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0047|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被人欺负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6 10:3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孩子被人欺负,挨了打,是奋勇还击、以暴制暴还是委屈求全、非暴力不合作?应该说,这是世界级的教育难题。鹰派的观点自然是奋勇还击,从小培养尚武精神。鸽派的观点自然是委屈求全,从小培养忍耐品质。家长选取哪种观点,除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外,还要尊重一下孩子的天性。

有些孩子天性比较胆小,内向,应该说,大人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自信,但这种自信最好来自运动,学业,才艺等等。通过打架培养自信和胆量,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打架比的可不光是勇气,还有力量以及心理特质。

我们先从心理特质的角度看,有些喜欢欺负弱小的孩子有多动症、攻击性人格的倾向,更有一些孩子有反社会人格的倾向,尤其是后者,跟这种人打架绝对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反社会人格者攻击性强,缺乏同理心和同情心,对别人的感受麻木不仁,对危险的事情也比常人麻木。常人理解不了有些人为什么那么残忍,可心理学家理解,因为这些人有着不良甚至变态的人格。

我小时候有一次与人打架,那个孩子比我弱小,我揪着他的头发使劲打他,可是我看到他痛苦的表情,哀怨的眼神就停手了。此后这一幕一直在我心中。我的这种心理感受反映了我有同理心和同情心,别人痛苦的感受能够传递给我。所以,虽然我也比较顽皮、好斗,可由于这种同理心和同情心在,所以我不喜欢打架。一方面不想去惹比我强大的,另一方面打弱小的下不了手,打疼了别人自己也痛苦。

可有些孩子缺乏这种同理心,所以他在欺负弱小孩子的时候不仅不会感受到那种痛苦,反而会有一种快乐。大家说,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有同理心的孩子,怎么可能斗得过这种孩子呢?

打斗中,你的孩子不忍心下重手。可对方却可以毫无顾忌的下重手。这不是胆量的问题,背后体现的是人性,是有无同理心和同情心。

2

有人说,社会上见义勇为的人太少了,就是因为小时候被教育不要打架。这种认识十分片面。

见义勇为跟正义感有很大关系,这种正义感的源泉是什么?

我看过一些见义勇为英雄的报道,几乎看不到那种打架大王。他们之所以见义勇为,
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同理心和同情心,那些受难者承受的痛苦让他自身也感到痛苦。
这种同理心和同情心才是正义这种力量的源泉。

反而那种平时喜欢打架的人,是很少能够见义勇为的。因为他对别人的痛苦麻木不仁,
怎么可能指望这种人见义勇为?

耶稣也好,佛陀也罢,以及各个时代慷慨赴难的英雄,都是有着强烈悲悯心的人。
苍生之苦也是他们自己的痛苦。今天的社会见义勇为的人少了,不是因为爱好打架的人少了,
而是太多人走向了麻木。

3

在西方的学校里,校园暴力也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教育学者给家长出的主意,我从没看到主张以暴制暴的。
我看到更多的策略,就是电影《阿甘正传》的一个主题字:“run”(跑)。

对待欺负,最好的策略就是绕开,躲开,跑开。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
而跑开之后不是消极的一直弱小下去,而是积蓄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变得强大。
强大之后不是为了欺负别人,而是不被别人欺负。阿甘做到了这点。

王明不会run,差点让红军全军覆没。毛泽东善于run,结果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4

有一句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不是弱者的心理安慰,而是有其社会心理学依据。
欺负别人的人,他也没法判断哪类孩子属于悲悯心强的,
哪类孩子属于反社会人格倾向的。所以,他在欺负前者的时候,可能屡屡得逞,
但是,终有一天他会遇到后者。后者与他火并的结果,或是两败俱伤,或是一方惨败。

1930年,在许多红军将领对未来感到悲观的时候,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指出列强的火并是中国革命的机遇所在。事实果然如此。
九年之后,二战爆发。列强之间疯狂火并,实力大为削弱。而弱国纷纷独立。
所以,与其说毛泽东的run是一种逃避,不如说是一种等待。
而且,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等待,而是不断积蓄力量,积极的等待。

