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8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我的探索??淡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否双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 05:5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探索――淡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否双赢 从我的专著《享受成长》出版以来,许多人对我那种不着痕迹的教育方法极为欣赏。对我注重素质教育,最后却取得了应试成功的育儿方法也很赞叹。编辑由此在封面上注明“全面展现当今应试与素质教育双赢的最新理念”的字样。有的记者问:“你是否一开始就准备让孩子取得应试和素质教育的双赢?”我说:“我不过是觉得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不能光靠学习成绩,还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所以我比较注重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但我是在应试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家长,不可能不关注分数。我是边思考,边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渐渐地才形成了一些看法。”     有的读者说:“毛毛之胜,是彻头彻尾的素质教育之胜,这个胜利与应试教育无关。”也有的网友说:“其实她对儿子的关注度相当高,对孩子的成绩也相当敏感。”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我的做法是:平时注重素质教育,强调创新和实践等诸多能力的培养,同时正视应试制度,尽量处理好与学校的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对孩子的分数作客观全面的分析,“坎”前进行应试训练,争取素质教育和应试的双赢。一、“二次”选择,与走向极端的应试教育抗争。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高考指挥棒对教育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许多学校和家长过于看重分数,采取题海战术,要求学生按标准答案答题。但学生整天沉浸在题海战术之中,很容易影响其全面发展;按标准答案答题,则容易压抑学生活跃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题型是不能穷尽的,如果不注重能力的培养,把知识学活,考试题型一旦有了变化,就会惨遭失败。2003年高考,因为题目出得活,很多题型是一些学生平时没有见过的,便难倒了一大批经过题海战术训练平时成绩还不错的学生。   我儿子刚进小学时,成绩很优秀。但题海战术占据了孩子的大量业余时间,我担心这样对孩子的全面和长远发展不利。于是,孩子在我的鼓励下,孩子化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课外书籍,动手做实验,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锻炼身体等方面。进入三年级后,孩子的数学老师反映,孩子常会少做作业。“虽然我知道他懂了,但我担心他养成坏习惯。”数学老师说。事实上,孩子也很少考高分了,成绩在班上很一般。我明白,孩子少做作业短期内会影响一些分数,面临着是让孩子通过题海战术夺高分,还是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让孩子全面发展,我选择了后者。我对孩子少做作业的现象采取了部分默许的态度。       孩子高中时,一举进入了优秀行列。可孩子的化学老师告诫我说:他思维很活跃,不易考高分。他建议压抑孩子活跃的思维,让孩子按照标准答案答题,以求拔尖,争取考入名牌大学。我感谢老师的关心,却不认同老师的观点,因为我觉得压抑孩子活跃的思维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创新能力。面临着是要高分还是要创新能力,我又一次选择了后者。一、 关注分数,素质教育不应排斥基础知识的学习     有的人以为注重素质教育就不应关注分数,这是偏激的表现。能力与知识是相互促进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如何去创新,又怎么进行实践?而能力的取得也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考试是检测学习效果的手段,分数代表了一个人一段时间掌握知识的水平,素质教育不排斥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应拒绝分数。关键是不能把分数当作惟一,一味追求高分,忽略孩子的全面发展。所以,要对孩子的分数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对孩子的弱项进行引导,把孩子的素质培养放在首位。      孩子在小学阶段,基本上都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我对此很泰然,因为我以为当今社会分数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全面发展更重要。孩子进入初中后,分数一直在班平均分以下,初一、初二还常常是倒数,这很自然地引起我的关注。我注意到孩子的分数之所于排名很后,一来是因为初中的题目难度不大,这里又是重点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分数距离拉不开。比如总分120的数学,平均分高达115分,我儿子数学考111分,竟然成了班上倒数第七名。二是因为当时的政治考试模式是考前按照老师布置的提纲突击硬背,孩子不愿背,所以政治分数很低。这在大家分数很接近的情况下,很轻易地就把孩子的名次拉到了倒数。分析了此原因后,我没有一味地强调分数,照旧默许孩子做作业打折扣,也没有硬逼着孩子在临考前背政治,因为我觉得为了考试而硬突硬背的知识忘得快,没有实际意义。而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淡化分数排名对孩子的影响,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       孩子高中后成绩已经很好了。有一次,孩子总的排名从年级第六名退到了第三十六名。但我发现考试用的是全市统考试卷,题目难度下降。我知道儿子的排名跟题目难度戚戚相关。理科题目难度小,在这个重点中学,就拉不开距离,他的名次就容易下降。但我却从中发现他的弱项语文进步了,结果我反而向儿子表示祝贺。     孩子的英语成绩直到高一时还处于班上中下水平,是他的弱项,我便引导他对英文原著的阅读兴趣,让他玩英文电子游戏,支持他看美国大片,从而增加了孩子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孩子的英语阅读水平和听力,英语成绩自然得到了提高。他高二参加高考,居然考出了129分的好成绩。二、 心态平和,坚持素质教育的保证        素质教育不是短期内就能见到效果的,它有一个过程。而应试教育是直接针对考试进行的教育,对提高分数有着立竿见影的作用。由于一些人的浮燥心理,急功近利,这就导致了这些人热衷于应试教育,并在一些眼前利益的驱使下,把应试教育推向极端。因此,急功近利便成为了素质教育难于突破的瓶颈。      我平时非常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如孩子不愿做简单重复的题目,喜欢做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我便买来奥数类书籍让他自学,培养他的自学能力。鼓励孩子做实验,培养他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使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使孩子的知识学得很活。但由于小学考试的题目偏重于死的知识,理解类的题目不多,所以,孩子在小学时,与搞题海战术的同学比,成绩并不突出。在学校考试初中阶段成绩也一直都在平均分以下。后来,随着对理解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成绩便越来越好。到了高中孩子一举进入优秀行列,最后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科大少年班。