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88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瓶颈”问题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 21:4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位博主我很喜欢,推荐她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bf17750102dwpb.html





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瓶颈”问题的思考


---------新浪少儿英语高端访谈“家长有话说”有感
海岚
前几天赶上马里兰大学春假,有点闲暇,看了《新浪少儿英语高端访谈:家长有话说》,http://edu.sina.com.cn/kids/2012-03-01/204764538.shtml很有感慨,家长们所提出的孩子英语启蒙过程的“瓶颈”问题引起了我的深度思考,很感谢新浪少儿英语编辑的周密,专门总结了家长们的发言,让我在大洋彼岸都能听到家长们的想法。可以说这些家长的发言让我很震撼。我个人感觉家长的心声最说明问题,因为反应的就是孩子们,家长们所走过的历程和实际需要。三位家长的心声也惊醒了我,干脆我就从宏观角度分析一下当下中国儿童的英语启蒙“运动”。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场“运动”,因为我很惊叹当下新一代家长观念转变之迅速和参与度之广,由于庞大的教育体系没有对当下中国开放和强大对英语的实际需求做出反应,家长们就开始自救了。从其广度讲,我说这是一场运动,挺浩大的。还有中国儿童英语启蒙,没有正规的教育机构,比如北美有主流的幼教机构承担主体角色,教育家长进行补充。而我们中国的儿童英语启蒙,缺少主体角色的科学引导,所以我还说这是一场运动。这次高端访谈家长们所反映的问题,真的很概括当下中国儿童英语启蒙的现状。

虽然提出问题,为的是更长足健康的发展。总体而言,我还是非常乐观的,毕竟,传统的东西我们已经看到不足,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英文原版阅读,这些是中国儿童英语启蒙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还有媒体的高度关注(新浪专门为少儿英语成立了一个频道)和高科技手段的辅助等优势,我就不多说了。

所谓“瓶颈”问题的出现,正如访谈中第二位家长所说的,她代表了一些起步很早,一路坚持下来的妈妈,根据她的大概描述,我在这里节选一下,如果有误,请自己参看原文(链接在文章开始)。‘2岁半的只有我开始给他听看原版动画片、音频,所有接触到比较健康的东西就给他。大概到5岁半的时候我们选择了一家培训机构开始学习。到6岁半,大量给孩子原版阅读,这一年多对孩子提升非常高。现在孩子快8岁小学二年级------很多起步比较早的妈妈,孩子英语比较好,到了7、8岁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瓶颈期的困惑------’这位家长解释了一下,瓶颈期是因为孩子的生长发育的变化,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北美的孩子英语教育过程中没有瓶颈期的说法?

其实“瓶颈”问题的出现,也是当下中国儿童英语启蒙的缺失部分的一个表现,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从横的角度看,儿童英语启蒙没有根植于儿童发展的土壤上;二从纵的角度看,没能和人的一生的第二语言习得(英语)整个过程相联系。整个启蒙过程缺少的是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支撑。这样发展的结果就象这位家长说的,到了7,8岁,瓶颈了,该向何方走?

在这里我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到一个国家参观,发现人家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建筑,于是下决心回到家乡也建一座这样的建筑。现场学,找资料,问人家,知道了人家这个高层建筑地基的有关信息,甚至买来了人家一样的建筑材料,请问我们能否建成这座建筑?我们很有信心也很努力,没问题,我看见了人家是怎么盖的,我们能照样盖出一两层,再往高了起会怎样,我不说你也会明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懂建筑学原理,在基础阶段钢筋骨架没有埋下,这是核心!是看不见的东西。所以当我们想通过学习西方的教育来改进我们的教育的时候,我们要的是沉下心来系统化科学化,学其所以然并结合中国实际,而不是把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拿过来就加以神话。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态度,更不认为这样就能建成你心仪的建筑。再来个比方,中国农民造飞机,飞机造出来了,真的很逼真呀,也许还能飞个几十米的,但短暂兴奋过后你就会明白,这架飞机只能是圆梦的,不能承载你随心所欲地飞向你的目标。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瓶颈问题出现的原因了。我再从纵横视点来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从横的角度,儿童英语启蒙要根植于儿童发展的大树上,儿童英语启蒙只是儿童发展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分支,离开大树,这棵分支就没有生命力了。

比如,前一段时间我偶然在微博里看到一位年轻的爸爸听朋友家的孩子都开始看啥啥英文动画片开始启蒙了,很纠结自己是不是也开始给孩子看了,自己家的宝贝还不到两岁。我赶紧评论,告诉他,切不可着急,美国儿科医学会研究证明,两岁前的孩子看电视,DVD之类的丝毫不会对孩子产生教育效果,相反,还影响孩子脑神经发育,对以后注意力的品质有不良影响。知道这个道理,家长自然就会自己权衡得与失了。

