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261|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不做唠叨的妈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5 23:3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face="tahoma,arial,helvetica,sans-serif" size="2">一项跨国比较研究表明,不论是中国、日本还是美国的孩子,最不能忍受的是母亲的唠叨。面对喋喋不休的妈妈,他们先是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倘若母亲仍未停止训斥,他们只能&ldquo;揭竿而起&rdquo;&mdash;&mdash;顶嘴反抗了。    孩子如此,名人也不例外。著名作家马克&middot;吐温有一次去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牧师精彩的演说确实让他感动,因此他准备捐一笔钱。十分钟后,他开始对演讲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仍未讲完,他决定一文不捐。等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middot;吐温出于愤怒,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块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而反抗的现象,被称为&ldquo;超限效应&rdquo;。    超限效应常常会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当孩子不听话,不照母亲要求做事时,心烦意乱的妈妈便会反反复复地对孩子的某种行为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不安&mdash;&mdash;不耐烦&mdash;&mdash;反感讨厌。时间长了就会产生&ldquo;我偏这样做&rdquo;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所以,妈妈应向那些聪明的父亲学习,批评不在话多,而在于实际效果如何。对孩子的过错,应坚持&ldquo;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rdquo;。如非要再次批评也必须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而不要简单地重复。这样才会避免孩子&ldquo;皮皮塌塌&rdquo;,什么都不在乎的消极表现,而孩子的厌烦或反抗的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2-16 00:09:0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您尽在论坛唠叨, 估计家里会是不唠叨的妈妈了, 实现带宁静回家的愿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2-16 00:58:03 | 只看该作者
klcz2002+2005-12-16 00:09-->引用:klcz2002 @ 2005-12-16 00:09 楼主您尽在论坛唠叨, 估计家里会是不唠叨的妈妈了, 实现带宁静回家的愿望了
不可能呀,想找一个做妈妈的不唠叨,怕比大海捞针还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2-16 05:33:23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5-12-15 08:58-->引用:jerryhao @ 2005-12-15 08:58 不可能呀,想找一个做妈妈的不唠叨,怕比大海捞针还难.
那针干嘛要到大海里去捞?自己磨呀。铁杵磨成针 -- 这活技术含量不高,可能做到的不多。谁说养育孩子不是这个理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2-16 06:36:4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文笔清新不做作,这样的MM即使天天唠叨俺也愿意听,但转帖却如此唠叨俺不太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2-16 08:25:55 | 只看该作者
唠叨缘于无知无识,爱心只是一种美丽的借口。。。输入的文字太短了。请将文字内容增加到 4 个字符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2-16 11:47:30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royalblue">  从马克&middot;吐温募捐这件事可以得出教训:  牧师演讲3分钟就要即时募捐,把钱收紧再接着后面的演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11:53:17 | 只看该作者
klcz2002+2005-12-16 00:09-->引用:klcz2002 @ 2005-12-16 00:09 楼主您尽在论坛唠叨, 估计家里会是不唠叨的妈妈了, 实现带宁静回家的愿望了
爱之深,责之切呀!泡坛不休,唠叨不止,同道之人共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11:57:51 | 只看该作者
天堑变通途+2005-12-16 06:36-->引用:天堑变通途 @ 2005-12-16 06:36 楼主文笔清新不做作,这样的MM即使天天唠叨俺也愿意听,但转帖却如此唠叨俺不太喜欢
怕是对你如何耳提面命,如何唠叨,也无药可救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12:10:15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2005-12-16 00:58-->引用:jerryhao @ 2005-12-16 00:58 不可能呀,想找一个做妈妈的不唠叨,怕比大海捞针还难.
还真是,妈妈呀妈妈,你为什么唠叨?
jjhs+2005-12-16 08:25-->引用:jjhs @ 2005-12-16 08:25 唠叨缘于无知无识,爱心只是一种美丽的借口。。。输入的文字太短了。请将文字内容增加到 4 个字符以上。
妈妈是博士妈妈也会唠叨,妈妈释放母爱不需要借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3 06:48 , Processed in 0.07932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