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60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分析现在学生骂人习惯的原因和防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6 17:3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学生骂人现象忽然多了,我找了一些孩子谈心了解原因:你们这样互相骂不影响朋友的感情吗?他说:"朋友间就得什么不在意,说点骂人话没什么?我不骂哪有朋友?"据了解,小学生骂人者也不在少数!
请大家谈谈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小学生向骂人的学习和制止正骂人的人继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2-6 19:08:49 | 只看该作者
  一种宣泄手段。  越禁止越有趣,就象禁笑,越禁越想笑,放开了觉得没有啥可笑的了。  引导就可以了,严令禁止一类的只会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2-6 20:28:19 | 只看该作者
骂人是暂时的, 成长是主要的, 老被家长骂的孩子也会骂人会激动一下的, 慢慢地他们会学会自己的礼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2-8 19:25:47 | 只看该作者
当男孩子想讨好MM时他们一定会说粗口,他们以为那就是男子汉;
当女孩子想吸引GG时她们一定会说粗口,她们以为那就是野蛮女友;
无非他们还没有掌握说粗口的时机罢了,大了就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2-9 20:43:1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想想还是推荐老师给喜欢骂人的学生读读梁实秋先生的"骂人的艺术"一文教教他们怎么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2-10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blue">建议彭版看看,俺不喜欢转帖,想当年俺骂人时(如果那也叫骂人),俺父亲就给俺看这文俺从此学会了真正的骂人.
                                                  骂人的艺术
                                                   作者:梁实秋
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骂人就是有道德观念的意思,因为在骂人的时候,至少在骂人者自己总觉得那人有该骂的地方。何者该骂,何者不该骂,这个抉择的标准,是极道德的。所以根本不骂人,大可不必。骂人是一种发泄感情的方法,尤其是那一种怨怒的感情。想骂人的时候而不骂,时常在身体上弄出毛病,所以想骂人时,骂骂何妨。
  但是,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试的。有因为骂人挨嘴巴的,有因为骂人吃官司的,有因为骂人反被人骂的,这都是不会骂人的原故。今以研究所得,公诸同好,或可为骂人时之一助乎?
  (一)知己知彼
  骂人是和动手打架一样的,你如其敢打人一拳,你先要自己忖度下,你吃得起别人的一拳否。这叫做知己知彼。骂人也是一样。譬如你骂他是“屈死”,你先要反省,自己和“屈死”有无分别。你骂别人荒唐,你自己想想曾否吃喝嫖赌。否则别人回敬你一二句,你就受不了。所以别人有着某种短处,而足下也正有同病,那么你在骂他的时候只得割爱。
  (二)无骂不如己者
  要骂人须要挑比你大一点的人物,比你漂亮一点的或者比你坏得万倍而比你得势的人物总之,你要骂人,那人无论在好的一方面或坏的一方面都要能胜过你,你才不吃亏的。你骂大人物,就怕他不理你,他一回骂,你就算骂着了。在坏的一方面胜过你的,你骂他就如教训一般,他既便回骂,一般人仍不会理会他的。假如你骂一个无关痛养的人,你越骂他他越得意,时常可以把一个无名小卒骂出名了,你看冤与不冤?
  (三)适可而止
  骂大人物骂到他回骂的时候,便不可再骂;再骂则一般人对你必无同情,以为你是无理取闹。骂小人物骂到他不能回骂的时候,便不可再骂;再骂下去则一般人对你也必无同情,以为你是欺负弱者。
  (四)旁敲侧击
  他偷东西,你骂他是贼;他抢东西,你骂他是盗,这是笨伯。骂人必须先明虚实掩映之法,须要烘托旁衬,旁敲侧击,于要紧处只一语便得,所谓杀人于咽喉处著刀。越要骂他你越要原谅他,即便说些恭维话亦不为过,这样的骂法才能显得你所骂的句句是真实确凿,让旁人看起来也可见得你的度量。
  (五)态度镇定
  骂人最忌浮躁。一语不合,面红筋跳,暴躁如雷,此灌夫骂座,泼妇骂街之术,不足以骂人。善骂者必须态度镇静,行若无事。普通一般骂人,谁的声音高便算谁占理,谁来得势猛便算谁骂赢,惟真善骂人者,乃能避其而击其懈。你等他骂得疲倦的时候,你只消轻轻的回敬他一句,让他再狂吼一阵。在他暴躁不堪的时候,你不妨对他冷笑几声,包管你不费力气,把他气得死去活来,骂得他针针见血。
