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人的灯泡 在英国,灯泡的包装纸上都有警告――donotputthatobjectintoyourmouth.意思是不要把灯泡放进口中。他奶奶的...那有人会放这东西进口中?英国人都有些**...告诉你,世事无绝对! 有天我和一个印度朋友在家中看电视,我和他谈到这件事,他告诉我他们小学的教科书也有说到,因灯泡放进口後便会卡住,无论如果都拿不出来,他十分肯定书是那么说的...但我十分怀疑,我认为灯泡的表面是十分滑的,如果可以放得进口,证明口部足够大让其出入,理论上也可以拿出来。但这印度**只说书是那么说的...便一定是正确...我被他这种不求什解的态度弄火了,我说他笨,他说我不会英文不看书...我们便吵了起来... 我一肚火的回了家,拿起一个普通大小的灯泡在床上左想右想,始终认为我没有错,想到这印度朋友的无知,也本著科学家的精神――――-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决定要证实他看。当然,我也做了安全措施...买了一枝菜油回家。若卡土住了便放油,我就不信滑不出来! 一切就绪,二话不说便把灯泡放进口中... 不消1秒便滑入了口,倒也容易...照这样看要拿出来绝无问题。心想这印度**,看看我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色吧!不像你这书呆子...心想中国战胜印度...打从心里笑了出来...哈哈! 於是我轻松的拉了灯泡一下.........好!我放多点力.........o.k~我把口张大一些.........不怕,我把口张得最大,放多一点力(要很小心拉破灯).........妈的!...真的在内里卡住了......好在还有枝菜油......... (30分钟後)我倒了3/4枝油,其中一半倒了进肚,那灯泡还是动也不动...这时候,我只好打电话求救.......................正当我按到一半,我记起我口中塞了个灯泡...如何说话? 现在我只好向邻居求助,我写了一张便条後便去找邻家那老妇。她一见我便大呼救命...我立即给她看我的便条――-pleasecallmeataxiandtellthedrivertotakemehospital.(请招我一辆的士,还请告诉司机蛓我到医院。)她看了大约1.75分钟後大声狂笑...(如果我说得出话我便f**k她了。) 15分钟後,的士来了。司机一见我,笑了一回(其实他一直没有停过)。在的士上不停的问我何以这么做...(...他妈的...我如何答他?)还不停说我的口太小,如果是他的口便没有问题...我看看他的口真是很大...但我好想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要试...可惜我开不了口!我看看他的倒後镜,我好像含住一条金鱼... 在医院,我被护士骂了十多分钟,说我浪费她们时间。还要我排一条很长的龙...我在人群中待了2.5小时...2.5小时...那些痛楚万分的伤者,看见我都好像不痛了...人人都偷偷笑出来...我觉得自己还有些作用... 医生把绵花放进我口的两旁,然後把灯泡打碎...一片片的拿出来...我的口肿得很大...最後他告诉我下回不要试,和告诉别人我的经验...我告诉他我一定不会了。 当我离开医院时,我在想这地球一定没有像我这么**的生物了...当我开门离开时,迎面来了一个人,是刚才那的士司机...............他口中含住一个灯泡======================================相关资料『反暗示』:是指暗示者发出的刺激引起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 针对反暗示:英国有一个灯泡生产厂商在灯泡上标识“不要把灯泡放到嘴里”,本来的目的是为了提醒用户避免小孩子把灯泡放到嘴里,可是,效果恰得其反,小孩子倒是没有把灯泡放到嘴里,倒是有一个好奇心太重的大人把灯泡放到嘴里去试试为什么灯泡就不能放到嘴里,最后好了,放得进去拔不出来了,只好叫辆出租车到医院去,路上就不免被出租车司机嘲笑,说他嘴巴这么小,还想把灯泡放到嘴里去,嘴巴大的人才行。···等到这个人从医院里解决完自己嘴里的灯泡出来的时候,在医院门口,他碰到了一个人,一看到这个人,他就禁不住乐了,原来这个人是刚才送他到医院来的司机,他嘴里正痛苦的含着一只灯泡呢!