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5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蒙学认读霸》让幼儿认读更加科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23 19:3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mg src='images/smiles/agree.gif' smilietext=':agree:'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agree:' />   <img src='images/smiles/agree.gif' smilietext=':agree:'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agree:' />   

  在现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点,学前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幼儿时期的受教育情况,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一生的发展,甚至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今后5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0%。”学前教育的内容很多,其中,让儿童提早进入阅读,从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阅读和写作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主要标志,识字则是这一切的基础。对于幼儿阶段到底该不该识字,目前还没有十分一致的观点。
  反对者认为:通过强化训练确实可以使幼儿认识上千个字,但幼儿年龄小,缺乏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字意义的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往往是把文字当成“物”来认识的,并不具备符号的功能。而且这种识字训练需要不断地强化,一旦强化停止,幼儿很快就会忘记过去已经认识的字。特别是脱离语言环境的、集中而不规范语法的识字方法和以识字多少来衡量幼儿的阅读水平,片面地、单纯地追求幼儿的识字效果,其远期效果也是不好的。应该在具有语言情景、经验支持的阅读中逐渐识认汉字。
  支持者则认为:我国识字教育长期落后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并出现了小学生不能阅读、不会阅读、没有兴趣阅读等现象。幼儿识字,是学习语言的内容和方式之一,最终目的是促进和帮助幼儿更好地阅读,如果识字早,有利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把识字的起点定位在学前时期,及时地培养起阅读兴趣,促使儿童提早阅读,有利于智力发展,增强学习能力。
  尽管在幼儿到底该不该识字的问题上还没有一致的观点,但在早期阅读的问题上大家却都达成共识。然而认字却仍是在早期阅读的教育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幼儿识字可以先认后写,但认多少识多少,通过什么方法认,在什么条件下认,就直接关系到早期阅读教育的成果。目前幼儿的识字方法很多,其主流方式仍以看图识字和儿歌识字为主,近年来韵语等识字方法也在幼儿识字培训中占有一席之地。无论那种识字方法,幼儿通过学习都显现了一定的效果,也就是说任何识字方法都会有一定的效果,不过也同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现象。比如:孩子天天认字,却始终识字不多;孩子认字多多却不能流利阅读;短时认字不能形成长久记忆;学习的途中出现逆反心理等等,这也就是有关专家们对幼儿识字的提出不同观点之所在。那么在各种方法都是有效的前提下,我们再对几种识字的方法进行客观的分析。

一、分散识字法
  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资料表明的常用字为2500字,这2500个汉字占据了一般书报用字的99%。大家都知道,毛泽东选集5卷合计约二百万字,但也只用了2000多个汉字写成。也就是说,掌握了这2500个汉字,顺利地阅读书报便不会有多大问题。
  现行的对这2500个汉字教学,主要集中在小学六年,教学安排基本上是7岁入学,13岁基本过关。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的就是“分散识字法”,主要特点是随课文识字,形、音、义、写“混教”,讲究读、写、讲、用“四会”,虽然通过学习,基本能进入阅读和写作,但最大的问题就是识字进度极为缓慢。
  小学语文1-12册不过百十篇小短文,一年级识字的速度还可以,学到800字到1000字以后,速度明显放慢,一篇200字的课文,只有6-7个生字。也就是说学100个字平均只有3-4个是生字,其他97个字都是在重复。小学六年平均每天识字1.2个,虽然用了六年的时间,但真正用于学生识字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种识字速度在任何语系中都是极为少见的。它直接影响儿童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并不能与儿童的智力发展同步,不适合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儿歌识字、看图识字
    通过儿歌阅读和背诵儿歌使孩子陶冶情操,并增强孩子对书籍的兴趣,是引领孩子进入早期阅读的方法之一。但如果把它作为认字的工具,其效果和速度就不能达到认字的要求。原因是儿歌的编写大多是从最简单的字入手,内容是以简单知识和趣味性为主,这样的教育方式如果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学,孩子就会出现满脑子儿歌但无用武之地的现象,认字范围还是围绕着儿歌内容,识字不多,学知亦不多,完全没有达到让孩子早期阅读的目的。看图识字则是比较传统的启蒙认字方法,这样的方法效率很低,原因是幼儿时期形象记忆力特别强,在认字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大多在图画上,如果没有了图画孩子还很难认识汉字,而且这种零散的识字方法效率非常低下。儿歌识字和看图识字共同的优点是趣味性比较强,比较符合孩子喜爱游戏的心理。

