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要起诉每一个中国人”[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7 21:2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个白色的初号黑体字"起诉"镶嵌在漆黑的底色中,一旦你的眼睛接触到这本书的封面,你将不会再有回避的力量。但是,尽管作者的原意是"要让每一个识字的中国人都能看到",其实不然:大陆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但康晓光把这本书作为研究中心的国情报告特刊自费印刷了3000册,向部级以上领导寄送了600多本。    一家从责任编辑到总编室主任到社长都读过《起诉--为了李思怡的悲剧不再重演》的出版社,为之感动不已,给作者写了一篇很长的读后感,但最终还是告知作者:个别字句没有什么,但对阴暗面揭露太厉害,不要说你不同意删改,即使你愿意改,也不是一句两句可以删节的,因为通篇都是,字里行间全充满着揭露。这家出版社还告诉他,如果是一个功力差的人写的再浅薄一点,也没什么。对此,作者只有一点评论:这是不允许"问题化"的机制,这个机制没有明文规定,却达成了一种默契和共识。    从《冷血世界》到《寒夜里的篝火》,直到付印前一天康晓光才把书名定为《起诉》,只有这个书名才真正表达了康晓光的想法和感受:"我要起诉每一个中国人,给每一个中国人讲话,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有所反省有所忏悔,不能认为与己无关,不能认为一切就应该天经地义。"    康晓光从去年7月上旬开始在网上跟踪李思怡事件,直到10月30日开庭审判。11月10日至15日在成都进行了第一次实地调查。在朋友的帮助下,经过艰苦的努力,走访了李思怡所在社区的家委会、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走访了妇联、共青团、民间公益机构、公安机关、法院和新闻机构。其直接采访对象包括:李思怡的邻居、家委会主任、政府官员、法官、采访过这一事件的记者,还包括出租车司机、宾馆服务员、商场售货员和航空小姐。今年8月19日,成都市新都区法院对原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王新和民警黄小兵公开宣判,以玩忽职守罪分别判处王新和黄小兵有期徒刑3年和2年。在李思怡一案中,政府的反应是迅速的,处罚也是严厉的,而且还就此事在党政系统内部开展了教育整顿。    "网上舆论骂政府骂国家骂警察,实际上是不对的,对这个事情负责任的不仅仅是警察,不仅是对这个事件负责任的机构和个人,包括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康晓光这样解释写这本书的最初起因。写这本书,尽管"一气呵成",康晓光还是用了20多天,"整个写作的过程我一直处于悲愤之中。"想了好久,康晓光觉得只有"悲愤"才能表达他写作时的情感。    若干年后,人们的记忆能够和2003这个年份联系在一起的,除了"非典",也许只有孙志刚事件、刘涌案、李思怡的死了。    孙志刚出事后,孙志刚的大学同学全力支持,提供金钱、寻找律师、联络记者在报纸上披露冤情;三位法学博士上书人民代表大会;广州的教授出钱出力;北京的教授们连开了好几个会,还不断写文章、发表声明;律师也挺身而出,不但敢接案子,还免费服务。这一切在李思怡案中根本看不到。为什么?强国论坛上的一份不可能再短的帖子对此做出了回答--"她不是大学生"。这个只有一句话的帖子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其实李思怡事件的悲惨程度并不比其他事件弱。2003年6月4日中午,家住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李桂芳把三岁的女儿李思怡锁在家中,然后自己去金堂县"找点钱"。她在金堂县红旗超市偷窃两瓶洗发水时被保安抓获。随后被金堂县城郊派出所警察带回派出所。在确认李桂芳吸毒之后,城郊派出所报请金堂县公安局批准,决定依法对李桂芳实施强制戒毒。在此期间,李桂芳曾多次提出其三岁女儿被锁在家中,要求先把女儿安顿好,再接受强制戒毒,但是无人理睬。她曾经跪在地上哭着哀求办案警察解决孩子的问题。在去戒毒所的路上,在她寻死觅活用头连续猛撞押解她的警车车门的情况下,警察终于按照她提供的号码给她的姐姐打了电话,但是电话无人接听,警察也没有再打电话。押解李桂芳的警车两次经过她的家门,但是没有停留。办案警察也没有按规定给李桂芳的家属、单位和居住地派出所送达《强制戒毒通知书》。知道李桂芳被强制戒毒,也知道她的孩子被锁在家里的青白江区团结村派出所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就这样一个孤零零的小生命被遗忘在房门紧锁的家中。2003年6月21日晚,17天后,在李桂芳的家中发现了小女孩的尸体。小思怡在饥饿中慢慢死去,匆匆走过了短促的人生,甚至没有在世间留下一张照片。    经过深入调查的康晓光极为认同一位网友的帖子:李思怡死于"一种制度深处的冷"。作为一名研究贫困与反贫困、地区差异、收入分配问题的学者,康晓光说在调查中最受触动的就是"冷漠"。    一个美国基金会想把这本书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被康晓光拒绝了。《纽约时报》也想就此事采访康晓光,他又拒绝了。他说,之所以拒绝和成都人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调查和访谈的心态是一样的,"我只希望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近日康晓光接受了《凤凰周刊》的采访。为什么要到成都调查李思怡事件?    当下,弱者的问题根本不会成为问题,这里有一个"问题化"的问题:客观上是问题,在媒体、在学术界、在决策者头脑中却不是问题,要成为这些人头脑中的问题,必须经过"问题化"的过程。但是,强者把持了"问题化"的权力,只让自己的问题成为问题,而弱者、底层人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成为问题。在"问题化"这个环节上,弱者就被剥夺了,这种剥夺比直接的剥夺还要隐蔽,让弱者意识不到被剥夺,让被剥夺者心安理得--这是更深层的不公正。    我做的工作是要让李思怡现象成为一种真正的问题,被人所关注,为人所讨论。让人们通过我的调查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别以为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一切都是正常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切都是不可改变的、不应该被改变的、没有必要改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11-7 21:40:56 | 只看该作者
骂政府骂国家骂警察,实际上是不对的,对这个事情负责任的不仅仅是警察,不仅是对这个事件负责任的机构和个人,包括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11-8 02:10:4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世界还是有着太多的痛啊。
前天, 我的一个同事的孩子永远地回到了他来的地方。他在这个世界上呆了还不到1个星期。这里且不论那做父母的是如何的肝肠寸断。可怜的孩子,他还那么的弱小,还不会迈步,叫他如何走过那条凄清的黄泉路呢? 他还不会自己喝水,奈何桥上,他又如何去喝那碗孟婆汤呢?
他到达天国后,即使有着众神的恩宠,可是没有了父母的温暖的怀抱,没有父母的百般呵护,这一切又有多少意义呢?
神啊,求你保祐每个孩子吧,有什么痛,有何种灾是要必然发生的话,请你,让我们大人去承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6 00:13 , Processed in 0.07453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