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197|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青春期教育 精品书节选推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1 16:2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荐]青春期教育 精品书节选推介

家庭是孩子性别社会化的首要场所



-----《读懂孩子青春期》(节选)



  在孩子出生后的头两年,父母和其他人常常对孩子的性别给予许多提示。例如,给女孩穿粉红色的衣服,给男孩穿蓝色的衣服;把男孩子称为“大胖小子”,把女孩子称为“小毛丫头”。许多研究都证明,母亲用大不相同的态度和方法对待襁褓中的婴幼儿,给他们买不同的玩具,教他们做不同的游戏,从而使孩子开始知晓自己的性别身份和角色。当孩子学步时,父母对他们有不同的态度,说不同的话。例如,男孩摔倒了,父母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而女孩摔倒时则被抱起来;母亲告诉男孩上厕所时要把马桶盖掀起来,站着小便,如此等等。这样不断地提示男孩属于男性,女孩属于女性。



  所以,家庭是孩子们自幼学习角色观念、形成角色取向、模仿相应的角色行为的首要场所,是性别社会化的第一源泉。一个孩子遵循或违背其社会化所规定的两性角色的程度,取决于父母所提供的社会化环境和实践活动,也与父母自身所做的“角色示范”有关。在家庭中,父母和其他长者总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去做合乎其性别特征的事。女孩子行为举止“不合规矩”要受到指责;男孩子的某些调皮捣蛋之举则被视为勇敢和有男子气概的表现。家庭的传统、礼节和习俗对子女在性别角色方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每个孩子在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之后,都会竭力模仿周围那些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学习像他们或她们那样行事。自然,家庭中的同性年长者是孩子们最现成的模仿对象。最初在家里模仿父母,进而去模仿家里其他男人和女人的行为,从而形成自己性别角色的心理与行为基础。从孩子们玩“过家家”的游戏时可以看到,女孩子扮演妈妈的角色,在“做饭”、“带娃娃”、“洗衣服”等一切日常琐事上都试图模仿她心目中的“母亲”行为举止;而男孩叼烟斗、翘二郎腿、看书读报、在屋里来回踱方步等动作,则是在学习“父亲”的样子。男女孩子在用玩具电话学习如何打电话时,也在分别模仿各自的父亲或母亲的那种姿态、神情、语气、声调乃至所用的言词。这完全是他们日常观察父母言行的结果。一般说来,男孩子的这种“角色认同”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女孩子困难些,因为母亲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总是多一些,贤妻良母所做的事情又比较具体,因而便于女儿模仿;而父亲通常“主外”,他的职业活动既是儿子看不到的,又是年幼的儿子不易理解的,因此难以模仿。于是他们就去模仿电视中的男人。那些不真实的、与普通男人的生活相去甚远的“名星”男人形象,是男孩们可望而不可及的。这种情况,增加了男孩社会化过程中的虚幻与焦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因此,父亲与儿子疏远是有不良后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8-11 20:57:12 | 只看该作者
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8 13:42:35 | 只看该作者
yea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12 12:43:0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18 17:23:0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0-17 21:59:50 | 只看该作者
好支持希望这贴能有更多的人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1-22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1-28 11:05:28 | 只看该作者
好,我也来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4-11 23:22:3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5:16 , Processed in 0.08019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