三、韵语识字
  韵是汉语特色,正是韵才把中国语言文字推向最高的艺术境界,因此习韵是理解中国古文化的钥匙。正因为汉字有韵,就决定了汉字的句式能够排列整齐,平仄押韵。从诗经,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韵”都是一脉相承,贯穿其中,没有韵几乎无法开启中国古文化的大门。所以从小培养儿童对韵的语感,也是学习汉字最重要的一课。用现代心理学的说法,韵语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记忆方法。韵语识字在方法上特别注重合辙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韵的存在孩子记忆起来比较容易,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童蒙识字和早期阅读方法。而这种方法在幼儿早期认读的教材中有一个问题值得非常关注,就是选字和组句,因为韵语强调的是韵律的编排,在这其中可能因为韵的需要而采用很多生僻字,也可能因为韵律的需要编排的句子不适合幼儿学语。

四、集中识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必须要认识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开始读和写。所以历代识字教学大多主张先集中识字,然后再读书。清人对此已有成熟的认识和总结,编写识字课本《文字蒙求》的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能识二千字,可读书。”崔学古在《幼训》里也说:“凡训蒙勿轻易教书。识字至千字外,方用后法教书。”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对传统语文教学中的集中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前人在识字教学中第一步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儿童集中地认识两千来字,然后才渐渐教他们读书。在这个集中识字的阶段,以教会儿童认字为主,至于每个字怎样讲,要求很低,怎样用,可以说完全不要求。这期间也开始教儿童写字,但是写字的进度跟认字的进度不一致,就是说,并不要求认什么字就写什么字。这是传统的集中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林成滔先生在《字里乾坤》中说:“汉语的主要特点是实行以词为基础的二次构词法为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识字教育没必要像拼音文字那样,分散开来用较长的时间去进行,而最好在短期内集中突击完成”。
  集中识字是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识字教学而进入早期阅读的有效方法,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就是比较典型的作品,至今流传,只因为年代久远文化更迭而不能用为现代识字阅读课本。集中识字教材的编排难度是比较大的,所谓集中,就是把汉字集中起来识认,那么如何选字、如何组词排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大多集中识字教材注重字不重用,比如说《千字文》就在这样的前提下以四字一句、韵语连篇的方式行文。正因为这样,就给现代集中识字教材的编写和创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作为幼儿识字教材,既要考虑选择常用字,又要符合现代语言逻辑,还要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如果选用过多非常用字,孩子太早学习这些字,而阅读中又很少接触就容易忘记,变成无效学习。由于编排中追求字不重用,在组词联句上难完全符合现代语法,孩子学习中就会不知所云,学习也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幼儿集中识字教材不仅要选字科学合理,而且还要能符合现代语言要求。
    以上是对几种识字方法进行的浅显分析,但如果从幼儿早期阅读课程的角度考虑,无论那种识字教材只是教程中的一部分,一种识字的工具。要想更好、更快、更科学有效地完成早期阅读教育,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和把握,既要考虑教材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有科研基础和教学实践的教育方法,而且要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考虑。
  
                 识字观念对幼儿认字的影响

1.让幼儿只是围绕着儿歌中的“常用汉字”进行学习是不对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强调要学与孩子生活贴近的字这是正确的,但如果只强调这一点就是错误的。现实中往往是这种错误观念束缚了我们自己,这是因为儿童的接触面是非常非常窄狭的,如果只局限于学他们已知的内容,那么识字就永远落后于他们智力的发展。而识字的最终目的恰恰是学习他们不知道的内容。

2.有效记忆与无效记忆。这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但是他对于幼儿教育的内容却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问题。我们常常赞美孩子在幼儿园里背诵了许多儿歌,父母和教师都很高兴。但是从效率的角度看,很多儿歌占用了大脑的资源,但没有多少使用价值。因为其中有许多儿歌,既不是知识,也不是规范语言,更谈不上艺术。你就是满脑子儿歌,长大后也不见得有什么作用。

3.幼儿识字和学义不强求同步。任何汉字在儿童眼里仅仅是个符号,不管这个字是简单还是复杂。我们成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这是因为汉字在成人的眼里不仅是个符号,而且是一个代表着特定意义的符号。正是因为这一点,成人对汉字的理解和幼儿对汉字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今天提出一个理论就是幼儿“认字”,先音形定位就算认识了字,在学习中既认也读,认读同步。孩子再阅读中前期可能对理解稍微少一点,但通过一故事情景释义、说文讲义,则是从宏观的理解到逐步对文字意义的推测和理解,效果会非常显著

