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7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这样训练我儿子体力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1 11:0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子目前4周岁多一点,上幼儿园中班。现在儿子大动作很好,走路、跳舞动作非常协调,尤其是不娇气,能够吃苦耐劳。我这样说可能不太直观,下面引用一段我在别的论坛发表的贴子:“前几天,不到4岁的儿子跟妈妈、舅妈、姥爷、姥姥一起去了云南,因为水土不服拉了几天肚子,即使这样,一路旅游7天下来,几乎没有让别人抱,而且一直拖着一个行李箱。在西双版纳机场,差点没赶上飞机,检了票拉着行李箱一路狂奔,舅妈跑第一,他跑第二,把妈妈他们落下好远,还不断回头催促他们快跑,把飞机上的空姐都给乐坏了。
我们平时对宝宝要求较严,不让他欺负别人,他从来不会主动动手。听老师说,在幼儿园里,别人欺负他,他一伸手就把那个比他大一岁的男孩给弄倒了。那个男孩再不敢欺负他了。
可能这也算不得什么,但是儿子今天这样,我很满意。我想这也许跟我没有对儿子娇生惯养有关系,更多的时候我是在鼓励他走好自己的路,再就是对那些想娇惯他的人作斗争。
一、要让宝宝早爬、多爬

爬行对婴儿的好处将伴随孩子的一生。总结起来就是两方面:一、爬行可以使宝宝聪明。爬行可以扩大宝宝的活动范围,引发触觉、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发育,促进智力发展。二、爬行有助于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如果你见到有些成人动作不协调,恐怕主要原因应该归结于婴儿期爬行不够。有些父母怕孩子脏,尽量不让孩子爬或是少让孩子爬,其实大错特错。这种错误恐怕要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了让孩子早爬,在婴儿五个月内要经常让孩子俯卧,使其锻炼抬头;五个月以后至七个月要用手推动宝宝爬行,增加宝宝爬行的兴趣和自信心;七个月后要想方设法吸引宝宝多爬、快爬;宝宝会走了也要经常让宝宝爬行一会。
我家宝宝是6个月会倒爬、7个月正式开始前爬的。当初我带孩子在小区操场上爬的时候,有人指责我只好把孩子给抱起来,她们也是一番好意,懒得给她们长篇大论地解释。
但是在家里,我就作主了。一是坚决杜绝学步车,老人趁我不在家拿上来,我就拿下去,老人就又拿上来,我只好把学步车的坐带卸掉藏起来,害得宝宝在里面走摔了两跤,老人也不再用了。二是引导孩子多爬,孩子那时喜欢球,我就将球一脚踢走,让他追着球满地爬,有时陪他一起爬,我1米8的个子四肢爬行实在不雅观,就和宝宝一样手膝爬行,让地板把我的老膝盖硌得生疼,现在想想也值了。宝宝9个月大还爬不上沙发,急得哇哇大哭,我没有直接帮他,满家里搜寻可以让他借助的工具,终于在厨房找到了一箱易拉罐放到沙发旁边,但宝宝爬上易拉罐还爬不上沙发,又急得哭了,我还是没有帮他,只是在旁边给他鼓劲,终于看到宝宝顽强地将一条腿挪上沙发并成功地爬上去,看到宝宝激动得破啼为笑。
二、培养儿子自己举奶瓶
他妈妈奶水不足,未足月就用奶粉辅助喂养,喂奶粉的事我这个当爸爸的做了不少,无奈我本是一懒人,看儿子半天喝不完就心急,再说举奶瓶时间长了,有时胳膊酸酸的不好受,因此我就突发奇想,何不训练宝宝自己拿奶瓶?因此从儿子2个半月开始,我喂奶瓶喂一会故意将奶瓶低一低,儿子喝不到便急得哭,我就将奶瓶抬高一些让他喝到,如此反复训练多次儿子终于知道了在喝不到的时候可以用手来抱一下奶瓶,但是抱着奶瓶乱舞弄一起不知道向上举,我就用手指头轻轻向上一抬儿子就喝到了,儿子抱着奶瓶我就反复将奶瓶低一低、高一高,时间长了,儿子就知道自己向上举奶瓶了,终于在4个月左右的时候能自己抱着奶瓶喝了。孩子5个月的时候,我带孩子去办公室,同事们见了这么小的孩子自己举奶瓶喝奶粉,个个啧啧称奇。这也难怪,谁让儿子摊我这样一个懒爸爸呢?俗话说:娘勤女儿懒,相反,爹懒儿子就勤了。
三、孩子小的时候能不抱就不抱
孩子要抱你不抱,哭是肯定的,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哭而让步,再小的孩子也能讲道理,当然让孩子知道你的原则,孩子撕肝裂肺地哭我也经历过,想起来还是心疼,但是我没有心疼而让步,对孩子也没有伤害,感觉就是不对孩子让步孩子更加听商量了,更加懂事了。
2006年夏天,我们家小子2岁多一点,我们和孩子妈妈、姥姥一起到滨海大道散步,过马路时我们都是抱着孩子,当然是为了安全。过了马路,在人行道上我们就把孩子放下,让他自己走。那段路大约1公里长,妈妈和姥姥在前面边走边说话,儿子走不快落在后面,我陪儿子一起走,走了一会孩子累了,提出让我抱,我不仅不抱,反而鼓励孩子快跑:你看,妈妈和姥姥就在前面不远,咱们跑一跑就追上了,来,咱们一起跑吧,很快就追上了。孩子当然不干,急得哭起来。我还是不抱:不许哭,爸爸不喜欢哭的孩子,你是老是这样哭哭啼啼的我就不喜欢你了。做出转身要走的样子,儿子哭着说爸爸,不哭了。我一把抱起孩子:来,好孩子不哭,爸爸抱抱。但是爸爸不抱你走,你还要自己走,好吗?"儿子情绪稳定后,我继续鼓励:咱们现在跑吧,HR跑得快,一会就追上妈妈了。儿子点点头,我们就一起跑,中间摔了几跤,我都鼓励他自己爬起来继续跑,这样跌跌撞撞跑了200多米,终于追上妈妈了,儿子终于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趁机鼓励他:HR真棒,自己跑了那么远,真是个男子汉。来,爸爸抱抱。孩子可能真是累了,一会就趴在我的肩膀上睡着了,我抱着走完了剩下的大约200米,就这样,1000米长的人行道儿子自己走了800米。