5

季羡林在批斗到来之前下定决心自杀。可就在实施前的半小时被突然拉去批斗。
批斗过程令人痛苦难忍,可经历过这种痛苦后,季羡林却改变主意不自杀了。

这是我活了五十多年第一次受到的批斗。它确实能令人惊心动魄,毕生难忘。它把人的残酷的本性暴露天遗。然而它却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我一条命。“这样残酷的批斗原来也是可以忍受得住的呀!”我心里想。“有此一斗,以后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是活下去吧!”我心里又想。可我心里真是充满了后怕。如果押解我的红卫兵晚来半个小时的话,我早就爬过了楼后的短墙,到了圆明园,服安眠药自尽了。(选自《牛棚杂忆》)

没有吃过任何苦头的人对苦难的想象力不足,往往吃了一点点苦就觉得难以承受了。
最近接连曝出各类学生自杀的新闻,原因都令人觉得难以理解,
有的是老师批评了,有的是工作被撬了,有的是工作太累了,有的是导师给的任务太重了。
在谴责学校与社会的同时,家庭教育也难辞其咎。

现在,许多家长别说体罚,就连老师对孩子的口头批评都难以接受。
孩子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温室里,走向社会怎么办?

让孩子学会忍耐,学会对待挫折,学会处理欺负,也是孩子在学校里的一门必修课。

全部博文                 家庭教育-思路-理念-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xiaoyun69 + 10 + 10 学习一下。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9-26 19:36:22 |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学会忍耐,学会对待挫折,学会处理欺负,也是孩子在学校里的一门必修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9-27 08:13:57 | 只看该作者
易兄弟讲的积蓄力量很多指的都是策略上的,是种软性的力量,老毛的那个问题,是硬实力问题,但比较特殊, 在当代孩子中不具有代表性。

现在的孩子讲的欺侮往往是体力上的,或是先是言语、行为,然后再演化成体力,有体力、残忍的一方针对体力差的另一方,或是男孩子欺侮女孩子,这种力量上的差距很不对称,如何run或去积蓄力量? 那怕你的力量真的积蓄了一些,对方则可能再结合另一暴力团伙的学生或孩子,两个或是数个暴力团伙“宁汉合流”来针对你,你又当如何处理?难道我们也去发展自己的暴力团伙?,这应不是好办法,但不这样,又感到很无力。

现在的学生与家长及老师很多行为简直让人无话可讲,非理性的行为,不可理喻的行为简直太多了,有时真希望来点非常规手段。

[ 本帖最后由 小米爸爸 于 2009-9-27 10: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27 08:24:54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必须首先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1:1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小米爸爸 的帖子

这种积蓄力量不是狭义的积蓄,
是广义上的积蓄。

被欺负的,努力学习,功成名就,
天天欺负人的,没准日后也就是小混混,

最终谁更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27 15:42:0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家宝宝就是挺内向的那种,遇事就会避让,例如小朋友要他手里的东西,他就给了,想要的时候也是叫大人拿或是别人不玩了、不注意了才拿回来。我觉得先要培养他的自信,通过自信让他变的开朗、活泼、勇敢。现在胆子也大了,比较主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27 17:22:32 | 只看该作者
我家大儿子从小也没少跟人打架,因为有些同学老说他傻,他就打,尽管吃亏的时候多。打得多了就知道能打过的打,打不过的就忍了。今天中午,儿子回家就给我讲了他亲见的学校一场打架场面。他说:“二中就是乱,今天十来个人在厕所边打一个人。其中一个人是照那个人头部踢的,其它人都乱用脚踹他身上,太可怕了。”我问他:“没人管吗?没人报告老师吗?你们学校没有保安?”他说学校没有保安,没人管,也没谁去报告老师。无奈的同时,我只有告诫他:“你还是老实点吧,没事别打架,好好学习,在重点班呆着吧,那些打架的保证不是重点班的学生,一般学习好的是不会去打架的。要是调到普通班,你就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28 08:32:0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本能地知道能打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而且什么时候跑大人是教不会的,只有他自己在实践中学得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9-28 10:09:45 | 只看该作者
我女儿上幼儿园中班,现在连老师批评都不愿意,总想做得最后,我经常说她老师批评两句没关系的,有什么大不了的,她可受不了,我该怎么具体做,让她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话,做自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28 10:52:5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儿子是躲开的那类,刚开学就说有同学打他,后来我问他同学还打你吗?他说他下课就没出教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9 07:49 , Processed in 0.08466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