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最优教养法实例解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7 22:1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与孩子交往的新准则是以尊重和技巧为基础。 这需要: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同父母自己需要自尊心一样; 2、在对孩子提出劝告或教导之前,应对他们有所了解。 当孩子处在一种强烈的情绪中时,他不可能听任何人的话,他不可能接受劝告、安慰或者建设性的批评。他需要父母了解他, 了解它特殊时刻的内心活动。 而且,他需要父母了解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内心活动。这是一种游戏,在这里他只泄露一点点他的感觉,其余的需要父母去猜测。 当孩子告诉父母老师打了我一巴掌,父母不必问他更多的细节,他不需要说“你为什么挨打?假使你老师打你,那么你一定干了什么坏事。你干什么了?”父母甚至不必说“阿,我感到很遗憾!”父母需要对他表示了解它的痛苦和烦恼,以及他想要报复的情绪。 父母怎么知道孩子的感觉呢?留心孩子的言行,听他讲些什么,以及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父母要知道当孩子在同辈人面前受到公开羞辱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父母只要说很短的话,孩子就知道父母是了解他的。以下任何一种说法将是有帮助的。 “你一定是很苦恼的。” “这一定是你很生气。” “这一定伤害了你的感情” “这一天你真倒霉了” 如果父母这样告诉孩子“这种感情是不好的。”或者试图说服孩子,他“没有理由有这种感情”。孩子强烈的情绪是不会消失的,不是驱赶就能消除的!只有父母对孩子表示同情和了解,他们这种强烈的情绪才会减弱、消失。<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tr><td valign="top">二、谈话的一些原则 1、从事情本身到围绕事情的情感。 当孩子带着一连串对朋友、老师活着她自己的生活的埋怨回到家里时候,最好对他表露感情的语调做出反应,而不是试图去确定事实真相或者证实那些事件。 10岁的小德放学回家以后,胡言乱语的埋怨着。 ——多倒霉呀,老师说我撒谎,就因为我告诉她我忘记做作业了。他嚷着,天哪,她拼命的嚷着,说要给你写纸条! ——你今天很难受! ——是的 ——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你撒谎,是很窘的事情。 ——这是肯定的 ——敢打赌,当时你内心感到缺少了些什么似的。 ——哦,使得,但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有人伤害了我的感情时,我经常是这样的。 ——这减轻了我的痛苦。 </td></tr></table><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tr><td valign="top">2、从一般的回答道具体的回答。 孩子讲他自己的事情时,常常希望我们回答的,不是笼统的同意或者不同意。二是希望给他以详细的、对他很了解的回答。 比如孩子说“我不擅长数学”父母回答他“是的,你对数字的概念很糟糕。”这对他是没有帮助的。向他提出意见进行争论,或者提供廉价的忠告,也是没有用处的。如“你要是用功一些,就会学得好一些。”这种草率的帮助只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立刻就交心,也只能减弱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任何一种热忱的、同情的说法: ——数学本来不是一门容易掌握的学科 ——有些难题确实是不容易算出来的 ——老师比较急躁的批评了你 ——他是你感到你笨 ——我敢打赌你巴不得快下课 ——你一定感到考试特别困难 ——你对考试不及格感到很着急 ——着急我们会怎么看你 ——我知道有些科目是不大容易学的 一个12岁的孩子说,当他带回不及格的成绩单以后,他父亲用很了解他的口吻和他谈话,使他几乎晕倒,他内心的反应是“我必须不辜负父亲对我的信任。” </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2-7 22:17:08 | 只看该作者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tr><td valign="top">请听儿子和父亲的对话: ——我很笨 ——你不笨,记得你在野营的时候多能干,那位想到认为你最聪明。 ——你怎么知道他是这么想的 ——他告诉我的 ——哦,他怎么老是说我笨呢? ——他只是开开玩笑 ——我笨,看看我在学校的分数,我知道。 ——你只是需要用功一些。 ——我已经用了功了,这不管用,我脑子不好。 ——你聪明能干 ——我笨我知道 ——你不笨(父亲大声) ——我就是笨 ——你不笨,笨蛋! 当孩子说自己笨、丑或者坏的时候,我们不能用说点什么,就像立即改变他的自我想象。试图直接去改变别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容易的,如一个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是我不会笨的相信你说我聪明” </td></tr></table><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tr><td valign="top">当孩子对他自己有消极的看法时候,我们否认和抗议是没有帮助的,他只会更强烈的宣布:身洗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能够给孩子提供做好的帮助,使表示我们不但了解他的一般情绪,而且了解其内在的含义。 儿子:我这笨 父亲:(严肃的)你这那么想吗?你不觉得你自己聪明? 不! 那么你内心很痛苦罗? 是的 在学校,你一定时常感到害怕,害怕你失败,害怕你分数低,当老师教你的时候,你很慌张,甚至你知道的答案也说错了,你害怕你的话听起来可笑,老师要批评你,所以很多时候你宁肯什么也不说。我想你记得,有几次你说某件事的时候,他们嘲笑过你,这是你觉得自己笨,这是即使你伤心,也使你生气。你瞧,儿子,在我眼里你是一个好孩子,然而你对自己却有不同的看法。 这一席谈话,可能不会当时当地就立刻改变孩子的自我形象,但是可能在他心里买下一棵对自身可能不会产生怀疑的种子。他可能想想“爸爸了解我,认为我是一个好人,我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一席谈话所形成的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引导儿子试图努力不辜负父亲当孩子对他自己有消极的看法时候,我们否认和抗议是没有帮助的,他只会更强烈的宣布:身洗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我们能够给孩子提供做好的帮助,使表示我们不但了解他的一般情绪,而且了解其内在的含义。 儿子:我这笨 父亲:(严肃的)你这那么想吗?你不觉得你自己聪明? 不! 那么你内心很痛苦罗? 是的 在学校,你一定时常感到害怕,害怕你失败,害怕你分数低,当老师教你的时候,你很慌张,甚至你知道的答案也说错了,你害怕你的话听起来可笑,老师要批评你,所以很多时候你宁肯什么也不说。我想你记得,有几次你说某件事的时候,他们嘲笑过你,这是你觉得自己笨,这是即使你伤心,也使你生气。你瞧,儿子,在我眼里你是一个好孩子,然而你对自己却有不同的看法。 这一席谈话,可能不会当时当地就立刻改变孩子的自我形象,但是可能在他心里买下一棵对自身可能不会产生怀疑的种子。他可能想想“爸爸了解我,认为我是一个好人,我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一席谈话所形成的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引导儿子试图努力不辜负父亲对他的信任。 对他的信任。 </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2-9 12:14:33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我已看过,说的容易做的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2-13 15:05:3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2 06:20 , Processed in 0.09767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