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酷夏谨防三病 中风阴暑和寒湿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3 16:2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酷夏谨防三病 中风阴暑和寒湿病


核心提示:夏季到了,面对酷暑,人们为了解暑降温,都会“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殊不知在大热天里,要做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除了防暑

降温外,还要充分注意防止常见而易被忽略的三种疾病——中风、阴暑、

寒湿病。

  “赤日炎炎似火烧”,在大热天里,要做到身心健康,精力充沛,除

了防暑降温外,还要充分注意防止常见而易被忽略的三种疾病——中风、

阴暑、寒湿病。

  一防“中风”

  如今,中暑病例数相对下降,而夏天“中风”的发病率却升高,甚至

高于冬天。

  有研究资料指出,高温天人体的血流量比正常时高出3-4倍。如果老

年人本来就动脉硬化,血管韧度减低,脆弱的血管经受不起快速血流的冲

击,一旦血管破裂,就会发生中风。既可以表现为“脑中风”,也可以表

现为眼底动脉破裂的“眼中风”,或耳部毛细血管破裂突发性耳聋的“耳

中风”。
  有些老人由于味觉减退,已有脱水状况,却不觉得口渴,故大汗后没

有及时补充水分。由于水分补充不足,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增高,从而产

生脑梗。

  所以夏季老人要坚持服药,及时补水,及时调节居室温度,以防中风。

  二防“阴暑”

  暑热致病固然常见,而盛夏里因贪凉致病的也不在少数。以中暑为例

,大多因环境气温过高致人体不能适应,这仅仅是中暑的一种,中医学称

之为阳暑。而另一种称之为“阴暑”的发病率正日益增多,但还没有引起

应有的注意。

  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这样描述:“阴暑者,因暑热

而受寒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则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荫

,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近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

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疼等。此以暑月受寒,故名阴暑,即伤寒也

。”这里讲的伤寒,是指被寒邪所伤害之意。

  在夏季里经常有身热头痛、无汗怕冷、关节酸痛、大便稀薄的阴暑患

者到医院就诊,这主要是过于贪凉受寒所致。阴暑患者有时也会发生高热

,来势凶猛,此时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清热解毒药或抗生素毫

无用处,必须采用散寒化湿解表的方法,重者应及时到医院救治。

  所以夏天注意不过贪寒凉,避寒气,以免发生阴暑。

  三防“寒湿”

  中医把关节疼痛麻木称为“痹”,中医认为其由于“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夏天,人们在室温过低的场所工作,或颈肩被空调电扇猛

吹受凉,以致颈肩部位受风寒湿邪侵袭,颈部肌肉僵直酸痛。或在阴寒潮

湿的环境下逗留时间过长,寒湿之邪侵犯肩、肘、膝关节,引起肩、肘、

膝关节病变。

  有些年轻女性夏天喜穿“露脐衫”,又嗜食冷饮,就易出现大便溏薄

、口腻、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称之为“寒湿困脾胃”,也是夏季常见的

寒湿性疾病。

  所以,夏季虽热,但不要清凉湿润太过,反成寒湿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16:28:39 | 只看该作者

六种最常用的中医减肥法

六种最常用的中医减肥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肥胖不仅影响着

我们外在美,还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减肥迫在眉睫。下面

我们来看看时下六种最常用的中医减肥法吧!

