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06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转帖】给doman方法泼冷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8 00: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doman方法泼冷水
[ 作者:家慧妈 ]

  我以前也是看到过doman的方法,第一感觉是比较机械,所以没有采用。最近摇篮和新浪都有doman热潮,重新找出资料来学习了一下,我有下面的感想,同大家讨论一下:  
1, 我想因为正常的孩子是不能用来做试验的,蒙台索利也好,doman也好,都是从脑子发育不好甚至有病的孩子的教育起源的。虽然两者后来都把他们的方法推广到健康的孩子,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他们的理论的时候,不能忘“本”。而且,应该知道,虽然这两种流派/或方法在国外也有一定的流行,但没有很多比较数据显示在“同等条件”下,完全用某一种方法培养的孩子有综合优势。  
2, “同等条件”是很重要的,就象我做双语养育时看到的资料,以前美国有很著名的研究,表明双语养育的孩子语言发展滞后,上学以后academically Poorer,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研究是很局限的,因为他们的双语家庭的样本多是在美的西班牙裔等经济条件比较差的移民家庭,这些家庭在教育投资和父母教养子女的时间投资上同比较对象条件不同。说到doman方法,我看了一下,实施起来需要父母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我个人认为,这里的父母都有一定的学识素养,亲子共处的时间完全可以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比如,最近我同家慧一起培育了一些花种,从春节过后,我们每天给它们洒水,热切地等待它们发芽,上星期它们陆续破土,两种不同的种子发芽后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其中一种长得飞快,现在已经移到单独的花盆里了,而第三种种子却还没有发芽,我们还把土拔开来看了,种子一点没有动静,也没有烂掉,看来还得再耐心等。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季节的变化,春天播种,不同种子的培育时间,种子发芽的条件等很多知识,为家慧以后系统学习打下了感性的基础,而且,每天平均花时不到5分钟,花15分钟看百科图哪有这种效果?  
3, 我们经常说,孩子天性好学,接受能力强,通过不断重复,孩子能认很多字,记住很多百科知识一点也不奇怪。就认字来讲,先不说在孩子眼里,这些字只是图形和声音的组合,远不是表达意义的文字,即使孩子做到了真正识字,如果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和爱好,一上小学,别的孩子马上会用较少的时间赶上来。不过,我推测,小小孩对图形,细节的注意和记忆也许能减少他以后写错字的概率。  
4, 任何方法,贵在坚持,如果家长能在用doman方法不断重复教孩子认字,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阅读啊什么的,兴许到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真的显出“神迹”来,但,孩子的童年有那么多30秒钟在相对被动的情况下看卡片,而且,还因为习惯,“爱”上了看卡片,我觉得不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5-28 00:29:53 | 只看该作者
这篇东西本论坛的杜曼分坛就有,你不用到处找了,本论坛还有很多类似的关于反对杜曼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5-28 00:58:07 | 只看该作者
一分为二的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00:59:11 | 只看该作者
bump+-->引用:bump 这篇东西本论坛的杜曼分坛就有,你不用到处找了,本论坛还有很多类似的关于反对杜曼的文章。

因为这个论坛里的朋友很少去分论坛,所以贴出来无妨吧。
我觉得写这篇文章的朋友所说的“同等条件”的说法很好,很有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5-28 06:19:57 | 只看该作者
1。她有个假设:给孩子闪卡,就一定不会去和孩子种花。
2。她整个就是瞎掰。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孩子年幼时只能做直接的感性思维,
你教她种花,她记住的也是独立的各个步骤,没有办法联系起来,象大人
那样形成前因后果。

等你的孩子长大了,到处问你“为什么“的时候,说明他开始将外部事物抽
象起来考虑因果。但他还是无法做数理逻辑。内部的抽象能力还需要逐步
建立。

”打下了感性的基础"是你的认为不是孩子的认为。如果算”打下了感性的基础"。
何必特地去种花?他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打下了感性的基础"。每天的生活都有
前因后果的联系。

当孩子还只有“前概念”的时候,想通过“教她种花”来建立思维纯粹就是浪费时间,自我陶醉。

闪卡吧,趁他能机械记忆的时候。
看书吧,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孩子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14:13:21 | 只看该作者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1。她有个假设:给孩子闪卡,就一定不会去和孩子种花。
2。她整个就是瞎掰。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孩子年幼时只能做直接的感性思维,
你教她种花,她记住的也是独立的各个步骤,没有办法联系起来,象大人
那样形成前因后果。