===================================从“灯泡拿不出来”的有趣故事说起--自然演化过程和哲理<3695>字节<div class="S1" style="HEIGHT: 23px" align="right"><a title="点击查看会员资料" href="http://blog.soufun.com/blog_6153974.htm]lefteris[/url][/url]2006-4-2 0:43:37发表于<a class="S1" href="http://sh.soufun.com/">房地产门户-搜房网><a class="S1" href="http://shbbs.soufun.com/">业主论坛[/url]><a class="S1" href="http://shbbs.soufun.com/board/1210001860/">万邦都市花园业主论坛[/url] <a class="S1" href="http://wbds.sh.soufun.com/">wbds.sh.soufun.com[/url]<"ShowTitleBody">从“灯泡拿不出来”的故事说起--自然演化过程和哲理看了那个有趣的“灯泡塞进嘴巴拿不出来”的故事(后面跟了故事),是说一个在英国的中国人看到灯泡上“不要放入嘴里”的警告感到奇怪,但他后来与一个“只相信书本的”迂腐的印度人争论“到底能不能拿出来”。他认为既然能放入就说明空间够大,所以。。。。。他就自己买了瓶油以防万一(用来润滑),自己进行实验,最后被送到医院的笑话。更可笑的是,当他出来的时候,看到送他的那个出租司机也嘴上含着一个灯泡来医院了。 我想这个过程可能是自然界很多类型的自锁(self-locked)过程的一种。 我比较相信这个解释:(灯泡)放进去后,里面被撑住了,嘴要张大可能里面部分会变小,如果被撑住就张不到原来那么大了.所以能放进去不一定能拿出来。自锁装置一般是具有“负反馈”的装置,物理上常见的具有“双稳态”的体系很多如此,我们的计算机的逻辑开关和记忆元就是利用磁的双稳态造的。 在类似自锁装置中,都有“一个特殊的演化过程”,它从物理上或统计上说是:“非稳定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自锁的起源)。 如此“非稳定过程”的演化是“单向性的”,逆方向的演化是很难做的。第一种可能是“逆向演化”必须克服一些能量困难,简单的例子就是石头容易向下滚,倒过来向上滚,就要克服“重力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做功“)。另外一种可能是“逆向演化”要克服统计上的小概率困难,例如我们经常玩的“解锁”类型游戏(九连环,或各种几何puzzle),必须很特殊条件(从概率上说是“小概率状态”,从解决方法上说,就是有“诀窍”)才能成功,如果“乱试”的话,必须试亿万次,才可能成功一次。那个灯泡故事中,把灯泡赛进嘴巴就是这个“非稳定过程”。而把灯泡拿出来,就是“有困难的”逆过程,可能两种困难都存在,所以最后只好打碎灯泡。 其实,自然界的演化很多都是“单向”“自锁”的,不是简单可逆的。 而那些“最终实现的”并且“比较稳定的”状态,必定具有“能量优势”或“概率优势”。例如,我们的质子,形成后就不易变化了,一般认为是能量优势很大(我们要打破质子结构,需要巨大的能量)。例如,一滴墨水在水中必定散开,最后均匀分散在水中,而不可能看到“分散的墨水”自动汇聚成一个墨水滴,这是因为分散的状态有巨大的概率优势(或称为“统计实现的可能性多很多”,或称“微观状态多很多”)。第二个例子就是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典型例子(孤立系统的总是向无序方向发展)。同样,我们生活周围所有的物质状态,例如金属、石头、空气、等离子体(太阳物质的状态)都是能量优势和概率优势联合竞争的结果。每一个稳定状态都是经过“单向过程”演化得到的“自锁”状态。更有趣的例子是下围棋。棋局中,当某个当局者“一个念头一闪”,下了一步“怪着”,从此棋局就完全走上了当初双方都没有预计的道路上,这就是因为,棋局的变化空间太大,可能性太多。就像人走进一个大山洞一样,如果人根本不能完全掌握所有细节,那么“走一步看一步”的“想走回到洞口”(回复到初始状态),几乎不可能。统计的可能性的多少(也就是概率),虽然不像“能量”那样实在直观,但在物理上也是一个实在的物理量,就是“熵”(物理学家把简单概念抽象化)。学过统计物理的人,肯定知道“熵”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作用多么大。曾经有人把“熵”利用到很多其它学科上,例如化学、流通、经济、环境、人口等等学科中,甚至上升到哲学高度,利用“熵”来解释人类社会的行为和发展,并卓有成效。 OK,说这么多,只是想说,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深刻道理(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深刻道理,当然不是我第一个说)。 真正聪明的人,就能够从这些现象看到深邃的思想。牛顿从苹果落下看到一个特殊的力,统计物理的先哲们从墨水散开看到了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熵增大方向),爱因斯坦从相对性原理(就是没有什么匀速参照系是特殊的,大家是“平等的”“相对的”)看到了时空深刻的关系。。。。。。</div>此帖由 yaokai.yang 在 2006-05-19 03:58 进行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