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623|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教育] 转贴:冯德全早期识字答问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30 19: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冯德全早期识字答问录
问:教婴幼儿识字有哪些方法?
  答:教婴幼儿识字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基本方法,其他许许多多的方法都是这4种基本方法的具体化。对这些基本方法需要加以详细说明,这里只说出它们的名称,即环境濡染法、生活感受法、活动游戏法、阅读识字法。
问: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哪些不同的识字特点?
  答:教孩子识字,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识字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避免盲目、随意、急躁的做法。一般来讲,婴幼儿识字分为四个阶段:
  一、识字准备阶段。从半岁左右延续到1岁3个月左右,此年龄段孩子还不会说话,主要是让他认物、懂事,为识字做准备。教法主要是环境濡染、随机指点、讲故事、念图画书等。孩子以指认字为主,能指认多少算多少,以培养识字兴趣和识字敏感为目的。
  二、识字缓慢阶段。从1岁5个月左右延续到2岁左右,此年龄段的孩子从以词代句逐步发展到说一些不完整句和简单句,识字处于缓慢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环境濡染、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来教孩子识字。这个时期有的孩子能认识上百个字和词,有的能认识四五百个字和词。此时大人仍然要坚持以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为主,不要强迫孩子识字,识多识少都是好孩子。
  三、识字快速阶段。从2岁多延续到4岁左右,此年龄段的孩子说话已从完整句、简单句发展到长句和复合句,并且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事物,生活经历也丰富了,识字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游戏法、生活法和阅读法来教孩子识字。这个时期有的孩子能认识五六百个字和词,能读简单的幼儿读物;有的能认识一两千个字和词,已经脱盲,具备初步阅读能力;有的能认识两三千个字和词,阅读已无障碍。
  四、识字巩固阶段。从4岁到上小学前,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阅读巩固所学的字和词。阅读的内容主要是故事、童话、古诗、科普等少儿读物。
  如果父母能掌握科学的早教方法,持之以恒地对孩子从小进行教育,4岁时孩子的识字阅读水平就可以超过上述水平;如果您的教育对象已经三四岁,甚至五岁了,也不要紧,只要扎扎实实地教育,不出两年,孩子也能达到同等水平。
  问:婴幼儿的识字量以多少为好?
  答:婴幼儿的识字量以多少为好,不能有一个硬性的规定。教孩子识字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他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孩子早一点学会阅读。一般来讲,孩子能识七八百个字,就可以读儿童初级读物了,然后在阅读中学习新的汉字。当然,如果孩子有兴趣,也可以认识一两千个字甚至更多。
  但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特点各有不同,识字敏感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识字的多少、阅读的迟早自然也各不一样。因而识字多少不是衡量孩子优劣的主要标准,早期识字决不能排名次、比高低,要知道,对待生活和识字阅读的兴趣,比识字数量更重要。
  问:婴幼儿识字为什么要以认识万事万物为基础?
  答:字是表示具体事物的一种读音符号,孩子认识了万事万物,就会在大脑里形成这些事物的表象,大人再教他认识表示这些事物的汉字,那么孩子自然会将字与物联系起来,这样就学得快、记得牢。
  教孩子早期识字的成人都有一个体会:孩子熟悉的事物的字,无论是名词还是动词,如“猫”“梨”“糖”“哭”“跳”等等,尽管笔画多,但孩子认读兴趣高,而且也学得快。而抽象的字,如“大”“小”“化”“千”等等,尽管笔画少,反而不好教。原因是表示具体事物的字容易产生联想,而表示抽象事物的字不容易产生联想。
  因此,父母一定要引导孩子认识万事万物的名称、颜色、形态及作用等等,使孩子获得丰富的生活经历。这样教孩子识字,即使其中有许多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孩子也是容易接受的。
  刚开始教孩子识字,一定要从他熟悉的、喜欢的事物的名词入手,如“老虎”“大象”“小猫”等等。这些词都是孩子熟悉或喜欢的事物的符号,孩子学起来会感到十分亲切、有趣,也就乐意去学、去记,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
  问:为什么不提倡看图识字?