等你的孩子长大了,到处问你“为什么“的时候,说明他开始将外部事物抽
象起来考虑因果。但他还是无法做数理逻辑。内部的抽象能力还需要逐步
建立。

”打下了感性的基础"是你的认为不是孩子的认为。如果算”打下了感性的基础"。
何必特地去种花?他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打下了感性的基础"。每天的生活都有
前因后果的联系。

当孩子还只有“前概念”的时候,想通过“教她种花”来建立思维纯粹就是浪费时间,自我陶醉。

闪卡吧,趁他能机械记忆的时候。
看书吧,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孩子身上

你才是在这里瞎掰。
人的抽象思考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语言和概念中来的吗?
你根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你如何能够形成概念,化成自己能够掌握的语言?
抽象思维如果没有感性基础那不是空中楼阁是什么?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14:17:55 | 只看该作者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1。她有个假设:给孩子闪卡,就一定不会去和孩子种花。
2。她整个就是瞎掰。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孩子年幼时只能做直接的感性思维,
你教她种花,她记住的也是独立的各个步骤,没有办法联系起来,象大人
那样形成前因后果。

等你的孩子长大了,到处问你“为什么“的时候,说明他开始将外部事物抽
象起来考虑因果。但他还是无法做数理逻辑。内部的抽象能力还需要逐步
建立。

”打下了感性的基础"是你的认为不是孩子的认为。如果算”打下了感性的基础"。
何必特地去种花?他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打下了感性的基础"。每天的生活都有
前因后果的联系。

当孩子还只有“前概念”的时候,想通过“教她种花”来建立思维纯粹就是浪费时间,自我陶醉。

闪卡吧,趁他能机械记忆的时候。
看书吧,不要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孩子身上

人的抽象思考能力是从哪里来的?没有感性认识能够形成理性认识?
人的语言和概念是从实践中来的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一个孩子种花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他可以感受到泥土的粗糙,花的香气,
从做中体验各种新鲜概念的刺激,人类认知过程千百年来如此。
抽象思维如果没有感性基础那不是空中楼阁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5-28 15:16:51 | 只看该作者
首先:你给她种花的感性认识,跟闪卡差不了多少。因为她不具备抽象能力。
其次:你认为种花的感性认识丰富,那是你认为。
再三:你说我怎么能给我的孩子有关于恐龙的感性认识?你让我去养头恐龙么?
         你不会说我的孩子不需要知道有恐龙吧?还有她看到小猪,小狗,小马。
         难不成你要我1个个养过来么?
         显然,闪卡的感性认识会比实践多的多。因为有很多东西都无法实践。

在孩子的脑子适合闪卡的时候,偏偏找各种理由,不给她闪。这就是虐待。
在孩子的脑子需要去种花来感受实践的时候,不给她种花,这也是虐待。

呵呵,我发现很多人都有宗教情结,事事喜欢非此即彼。不是我人身攻击你,
这是头脑混乱的表现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5-28 16:00:08 | 只看该作者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首先:你给她种花的感性认识,跟闪卡差不了多少。因为她不具备抽象能力。
其次:你认为种花的感性认识丰富,那是你认为。
再三:你说我怎么能给我的孩子有关于恐龙的感性认识?你让我去养头恐龙么?
         你不会说我的孩子不需要知道有恐龙吧?还有她看到小猪,小狗,小马。
         难不成你要我1个个养过来么?
         显然,闪卡的感性认识会比实践多的多。因为有很多东西都无法实践。

在孩子的脑子适合闪卡的时候,偏偏找各种理由,不给她闪。这就是虐待。
在孩子的脑子需要去种花来感受实践的时候,不给她种花,这也是虐待。

呵呵,我发现很多人都有宗教情结,事事喜欢非此即彼。不是我人身攻击你,
这是头脑混乱的表现之一。

我觉得你有点走火入魔的倾向。
“在孩子的脑子适合闪卡的时候,偏偏找各种理由,不给她闪。这就是虐待。”
孩子适合吸毒的年龄不让他吸毒也是虐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5-28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我觉得你有点走火入魔的倾向。
“在孩子的脑子适合闪卡的时候,偏偏找各种理由,不给她闪。这就是虐待。”
孩子适合吸毒的年龄不让他吸毒也是虐待了???

这回倒是举了个有趣的例子!

看你们俩“斗嘴”真是赏心悦目,就象看两个绝顶高手在比武一样,受益非浅啦!

继续、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8 02:50 , Processed in 0.08235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