以上意义,我们想和有意参加此次活动的全球华人儿童相约:在2007年,至少有一千名儿童相约在中国,共同用纯正的英文背诵莎士比亚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全文。欢迎您的孩子参加此一世界性的盛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3-5 23:22:06 | 只看该作者
Sonnet 116 --Let me not to marriage of true minds admit impediments

Let me not to 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

        Admit impediments. Love is not love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

        Or bends with the remover to remove:

O no! it is an ever-fixed mark

        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

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ering bark,

        Whose worth's unknown, although his height be taken.

Love's not Time's fool, though rosy lips and cheeks

        Within his bending sickle's compass come:

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

        But bears it out even to the edge of doom.

If this be error and upon me proved,

        I never writ, nor no man ever loved.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 - 1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2:48 , Processed in 0.07191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