  答:不少父母一开始教孩子识字时,总是借助于彩色图片,先叫孩子识图,然后教他识字。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婴幼儿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看图能引起孩子强烈的认字兴趣,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
  从“早教方案”实施20多年的过程来看,几乎所有早慧儿的家长都是利用白底黑字的卡片来教孩子识字的,而很少用看图识字的方法来教。因为色彩鲜艳的图画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看图不看字,自然会影响识字效果。用白底黑字的卡片来教,刚开始孩子有些不喜欢,但习惯以后效果就会很好。
问:每次教学拿出几个生字卡为好?
  答:婴幼儿在初识汉字时,对于同时教的不同字,其识记速度是不相同的,某些字教上一遍就记住了,并且很长时间不会忘记;而有些字尽管教上数十遍,还是记不住。另外,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个字的识记速度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同样教“大”“人”“狗”“鱼”“树”5个字,有的孩子先识“大”字,有的孩子先识“狗”字。这种现象表明,不同的字对不同孩子的感光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婴幼儿初学汉字时所具有的记忆的选择性的特点。
  所以家长教孩子识字时,可以一次多拿出几张字卡,一般一次拿出3~6个字卡为宜,以后逐步增到8~10张(但不要超过10张,太多了反而会影响记忆质量),以便让孩子从中加以选择,比较轻松愉快地把那些特别容易识记的字迅速地记住。家长不能硬要孩子先识某个字,然后再开始教另一个字,这样会挫伤孩子的情绪,影响识字效果。
  问:识字是否要从笔画少的字开始?
  答:按一般人的想像,似乎笔画越少的字越容易识记,笔画越多的字越难识记。这种想法对于婴幼儿识字来说,就不一定正确了。
  笔画多的字写起来的确要多费一点时间,但仅就识字而言,一个字笔画的多少跟识字的难易是毫不相干的两回事。因为人们识字,特别是婴幼儿识字,通常是把整个字首先当成一幅图画来认识的,即一开始是对字的整体形象进行表象记忆,而不是逐笔逐画地看。至于分析一个字的形状和笔画,那是在整体感知以后的事。所以并不是笔画越少的字越好识记,笔画越多的字越难识记。恰恰相反,往往是笔画多的比笔画少的字更容易识记。
  识记字的速度的快与慢,除了受孩子学习时的兴趣、注意力等因素影响外,主要是由字本身的结构决定的。一般来说,某个字具有易被婴幼儿接受的某种特点,即使笔画多些,也很容易被记住;而某个字不具备这种特点,即使笔画较少,也是很难记住的。
  因此,在教孩子识字时,不宜先从笔画少的字教起,应该先从孩子熟悉、喜欢的事物的字教起。这些字可以不分繁简,只要孩子喜欢什么字,容易记住什么字,就教什么字。
  问:为什么不能要求孩子当时记住所教的字?
  答:孩子初识字时,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形:有些当时记不住的字,隔了一段时间,他又突然读出来了。这种情形表明,孩子对看过的字,即使当时记不住,并不等于毫无效果,而会在脑子里留下潜在的痕迹,学到一定程度,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功到自然成。这种现象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记忆恢复”现象。
  因此,不要强求孩子当时一定记住所学的字,不要性急,不要硬性规定:“今天这几个字一定要记住,记住了才能出去玩!”这样一来,孩子的情绪就会在顷刻之间低落下来。家长可以把没有记住的字卡暂时放在一个盒子里,以后再拿出来读一读、认一认。有的字大人再教一两遍,孩子就记住了。
  问:为什么字和词可以同步教?
  答:不要认为教孩子识字,就是逐字地教他认读。凡是教过婴幼儿识字的成人都有一个体会:孩子识字初期,往往对词比较敏感,而对单个字不一定感兴趣。这是因为词能给孩子一个鲜明、完整的形象和意义,如“电视机”“香蕉”、“

泡泡糖”等;而单个字不能给孩子一个十分明确的意思,如“电”“蕉”“糖”等。所以,许多孩子刚开始识字时,都喜欢识词,不喜欢识字。
  因此,教孩子识字完全可以将字和词同步进行。对意思比较独立、清楚的字,可以单个教,否则就应组词来教,这样才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问:孩子对词语中的单个字分不清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是家长朋友们经常提到的。他们的孩子喜欢认读词语,但把词语分开以后叫他认读单个字就不会了;有的则把分开的每一个字都读成词语中的第一个字,如“香蕉”一词,就分不清哪个字是“香”,哪个字是“蕉”。
  那么,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正确的做法是:暂时不要将词语分开,就让孩子对它整体记忆,以后再教他学会分辨。
  因为婴幼儿记忆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事物首先进行印象记忆和整体记忆,再加上他观察、分辨事物的能力还十分欠缺,所以他一时对词语中的字难以区别。此时如果将孩子已认识的词语分开教他认读,不仅收效不大,反而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当然,在教孩子认读词语时,大人可以引导他用手去指读,促使他的目光在词语中的每一个字上聚焦,这样能帮助孩子学会分辨词语中的每一个字。
  问:为什么要生字和熟字一起教?