               教材教法对幼儿识字的影响

  我们常听到年轻的父母感叹别人的孩子聪明,记忆力好,过目不忘。其实每个孩子的记忆力都是差不多的,绝大多数人注意到人的记忆与大脑有关系,极少有人意识到人的记忆与识记材料有极大的关系。同样一个人,智商没有变化,通过不同的识记材料,就可使记忆率相差十几倍。我们的语文教材是不是考虑到了识字材料的排列顺序与孩子的记忆效果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呢? 但是几千年来古代识字教材早就悟透了这个现代心理学的问题。 从周朝到清朝比较权威的识字课本有10种。它们是周朝的《史籀篇》,秦代的《苍颉篇》、《爰历篇》,西汉的《急就章》,南北朝的《千字文》,唐代的《蒙求》, 宋代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的《龙文鞭影》、清朝《小学韵语》等。这10种教材贯穿了我国2600多年的历史,但识字教材的基本形式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1.韵语识字。韵是汉语特色,正是韵才把中国语言文字推向最高的艺术境界。因此学韵是理解中国古文化的钥匙。上面列出的教材全部是韵语成文。为什么使用韵语呢?古人早就认识到汉字在声音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字一音,每音都有一个韵。正因为汉字有韵,就决定了汉字的句式能够排列整齐,平仄押韵。读读二千多年前的诗经,再读汉赋,直到唐诗、宋词、元曲,这里面汉字的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韵几乎无法开启中国古文化的大门。所以从小培养儿童对韵的语感,这是学习汉字最重要的一课。这就是童蒙教材几乎都是韵语的原因。 古人用韵还用第二个原因。用现代心理学的说法,韵语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记忆方法。有的民族的历史就是靠诗歌这种韵语的形式流传下来。现在民间流行很多打油诗都是韵语的形式。

2.四字一句。识字课本一般都是四字,个别也有三字,上面我提到的10种权威的识字课本9种都是四字一句,只有《三字经》是三字一句。为什么用四字作句,这是很有讲究的。 小儿学语的过程是个训练发声的过程。因其控制声音的肌肉不发达,所以一次读的音节一般不超出四个。实验证明六七岁的儿童读五个以上的音节和读四个以下的音节,其语句的完整性大不一样。如果是六个以上的音节,基本上是分作二句来读的。所以四字一句最适合儿童阅读训练。古人早就意识到这一点。 四字一句符合汉字组词的习惯。受平仄押韵的影响,汉字组词大多呈几何级数增长。早期汉字一字一词,随着语言的发展,两字一词的双音节词越来越多。有反义的,如上下,左右,黑白;有同义的,如前进,后退,道理,光明;再发展则是四字一词的词汇多,中国成语绝大多数都是这一类的词,这也是中国语言的精华,以至于哈佛大学的中文教学部中有专门的学术文章来讨论中国语言中四字组词问题。 这就是几千年来,童蒙教材大多采用四字一句的原因。

3.知识分类。翻开古代的童蒙教材,都是按儿童应当掌握的知识分类编写,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主要有天文、地理、人伦、道德、历史、农耕、祭祠、教育等等。让儿童从小就可在学字的过程中就可以学到终生受益的知识。学字有三个境界。其一是就字学字,这好比为用字典学字;其二既学字又学句,这好比用文章学字;其三是学字、学句又学知,这就是古人学字的境界。

4.字不重复。或者说尽量少重复。前面分析识字难的原因时,我已讲过现代教材的汉字的重复率占到90%以上。古人恰恰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独辟溪径。前面提到的三百千,其中《三字经》共1596个字,《百家姓》共568个字 ,《千字文》共1000个字,三百千合起来共有汉字3164个字,但不重复的字约2200个。生字占全部字数的70%。这么大密度的生字量,现代语文教材是望尘莫及。

          《蒙学认读霸》幼儿早期认读快速记忆课程简介

  《蒙学认读霸》幼儿早期认读快速记忆课程是早期教育专家、记忆研究专家秦占军老师多年潜心钻研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而总结的全新方法。教程在继承《千字文》、《百家姓》等古文化精髓的同时,以现代幼教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参考借鉴了大量现代幼儿早期阅读方法,不断总结和创新,研发而成的一套幼儿早期认读教程。教程从教材的编写,到以早教科研基础的教学实践,使幼儿阅读学知与认字同步完成,科学严谨,二者紧密结合。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教材

1、选字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公布了2500常用汉字,也就是说,这2500汉字属于高频常用字。经有关部门统计,这2500汉字在一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中占据了文章用字的99%以上,如果掌握了这2500常用字,阅读中就不会有太多的障碍。作为幼儿早期认读教材,目的是及早进入早期阅读陶冶情操并掌握阅读技巧和提高综合素质,那么先快速有效掌握这2500常用字是进入阅读的最佳途径。所以,《蒙学认读霸》在选字上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基础,并加入少量的次常用字,全文共2520字。

