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517|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转帖】练琴的“十六字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11 10:3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良好的练琴方法, 是打开进步大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练琴的“十六字诀”(分合分合,零整零整,慢快慢快,看背看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分合分合”:就是在弹奏新乐曲时,一般要先单手---后双手---再单手---再双手这样的反复多次的练习。 分手练习能集中地体会弹奏方法是否正确,也容易注意到乐曲的各个方面。在分手练习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双手弹奏时,运用正确的弹奏方法,尽量把音乐处理得比较完整。对于初学者,要注意左右手的力度层次,一般情况下要突出主旋律。单、双手练习之后,再分手弹奏也很重要,因为通过一段时间的双手练习,对于弹奏方法和乐曲的处理,肯定不会表现全面,所以再次单手练习时,还需要集中注意力,争取更加准确、细致地表现乐曲。对于复调音乐作品,仅仅分手练习还不够,还要进行分声部练习。 “零整零整”:就是在练琴时,从部分---整体---再部分---再整体地反复多次练习。“零”有两个含义:首先开始练习时,要把乐曲划分为段落,练熟一段才能练下一段,直到练完全曲为止,千万不能从头到尾总是一遍一遍地弹,表面上节省了时间,其实到头来是一无所获。再有,就是要针对自己最薄弱的地方有目的地加强训练。之后,再完整地弹奏乐曲。如再发现不足还要集中进行训练,这样反复数次,难点克服了,就意味着你有了长足的进步。 “慢快慢快”:就是在练习时,按照慢速---快速---再慢速---再快速这一规律进行反复练习。慢练既可以纠正技术上的不足,还可以注意到乐谱上的音符、对位、指法、表情记号等。一味地快速练习,会使手变得很僵硬。在弹奏是极容易造成吃音、虚音的毛病。所以,一定要先慢练,等到弹熟后再快速弹奏,之后还要进行更高层次的慢练,之后的慢是为了更好地快。所以你要记住:不会慢练琴就不会弹琴! “看背看背”:就是在弹奏乐曲时,通过看谱---背谱---再看谱---再背谱这样反复练习,达到完美表现音乐的目的。看谱演奏能更容易注意乐曲的各个方面,在把乐曲弹奏熟练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表现音乐的更高境界,还需要背谱演奏。一味地看谱,不容易做到音乐的融会贯通;一味地背谱,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不容易把音乐表现完美。要反复多次地看谱练习和背谱练习,做到技巧上的准确无误和更好地再现作曲家真实的艺术风格。 在实际的练琴过程中,以上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当活学活用。如果你坚持按照“十六字诀”这种科学的方法练琴,持之以恒,让它成为你良好的练琴习惯,一定会终身受益的。此帖由 annete 在 2005-07-17 02:04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7-11 11:01:21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帖子总是那么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7-11 11:4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去让儿子自己看看这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7-12 16:00:42 | 只看该作者
分合分合、慢快慢快的道理比较容易理解。
零整零整、看背看背第一次知道这个道理,而且解释清楚,谢谢anne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7-15 11:25:26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经验,对于孩子练琴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7-24 11:56:54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经验,对于孩子练琴具有建设性的建议,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7-29 19:20:17 | 只看该作者
兴冲冲打开这个贴子看,结果。。。。。。贴子讲的是练曲子的具体方法,这种方法太普遍了。从我自己到我女儿都是用这种方法的。但这仅仅能帮助把一首曲子弹下来,若想把曲子弹得好,把钢琴学好,弹好,这个方法的功力就太表面了。练琴的时候,有一个心态调整的问题。草草练兵,与用心操练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如何调动培养一个积极的练习心态,然后在这个心态引导下,采用一种合理有效的办法(比如这个十六字诀),才会有好的效果。打个比方,虽有好药,可病人不吃,药到嘴里就吐了出来,根本不咽下,如何能发挥药的效果?有好的练琴方法,但练琴者根本就心不在焉,象木头人似地,管你是慢几遍,快几遍,出来的货色无非就是敲木头,况且手指的问题仍是不能解决。楼主转贴的贴子基本上有个共同的特点,标题很吸引人,看了之后基本上是货不对版,这不怨楼主,但我很好奇,贴子的原创者是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7-29 21:51:03 | 只看该作者
annete和dawnch其实说的是练好琴的两个方面的问题:练琴的方法和练琴的源动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总是有惰性的,练琴又是个长期的、艰苦的,有时甚至是枯燥的事情,需要父母采取各种方法不断地给他们加油,让他经常地感受到学琴的美和乐趣。而正确的学琴方法也同样重要呀,练琴当然要讲究方法,看了annete的帖了,我甚至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因为儿子学了这么长时间琴,我却一直是自己在摸索,走弯路是难免的,所以非常希望看到更多的家长们把孩子练琴中的心得帖上来分享。
在琴行接触了一些孩子,发现天赋的确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有的孩子乐感不强,连节奏感都很差,父母却按自己的意愿强逼学琴,真是无法产生什么原动力。而对于有一定乐感、也对练琴有些兴趣的孩子,练琴的方法就显得重要一些了。
父母在孩子练琴的过程中也需花些心思,如果有能力辅导更好,没有呢也得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学琴的兴趣能得以保持。至于家长们怎么去做则真是因人而异,我看到的琴行的几个琴弹得不错的孩子的家长,有的天天如影随形地跟着,一音一音地关注;有的把孩子放在琴行就走,似乎不管不问,但他们也同样给予了孩子信任,孩子在这种信任中坚实地走着一步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7-30 00:30:05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源动力”的问题。“源动力”这事太泛,太虚了。不好说。即使孩子有了源动力,喜欢弹琴,也未必晓得弹好练好的办法。比如,孩子很喜欢一首曲子,他会不厌其烦地弹,但当中存在的问题他未能发现,或者发现了也不会注意,又或者注意了也未必能去纠正。练琴,除了十六字诀的操作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心法。如何在热情兴趣的基础上投入心力,即用智慧来弹琴而不是用力气来弹,这才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7-30 14:47:57 | 只看该作者
dawnch+2005-07-30 00:30-->引用:dawnch @ 2005-07-30 00:30 不是“源动力”的问题。

“源动力”这事太泛,太虚了。不好说。即使孩子有了源动力,喜欢弹琴,也未必晓得弹好练好的办法。

比如,孩子很喜欢一首曲子,他会不厌其烦地弹,但当中存在的问题他未能发现,或者发现了也不会注意,又或者注意了也未必能去纠正。

练琴,除了十六字诀的操作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心法。如何在热情兴趣的基础上投入心力,即用智慧来弹琴而不是用力气来弹,这才是关键。
我的儿子学钢琴也才半年多,对您所说的心力以及用智慧来弹琴,我们还没有很深的体会,因为的确是尚未达到在这方面去深究的境界,但听您这一说,我想如果我儿子继续弹下去,我们也将会面对,所以很想听听您在您女儿学琴过程中对这个问题体会。
其他朋友如有心得,也请不吝赐教。 此帖由 ealain 在 2005-07-30 14:48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5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13:07 , Processed in 0.08115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