  答:将生字和熟字一起教,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起到“以老代新”的作用。每次教孩子识字时,大人可把孩子已识的字先拿出几个来,中间再夹带几个要教的生字。在认读或游戏中,先有意识地将熟字让孩子读出或找出,以激发他进入识字的兴奋状态。然后才叫他识生字,他必然会结结巴巴地想读又读不出来。这时由于孩子已处在最佳思维状态,大人一教,他便能马上记住。
  另外,生字带熟字,看起来一次教学活动中要识许多字,但负担较轻,孩子也乐于接受。
  问:是否要经常变换识字的游戏?
  答: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是对婴幼儿进行识字教育的法宝。婴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教他们识字特别要多用游戏的方法。
  有的家长朋友说,每次教孩子识字,都要挖空心思编游戏,我们哪能想得出那么多的游戏呢?其实,只要我们动动脑子,生活中到处都有识字游戏。本书的下篇,专门为家长朋友们设计了上百种识字游戏法,可供选择。
  还有的家长朋友说,总是变换识字游戏,会不会使孩子反而觉得无趣味呢?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提倡多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识字,并不是说要不停地变换游戏。如果一个游戏即使反复多次,孩子仍然对它保持着高昂的兴趣,就不宜变换新的,可以在一段时期内继续玩这个游戏。另外,家长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哪几种识字游戏,可以将其交替着与孩子长期玩下去。
  问:孩子识字近千个,为什么还不会自己看书?
  答:的确有些孩子认识了许多字,但还不会自己看书,总是要父母念故事给他听。
  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一是大人教孩子识字时,着重于教单个字,忽视了将识字与识词结合起来,也忽视了将读字与读词、读句、读文结合起来,无意中使孩子只把识字当做一种纯游戏活动,而没有形成“识字读书”的意识。二是孩子的年龄较小,尚未产生自己翻书、看书的能力。
  其实对于识字较多的孩子,只要大人作一些引导,同时注意一些方法,使他早一点进入阅读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问:教孩子学习偏旁部首有什么好处?
  答:汉字结构大多是由偏旁部首和基本字组成的。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以后,可以教一些偏旁部首,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能帮助孩子理解字义。因为偏旁部首能表示汉字的一定涵义,如反犬旁的字表示兽类动物,草字头的字表示与花草有关等。
  二、能帮助孩子分析汉字的结构组成。当孩子认识了一些基本字和偏旁部首以后,再教他学习其他字就比较顺利了。如学“宝”字时,可以告诉孩子:上面是一个宝盖头,下面加一个“玉”字,就是“宝贝”的“宝”。这样孩子对字的学习能够从整体的印象记忆,变为具体的印刻记忆,从而提高对字的分辨能力。
  三、便于大人与孩子的语言交流。若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偏旁部首,平时就可以在生活中边走、边玩边说字。如对孩子说,左边是一个什么旁,右边加上一个什么字,就是一个什么字。这实际上是大人在说字,孩子在脑中想字,教与学十分简便。当孩子再长大一点,会自己看书以后,若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他就可以直接告诉大人这个字,上面是一个什么头,中间是一个什么字,下面又是一个什么字;大人也不需要走过去看看孩子的书,就能告诉他是一个什么字了。
  问:孩子识字的兴趣为什么刚开始较高,后来就厌学了呢?