注重了素质教育的孩子后劲足,这在我儿子身上由此而得到了验证。     要做到坚持素质教育,拒绝题海战术,保持孩子活跃的思维,在开始面临着孩子分数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就要求家长富有远见,把孩子的长远发展放在首位,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克服自己的虚荣心,不和别人攀比,才能最终赢得素质教育的胜利。四、尊重个性,素质教育也有利于分数的提高         素质教育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为目的,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为特征。因此实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防止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学习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我儿子在小学五年级时,数学竞赛初试成绩名列前茅,进入了复试。学校为了让进入复试的学生集中精力参加竞赛,免除了他们日常的家庭作业,只要求他们做课堂练习,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奥数题的练习。但有趣味的是,这段时间,我儿子的课堂数学考试成绩反而连连出现高分,而当时他平时的成绩一般仅在平均分左右。我想,虽然平时的作业只做了课堂练习部分,但避免了让孩子做对他来说简单重复的作业,而是把时间用在了他感兴趣的奥数类题目上,这种个性化作业由于尊重了他的主体性,大大地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因此,才会出现少做平时的练习反而考出高分的情况。五、“坎”前训练,让孩子考出最好的成绩     一提起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人们就认为他们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是你打倒我,就是我打倒你,以至于搞素质教育就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淡分数。其实,这是一种偏激的表现。是的,素质教育就是针对应试教育把应付升学考试作为唯一目的而提出来的,它强调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它们的指导思想不同。但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不应排斥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应试教育的特点就是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人们说真理向前多迈出一步就可能变成廖误。让学生学习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应试教育不仅是多迈了一步,而且走得太远了,过分地追求了分数,结果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摒弃应试教育中把考试当作惟一目标的错误的指导思想,不过分地追求分数,而仅仅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应试能力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取得素质教育和应试的双赢。当然,这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      也许有人会说,取得素质教育和应试的双赢,这怎么可能?其实,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升学考试在当前来讲是相对公正的选拔方式,它只能是不断地改革,却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取消。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今天,高考指挥棒必将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分数是许多家长和老师追求的目标。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孩子的教育是不能等待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容地面对。对此,我的体会是:平时注重素质教育,“坎”前进行应试训练,有平时的素质教育作基础,应试训练的效果也将是显著的。      我孩子在小学时考试成绩只是中等偏上,但由于平时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如孩子阅读面广,视野开阔;经常做实验,加深了他对知识的理解;善于独立思考,喜欢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的理解能力,知识学得活;没有因沉重的学习负担而导致的厌学情绪等等,这都为孩子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孩子面临升学考试了,我们让孩子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考试适应性训练。我把孩子准备报考的学校历年的试卷拿来分析,然后根据试卷常见的题型让孩子做些练习,如语文试卷中有成语填空,我便让孩子做些相关的成语游戏;我发现每年都会考课文中的诗词默写,但孩子却常有几个字习惯性地写错,可在做改错作业时又会写对,我便让他在每次默写前想想这首诗中常有哪几个字会习惯性写错,先把它写到草稿纸上。就这样,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这几个字上时,便不再出错了。我们还指导孩子对小学阶段的课本知识进行理顺归纳,全面复习,结果孩子脱颖而出,考上了名牌中学外国语学校。      人们说我取得了素质教育和应试的双赢,其实这只是相对的。孩子考上了科大少年班,这只是在应试上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科大只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小站,他年龄还小,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而素质教育更是函盖了方方面面,文中提到的也只是与应试教育冲突比较大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我在这方面只是做了一点偿试,在此权当抛砖引玉,希望与大家共同探索,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双赢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4-2 06:0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4-14 01:14:40 | 只看该作者
"教育资源的不足,高考指挥棒对教育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非常赞同这句话.我得补充一句:教育资源的不足,需要政府的重视去加以改进,经济可以放慢,但这件事情不能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4-18 15:42:52 | 只看该作者
填鸭式教育令孩子很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4-20 01:48:02 | 只看该作者
自相矛盾的是,用考入少年班作为证明素质教育成功的例子,这种双赢是自欺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4-23 20:16:13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也苦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5-1 20:06:38 | 只看该作者
自相矛盾的是,用考入少年班作为证明素质教育成功的例子,这种双赢是自欺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04:41 , Processed in 0.07699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