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align="center"> 主题:“妈妈,我们家富有吗?”好好的困惑 作者:<font color="#00319c">好好的妈 发表日期:2005-06-20 16:01:13 [url=http://java script: d=document;t=d.selection?(d.selection.type!='None'?d.selection.createRange().text:'')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 d.getSelection?d.getSelection():'');void(vivi=window.open('http://vivi.sina.com.cn/collect/icollect.php?pid=forum.sina.com.cn&title='+escape(d.title)+'&url='+escape(d.location.href)+'&desc='+escape(t),'vivi','scrollbars=no,width=480,height=480,left=75,top=20,status=no,resizable=yes'));vivi.focus();][/url][<font color="#00319c">表状] 昨天晚上,我们欣赏完英国STOMP破铜烂铁打击乐,真是非常地受震撼和感动。出了剧院,好好还在意犹未尽地击掌、跺脚,扭动着身体。忍不防,旁边传来击掌的和应声,抬头一看,也是刚从剧院出来的几个外国小伙子。他们开心地笑着,相互应和着。掌声在安静的夜色中飘散开去。 好好突然对我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了,我们家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充实啊!人的‘富有’应该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家庭精神和文化啊!” 事出有因。 (一) 几天前,我们在瑞金医院附近,看着零零散散、在家属的呵护下出来散步的病人,好好问我:“妈妈,你说,我们家富有吗?” “妈妈不知道。”一下子就问住了我。这个问题,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好看起来非常困惑:“妈妈怎么会不知道我们家富有不富有呢?” “但是,妈妈可以和你一起来讨论讨论,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你说的富有是指的什么呢?” “富有?当然指的是财产。等等,你认为富有还有其他的?” “哦,不急,我们慢慢来。你可不可以先告诉妈妈:你为什么想到问这个问题呢?” “今天,同学们在非常激烈的讨论这件事:因为有的同学说小邬家很有钱,住着有车库和好几层楼的房子,上海是个寸土是金的地方,有那么大的房子,他家一定很有钱;后来小华就说:他家才有钱呢,爸爸妈妈帮他存了好几十万,就是为了将来送他到美国去读书。” 他突然停住。我看看他:“怎么了?” “是这样,我感觉现在上海的同学和以前的深圳的同学不一样,深圳的同学从来不讨论这些个。但这里的人好像要虚荣一些,好像谁家有钱,谁就可以高人一等,谁就特别的沾沾自喜。有一个没有大钱的女同学是这么说的:‘我每天身上都放着几百块钱,用来买零食,我有资本啊,我吃不胖!’我就对他们说:‘好啦,好啦,都不要这么贪慕虚荣了,拿爸爸妈妈的钱来夸口有什么意思啊,又不代表自己的能力。将来,自己有能力,可以挣很多钱给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孩子用,这才是可以值得开心的事呢!” “啊?那同学们怎么反应啊?” “结果呢,我捅了马蜂窝了。他们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私下却悄悄议论说:‘自己没钱才这么说的呗。’所以,我想问问,我们家富有吗?我就更有说服力啊!” 原来如此啊! 好好,随着一天天慢慢长大,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判断和了解这个世界,困惑、矛盾、烦恼会越来越多围绕着他。真是也为他高兴也为他担心。 好吧,问完了儿子,我该回答他了。 “我要让你失望了,我回答不出来。因为我不知道在钱财的问题上,富有的标准是什么?我不知道标准,我就没有办法把我们家的经济状况列到相对应的级别里去。或者,你和你的同学可以给出我这个标准?” “那倒没有啦!就是他们举那样的例子,来证明他们的富有,或者比较谁更富有啦!” “比较,就是要放在一个标准上,不放在一个标准上就不是合理化比较。