  答:孩子识字的兴趣刚开始较高,效果也不错,过了一阵子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是许多家长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到底,就在于婴幼儿不可能对识字产生自发的爱好意识,他只是在大人的引导下把识字当做一个游戏来玩,而再好的游戏他也有玩腻的时候,这时他就得寻找新的刺激,而将老游戏丢掉。
  因此,孩子识字的兴趣刚开始高,后来不想学,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施教者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调整孩子的学习情绪和状态。
  一般来讲,孩子在以下几个阶段会产生识字反感的情绪。
  首先是1岁3个月左右的孩子,他在会说话以前能较好地配合大人的教育,能指认许多字,兴趣也较高。但到了1岁半左右后,由于会说会跑,因而产生了自由探求事物的意识和行为,总是想不断地寻求新的刺激,喜欢这里摸一摸,那里动一动。这一时期自然对原来已经玩过的识字游戏不感兴趣,你一教,他就躲;你再教,他就跑。此时大人就不能硬教了,正确的方法是:
  1. 不妨暂时停顿一下。这段时期就让孩子自由探索、自由玩耍好了,这也是一件好事。正是这种无选择、无意识的探求,使他认识了万事万物,获得了直接的生活体验。这时大人与其教孩子识字,不如顺其自然地教他会说各种事物的名称,为孩子以后进一步识字打下基础。
  2. 转为游戏识字。此前孩子不会说话,主要是采取环境濡染法教他指认或指读汉字,现在孩子会说会走,活泼好动,就要采取生活游戏法教他识字,以适应他的这一特点,使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识字。
  另外一个时期大约在2岁半至3岁左右,此时孩子一般已识字几百个,往往也会出现厌学情绪。主要是由于大人教法无变化,总是习惯于和孩子玩一些重复的识字游戏,这是其一;其二,没有将识字和看书、讲故事结合起来,使识字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游戏活动;其三,孩子在识字的同时,尚缺乏其他的精神活动相配合,使识字成了孩子惟一的精神活动。
  只要大人找到孩子识字情绪变化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调节好孩子识字的情绪,就能使孩子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
  问:孩子识字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怎么办?
  答:许多家长朋友都反映自己的孩子识字时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很容易分散,学不了多长时间就想做别的事情,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婴幼儿初识汉字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因而无法全神贯注地学习识字;同时还因为集中注意是要消耗能量的,注意力长期集中在字上面,会使孩子产生疲劳感,如果这时大人硬要继续教,他是学不进去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一是要利用多种活泼有趣的游戏方法,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使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二是控制好教学的时间,要尽量考虑到孩子“注意的短暂性”这一心理特点,每次教的时间不要过长,以避免孩子产生单调的感觉。
  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后期的儿童,每次识字时间的长短都应该有所区别。不少实验表明,两岁以前每次识字时间不超过3分钟,3~4岁不超过8分钟,5~6岁不超过一刻钟。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不同的孩子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大人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灵活安排好教学时间。
