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7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通法随论德慧智经典诵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6 15: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通法随论德慧智经典诵读
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要贯彻和实践老子在《德道经》所阐释“上善治水”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使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命之水变善,变得具有德性而利益我们的生命,使我们身周围的水同样都变善,利益我们的外环境,用上善治理身内身外环境中的一切的水,使其和谐健康美善,共同建设我们的德道心灵,开发慧识与提升智识,积蓄丰富科学创造力的教育动能。
这一个教育方法,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完善、拓展、提炼、展开。
老子在《德道经》中指出:“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老子的教导和开示,对我们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现代医学科技也发现,在人类的大脑结构中,大脑结构分为皮质层和质层结构。皮质层薄(泊)而质层厚;皮层只储存后天智识之华,而质层则储存慧识之实。人类的智识储存应用于大脑皮质层,恰似一个煮熟了的鸡蛋蛋白外层的囊膜。吃过鸡蛋的人都知道,剥开鸡蛋后是一层薄薄的外膜——囊膜。囊膜它相对于整个鸡蛋而言,只是很小的一部份。我们的大脑也同样,大脑皮层的有效面积、体积远远低于大脑质层的面积和体积。大脑质层用鸡蛋比喻的话,则相当于鸡蛋的蛋白层,大脑核心层就相当于蛋黄层。我们先仅仅就大脑皮层和大脑质层相比较,这两个面积和体积相去甚远,所以我们人类的智识的确是有限的。
现代人类中最聪明的天才,所开发使用的大脑体积,也还不足整个大脑的15%而已。老子的告诫可以使我们感悟出,我们的教育理念同样也应当重视大脑生理结构的这些重要特点,主动开发和应用大脑深层的生理功能,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我们既然知道了大脑皮层这个薄(泊),它的面积、体积有限,那么我们在运用好它的同时,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大脑质层这个“厚”上面和“实”上面,放在大脑质层的开发运用上面。这个教育理念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居其厚”、“居其实”,而不要“居其泊”、“居其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慧识得到充分的开发。
然而,现在我们并没有解读好老子的理念,老子的理论我们并没有完全将她运用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只是局限在大脑皮层的开发上,把我们的眼光局限在后天的智识为用。这一点,与圣贤老子揭示的生命科学真理相去甚远,那么我们就得运用好古代所形成的、我们所阐释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来将这个“厚”、这个“实”牢牢地把握住。“居其厚”、“居其实”,而不“居其泊”、“居其华”,将这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运用到我们自身的开发,运用到我们整个家庭成员大脑质层的慧性开发。
老子还指出:“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在人类意识中,处于前端的、浅表的智识,虽然直接指挥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具有其必不可少的功用性。但是,这个后天的智识依靠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知见,它只是道的浮华表象,只是大脑整体结构中浅表的一小部分。它的功能和作用,只是一种“有之以为利”的范畴,后天有为的一切,只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应用基础,是利益于人类适应生存环境,展开生命活动的应用部分;而不是实质,不是根本。
但是这一点,我们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生命理论中都没有进行详细、重要的阐释,人们还是局限在“有之以为利”的大脑皮层后天智识这个后天运用上面,而没有窥破这个表象,没有看到大脑质层的生理意义、生理作用才是生命的根本。
老子所指出的“无之以为用”才是创造力的源泉,才是生命的根本,才是正确深入发展和产生科学创造性的真实动力。先天无为范畴中的一切,才是人类正确发展最为有用的范畴和能量之所在。我们透过大脑皮层的“泊”和“华”,抓住大脑质层的“厚”和“实”,透过“有之以为利”,抓住“无之以为用”,那才是最科学的教育理念,才是人类最为有用的范畴。“无之以为用”,我们暂时还没有发现、没有掌握的那个“无”,没有进入那个境界当中的无中妙有,那才是最为有用的部分。
我们的教育理念,如果只是单纯地注重于对大脑浅表虚华、皮层智识系统的开发应用,丢弃甚至扼杀对大脑质层慧识系统的开发应用,那么就必然是一种愚智型的教育观念。因为只是注重了“道之华”智识的泊(薄),而不是注重道之慧识的厚和实,也就是“愚之首”的教育理念,就是教人看似聪明实质却愚昧的方案。这种教育方案,也说明制定者这个“首”自己本身也是愚昧型的智识用事,没有依照人的生理功能、生理现象来制定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案。
