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呕吐食疗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5 09:3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呕吐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是指乳、食经食道自口吐出。任何外感、内伤引起脾胃功能失调,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均可引起呕吐。引起呕吐的较常见原因有伤食吐、寒吐、热吐等。如果是伤于乳、食引起的呕吐,首先应节制饮食,最好禁食1~2顿,然后再给清淡、易消化、少渣、稀软的食物,由少量开始,待胃恢复正常功能后,再恢复正常饮食。食疗则 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脾胃尽快恢复其正常功能。

1,伤食吐 特点是呕吐物酸臭,不思乳食,恶心腹胀,气出秽臭。吐前不安,吐后安静,大便酸臭。治宜消食导滞,和胃止呕。
(1)山楂糖:生山楂500克,生姜20克,白糖250克。将白糖加水煎成稠汁,入山楂末、姜汁搅匀倒入盘中,晾凉切块即可。适用于伤肉食及伤乳食。
(2)山楂神曲粥: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100克,红糖6克。先煎山楂、神曲,取汁去滓 ,后煮米沸开,和入药汁,煮成稀粥,加糖,趁热食。
(3)生萝卜捣碎取汁:或萝卜子30克微炒,水煎频服。治豆类或面食所伤。
(4)生姜5片水煎片刻,少量多次服,或在牛奶中加姜汁3~5滴,止吐奶。
(5)鸡内金10克,炒麦芽10克,水煎,频饮。治一切饮食所伤。
(6)家庭常备中成药:小儿消食片、小儿化积口服液等。

2,胃热吐 表现为食入即吐,吐物酸臭,口渴喜饮,牙龈肿痛,口臭,面红唇赤,小便黄少 ,大便秘结。治宜清热和胃,降逆止呕。
(1)鲜苇根90克,水煎浓汁,代茶饮。
(2)竹茹粥:鲜竹茹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竹茹取汁去滓,入米煮粥,少量多次服。
(3)鸡内金烧灰,黄酒送服,日3次。
(4)荸荠适量,水煎,少量多次服。
(5)柠檬绞汁,少量多次服。

3,胃寒呕吐 特点是,多由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引起,表现为呕吐物不消化,无明显腥臭,呕吐时发时止,腹胀,不思饮食,大便亦稀薄。治宜温中散寒,和胃止呕。
(1)丁香姜糖:丁香粉5克,生姜末30克,白糖250克。先将糖水熬稠,放入姜末、丁香粉调匀,再继续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油的瓷盘中,稍冷却后,将糖切成条,即可。
(2)苏叶饮:鲜紫苏叶30克,水煎,少量多次服。
(3)核桃1个烧成炭,研细末,用姜汤送服。
(4)大蒜1头煮熟,用开水冲蜂蜜,送服大蒜。
(5)鲜生姜汁频服。
(6)姜蒜牛奶羹:韭菜250克,生姜25克,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绞汁,放入锅内,加牛奶250克,加热煮沸,趁热饮服。
此外,无论何种症型的呕吐,均可服用维生素b6或吗叮琳等止吐及胃动力药物。
  贫血食疗方
贫血是小儿一种常见病症,多数是因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防治贫血除了适当的药物治疗外,营养饮食非常重要。瘦牛肉、瘦猪肉、奶、蛋黄、动物肝 脏、动物血,以及绿叶蔬菜、水果、粗粮中,含有丰富的铁及维生素,其中以猪肝、蛋黄、海带、黑芝麻等补血效果最好。但食补时应注意滋补而不油腻,且每餐不宜过多。下面介绍几种方便有效的食补方法:

(1)红枣花生煲:干红枣50克(或桂圆干15克),花生米(不去红衣)100克,红糖30~50克,共煮至枣熟半烂,每日早晚食用。
(2)芝麻粥:黑芝麻30克,洗净,炒熟,研粉,与大米60克同煮为粥,加红糖分次食用。
(3)猪肝羹:猪肝100克,洗净,去筋膜,切片,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汤,猪肝熟后加豆豉、葱白调味,再合苞鸡蛋2只,分次服用。
(4)猪肝黄豆煲:猪肝100克,洗净、切片,黄豆50克,加水煲至豆烂,每日分次食用。
(5)猪皮红枣羹:猪皮500克洗净去毛,入水炖至黏稠羹汤,再加红枣250克煮熟,分次随量佐餐食用。
(6)菠菜粥:大米100克,煮至米烂,加入开水烫过的菠菜50克,再煮5分钟即成,分次服。
(7)乌鸡汤:雄乌鸡1只,切块,陈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以葱醋酱炖熟,连汤带肉分次服用。
(8)八味粥:糯米300克,薏仁50克,赤小豆30克,大红枣20枚,莲子20克,芡实米20克,生山药30克,白扁豆30克。先将薏米、赤小豆、芡实米、白扁豆入锅煮烂,再入糯米、大枣、 莲子同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服食。
(9)当归羊肉羹:当归15克,黄芪45克,党参30克,羊肉500克。将羊肉放在锅内,放入药袋 (内装当归、黄芪、党参),加水煮至肉烂,食肉喝汤。
(10)家庭常备药:儿康宁、小儿升血灵、健脾补血冲剂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53 , Processed in 0.11625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