大家都明白在启蒙阶段孩子的兴趣很重要,但是孩子兴趣的坐标点在哪里?怎样寻找,怎样扩大深化,怎样使这些兴趣建立在一定的规律基础上并发展成为孩子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些都涉及到儿童发展。脱离了这样的基本点,照葫芦画个瓢可以,但想种出来个葫芦就不行了。

根据二语习得原理,儿童英语启蒙阶段的有效输入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样的输入才是有效的,才是对孩子有意义的,这也一定要和儿童发展相结合。中国当下儿童英语启蒙虽然借鉴了一些英语国家的做法,但最重要的一部分缺失了。在北美英语国家的儿童英语启蒙,有正规的教育机构和有资质的老师按照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来进行,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家长的教育,争取在家庭环境下给予补充。明白了这点就明白了为啥我们的孩子启蒙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瓶颈”。孩子的生长发育的变化不是原因,如果是,为啥北美的孩子到这个年龄没有“瓶颈”的说法,因为人家一开始就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来进行的,是一步步按照科学方法走过来的。

顺带提一下有位家长提出的迪士尼英语的问题,这位家长提到‘孩子学习一定要快乐,迪士尼就是强调快乐,我觉得还是应该强调效果’;如果我们认为迪士尼英语效果不是那么如人意,这不是迪士尼英语的错儿,人家这个是英语国家给孩子娱乐的,孩子娱乐的前提是有一个正规的教育体系支撑。没有这样一种考虑,让迪士尼来承载一个正规教育的功能,怎么能有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呢?这个和前面我说的是一个道理,当我们风风火火进行儿童英语启蒙的时候,对比一下北美国家,中国儿童的英语启蒙是在没有正规教育机构承载的前提下进行的,家庭启蒙承载了一切功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家长懂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否则,骨架部分缺失了,虽然在进行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不再走我们的老路了,看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孩子的进步,但短暂的几年的兴奋过后,面临瓶颈的时候,还认为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原因,就有些遗憾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视点,要从第二语言习得的整个过程来看待儿童英语启蒙,在这个阶段搭好骨架,做好承接。而这种承接不是要盖3楼了再去修补地基的,是要在地基阶段,在每个绘本的阅读中不同侧重的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来的,以绘本为其中一种载体再加上多种教育手段方法,做好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

我原来也认为中国家长学些北美教育家长辅导阅读的技巧,对孩子进行原版阅读,加上些听啥的就行了,毕竟不是专业。这次访谈家长所反映的瓶颈问题引起我思考的结果,就是使我认识到这样真的不行呀,因为中国儿童英语启蒙是家长自救的形式,没有正规教育机构承载为前提,看不到这样的主要区别,就找不到我们儿童英语启蒙缺失的部分,也就不能找到瓶颈出现的真正原因。其中还有家长说,孩子英语启蒙搭钱是事儿小,是孩子的时机搭不起。细想也真的很有道理,所以对家长进行专业培训也应该是中国儿童英语启蒙的一大特色了。如果能对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绘本馆辅导员进行培训就非常理想了。这样才能有助于中国儿童英语启蒙走向正轨。我相信如果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有这样的需求,市场会做出反应,但我强调一点,一定要真正的专业,有系统有实践。打着美国还是其它发达国家的旗的一知半解的还真伤不起呀。

儿童英语启蒙还有个误区就是把儿童英语启蒙误认为是小学英语教育的提前化,这点连我们权威的教育部门都搞不清楚。如果搞清楚了,就不会有什么教委发文禁止幼儿园“教”语数外了。我还偶然在微博里看到有儿童英语培训机构的掌舵人在她的专家解答栏目里对儿童英语原版阅读打个问好,强调他们机构的英文分级阅读资源,其实这就是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罢了,根本就不矛盾。

访谈中第三位家长还谈了关于学科英语的问题,‘谈学科英语或者用英语教其他知识,孩子停止上课自己没有能力往前去学的------从那个趋势转变成又是强调口语,又是强调高科技的东西,这也是维持孩子来上课的兴趣,并不是一个学英语的兴趣,一旦停止这个课,孩子自己没有要求我自己去看看书、自己读书或者自己主动再去应用英语,维持孩子来上课的兴趣,而且没有系统性,即使老师教孩子听,问孩子会用吗?仍然不会用。’

我很钦佩这位家长的见地,我还要补充一点,这里缺失的不仅仅是孩子学英语的兴趣,而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构建,这种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是在每个教学过程中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是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贯穿始终为孩子能力向这方面发展提供一个积极可持续性发展的平台。这也是中国和西方教育主要区别之一。

