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02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鸡年话"鸡德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9 17:5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农历是乙酉年,亦谓之“鸡年”。何也?在我国十二地支生肖中,“酉”排行第十,前“申”属“猴”,后“戌”属“狗”,而“酉”属鸡,故谓之“鸡年”。    这种属于鸟类的雉科家禽为何叫“鸡”?远古时候人们喂养雄鸡主要为了报时,即谓之“牡鸡司晨”。古诗云:“二十五声随漏滴,底须侵晓候鸡鸣”,就是这个意思。古代有“鸡人”,这是掌司报晨之官职。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鸡者,稽也,能稽时”(南唐徐铉《说文解字篆韵谱》),故称之为“鸡”。又因“鸡”(ji)与“吉”(ji)同声同音,所以“吉”“鸡”相通,视“鸡”为吉祥之物。我国过春节张贴的年画中有一幅“大吉大富”图,其画面就是一只大公鸡与盛开的牡丹组合而成的:公鸡寓示大吉,花开寓示富贵。        鸡被称为德禽,源自汉代《韩诗外传》:“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时不失者信也。”归纳为文、武、勇、仁、信“五德”。五德之说,不可小看。虽然中国古代有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准则,但影响广泛的还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将德行归类为五种,是为了与五行挂钩。自古讲鸡有五德,虽然内容有出入,此五德非彼五德,但它们的文化背景是相同的。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讲五种物质构成宇宙万物,它们相生相克,使得天地间新陈代谢,生生不息。五行学说影响深远,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基石,也是古代政治、思想、风俗的重要基石。正如学者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所言,“五行之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与其作用统辖时令、方向、神灵、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等,以至于帝王的系统和国家的制度。”所谓五行统辖的道德,即是五德,又称五常,古人概括为仁义礼智信。 古人似乎特别乐于以五德之说描绘禽鸟类动物,如《山海经·南山经》形容“其状如鸡”的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共计五项。又以五德评论大雁。小说《水浒传》“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发议论:“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空中遥见死雁,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孤雁,并无侵犯,此为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预避鹰雕,衔芦过关,此为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来,此为信也;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五常即五德。以五德之说来夸鸡夸凤夸大雁,是希望在人类社会张扬这些德行。 鸡有五德,先说其文,“头戴冠者文也”。古时官帽,文为冠,武为盔。公鸡红色的鸡冠高耸,让人想到文冠。冠、官谐音,将雄鸡和鸡冠花绘为一图,叫“官上加官”,为旧时代的吉祥图样。这样一幅图,美国学者爱伯哈德《中国符号词典———隐藏在中国人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称为“一只长着漂亮鸡冠公鸡与一棵仙草”,显然不得要领。 “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这是鸡之五德中的两项。古今斗鸡的风俗,将这武、这勇并用了。至于“见食相呼者仁也”这一条,大约是由大鸡带小鸡的情形中归纳出来的。 古人称鸡为德禽,还在于一个“信”字:“守时不失者信也”。鸡啼晨,喔喔啼声召唤人们日出而作。《诗经》收有齐国民歌《鸡鸣》,表现鸡叫时分的夫妻对话。妻子说:“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她是国君的妻子,她说:鸡已经叫了,来上朝的人很多了。但那个一国之君却恋床不起:“匪鸡则鸣,苍蝇之声。”装傻充愣,硬是把鸡喔喔说成是蝇嗡嗡。这首民歌反映了在计时器尚不发达的古代,鸡鸣成为家庭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时间刻度。鸡之鸣,还留下“闻鸡起舞”的佳话。 因为啼晨,鸡得到许多誉称,如司晨鸟、翰音、知时畜、长鸣都尉等。晋代《古今注》说:“鸡,一名烛夜。”这个“烛”字,称赞鸡鸣守信,赞美它如不眠的烛火,燃尽夜黑,迎来黎明。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喜宴第一道菜必定是“鸡”(吉),表示吉祥;婴儿出世,要用红鸡蛋馈送亲友表示报喜;我孩童时过生日,一个红鸡蛋就成了“生日美餐”。有的地方,婴儿诞生后,女婿即提鸡到婴儿外婆家报喜;生男婴则提公鸡,生女婴则提母鸡。由此观之,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位置何等重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2-11 15:28: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鸡有五德还是头一次听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2-12 00:29:48 | 只看该作者
03

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11:54 , Processed in 0.072859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