  一、和胃消脂法

  形体肥胖,大多由于甘肥太过,油脂粘腻先壅于胃,往往脘腹饱胀,

嗳腐吞酸,口味秽浊,舌苔腻。及早运用山楂、大麦芽、莱菔子等药以和

胃助消化,甚为应手。本草书对这些药早已有消除脂垢的记载。传统有焦

三仙、保和丸等方,尤以中医儿科作为常用药物。市售之山楂果、山楂糕

、山楂包香甜可口,可随身携带,服用方便。鲜莱菔生吃、炒吃均甚清口

,可算是降脂减肥最简便的食物疗法。

  二、活血行瘀法

  肥胖之人,血液中脂肪过多,容易引起动脉硬化,特别是心、脑血管

病变多由此产生。活血行瘀的药物对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

脂,以及防止斑块形成和促进其消退均有作用。肥胖而见有瘀血阻滞,妇

女经闭不行,或见舌质有青紫瘀点者,采用活血行瘀法,不但降脂减肥,

同时又能治病,真是两全其美。常用的活血行瘀降脂药物:如当归、川芎

即古方佛手散,善于活血调经止痛,为首选之品。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汤

),为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赤芍药、鸡血藤能活血舒筋,对瘀阻经络者

多适用之。三七、蒲黄善于活血止痛,对瘀阻刺痛者每多选用。市售之丹

参包、复方丹参包、冠心1号方、冠心2号方等都有活血行瘀降脂的功效。

  三、宽胸化痰法

  中医文献有"肥人多痰"的论点,这种痰显然是指肥胖之痰浊,也就是

脂肪过多。临床所见肥胖之人,动则气短、胸闷,甚则头晕、呕吐、恶心

,舌苔滑腻。有的人痰火重,性情急躁,易于发脾气、恼怒,以致血压高

,头胀脑鸣而痛,睡眠不安,舌苔黄腻,大便干结。多发心、脑血管病变

。遇上这些病证,选用宽胸化痰法最为合适。

  常用药物如:瓜蒌,古称栝楼,为宽胸化痰主要药,市售之瓜蒌包即

用此一味制成,可降血脂,尤善治冠心病。瓜蒌仁还有润肠作用,对痰火

内结,大便不畅者尤适用之。薤白即小蒜,临床常与瓜蒌配合同用,即汉

代名医张仲景用治胸痹心痛的栝楼薤白汤,千百年来沿用不替。枳实、枳

壳俱能宽胸化痰,配陈皮、半夏即为温胆汤法,常用治肥胖痰湿重,惊悸

、失眠等症。半夏能化痰和胃止呕,与陈皮配合,为二陈汤的主药。传统

作为化痰湿的主要方剂。临床通治各种痰证,不论呕吐痰涎,或是咳嗽痰

多、眩晕、惊悸等症每多用之。查阅方书,实由温胆汤蜕化而来。陈皮即

橘皮,气味芳香,既可和中理气,又能化痰降脂。市售之陈皮梅、橙皮条

等,确甚可口,亦为食疗降脂之佳品。

  四、疏肝利胆法

  胆汁能消化脂肪。患肝炎、胆囊炎、肝胆结石的人,胆汁分泌不足,

往往不喜欢吃油腻肉食,如果不小心,误食会引起发病。疏肝利胆法对肝

胆病是不可少的,尤其是脂肪肝患者,本人常用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疏肝利胆的常用药物如:茵陈,是中医治疗黄疸的专用药,有很好的

利胆作用。莪术、姜黄、郁金三味药为同科药物,均能疏肝、利胆、降脂

,常与茵陈配合同用。市售之白金丸由郁金、明矾二味制成,为疏肝利胆

、降脂化痰浊的中成药,并有化结石之功。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壳、芍药

、甘草、香附、陈皮)可作为常用成方,随症加减。决明子能清肝明目,平

时泡茶常饮之,有泻肝火降血脂功效。

  五、利尿渗湿法

  中医学认为:湿盛生痰,水湿代谢失常易与血液相混,清浊不分,血

脂升高。采用利尿渗湿法降脂减肥是一种最平稳的方法。有一病人患肥胖

型高血压,嘱其天天吃冬瓜粥,一日三餐不要间断。本草文献云:冬瓜有

利水作用,并有"瘦人忌"的记载。该患者吃冬瓜粥以后,每天小便增多,

日5~6次。一个月以后,体重减轻5千克,血压也平稳,感到很高兴。冬

瓜子与冬瓜皮俱可煎汤常服。正好废物利用。泽泻为利尿渗湿的常用药,

近人研究也有降脂作用。茶树根、玉米须都有利尿之功,俱可作降脂药用



  六、泻下通便法

  肥胖之人,体质大多强壮结实,如有大便秘结者,须用泻下通便法以

排泄脂垢邪浊。常用药物为:大黄是一味泻下通便的主要药,降脂减肥之

功甚速。虎杖一药既可泻下,又能行瘀,仅次于大黄。何首乌能养血润肠

,肥胖之人而兼血虚肠燥大便秘结者,可常服之。市售之首乌包即此一药

制成,不但能降血脂,还能乌须黑发,亦有抗老防衰之功。

  市上所售的三花减肥茶,配方中就以泻下通便药为主组成。肥胖人服

用之后,会引起剧烈猛泻,体重随即减轻。其它各种减肥茶一类的配制大

多数是有泻下药的。古方指迷茯苓丸(枳实、半夏、茯苓、芒硝)能缓下痰

浊,治肥人指麻证,近人用于肥胖人高血压患者手指发麻,确实有良好的

效果。

  结语

  平时少吃肥腻肉类食物

  (1)和胃消脂法是从起因着手的;活血行瘀法是直捣其巢穴的;宽胸化痰

法与疏肝利胆法是改善脏腑功能的;利尿与泻下二法是给以出路加强排泄的



  (2)所列六法大都以祛邪浊为主,如果遇上肥胖而兼虚证者,可以配合

补气血、调阴阳、益脾肾等药物扶助正气,更有利祛邪。

  (3)与其服用药物降脂减肥,不如平时少吃肥腻肉类食物。尤其是晚上

一餐不宜吃得过饱,因晚上睡眠休息,少活动,易于引起肥胖。佛家平时

以素食为主,并有"过午不食"之戒律,故高僧大多清瘦轻健,是有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8-4 23:53:04 | 只看该作者
實用的資料,感謝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yzz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06:28 , Processed in 0.25144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