早期识字阅读教学说明及参考字表
一、半岁至1岁半环境濡染识字
  说明(这是重要的识字准备期,不作真正的识字要求):
  1. 布置识字环境。年龄越小,字越要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字形可逐渐缩小。
2. 每天数次读字给孩子看和听,一天也不能间断。有时把大字卡拿在手上读给他听。1岁左右的孩子,只要他喜欢看字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3. 1岁左右的孩子,成人读字时他能找那个字,指那个字,爬过去取那个字,就算初步认识了。孩子不会这样做也没有关系,只要天天坚持指指认认,迟早会入门的。
  4. 有时成人读字,孩子只大概看那个字所在的方向,指那个字的位置,指那个字表示的物品,这也不要紧。应当多让孩子看字形,有时当孩子的面把字换个位置再读给他听,1岁半左右他自然会把字和位置、物品区分开来的。
  5. 孩子1岁以后,有时成人可把墙上、物上的字取几个下来放在地板上。成人读一个字,鼓励孩子去取一个给妈妈;再读一个字,取一个给奶奶……孩子会玩得很开心。
  6. 只要孩子高兴地看大人指字、读字,都必须给予表扬。
  字表:(可在以下字表内选用若干字教孩子,教过的字打个√。使用其他字表同。)
  爸 妈 爷 奶 姥 门 窗 书 灯 球 镜 钟
  墙 桌 椅 花 画 桶 碗 筷 勺 锅 盆 衣
  裤 鞋 袜 帽 猫 狗 鸡 鸭 莱 鱼 肉 鸟
  虫 饭 娃 车
  二、1岁半至2岁环境濡染和游戏识字
  说明:
  1. 本阶段正式开始识字、认读,要求孩子记忆。
  2. 常常复习、巩固1岁半前认过的字。
  3. 继续认单音节词(即一个字便是一个词,表示一个意义单位)。先学单音节词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看一个字,印象较深,不会与别的字音混淆。
  4. 本阶段第二部分是多音节词(即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词)。多音节词中有熟字、生字,既有利于复习巩固熟字,又使孩子对生字产生亲切感,好像老朋友带来一个新朋友一样,能提高识字兴趣,降低识记难度,又不至于使两个字混淆读错。
  5. 所有这些词都是具体的、形象的、孩子熟悉而容易理解的。他们常见其物,常听其音,常做这些词表示的动作,因而识记比较容易。教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或补充某些字,如北方可增加“雪”字,南国可教“椰”字等等。
  6. 教这些字不需要配图画,以免分散孩子注意力。从书店买来的有图画的识字卡片,只能用反面有图、正面有字的那一种。
  7. 教者每天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①选定需要复习的字、词。
  ②选定需要新识的字、词。
  ③考虑怎样运用环境濡染法和游戏教学法。
  ④注意调动起教和学两方面的愉快情绪。
  8. 坚持“四定”,每天用数分钟到10多分钟时间与孩子做识字游戏,在孩子情绪低落之前结束。
  9. 教过的字、词要挂起来,基本巩固以后再取下,分先后有规律地存放起来。
  字表一:
  篮 凳 瓶 杯 盘 碟 刀 水 表 扇 笔 纸 报
  头 眼 鼻 脸 手 脚 嘴 耳 牛 羊 猪 龟 兔
  树 草 糖 瓜 饼 走 爬 跑 跳 抱 蹲 站 药
  天 地 山 风 雨 雷 湖 河 盒 钵 罐 馍 茶
  甜 酸 苦 辣 红 绿 黑 白 哭 笑 马 火
  字表二:
  房门 窗户 书本 电灯 床铺 气球 镜子 挂钟 墙壁
  圆桌 靠椅 立柜 花朵 图画 提桶 汤碗 筷子 小勺
  铁锅 尿盆 衣服 长裤 拖鞋 短袜 红帽 猫咪 黄狗
  公鸡 母鸡 青菜 鲫鱼 肉丸 小鸟 蚊虫 米饭 汽车
  竹篮 方凳 酒瓶 玻璃杯 大盘 剪刀 自来水 钢笔
  白纸 看报 头发 眼睛 鼻孔 洗脸 手指 脚丫 嘴巴
  胖猪 乌龟 家兔 树叶 野草 糖果 西瓜 饼干 走路
  快爬 跑步 跳一跳 抱住 蹲下 站起 药片 蓝天
  平地 高山 刮风 雨点 打雷 江河 木盒 喝茶 真甜
  不怕苦 好酸 太辣 红枣 绿豆 黑夜 白云 火柴
  字表三:
  楼房 电视机 电冰箱 气味 照镜子 挂面 壁虎 公园
  窗帘 日光灯 皮球 鲜花 图钉 盆景 服装店 皮鞋