还有位家长直指我们教育方法的问题,不要孩子有童年噩梦,没错儿!从被学习挤压的童年走出来,我们都理解一个快乐的童年意味着什么。那是不是孩子就傻玩儿瞎淘就行了。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耶!听起来就让人快乐。我在加拿大听到最多的中国同胞对我工作的评语是:多好的工作,整天领孩子玩就行了!我只能一笑置之,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孩子在玩儿,看不到的是这玩儿的后面要的是怎样的功夫?几句话说不清楚。我就只好这样被“冤枉”着。儿童英语启蒙也有这样的情况,原版阅读过程要构建什么?蹦蹦跳跳的后面是什么?所以快乐的教育方法是建立在精密询证的原理之上的快乐,可千万别以为学了人家的几个招牌动作,你就是明星了。

最后再次强调,和北美孩子的儿童英语启蒙相比,我们除了在整体英文环境上有点欠缺。更重要的是,中国儿童英语启蒙,孩子没有北美国家正规的教育系统所包括的丰厚资源(这个可以通过深挖资源来弥补);专业资质的教育工作者能提供的规律系统引导。中国当下的儿童英语启蒙是家长的自救行为,缺少系统性,缺少教育原理基础上的教育方法指导下的骨架搭建的核心部分,虽然繁华,但是堆砌的,不能为下个阶段搭下骨架部分。就这样的现实,我认为中国家长,既然已经出发了,索性就学一些教育原则和方法。我也为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有这样配合的中国家长,我怎样能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把这个骨架带给大家?暂且先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博文:我很理解家长的让孩子摆脱童年噩梦的心愿,那么怎样在快乐中实现教育目标?儿童英语启蒙你要如何进行?

(再啰唆点题外的话,海岚我非常钦佩那些家长。在他们身上,我看到当年老爸老妈年年岁岁,日日时时对我的支持:天还没亮,老妈就起床给我准备一天的饭,老爸甚至把我自行车都摆到直骑学校的方向。虽然我老爸老妈没有象他们那样从学习本身上引导过我,但心思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重视子女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尤其是在北美有和各个族裔的家长打交道的经历后让我回过头来发自内心的感叹:中国的家长是最棒的,有这么好的家长配合,不搞好教育都对不起这些家长。这是心里话,不是客套,我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这些超级投入的家长对于一个老师来讲,有多么宝贵的价值。没有一定经历以前的我还真不懂得真正珍惜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22:14:5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就是在教育方法里看到Martina版转帖的博客,又去重温了一遍,才想着转一篇过来的~~

其实Martina-Mm转帖的那个如何甄别儿童教育领域中的误区(转),也很棒,尤其是其中的这个回帖:医院办公室主任,博士 = 儿科医生和卖药的 = 儿科医生
显然,博主的划的等号实际上是不等号。
为什么呢?博主说得好:
前一段一位访问学者朋友送我几本国内儿童英语教育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一本就是一个啥团队写的,这个团队的介绍都是扛大旗的,没有任何一个即使是相关专业的人员,我看了一下,分明就是针对市场热点,由一群卖药的搜罗各类相关儿科医学的文章快速组合集成的一本儿科医学书,如果您按照这个给孩子瞧病,不懵了才怪呢。

以国人造神的狂热和速度,有些事,实在是。。。只能叹息。。。

[ 本帖最后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4-1 22: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rtina-Mm + 10 + 10 请教一下,如何在贴中引用其它贴子名称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3-4-2 12:03:30 | 只看该作者
很值得思考的一篇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19:42:01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为什么要学英语?怎么学英语才合适?在中国真的能培养出双语孩子吗?为了培养一个双语孩子,我们要付出什么,得到的和付出的是否匹配?在艰难的双语路上,有多少机构多少人,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懵然又勇敢的父母(及其钱包)。。。。
学英语,岂止仅仅是一个“瓶颈”的问题?

有兴趣的话,欢迎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4-3 09:47:5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场“运动”,因为我很惊叹当下新一代家长观念转变之迅速和参与度之广,由于庞大的教育体系没有对当下中国开放和强大对英语的实际需求做出反应,家长们就开始自救了。从其广度讲,我说这是一场运动,挺浩大的。还有中国儿童英语启蒙,没有正规的教育机构,比如北美有主流的幼教机构承担主体角色,教育家长进行补充。而我们中国的儿童英语启蒙,缺少主体角色的科学引导,所以我还说这是一场运动。这次高端访谈家长们所反映的问题,真的很概括当下中国儿童英语启蒙的现状。



我们这个论坛,可谓是这场运动的主战场。估计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应该有很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取得整体的评估数据,因为缺乏主流的教育机构的参与和投入。

儿童发展心理学,就是在西方也还是个比较新的学科,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选取大量不同个体,长时间跟踪分析。

