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7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甜甜的数学纠错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5 10:2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甜甜的数学题让我头痛不已,今天的错误累计如下:
1.答写的不全(这个问题从一年级纠正到四年级了,纯粹是懒惰思想)
2.漏掉步骤   题目做的很正确,但是中途缺少一些换算步骤,比如  2小时=120分钟
3.周长和面积搞混了  甜甜好动,结合她的性格,我们编了一个操,希望她能够记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oye妈妈 + 10 + 10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5 10:30:07 | 只看该作者
转一个帖子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
解答数学应用题首先要通过阅读理解题意, 读题是解应用题的第一步,正确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故而必须过好这关。要做到正确理解题意则要教会学生读得懂、懂得读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使其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其数学应用解题能力的培养。
1、读名词、术语和含义  

应用题中的名词,术语很多,涉及所叙述的事物的含义。如:其中、其余、计划、实际、总产、亩产、相对……。反映数量关系或关系着计算方法的,如:“是几倍、多几倍、增加了、增加到、和、差、积、商……。”要结合题目进行初步分析,如“有3只黑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4倍,白兔有几只?”在这道简单应用题中,“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4倍”这个条件是关键。通过理解里面的名词、术语含义,学生清楚地知道这句话的含意是:把3只黑兔看作1份,白兔有这样的4份。求3只的4倍是多少,就是求4个3只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3×4=12(只)。从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再有,对一些名词术语的含意也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如:和、差、积、商的意义,提高、提高到、提高了、增加、减少、扩大、缩小等的意义。否则会在分析数量关系时造成错误。  

词语中隐藏的数据。如上旬、几个月、几月份、第几季度、上半年、下半年…….则要求学生迅速的联想到其表示的数据。如上旬就是10天。  

2、反复读  

通过反复读题中的文字,通过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理解应用题中数量关系,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题中“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条件”是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怎样了解?……而对于图文和表格应用题,由于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缺乏耐心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学生看图文和表格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这样,只有通过教师的提示,由浅入深地教会学生反复观察来获得表层信息,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观察,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或其他东西)分为几堆?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我们要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我们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题意和观察图文,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炼读  

所谓“提炼读”就是把一些偏难、偏烦的题目中的主干提炼出来,一句话,想简单了读。如这样一题:“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全校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这是四年级上册中安排在《笔算乘法》后的一道练习题。对于这道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它简略读成一道文字题:“15个144本还多40本,练习本有多少?”这样读了后减少了文字其他背景材料对学生思维的干扰,直奔主题,抓住主干。新课程在应用题教学上另一个明显的变动是比如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它会用几幅图呈现,可能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征,但对学生整体理解题目有负面作用,鲜艳的图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4、做记号  

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做记号,阅读数学应用题时,学生在题目上勾勾画画、圈圈点点,如:“黄花有24朵,紫花有15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多7朵,做了多少朵红花?“要求学生用下划线画出条件部分,用括号括出问题部分。使学生既集中了注意力,又使学生很快的理解了题目的意思,理解了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5、边读边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题离不开思考。鼓励学生在阅读完任何一道例题后,不要马上让学生解答,而是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兰兰有五个苹果,明明有八个平果,俊俊有三只苹果,怎样才能让他们的苹果差不多多呢?阅读完题目后,学生有的问“这道题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有的问“问题是什么?”。问题提出后,再让学生认真地读书,主动地探索。在再次阅读过程中,把所有的问题都一一解决,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转换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三位一体。数学阅读重在理解这三种不同语言的关联,实现其与“内部语言”的转化。如阅读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4倍少8人,比女生人数的3倍多24人,这个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时,让学生摘录条件或画线段图,这种动手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外显的语言转换,即“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  

总之,应用题教学中,通过读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应用题的含义理解了,隐含或省略的条件找到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就自然有了提高。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1 金币 +11 收起 理由
jessica_jing + 1 + 1 精品文章!
oye妈妈 + 10 + 10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0:16:0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主要错误在于急于完成作业,书写不规范,应用题不写答。   措施:不规范的重写。
从今天的题目看,思路没有问题,主要是一些小的习惯不好,往往这些会给卷面带来很大影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jessica_jing + 1 + 1 我们孩子开始回答题目也没写答,在老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10-17 09:25: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目前这个问题也是困扰我家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0-19 13:59:1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孩子真的辛苦,学完英语、学数学,还要挤出时间阅读,我看不多日还要加入科学、地理知识。
所以我们还是英语、奥数以兴趣班为主。平时盯着孩子多读一些历史、科学方面的书籍。

[ 本帖最后由 jessica_jing 于 2011-10-19 14: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11-16 22:0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jessica_jing 的帖子

同意楼上的说法,到底要不要这么辛苦呢??
也许孩子本身也是需要这些东西的吧,不然会很无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21:06 , Processed in 0.07579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