  蔬菜 金鱼 飞鸟 玉米 自行车 竹笋 正方形 油瓶
  茶杯 过来 铅笔 看见 洗澡 剪指甲 脚趾 嘴唇
  树枝 茅草 东西 南瓜 馅饼 跳绳 吃药 天上 地下
  刮胡子 木板 茶壶 辣椒 红色 豆腐 夜里 土豆
  白薯 姨妈 姑妈 阿姨 小朋友 幼儿园 书架 闹钟
  大伯伯 小叔叔 大哥哥 小姐姐 蚊烟 水龙头 牙刷
  牙膏 凉鞋 套鞋 太阳帽 高凳 矮凳 长凳 粉笔
  热水瓶 方便面 尾巴 卫生纸 苹果 大家 老虎 熊猫
  猴子 天鹅 鸽子 老鹰 青蛙 蜡烛 麻花 小老鼠
  烟囱 太阳光 圆珠笔 麻雀 土豆 啤酒瓶 长江日报
  门铃 棉衣 小宝宝
  三、2岁至2岁半环境濡染和游戏识字
  说明:
  1. 本阶段除了经常复习上阶段学过的字外,继续增加熟字和生字组成的多音节词。要让孩子在识字中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文字所指的事物,同时做各种小游戏。
  2. 本阶段第二部分教材出现动词和名词组成的常见动宾词组,第三部分出现数量词和名词结合的常见词组。这些词组所指内容非常具体,孩子很熟悉或很容易熟悉。认读这样的词组有以下目的:①复习熟词。②认识一些动词和量词。③培养孩子说话用词的准确性。④向不久将开始的学读句子过渡。
  3. 本阶段教材的第四部分是最简单的句子和儿歌,这些句子、儿歌2岁多的孩子能够初步理解,加之儿歌押韵,读起来有音乐感,孩子很喜欢读。
  4. 识字与阅读结合得早的好处很多:①读句子、念儿歌总比读单词有情趣。②阅读是自然地识字和巩固识字的活动。③读儿歌更利于发展思维和丰富想像。④阅读能极大地促进孩子口语表达能力。⑤读句子能锻炼孩子用眼睛捕捉文字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所以开始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念,竭力避免孩子只会背诵、眼不看字的坏毛病。
  5. 本阶段读句,要拉着孩子的手指慢慢读,不要求孩子会独立读句。独立读句是用这种方法训练3岁以后的孩子。
  字表一:
  小弟弟 小妹妹 大舅舅 某老师 铁路 商店 平房
  大街 饭堂 厚书 薄书 电灯泡 手电筒 电珠 塑料桶
  床单 枕头 穿衣镜 搓板 手杖 面条 饺子 糖包子
  酱油 味精 彩笔 蛆虫 树根 水池 煤球 火钳
  火钩 真香 金钱豹 松鼠 长颈鹿 孔雀 燕子 鳝鱼
  圆形 方形 三角形 木船 帆船 轮船 晴天 月夜
  闪电 下雪 卡车 救护车 洒水车 摩托车 泥鳅
  公共汽车 打铁 食品店 街道 吹泡泡 珍珠 枕木
  针线 芝麻酱 花生酱 蓝精灵 彩虹 根须 池塘
  煤炭 香喷喷 金戒指 金耳环 梅花鹿 鲤鱼 形状
  月亮 卡住了 救命 托起 打人不好 棉被 毛毯 眉毛
  餐馆 垃圾 扫帚 苍蝇 蚂蚁 便池 畚箕 香蕉 宝塔
  寺庙 狮子 狐狸 大灰狼 骆驼 绵羊 刺猬 蝙蝠
  毒蛇 蝴蝶 蜜蜂 知了 螃蟹 蜻蜓 蚂蚱 蝈蝈 蚯蚓
  蜗牛 蜘蛛 蚕丝 军舰 快艇 舢舨 蘑菇 樱桃 石榴
  杏子 菠萝 菱角 枇杷 荔枝 梨子 葡萄 橘子 柿子
  字表二:
  一只香蕉 一双靴子 一粒豌豆 一堆砖头 一个柑橘
  一条泥鳅 一只茶壶 一杯饮料 一块豆腐 一支蜡烛
  一盘点心 一包香烟 一面红旗 一瓶酱油 一幅照片
  一户人家 一盒饼干 一碗中药 一扇纱窗 一阵大风
  一朵鲜花 一盆凉水 一本相册 一副眼镜 一锅稀饭
  一所医院 一盏灯笼 一尺棉布
  字表三:
  开锁 倒茶 搭积木 弹琴 逛公园 开抽屉 关窗户
  放气球 照镜子 刷墙壁 抹桌子 浇花 拉窗帘 提篮子
  坐板凳 炒青菜 洗茶杯 戴手表 擦皮鞋 穿短裤
  晒衣服 脱帽子 看报 剃头 眨眼 擤鼻涕 剪指甲
  挠脚板 端尿盆 喂猫 打狗 养鸡 放牛 扫树叶 买书
  拔野草 烧饭 吃肉 切西瓜 走路 爬梯子 跑步 跳舞
  吹风 爬山 钉木盒 喝茶 煮红枣 坐汽车 擦火柴
  用搓板 喊叔叔 叫阿姨 修马路 造楼房 扫街道 划船
  去餐馆 上幼儿园 整理书架 燃煤球 倒垃圾 讲卫生
  骑自行车 削苹果 铺床单 枕枕头 盖棉被 挂书包
  上闹钟 拧水龙头 拄手杖 挤牙膏 换套鞋 点蚊香
  蒸包子 煎馅饼 放味精 削铅笔 杀蚊子 拍苍蝇 挖地
  剥香蕉 啃甘蔗 盖大厦 采蘑菇
  字表四:
  小鸡叫,叽叽叽;小猫叫,喵喵喵。
  鱼儿水里游,小鸟天上飞。
  骑木马,溜滑梯,还要坐转椅。
  小汽车,嘀嘀嘀;大巴士,嘟嘟嘟。
  好妈妈,我听话,闭上眼,睡着啦!