我们的老子是一位天才的教育家,他洞彻隐显,通于大道,捕捉宇宙的真理,透析生命的奥秘。他居于○,用于一,居无御有地观察整个世界,为我们所制定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至简至易,却又精深无比。
“上善治水”四个字的教育理念,就是统摄世间万事万物“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教育理念,就是运用德一进行慧与智双向同步教育的理念,就是运用德一驾驭大脑皮层和质层生理功能同步开发和应用的教育理念,就是德慧智三位一体、三生万物中气为和型的教育理念,就是培育整个民族进入大智大慧、并且具有既丰富又稳定的科学创造能力的教育理念。
我们从《老子·德道经》对我们的启迪中,从水结晶的科学试验验证中,都不难发现:德善的语言文字创造善美的社会,慧智的语言文字造就慧智的心灵头脑,丑恶的语言文字导致丑陋的社会环境。只有上善治水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论,才是最为美善的教育理念,才能够符合宇宙大道的基本法则,才能使人类的心灵美好,才能使人类具有上善型的智慧,才能构建和谐的德治社会,才能建设和谐自然的生态大环境。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此步入良性健康发展的正确之路。
我国愚智型教育始于“大全出而经说亡,八股行而古学弃”的明朝。几百年以来,整个民族深受愚智型教育的祸害,人们的慧性和科学创造力被人为地扼杀在急功近利式的、僵化毫无生气的八股愚智教育的囚笼之中。这种愚智型的教育模式,延绵至今仍然阴魂不散,在教育领域反而似乎愈演愈烈。
自从在教育中注入“利”字以后,见私利而忘道义,迷财利而丧德气。教育理念不仅八股僵化,深陷于数理化“高升学率”的枯井之中,而且还散发着令人呕心的铜臭之味。学生反成了学校和家长们追名逐利的工具,他们的慧性被无情地扼杀,心身被过重的负荷所摧残,学生成了社会功利的牺牲品,我们教育理念实际上已经从“愚智型教育”下滑成为“愚昧型教育”。这些现象祸国殃民,我们绝不能熟视无睹。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机。错误的教育理念,必然导致文化灵魂的失魂落魄,民族的健康发展也就必然在浮华的表象之中失去生机与活力,科学创造力也必将在愚昧型的教育理念中枯萎,民族的复兴也就遥遥无期,可望而不可及。我们过度地陶醉于经济快速增长的表象之中,不明失去文化的“利”,并不能产生长久稳定的“益”。我们常说“利益”,其实并没有将这个“利益”拆开来分析和鉴别。的确失去了文化这个“利”,是不能够产生长久的“益”的,那只是短期的“利”、短期的“益”而已。逐于利则陷于弊,陷于利则败于无益。将教育误导于“利”的陷井,整个民族发展长远之益,终将成为这种“利”的殉葬品。
当今,由于社会离道失德过久,道德信仰和信念迷失的时间较长,青年人、成年人在失于道德教化的强大社会外因作用力之下,人们的“天下为私”型世界观已经形成并且没有止境,它们还共聚一体成为强劲的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改变它既需要强大的社会整体动能,也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改变这种现状。
教育是民族的生机,“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在当前社会大外因作用力的形势中,我们只能顺应民众的唯利之心,抓住下一代的道德心灵教育和智慧双运开发教育,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浇灌民族的希望之根,将希望寄托于对下一代和下几代的正确教育之中。
因为经典诵读是一种最简单、最方便,又行之有效的“上善治水”的教育方法,以善水浇灌心身,水善则利万物而有静。既能开启孩子们的慧智,又能够利益父母和每个家庭对子女成龙成凤的期盼。抓住人们对“有之以为利”的迷恋,授以“无之以为用”的方法,促成正确利益的高效获得,也就必然能够得到广大家庭以及学校的响应和应用。
所以,我们对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理念,要高度重视,详阐其理,细述其法,使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普适性、科学性、利益性,能够人人熟悉详知,并且乐于接受,信受奉行,自愿实践;利益信受者,利益家庭,利益学校,利益社会。使整个社会都主动运用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具有竟争能力的慧智型的后代;从而使经典诵读能够全面持久地展开,健康地发展起来。道德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道德也就必然会在民心之中悄然复兴,从而共同迎接道德的复兴、民族的复兴以及德治型和谐社会的到来。(载与 春 锦先生德慧智经典诵读讲义 系列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3-28 13:33:35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金钱 只得想办法 请原谅 谁有快速得分的法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3-28 13:34:33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金钱 被迫无奈 请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3-28 13:34:5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金钱 被迫无奈 请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3-28 13:35:06 | 只看该作者
没有金钱 被迫无奈 请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4 13:04 , Processed in 0.08044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