他们举的例子,都是一些支配金钱的习惯或者现象,我倒是从这些现象里读出一些我的理解。但是,这些确实不是一种可以拿来做比较的标准,你思考思考,看看妈妈说得有没有道理。” 好好点头。 “好好读到的信息就是,同学把爸爸妈妈的钱财拿来作为自己可以炫耀的资本;好好是批评这个做法的。对不对?你有这个观点,和我们家有钱没钱没有关系的,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难道没有钱的孩子就不可以有这个观点吗?这是歧视啊!” 好好说:“就是就是啊”。 “所以,你不用因为不知道我们家的财富情况而困扰。你是有志气和追求独立的孩子,妈妈为你感到高兴。但是,你评论小朋友的话太有攻击性啦,妈妈不大敢赞同。” “为什么?” “因为,我从他们说的这些现象里理解到的东西和你不一样。比如,小邬家有好大的房子,在上海这个地方,确实是很享受和舒适的,如果我的同学生活得如此幸福,我会为他高兴。小华家为他将来准备了出国的学习费用,是他父母的一片苦心,如果我的同学有如此爱他的父母,我也会为他高兴!你不觉得每一个人生活得幸福如意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 “可是,妈妈,我感觉他们的态度特别趾高气昂!好象就是对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故意要说一样!” “我理解你的感受,他们有炫耀的行为当然不合适;但是,从帮助同学的角度来说,你可以有很多方式是吧?是不是就只有当面针锋相对地去揭露这样一种方法呢?打个比方吧,要是我在很多人面前吼你的缺点,甚至是你根本无心的一个过失也帮你放大了、而且往深刻里去说,你会是什么感受呢?” “哦,妈妈,我明白了。你是觉得我的方法不是很合理,不尊重他们的感受啊。” 如果,我们为别人的财产富有而感到由衷的幸福,愿意去祝福他们,我们自己内心就不会有那么多酸涩。而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是很不容易的。我知道对好好来说,这样要求太高了一点。但是帮助他宽厚地看待周围人、事,是我们为人父母应该的一项责任。 (二) 第二天,好好对我说,他的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很开心地告诉他,她在家不用做任何事,全部父母代劳了,到现在粽子也不会剥。 好好说,今天他没有当众去指责这个女孩好吃懒做,但是他还是觉得这是被溺爱的表现,对她独立生活没有什么好处。他真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总是有这么多不该炫耀的事要拿来炫耀。 我说:“还是因为她感到了一种被宠爱的幸福,这是她感到富有的和令她骄傲的。可能这种溺爱会带来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但是你不能不允许她有这种被宠爱的富有感。” 我问他:“你记得乐斯文吗?” “当然记得。” 乐斯文是上海市十佳少先队员。“他有一个双目失明、左手左脚都残废的父亲,虽不曾亲眼见过自己的儿子,但却用他那特有的“眼睛”——右手,认识并熟识着儿子;他还有一个身患绝症的母亲,她虽无法亲自为自己的儿子编织幸福,但却用她那特有的心去关注着儿子的成长。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乐斯文同学,用自己那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羸弱的家;他,是父亲永远的拐杖;他,用孝心回报双亲;他,是全家的开心果……”(这是我引用的文字) 我们常常在一起谈论这位了不起的少年的事迹,他是我们全家学习的榜样。当时想到了他,是因为我想告诉好好,在有人视无边的宠爱为一种富有时,也有这样一个孩子,他视磨难与挫折的成长经历为自己的人生富有。 这就是大千世界,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独特财富。在坚守自己的立场和追求的同时,也要学习尊重他人的富有感。 我们不了解的事,有可能是我们的盲点,不要首先就嘲弄它,应该尝试去了解它,或者我们会更有收获。 (三) 所以,我们从大剧院出来的时候,好好有了上面的感慨。 “妈妈,我现在感觉到了,我们家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充实啊!这个富有里应该还有一个,就是家庭精神和文化啊!” 这一句话让我双眼湿润。 是的,一开始,我就好想告诉他,我对富有的理解:有财富层面、有精神层面、有历练层面、有很多很多……但是,我控制住,没有去这样直白地告诉他。 很多道理,要孩子自己去悟出来,是一个多么痛苦而幸福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