  我会穿鞋会戴帽,爷爷说我好宝宝。
  桌子高,板凳低,坐好了,来读书。
  你唱歌,我跳舞,小朋友,真快乐。
  街道宽,街道长,街道两边是楼房。
  公园好,公园大,有山有水有鲜花。
  小松鼠,大尾巴,大白兔,短尾巴,娃娃没尾巴。
  一二三四五六七,樱桃石榴枇杷梨。
  不错不错真不错,灯笼里面点蜡烛。
  上医院,去看病,不怕吃药,不怕打针。
  积木搭得好,一忽儿搭座桥。
  小小萤火虫,飞来飞去打灯笼。
  相册里面贴照片,爸妈宝宝和奶奶。
  闹钟叮铃响,爷爷快起床。
  杀蚊子,拍苍蝇,消灭害人精。
  宝宝爱画画,画个大西瓜。
  天上下大雪,地下一片白。
  宝塔高,高上天,我登宝塔看得远。
  妈妈提篮去菜场,买来一瓶芝麻酱。
  月亮弯弯,挂在天边。星星闪闪,好像眨眼。
  什么圆,气球圆;什么方,箱子方;什么短,火柴短;什么长,竹竿长。
  坐小船,摇呀摇,摇到外婆桥。
  风来了,雨来了,雷公背个鼓来了。
  喜鹊叫,叫喳喳,客人到啦,客人到啦!
  四、2岁半至3岁的识字阅读参考教材
  说明:
  1. 接近3岁的孩子识字读句的内容加深加宽了,但教学方法仍应多样化,家庭内外环境濡染识字不可削弱,游戏识字的方法仍应讲究。
  2. 爱背古诗的孩子,教者可把他背过的诗词写出来让他读。孩子唱过的歌的歌词,也可写出来给他读。
  3. 应十分注意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除继续指导读句、读儿歌以外,应选择图画美丽、字体较大、情节简单而又有趣的童话读物让孩子读。要读一篇,背一篇,基本认识上面的字;读一本,背一本,基本会认上面的字。
  4. 认读完一本以后再读第二本,有时可带孩子一起上书店买书。
  5. 书上难以记忆和巩固的字,要用卡片放大挂在墙上,让孩子天天看到它、读读它。
  字表一:
  吊扇 台扇 摇头扇 落地扇 插头 电线 开关 日历
  沙发 橡皮 杂志 梳子 梳妆台 香水 发夹 席梦思
  床架 床头柜 烟灰缸 拖把 护肤霜 楼梯 办公室
  手帕 毛巾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标语 游泳 滑梯
  秋千 呼拉圈 转盘 寝室 栏杆 唐老鸭 猪肝汤 油条
  馄饨 象棋 围棋 变形金刚 识字卡片 肥皂 百货大楼
  新华书店 载重车 大吊车 口罩 儿童公园 碰碰车
  交通警察 邮递员 早晨 中午 晚上 手心 手背 舌头
  肚皮 屁股 说话 谢谢 对不起 再见 红灯停 绿灯行
  (爸爸妈妈的名字、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
  字表二:
  梳头发 搽香水 擦肥皂 洗手帕 看地图 荡秋千
  读儿歌 背古诗 扫地 抹梳妆台 烤火 摸脸 吃冰糕
  睡席梦思床 修鞋 招呼 踢腿 弯腰 拖地板 爬楼梯
  溜冰 织布 戴耳环 戴项链 贴标语 倒水 玩呼拉圈
  扶栏杆 喝猪肝汤 炸油条 理发 煮馄饨 捉迷藏 划船
  认识字卡片 上百货大楼 坐碰碰车 伸舌头 拍肚皮
  讲故事 起床 睡觉 脱衣 扣纽扣 解纽扣 听音乐
  鼓掌 踩钢丝 剃头 开会 做游戏 玩扑克 钓鱼
  看电视 听广播 做早操 赛跑 散步 提问题 数数
  打算盘 喂小鸡 种花 浇水拔草 施肥 买东西
  吃巧克力 摔跤 打赤脚 乘公共汽车 猜谜语
  翻筋斗 学英语 缝衣服 做针线活 开机器 种庄稼
  挑担 耕田 锄地 爱护花木 撕日历 戴口罩 说话
  字表三:
  高高的烟囱 低低的平房 厚厚的词典 薄薄的连环画
  宽宽的马路 窄窄的小巷 粗粗的树干 细细的枝条
  大大的海 小小的塘 长长的绳子 短短的线段
  重重的钉锤 轻轻的棉花 深深的水井 浅浅的小溪
  弯曲的小路 笔直的大道 青青的山 绿绿的水
  圆圆的呼拉圈 方方的积木块  黄黄的柑橘 红红的花朵
  白白的脸蛋 黑黑的头发 快快地跑 慢慢地走
  字表四:
  老母鸡,红红脸,咯咯叫,生蛋蛋。
  ××(孩子的名字)坐飞机,飞到天空去,月亮阿姨欢迎你!