现在看到问题,提出问题都还是容易的,但要解决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4-3 09:48:1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说这是一场“运动”,因为我很惊叹当下新一代家长观念转变之迅速和参与度之广,由于庞大的教育体系没有对当下中国开放和强大对英语的实际需求做出反应,家长们就开始自救了。从其广度讲,我说这是一场运动,挺浩大的。还有中国儿童英语启蒙,没有正规的教育机构,比如北美有主流的幼教机构承担主体角色,教育家长进行补充。而我们中国的儿童英语启蒙,缺少主体角色的科学引导,所以我还说这是一场运动。这次高端访谈家长们所反映的问题,真的很概括当下中国儿童英语启蒙的现状。



我们这个论坛,可谓是这场运动的主战场。估计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应该有很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如今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取得整体的评估数据,因为缺乏主流的教育机构的参与和投入。

儿童发展心理学,就是在西方也还是个比较新的学科,主要的研究方法就是选取大量不同个体,长时间跟踪分析。

现在看到问题,提出问题都还是容易的,但要解决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18:15:58 | 只看该作者
我和其他几个妈妈最近在讨论的一个事,就是要不要把孩子从语文的母语班,转到第二语言班去。

英语对中文的挤占力之强大,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而国内的语文教学之落后,也导致孩子双手赞成,把自己转到语文的非母语班去。

本来我是不愿意让孩子在国内变成英语母语者的,绝对不愿意。但是孩子学校的语文和英语教学一比,英语完胜,语文极为失败,一退再退之下,只好考虑先发展一门语言了。
不过,有件事的确促使我暂时放下对中文的热爱,考虑孩子优先发展英语。
最近有一次,孩子很想去同学家玩,我一再的不同意。他也不着急,有机会就跟我说一下,摆事实讲道理加信誓旦旦,说去同学家如何不影响别人,对别人如何好,等等。这么说了好几天,我终于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答应他了。我觉得他这个不屈不挠的劲儿很有意思,于是问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话来说服我。他说,因为他们在英语课上学了,要找到理由去支持自己的观点,“支持”二字,他说的是back up。瞧,英语学好了,对他用中文去说服别人,一样有用。
而现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英语和中文能力基本相当,都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如果现在发展中文,那么英语的发展就会停滞,发展英语,分配给中文的时间就会少很多。齐头并进基本是不可能的。中文需要的识字问题还没解决好,这就开始阅读理解和写作了。开始阅读理解和写作也不坏,关键是怎么学,和学什么。看到布置的作文题,实在有点想吐。写一个人,写一个故事,表现人的品德。过了这么多年了,还是这样的作文题。真可怕。人的品德,可以在一件事里就表现出来吗?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一相比较,真是高下立判。
中文的非母语班的进度缓得多,要求低得多,孩子可以有更多的课外时间来复习生字、写字、中英文阅读,我认为这对孩子长远的发展会更好。反正我也不在乎他马上就学好语文,与其让他觉得中文难学,不如暂时的降低难度,让他学得愉快些,基础也扎实些。等他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再找个合适的老师帮帮他,在中国要提高中文,的确不是那么难的事啊。

所以这个帖子里写儿童英语启蒙的“瓶颈”问题,对于我来说,儿童英语启蒙倒没什么瓶颈,但中英文狭路相逢,中文的尴尬就立刻显现出来啦。
所以我不难想象,中国孩子学英语,他们怎么会没有瓶颈呢?只要是双学习,要么两种语言都是半瓶子响叮当,要么一种好一种差,绝难做到两种语言都表现优异的。当然中国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愿意牺牲很多其他的东西,户外活动啦,人际交往啦,那当然又另说了。对于我来说,学习只是非常不重要的一环,因为在我看到的“成功人士”中,学习好的固然不少,学习不怎么好的,也大有人在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x-ray + 2 + 2 同意!中英齐头并进很难!
乐乐妈妈2006 + 1 + 1 说的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4-6 17:03:11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写的很好

此文写的很好,确实道出了万千家长的心声。实际上,瓶颈问题不是教育模式的问题而是无法升级的问题。我们不必质疑二语习得理论,这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但是,在一个从声音转向文字的过程中,在一个思维升级的过程中,我们的的简单模式突然中断了,这才是导致瓶颈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4-18 10:48:49 | 只看该作者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作为个人,怎么解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4-19 14:04:33 | 只看该作者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是交流沟通的工具,其重要性自然不用赘述。

而外语要学到什么程度,投入多大的精力,应该因人而异吧。以现在大家对英语学习的投入,这些孩子以后应该不会存在交流沟通的困难,主要还是有没有能交流沟通的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3:41 , Processed in 0.07955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