我也知道残酷,孩子哭的时候我也心疼,但是因为我知道的这是最好的做法,所以我就坚持了。要是对孩子的苦恼屈服,孩子就会把苦恼作为要携家长的条件而一直苦恼下去,等孩子大了再纠正就晚了。我孩子4岁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上面的几次,因为我当时没有屈服,所以孩子哭闹就少一些,别人对我孩子的印象都是这孩子不哭不闹,真好这孩子很勇敢这孩子真省心等等,其实我这样做还有一个前题就是我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就默默地观察他,我会及时把他的表现和我的观察结合起来分析,假如孩子摔得比较厉害,我会比任何人都快地将他抱起来,安慰他。大多数时候我是鼓励他自己走,刚学会走路就爬楼梯、走路沿石,我都没有制止,而是保持在离他不到1米的范围内紧紧跟着他,保护他,即使偶有闪失也无所谓了,孩子自己走也会有闪失的。
现在孩子很少让抱了,但是偶尔提出来,我基本上全部答应,因为他提出的在我看来都是合理要求。再者,就是在家里多抱,出门少抱,既满足了孩子的心里需求,又锻炼了孩子的坚强个性。
四、适时进行力量与技巧训练
我儿子在班上是个年龄小的,个子也矮,但体力不弱。在他很小的时候,我抱着他就跟他玩顶头,一直坚持到现在偶尔有空还玩,结果宝宝头部力量非常大,才4岁,妈妈都顶不过他了。今年慢慢又和他玩推手、拉手等游戏,尤其是拉手,既有力量又有技巧。前两天,他9岁的表哥来玩,我特意让他们玩拉手的游戏,第一次,表哥没有思想准备,让宝宝一拉就趴地上了,第二次、第三次都是提前发力才算拉过宝宝。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7-11 11:41:52 | 只看该作者
哎,我已经错过最佳时机了.小时侯我没有发言权,等把"4座大山赶走",孩子都有点大了

还有一年上学,希望能弥补一点.这段时间运动多些,看书少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5:42:21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下,我儿子刚出生一直到6个月,每次体检都是中等,不是先天体力好的那种
100天竖直抱抬不起头,6个月内只会倒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7-14 13:03:53 | 只看该作者
能不抱就不抱,好像不附合三岁内孩子需要更多拥抱的概念哦,不过LZ宝宝这种自立能力,,,真不错..偶儿子大动作不太强,经常绊绊会倒.要加强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7-14 15:30:20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没有注意过这方面。
不过我儿子是有点娇气,我也在想办法,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想明年是不是给他去练轮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9-20 10:27:57 | 只看该作者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我也是這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9-20 15:12:3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已经收藏了,谢谢楼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风之翼 + 5 + 5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9-20 22:06:14 | 只看该作者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教育孩子有的时候还就得已吃苦为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9-23 16:57:00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四岁了,现在上中班,放学也是老是要抱,现在正在纠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9-24 15:42:15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20:16 , Processed in 0.086223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