  小金鱼,真美丽,游来游去在水里。
  吱吱吱,吱吱吱,我是小老鼠。喵喵喵,喵喵喵,你是大花猫。
  长颈鹿,个子高,细长脖子摇呀摇。
  一颗星,亮晶晶,许多星,数呀数不清。
  宝宝吃饭快又香,酸甜苦辣他都尝。
  ×××,做体操,举举手,弯弯腰。
  爸爸写字我来认,个个字都记得清。
  小手绢,擦鼻涕,天天带在口袋里。
  大白鹅,穿白袍,头戴小红帽。
  小蜜蜂,小蜜蜂,飞到西,飞到东,忙采蜜,爱劳动。
  再见,再见,明天见,谢谢老师累一天。
  小山羊,咩咩叫,有时喊妈妈,有时吃青草。
  小蚂蚁,爱劳动,从早到晚忙做工。
  玻璃丝,长又细,上接天,下落地。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小华没有来,给他留一个。
  花蝴蝶,飞呀飞,给花传花粉,长个大鸭梨。
  五、3岁以后直到五六岁识字阅读参考教材
  说明:
  1. 3岁以后的孩子从识字迅速过渡到以阅读为主。这些孩子假如从半岁左右开始环境濡染识字,而且一直坚持下来的话,那就能较顺利地进入阅读,4岁便可广泛阅读了。如果孩子3岁前未经识字训练,或训练不很理想,没有持之以恒,那么3岁前后既可从本参考教材起始部分开始训练,也可抛开本参考教材专门训练孩子读句、读短文、读儿歌,在阅读中识字。当然,还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关键是要选材有趣,教法生动,坚持不断,使孩子情绪高,习惯好,这样成效就一定会显现出来的。
  2. 不要认为只有孩子体验过的生活、理解了的词句才能认读;相反,教字、词、句、文应当走在孩子生活、思维、想像的前面,引导孩子去体验生活和丰富想像。所以3岁以后读的字、词、句、文内容要加深加宽,只要孩子有兴趣识字读书,即使不理解或理解一星半点也有好处。郭沫若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从这时开始。我们要懂得,天下的书读多了,自然就“甚解”了。
  3. 3岁以后的孩子还应读一点成语。说几个句子,把成语用在里面,然后读成语,能培养起孩子读成语的兴趣。只要有兴趣,就可以不求甚解。
  4. 有的三四岁孩子成了“小书迷”,爱书如命,手不释卷,这本是好事,但世上任何一种事做过了头都会成为谬误。因此应注意:
  ①读书虽很重要,但指导孩子实践、丰富生活感受还是第一位的,必须使孩子在丰富生活的同时识字读书,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最有力地提高孩子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心理品质。
  ②读书要注意姿势、光线和控制适当的时间,应十分小心地保护孩子视力。
  ③除看童话故事外,应逐步培养孩子看科学、史地、人物传记方面的儿童读物,给孩子订些儿童刊物,以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和通过看书动手制作的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bgatl + 1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7-1 11:30:03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7-1 12:31:07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正是我想要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7-1 13:58:4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中,努力,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7-4 14:59: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正受用!感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7-5 16:11:36 | 只看该作者
太受用了,赶紧学习,好好补上这一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7-5 17:01:38 | 只看该作者
想认字,还是学杜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9-9 17:14: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错,我喜欢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10-12 17:14: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辛苦了。我正需要,凡是冯德全的,我都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10-17 11:4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葛洋洋 的帖子

不错不错,收藏了好好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2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23:20 , Processed in 0.09385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