  (六)出言典雅
  骂人要骂得微妙含蓄,你骂他一句要使他不甚觉得是骂,等到想过一遍才慢慢觉悟这句话不是好话,让他笑着的面孔由白而红,由红而紫,由紫而灰,这才是骂人的上乘。欲达到此种目的,深刻之用词故不可少,而典雅之言词尤为重要。言词典雅则可使听者不致刺耳。如要骂人骂得典雅,则首先要在骂时万万别提起女人身上的某一部分,万万不要涉及生理学范围。骂人一骂到生理学范围以内,底下再有什么话都不好说了。譬如你骂某甲,千万别提起他的令堂令妹。因为那样一来,便无是非可言,并且你自己也不免有令堂令妹,他若回敬起来,岂非势均力敌,半斤八两?再者骂人的时候,最好不要加人以种种难堪的名词,称呼起来总要客气,即使他是极卑鄙的小人,你也不妨称他先生,越客气,越骂得有力量。骂得时节最好引用他自己的词句,这不但可以使他难堪,还可以减轻他对你骂的力量。俗话少用,因为俗话一览无遗,不若典雅古文曲折含蓄。
  (七)以退为进
  两人对骂,而自己亦有理屈之处,则处于开骂伊始,特宜注意,最好是毅然将自己理屈之处完全承认下来,即使道歉认错均不妨事。先把自己理屈之处轻轻遮掩过去,然后你再重整旗鼓,著著逼人,方可无后顾之忧。即使自己没有理屈的地方,也绝不可自行夸张,务必要谦逊不遑,把自己的位置降到一个不可再降的位置,然后骂起人来,自有一种公正光明的态度。否则你骂他一两句,他便以你个人的事反唇相讥,一场对骂,会变成两人私下口角,是非曲直,无从判断。所以骂人者自己要低声下气,此所谓以退为进。
  (八)预设埋伏
  你把这句话骂过去,你便要想想看,他将用什么话骂回来。有眼光的骂人者,便处处留神,或是先将他要骂你的话替他说出来,或是预先安设埋伏,令他骂回来的话失去效力。他骂你的话,你替他说出来,这便等于缴了他的械一般。预设埋伏,便是在要攻击你的地方,你先轻轻的安下话根,然后他骂过来就等于枪弹打在沙包上,不能中伤。
  (九)小题大做
  如对方有该骂之处,而题目身小,不值一骂,或你所知不多,不足一骂,那时节你便可用小题大做的方法,来扩大题目。先用诚恳而怀疑的态度引申对方的意思,由不紧要之点引到大题目上去,处处用严谨的逻辑逼他说出不逻辑的话来,或是逼他说出合于逻辑但不合乎理的话来,然后你再大举骂他,骂到体无完肤为止,而原来惹动你的小题目,轻轻一提便了。
  (十)远交近攻
  一个时侯,只能骂一个人,或一种人,或一派人。决不宜多树敌。所以骂人的时侯,万勿连累旁人,即时必须牵涉多人,你也要表示好意,否则回骂之声纷至沓来,使你无从应付。
  骂人的艺术,一时所能想起来的有上面十条,信手拈来,并无条理。我做此文的用意,是助人骂人。同时也是想把骂人的技术揭破一点,供爱骂人者参考。挨骂的人看看,骂人的心理原来是这样的,也算是揭破一张黑幕给你瞧瞧!此帖由 天堑变通途 在 2005-12-10 11:02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0 12:13: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原来骂人也这么难啊!希望学生们也来学习骂人这门高深的艺术!起码我这么认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2-12 14:51:20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royalblue">  梁实秋的骂人艺术有点过时了。
  骂人在生动不在雅。现在骂得雅了,谁还有那个闲心闲钱每月花几千大洋去北大修国学,学会雅了再来听骂?
  骂得生动,雅俗共赏,就连被骂的人,一时半会也只顾在心里点头而错失回骂良机。
  骂人其实也有很大的表演性质,不管有理没理,骂得生动有趣,看客先就倾向你一边。
  不小心骂出几句经典,很快就成时尚国骂,小圈子流传,大范围普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2-13 07:30:24 | 只看该作者
hq1966+2005-12-12 14:51-->引用:hq1966 @ 2005-12-12 14:51 <font color="royalblue">  梁实秋的骂人艺术有点过时了。
  骂人在生动不在雅。现在骂得雅了,谁还有那个闲心闲钱每月花几千大洋去北大修国学,学会雅了再来听骂?
  骂得生动,雅俗共赏,就连被骂的人,一时半会也只顾在心里点头而错失回骂良机。
  骂人其实也有很大的表演性质,不管有理没理,骂得生动有趣,看客先就倾向你一边。
  不小心骂出几句经典,很快就成时尚国骂,小圈子流传,大范围普及。
三国时陈琳为袁绍作的檄文可为HQ兄此语相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3 08:07:08 | 只看该作者
天堑变通途+2005-12-13 07:30-->引用:天堑变通途 @ 2005-12-13 07:30 三国时陈琳为袁绍作的檄文可为HQ兄此语相配
天堑兄可否把檄文拿来与大家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9 08:26 , Processed in 0.08330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