2、集中
    教材通篇2520字,为了幼儿在认读学习中达到最高效率,教材在编写中对每个汉字只使用一次,也就是说通篇是在字不重用的条件下完成的,其中有少量字为同形不同音,也称多音字。

3、归类
  教材在选用常用汉字的同时,在组合编排时进行了有目的归类。比如第一单元的人伦篇,就把从一到十、祖母、爷奶、公婆、爸妈、舅父、婶娘、兄弟、姐妹、男女、哥嫂、阿爹、朋友、伙伴、夫妻、亲戚等字巧妙的组合在一个单元内,利于幼儿系统学习。

4、组词
  教材通篇由1200多个现代规范词语组成,解决了现代集中识字教材文言文居多和难规范语法的大难题,为阅读打下牢固的基础。

5、联句
   教材通篇四字一句,这是因为幼儿学语的过程是个训练发声的过程。幼儿时期控制声音的肌肉不发达,所以一次读的音节一般不超出四个。实验证明幼儿读五个以上的音节和读四个以下的音节,其语句的完整性大不一样。如果是六个以上的音节,基本上是分作二句来读的。所以四字一句最适合儿童阅读训练,符合汉字组词的习惯。早期汉字一字一词,随着语言的发展,两字一词的双音节词越来越多。有反义的,如上下,左右,黑白;有同义的,如前进,后退,道理,光明;再发展则普遍是四字一词的词汇,中国成语绝大多数都是这一类的词,这也是中国语言的精华,也是几千年来童蒙教材大多采用四字一句的原因。

6、押韵
  汉字在声音方面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字一音,每音都有一个韵。正因为汉字有韵,就决定了汉字的句式能够排列整齐,平仄押韵,能从小培养幼儿对韵的语感,正是学习汉字最重要的一课。用韵还用第二个原因,就是韵语连篇琅琅上口,是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记忆方法。所以,教材通篇四字一句、八字一韵组合编排。
   
7、行文
  教材全文20单元,每个单元自成一篇。通篇在汉字归类、两字组词、四字一句、八字一韵、字不重用的前提下,编成20篇短文,行文简洁,语言精炼,情景清晰,独具风格。
   
8、百科
  教材每篇自成一文,描述一门类知识。上从人伦、自然、历史,下到勤学、名人等篇,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使幼儿在朗读中学语学知,认读同步。
   
9、设计
  教材在排版设计上经过了科学论证。首先根据幼儿从视觉上对汉字的感知接受能力,把教材中文字均设计为大字号,以便幼儿及时正确的接受信息。页面下方同时排有相同内容小字,目的是幼儿学习中从大字号到小字号的过渡认知,最终达到对汉字认知准确。文中大字号设计为彩色,其中最常用字为大红色,这是因为在幼儿时期,他们对红色感知尤为敏锐。在幼儿对多种颜色物体的认知试验中,红色最能达到先记先知的效果,所以,教材在内容设计上采用红色字为主、粉色字为辅的排版和制作方式,其中紫色字为使用频率相对少一些的常用字。页面下方编排的小字号,则均为黑色字,目的是使幼儿对文字从字号、颜色相互交替感知,使幼儿对汉字的各种变化进行掌握,从而在阅读中逐渐的形成长久记忆。
   
10、工具
  作为认读同步学习的教程,目的是使幼儿在阅读中同时识认汉字,因此,在配备阅读课本的同时还配备字板卡。字板卡均印刷为黑色字,可以按压陇线撕开,随意变成双、单字卡,让幼儿在阅读之余进行字卡游戏,使幼儿无论对词组还是对单字都能准确把握。

二、光盘
   
教材中配备光碟两盘。光盘在编排上经过了科学的设计和制作,具有以下特点:

1、与教材同步
  光盘内容与教材同步,分20篇,每篇每节与教材每篇每节相符,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四次反复出现,便于幼儿在另一角度进行听音看字,巩固阅读。

2、男、女老师正音
  光盘中由男、女老师分别正音朗读,标注普通话,发声准确。可使全世界各国、各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普通话,认识规范汉字,学习现代汉语语法。

3、卡拉ok式闪示字幕
  光盘图像底案由配备浅色图案的白色底板组成,内容以黑色字为主。随着老师朗读进度字体跟随变红色、蓝色,最后全篇阅读时又变回黑色,以多种字色不断对幼儿的感知进行刺激,通过字体颜色的转换,可以集中幼儿注意力和提高兴趣。

4、配有背景音乐
  在老师朗读的同时配有韵律音乐,通过有节奏的音乐可以开发幼儿大脑,可使朗读增强节奏感,从而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并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法
  
   一套相对完善的教程,除比较成熟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在什么情境下和什么模式下进行的教学。不一样的情境教学,就有不一样的反响,不一样的模式教学,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家庭一对一教学,就会次于课堂氛围教学,具有科研基础和实践总结的先进教学模式就会优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重要得是要以科研为基础,具有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教学实践。所以,我们在了解课程之前,就必须了解早期阅读的概念及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

1、早期阅读不完全等同于识字  
    早期阅读应当包括一切与书面语言学习有关的内容。识字是学习书面语言的一种内容和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内容与方式,有些托儿所和幼儿园大批地、正规地组织婴幼儿识字是不足取的,但是,有些老师在组织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故意回避文字的接触是非科学的做法。总之,早期阅读决不等同于早期识字,早期认读时在读中人或是认中读逐步进入阅读的。  
   
2、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识字和阅读密不可分,识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是识字的目的。决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而且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  
   
3、早期阅读的意义
  早期阅读的意义在于阅读的过程。让幼儿进行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并不仅在于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习知识,而是让他们掌握一些与阅读活动有关的技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进行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科学有效的阅读。学前儿童识字阅读不仅仅是认识多少个字的问题,更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的问题。

4、幼儿的身心发展
  现在的早期教育的定义范围很宽,从胎儿期到幼儿期(学龄前),都称为早期教育。近代教育科学认为人格是否健全,在学前就奠定了基础。因为学前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将要跨进了新阶段,体格发育,神经发育,心理发育和智能水平都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人刚出生时脑重大约400克,3岁的儿童已达1000多克,7岁的儿童已近成人的脑重约为1300克左右。
  幼儿期是人一生当中智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生活与教育环境的影响,在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例证明,人如果在幼儿期没有进行过教育和训练,永远不可能达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智力水平。由此可见,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接触的事物虽然不少,但记住的却不多,能说出来的就更少,成人需一遍一遍反复地说出它的名称来使孩子确定记忆。早期阅读教育中对字的记忆和对文章的理解也是一样,最好的方法是认读工具结合游戏,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条件。老师应有意为幼儿提供花样繁多的游戏内容,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可以把语言、动作和感知结合起来,不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和认识能力。
   
  在此基础上,《蒙学认读霸》课程设置是具有情境的小班课堂教学式,以读为主导,在读中认,认读同步。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发幼儿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培养前阅读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掌握以下几个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1、兴趣原则
  我们不可能期望二三岁的宝宝用意志和努力来学习,但只要有兴趣,他们也可以长时间地专注于一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课程以情景故事导入,在通过各种有趣好玩的游戏,实现快乐学习,并且老师尽量创造很多教孩子学习认字和阅读的情境,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科学教学。
   2、生活化原则
  在教孩子学习阅读中,特别注意生活化原则,利用孩子往往对身边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把身边的无数有营养的学习材料,融入阅读认字的学习课堂中。
  3、教育性原则
  孩子的品格要从小培养,从小事开始培养。幼儿正是观察、模仿能力很强的时候,但此时他们还没有很好的辨别能力,所以在教他们识字阅读时也
要注意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性原则。

二、课程设置

1、课程安排
  一周三次课,每周三晚和周六、日白天上课,每次课1小时(1课时/30分钟)。

2、授课内容
  (1)每次课阅读48字短文,以教材内容为载体,对孩子进行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以及语感和韵感的培养,并对阅读中的汉字进行反复巩固记忆。
  (2)利用教学工具及科学方法对孩子进行大脑潜能开发,左右脑协调发展,拥有全脑记忆能力和掌握学习技巧。
  (3)教学以独特的训练方法,以心理学、脑科学为基础,综合提高幼儿的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幼儿观察和倾听的细微性,增强孩子的注意力。
  (4)教学融入各种趣味游戏,使孩子体味集体游戏乐趣和集体意识,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朋友间团结友爱。

四、教学目标

  全程教学使孩子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分析和想象力。开发大脑潜能,掌握快速记忆方法,认读同步中熟记所接触的2500多个常用汉字,及时进入早期阅读。增强自信心,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孩子综合素质。

《蒙学认读霸》课程推广总部:[url=http://www.dfyh86.com]www.dfyh86.com[/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1-1 18:38: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
有机会接触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23:29 , Processed in 0.07852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